秦元杰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的意义.方法:对120例导乐陪伴分娩和100例非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产时疼痛程度、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及乳汁分泌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中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和乳汁分泌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可降低产妇在产程中疼痛的程度,也可降低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另外可以明显地促进早泌乳,多泌乳,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使产妇得到全方位的服务,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产时服务适宜技术.
作者:魏爱莲;张月倩 刊期: 2004年第22期
无偿献血者档案资料是为无偿献血健康持续发展、领导重大决策以及一切输血医疗活动提供的第一手资料,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对安全输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血站必须加强献血者档案的科学管理.<血站管理办法>(暂行)第四章第三十一条规定:血源、采供血和检验的原始记录必须保存10 a.但对具体如何保存,保存哪些内容,没有明确规定.目前,采供血机构在献血者的档案填写、收集、整理、保存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料不全、填写不规范、统计的口径不统一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无偿献血者档案的管理质量,如不能得以妥善解决,将对档案的利用带来隐患,甚至引起医疗纠纷.本文对当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作者:陈耀秀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目的:介绍三种较为灵敏和特异的BJP检测方法.方法:过筛系数法、KAP/LAM比值法及免疫固定法(IFE).结果:84例MM伴尿BJP阳性患者其比值均<0.69,而69例肾小球型、肾小管型和混合型蛋白尿其比值大都>0.69;17例尿BJP阳性患者尿液KAP/LAM比值>2.38或<0.76.IFE整个操作过程上需要1.5 h~2 h,能检测到50 mg/dl~150 mg/dl含量的单克隆抗体,能够利用非常短的电泳移动距分离出单克隆组分,结果易于分析.结论:KAP/LAM比值法及IFE尤其值得推荐.
作者:阎有功;张利方;黄前川;傅丽萍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目的:对太原市健康人群进行白喉免疫水平检测,以期为白喉的预防接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间接血凝法测定白喉抗体.结果与结论:217例健康人中,显示白喉抗体保护人数159例,保护率为73.27 %.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提示大年龄组免疫率较低;4个地区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说明个别地区更需要加强免疫.
作者:任彩芬;似学红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目的:讨论髋关节骨折CT、X线诊断分析.方法:44例髋关节骨折CT扫描、X线片分析.结果:全部病历均较X线片、清晰显示不同类型CT图像.结论:CT能够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治疗依据,在髋关节外伤,尤其是线状隐匿性骨折、粉碎性髋关节骨折的诊断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作者:叶广平;秦希林 刊期: 2004年第22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初由Blumbeyg氏(1963年)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发现的,因此称为澳大利亚抗原,后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为一球型颗粒,相当于过去发现的Dane颗粒,与HBV相关的颗粒有3种,大球形、小球形及管形,是DNA病毒之一,人体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后,血清中可能存在有3种不同的抗原抗体系统.
作者:蒋开龙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目的:探索治疗肺结核的佳治疗方案.方法:把208例难治性肺结核病例分成4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3个月后复查对比观察.结果:采用Ⅱ、Ⅲ组治疗方案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结论:力克肺疾、左氧氟沙星、利福喷丁联合治疗难治性肺结核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张继东;田义江 刊期: 2004年第2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跨入了老龄化社会,充分认识和防治与老年人有关疾病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笔者就近8 a对带状疱疹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情况的观察及分析给予介绍.
作者:台永红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妥泰治疗青年性脑梗塞后继发癫痫的疗效,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青年性脑梗塞后继发癫痫的病人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按不同的发作类型分别服用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及地西泮等药;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服用妥泰.疗程为20周.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妥泰是一种治疗青年性脑梗塞后继发癫痫的药物,配合精心护理,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许小玲;夏萍萍;胡华梅;蔡月容 刊期: 2004年第22期
隐血实验在经历了几代灵敏度低、特异性差的化学方法后,推广使用灵敏度高、特异性高的金标(酶法)已为检验医学界达成共识.几年来我院在选用北京万华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消保康便隐血胶体金检测试纸作便隐血时,深感其快捷方便高效可靠.同时也发现在做胃呕吐物隐血时出现假阴性(镜检有大量红细胞,用尿分析仪试纸条做+,联苯胺法+)经翻阅有关资料,现对其产生原因浅析如下.
作者:于伟;马保伦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运用鼻内窥镜手术提高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方法:对62例多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并随访.结果:术后随访0.5 a以上者55例,手术总有效率为95 %,复发率及二次手术率5 %,术后并发眶内血肿1例,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3例.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多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显著,彻底清除病变及加强术后随访复查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琳 刊期: 2004年第22期
不全流产系妇科常见病,一般容易诊断,但少数病例病史不典型可造成诊断的困难,现将我们收治的3例不全流产误诊为子宫黏膜下肌瘤报道如下.
作者:王溥淑;朱爱珍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引进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其先进的计数原理和分类技术为临床提供更为及时可靠的结果.但是对于特殊病例,不可单纯依靠仪器进行分类,应采取人工镜下分类,本文报道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由SF-3000血细胞分析仪误分为单核细胞增多的病例.
作者:许宏敏;魏同庆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目的:评价CT导引下阻滞腹腔神经丛治疗顽固性癌痛的效果,分析影响止痛效果的因素.方法:56例腹部癌症患者,疼痛出现时间为5 d~2个月不等,包括顽固性上腹痛和牵涉性背痛,经CT引导下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术,14例行单侧阻滞,42例行双侧阻滞,每一侧注入无水乙醇15 ml,止痛效果评价采用0级~Ⅲ级.结果:经术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随访观察,有效总数52例,效果明显29例,双侧阻滞优于单侧,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CT导引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顽固性癌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苏京锁;李保全;郑国高;胡天强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腭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特性、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科1990年至2000年间收治的腭部恶性肿瘤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放疗.有9例复发,4例在术后10个月~3 a死亡.3 a、5 a生存率分别为76.2 %、61.5 %.结论:术前X片、CT检查,术中冰冻切片有助于明确诊断.选择合理的术式治疗,以降低复发率.
作者:段东升;王旭红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与正常人、脑梗病人与非脑梗病人HRV特点及危险性.方法:80例高血压病人和40例合并脑梗病人与30例正常人做HRV对照分析.结果:高血压病人HRV低于正常人,脑梗组低于非脑梗组.结论:高血压病人的交感神经活动性高于正常人,脑梗病人的交感张力高于非脑梗病人,且危险性大.
作者:潘占喜 刊期: 2004年第22期
本文对临猗县2000年报告的181例乙型肝炎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乙肝的报告发病率为34.64/10万,年龄分布表现为20岁~30岁为高峰年龄段,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地区分布未表现出城乡差异,职业分布和季节分布的差异性有待进一步研究.提示针对乙肝发病新的分布特征,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和降低乙肝发病率.
作者:谢春菊 刊期: 2004年第22期
自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市无偿献血工作随着城市精神文明的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无偿献血和自愿无偿献血达到两个100 %.反馈用血随着献血者的增多而增多.目前,全国各地反馈用血规定各不相同.本市实行无偿献血者本人终身免费及直系亲属等量免费用血制度.现将5 a无偿献血反馈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张新芳;牛艳芳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乙肝各血清学模式中发生癌变的风险.方法:应用ELISA法对560例AFP介于20 ng/ml~400 ng/ml的乙型肝炎患者及53例有乙肝感染史的肝细胞癌患者(AFP:420 ng/ml~1092 ng/ml)进行了乙肝血清学指标测定.结果:乙肝血清学指标各模式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560例乙肝患者中M1[HBsAg(+)、HBeAg(+)、HBcAg(+)]模式占24.1 %,M2[HBsAg(+)、HBeAb(+)、HBcAb(+)]模式占46.4 %,M3[HBsAb(+)、HBeAb(+)、HBcAb(+)]模式占7.0 %,M4[HBeAb(+)、HBcAb(+)]模式占22.3 %;53例肝细胞癌患者中M1[HBsAg(+)、HBeAg(+)、HBcAb(+)]模式占22.6 %,M2[HBsAg(+)、HBeAb(+)、HBcAb(+)]模式占41.5 %,M3[HBsAb(+)、HBeAb(+)、HBcAb(+)]模式占9.4 %, M4[HBeAb(+)、HBcAb(+)]模式占26.4 %.结论:乙肝各种模式AFP的增高有高度相关性.
作者:黄建宏;欧兴义;梁小兵;黄琳;林虹 刊期: 2004年第22期
近年来,营养不良和肥胖严重影响着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了解我市小学生的营养状况,科学地指导营养不良和肥胖的防治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于2004年6月份,对全市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杜宇;尚爱萍 刊期: 200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