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杰;谭峰
目的 观察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大鼠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生长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etcinases-2,MMP-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SD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实验用药后裂隙灯下观察各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MMP-2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组角膜透明,MMP-2分泌较少;碱烧伤对照组新生血管多;各时间点Tet治疗组角膜新生血管发展均较碱烧伤对照组轻,MMP-2的表达亦较碱烧伤对照组显著降低.三组各时间段MMP-2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粉防己碱可能通过抑制MMP-2的表达而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
作者:张晓斌;李青春;熊玉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 选取腹膜透析胃肠功能紊乱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西医治疗组(西医组,n=40)和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组(中西医组,n =40)两组.西医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对患者进行充分透析,督促患者保持优质低蛋白低盐低脂饮食,将贫血有效纠正过来,对血糖及血压进行控制,对钙进行补充,促进磷的有效降低等.同时,给予患者肌肉注射10mg甲氧氯普胺针,1次/d;中西医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同上,健脾益肾方制成丸剂口服,2次/d,每次6g,24周为1个疗程,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动力状况、临床症状、营养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西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2.5% (33/40)显著高于西医组62.5% (25/40) (P <0.05),胃运动节律正常、过速比例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紊乱、过缓比例均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胃动力诊断正常、亢进比例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低下比例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嗳气、食欲不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体重、Hb、Alb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 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文哲;毛辉辉;陈文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脑安胶囊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就诊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各40例.A组给予急性脑梗塞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胶囊,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胶囊及脑安胶囊口服,研究周期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蒙特利尔智能评估(MOCA)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测量表(MMSE)评分比较及血清hs-CRP水平.结果 组内比较: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及NIHSS评分均在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及NIHSS评分显著优于A组及B组,B组的认知功能评分及NIHSS评分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及4周时,观察组的hs-CRP水平明显低于A组及B组,治疗B组的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A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脑安胶囊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以有效改善其临床预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魏从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在中医理论与现代研究基础上,胡荫奇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善于用桂枝加葛根汤辨治风湿病,效果颇佳.胡师认为桂枝加葛根汤内外兼治,既可调和营卫,又能升督脉阳气、疏通气血、缓急止痛,可广泛用于风湿病的治疗,适用于风湿病初期,督脉受邪者;病变日久,脾胃阳气亏虚者;经脉不利,气血郁滞者等,并以强直性脊柱炎和系统性硬化症为例,进一步阐述桂枝加葛根汤在风湿病临床的实际应用.
作者:夏淑洁;王义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玄参及其拆分组分在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状态的小鼠免疫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观察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状态的小鼠碳廓清试验指数,并计算其胸腺和脾腺指数;应用二硝基氟苯法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测定其免疫功能,并测定血清溶血素及IL-2、IL-4、IFN-γ、IgM、IgG的含量;体外测定脾细胞增殖反应及诱导小鼠RAW264.7炎症因子的分泌量.结果 玄参多糖组分均可促进小鼠免疫器官及碳廓清指数的增长(P<0.01);增强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强度(P<0.01)及改善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的降低(P<0.01);促进脾细胞增殖(P<0.01)及显著性升高IL-2、IL-4、IFN-γ、IgM、IgG、TNF-α及NO的含量(P<0.01或P<0.05).结论 说明玄参可增强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状态小鼠的免疫功能,推测其免疫增强的物质基础为多糖组分.
作者:李自辉;张宁;董婉茹;于卉;赵洪伟;刘树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黑米花色苷对哮喘炎症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清洁级BABL/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黑米花色苷低、中和高剂量组.OVA诱导建立哮喘模型,哮喘小鼠在激发前按50,150和300 mg/kg给予黑米花色苷灌胃治疗.观察支气管炎肺泡灌洗液(BAFL)炎症细胞变化,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黑米花色苷对BALF和肺组织白细胞介素-4、5(IL-4、5)表达的影响.HE染色观察肺部炎症变化,结果 哮喘组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BALF和肺组织中IL-4、IL-5水平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黑米花色苷中、高剂量组明显降低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IL-4、IL-5水平(P<0.05),同时抑制哮喘小鼠肺部炎症.结论 黑米花色苷能够降低哮喘小鼠炎症细胞因子释放从而抑制哮喘炎症.
作者:王天宇;车楠;姜京植;叶晶;李良昌;赵洪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与“标准化病人”相结合模式在中医内分泌本科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将教学对象分为“以主题为基础”教学法(SBL)的传统模式组(46人,对照组)和PBL与标准化病人相结合模式组(50人,实验组),经过3周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西医理论测试成绩、中医理论测试成绩、病例综合分析测试成绩、临床实践能力成绩、学生满意度.结果 两组学生的西医理论测试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而实验组在中医理论测试成绩、病例综合分析测试成绩、临床实践测试成绩、学生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BL与“标准化病人”相结合模式在中医内分泌本科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中医理论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白蕊;陈文辉;李双蕾;翟琳娜;王振刚;王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湿疹乳膏在贮存期内干燥开裂,影响乳膏的品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研究乳膏的失水规律,建立失水率随温度变化的数学模型,优选佳保温处方.方法 在模拟温度为25~65℃时测量乳膏50h内的失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拟合湿疹乳膏失水百分率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并探索失水速度常数与温度之间关系.结果 通过测定湿疹乳膏的失水百分率变化,拟合出湿疹乳膏的失水率与温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得到阿伦尼乌斯方程,筛选出保温剂含量中等的处方二为佳保温处方.结论 该模型拟合度高,可以有效地预测湿疹乳膏50h内的水分损失规律.
作者:陈叶童;刘园园;张依人;张可人;蒋龙波;邹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并比较不同产地忍冬藤的HPLC指纹图谱,为考察忍冬藤质量提供标准并对其相关产品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构建忍冬藤的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ZORBAXS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洗脱时间60 min,0 min~ 10 min(A%:8%→10%);10 min~20 min (A %:10%→15%);20 min ~30 min (A%:15%);30 min ~40 min(A%:15%-25%);40 min ~60 min (A%:25%→100%);检测波长:325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用国家药典委员会“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分析15个不同产地忍冬藤样品间的相似性及差异性.结果 确立了10个共有峰模式,15个不同产地的忍冬藤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范围在0.850~0.999之间,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与相似性分析一致.结论 该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靠、简便易行.为忍冬藤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开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苏征;王玲娜;张芳;李佳;刘谦;蒲高斌;张永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复方四黄外洗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抑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Kirby-Bauer(K-B)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复方四黄外洗液体外抑制MRSA生长的情况,检测不同浓度复方四黄外洗液作用下MRSA菌液中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以及钾镁离子的渗漏情况.结果 复方四黄外洗液在较低浓度即可抑制MRSA在琼脂平板上的生长,高浓度时抑菌圈直径可达15mm;复方四黄外洗液可以导致受试MRSA菌液ALP、钾离子、镁离子的检出量的改变.结论 复方四黄外洗液对MRSA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影响菌体细胞壁及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关.
作者:陈晓坚;邱雄泉;陆丹倩;王巧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优选北柴胡的佳麸煨工艺.方法 以柴胡皂苷a、d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麦麸用量、麸煨锅温、麸煨时间3个因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麸煨锅温和麸煨时间对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含量均有显著性影响,而麦麸用量对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含量影响不明显.佳麸煨工艺为1倍麦麸用量,麸煨锅温150℃,麸煨时间60 min.结论 优选的北柴胡佳麸煨工艺合理可靠,重现性好,为规范麸煨北柴胡的饮片加工提供参考.
作者:廖念;庞雪;周逸群;邱云;罗怀浩;石继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研究东紫苏叶特征与挥发油的相关性,为生产中确定提取东紫苏挥发油佳取材时期提供依据,为东紫苏优良种质资源的评价筛选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对所采集的东紫苏叶鲜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采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基于同期对东紫苏叶特征的统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东紫苏挥发油提取率在8月份高,其挥发油的主成分为1,8-桉叶油素(29.93% ~50.11%).从2014年7~11月份,东紫苏挥发油提取率与挥发油化学成分中的α-松油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分枝数、下部叶宽呈显著负相关,1,8-桉叶油素与生物量相关数据间并未呈现相关关系.排除植物生殖生长期的影响,从7月份到10月份,1,8-桉叶油素分别与下部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数、下部叶面积、中部叶下表皮成熟近无柄腺毛分布密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分枝数少、叶宽小的植株提取率高,丰沛的降雨量可能会促进东紫苏挥发油的合成,推测降雨可能是促进挥发油合成的主导环境因子.其挥发油的主成分为1,8-桉叶油素,具有极其重要的药理功效,11月份其百分含量达到大,初步确定生产中提取东紫苏中挥发油的佳取材时期为11月份.当年生枝长较长、叶片数较多、下部叶片较长、下部叶片叶面积较大的植株合成的1,8-桉叶油素更多,且1,8-按叶油素极有可能是在中部叶成熟近无柄腺毛里合成,因此上述性状可作为下一步东紫苏优良种质资源生物学性状的重要评价筛选指标.
作者:罗燕;王文静;张红霞;张洁;朱丽霞;普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不同人工诱导方法对白木香结香过程中萜类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小孔滴注法”进行甲酸、甲酸结合镰刀菌人工诱导试验,手工割取诱导前、后12个月内的白木香结香部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测定As-HMGR、As-DXS1、As-DXS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As-HMGR、As-DXS1、As-DXS2回归方程分别为y=-3.580X+ 40.11、y=-3.424X+ 38.38、Y=-3.728X+41.84,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线性关系均良好.甲酸、甲酸结合镰刀菌诱导过程中,As-DXS1与As-DXS2的表达模式相近,前8个月表达水平较低,随后显著升高.甲酸诱导时,As-HMGR基因从2个月开始表达,呈现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甲酸结合镰刀菌诱导时,初期相对表达量缓慢升高,6个月时达到峰值,随后急剧下降.人工诱导12个月As-HMGR、As-DXS1的相对表达量,甲酸诱导高于甲酸结合镰刀菌诱导(P<0.05).结论 甲酸、甲酸结合镰刀菌诱导白木香结香过程中As-HMGR基因在伤害早期响应伤害胁迫,As-DXS1、As-DXS2基因在后期响应,为进一步研究白木香萜类次生代谢产物表达与调控,改善人工沉香品质奠定基础.
作者:冯美柔;樊云飞;陈晓东;周欣;章卫民;高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水液代谢与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紧密相关,找到水通道蛋白与中医水液代谢的相关性,探求中医脏腑在水液代谢中作用的分子基础及其在水液代谢中的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大量近几年国内外、古籍文献,归纳整理与水液代谢有关的脏腑所参与的AQPs.AQPs的发现可能是合理解释中医学水、津液、水病和水液代谢过程的证据,研究AQPs与中医学水液代谢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宁;刘树民;于栋华;汪娜;李自辉;于卉;赵洪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收集不同来源的龟甲药材,建立龟甲药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Tensor-27型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不同来源龟甲药材水提物冻干粉进行分析,测定其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 初步建立了龟甲药材的对照FTIR指纹图谱.结论 所建立的龟甲药材红外光谱扫描指纹检测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良好,稳定性高,可以区分龟甲正、伪品,FTIR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用于龟甲药材的真伪评价.
作者:盛瑜;李梓檀;刘玲;周立慧;李洪宇;苑广信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及评价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联合巨刺针法对Hunt面瘫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的Hunt面瘫后遗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梅花针叩刺放血联合巨刺针法治疗,对照Ⅰ组患侧行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治疗,对照Ⅱ组采用巨刺针法治疗.三组患者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H-B分级与Sunnybrook评分,比较面部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等.结果 两个疗程完成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Ⅰ组及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联合巨刺针法治疗Hunt面瘫后遗症临床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
作者:李鑫;武朝霞;苏心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酸枣仁合欢方(SHF)皂苷部位5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实现一次进样即完成5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的目的.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法(HPLC-DAD)以HPLC-DAD法结合线性梯度洗脱的方式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Agilent TC-C18柱(4.6mm×250mm,5 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流速:1ml·min-1;运行时间:60 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04 nm.线性梯度洗脱程序为:0~14.5 min,14% ~ 20%A;14.5 ~ 32min,20%A;32~39.9 min,20% ~ 29%A;39.9~42 min,29%~90%A;42~57 min,90~100%A;57 ~ 60 min,100%A.结果 SHF抗抑郁有效部位中6个指标成分峰均可得到良好分离,且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1),回收率均大于99%.结论 实验所用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与重现性俱佳,可满足含量测定要求,可实现一次进样同时测定SHF皂苷部位5个指标成分含量的目的,为制定完备的SHF抗抑郁部位的质量控制标准打下基础,为研制质量可控的创新中药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俊强;陈朝晖;李冰洁;王冉冉;宋伟;乔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从24味中药中筛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剂.方法 以微孔板置片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体外模型;倍比稀释法测定24味中药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微孔板法结合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与清除作用.结果 体外培养24h时形成成熟生物膜;五倍子MIC低,为0.39 mg/ml,其次为苏木12.5 mg/ml,黄芩50 mg/ml,丹参100 mg/ml;黄芩、毛冬青、五倍子提取液在1/2 MIC时对生物膜形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五倍子、黄芩、蜂房、毛冬青、蒲公英在2MIC时对生物膜清除作用效果显著.结论 五倍子和黄芩两味中药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对其生物膜的形成与清除作用显著.
作者:崔新洁;夏瑾;尤金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乌蛇止痒方对艾滋病相关瘙瘁性丘疹性皮疹脾虚湿蕴证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方法 45例HIV-PPE脾虚湿蕴证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终完成治疗者41例,其中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乌蛇止痒方(乌梢蛇、苍术、淮山药、鸡内金、泽泻、白芍、当归、茯苓、白鲜皮、苦参、防风、黄芩、甘草)口服;对照组给予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分别在治疗3周、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表现量化评分、中医症状体征、皮肤生活质量指数和血常规等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治疗组皮损改善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3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皮肤症状体征就已经有所改善(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结节、丘疹、苔癣样变、瘙瘁症状体征改善明显(P<0.01).治疗3周后,治疗组乏力、纳呆、腹胀有所改善(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乏力、纳呆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患者经过8周治疗后,治疗组皮肤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乌蛇止痒方能够有效治疗HIV-PPE脾虚湿蕴证患者,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霞;姜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疏血通注射液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对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度基础上予以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均治疗20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及血脂水平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TC、TG、ALT、AST、GG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3.33%).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中降低患者肝功能及血脂疗效确切,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鸿;吴时胜;李尚日;韩晶;张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