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红阳;吴文璎;肖根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PGL)的内镜和病理特征,以减少误诊、漏诊,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68例PGL的临床、内镜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等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平均58.9岁,男女比例1:1.2,临床症状无特殊性.内镜下肿瘤多位于胃窦部和(或)胃体下部,占73.5%;手术切除标本侵犯全层者占56.9%;区域淋巴结转移占25.9%;免疫组织化学证实94.1%为B细胞淋巴瘤.病理类型低度恶性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23例(39.7%),高度恶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9例(50.0%),其中11例伴有MALT成分;该组病例内镜确诊率达30.9%,内镜病理诊断正确率达51.2%,术后病理确诊率达100%.结论 内镜下充分、准确的活检,结合以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对PGL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洪明;钱建忠;孙荣超;周志毅;杨树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红景天苷对谷氨酸(Glu)损伤海马神经元Bax和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胚鼠海马神经元,不同浓度红景天苷(60、120、240μmol/L)预孵育24 h后,加入125μ mol/L Glu损伤24 h.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活力;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RT-PCR观察细胞内Bax和Bcl-2 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观察细胞内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红景天苷细胞可显著改善Glu损伤后的神经元生长状态和活力,降低Glu引起的细胞凋亡率(均P<0.01);拮抗Glu损伤导致的细胞Bcl-2/Bax mRNA及其蛋白比例的下降,此作用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至240 μmol/L时作用显著(P<0.05或<0.01).结论 红景天苷可显著拮抗Glu诱导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凋节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的表达有关.
作者:陈霞;张书强;丁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经鼻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别利用经鼻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经口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等方法对重症呼吸衰竭进行临床治疗,对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白细胞计数、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镇静剂使用次数、脱机成功率、住院病死率、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利用经鼻有创-无刨序贯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不仅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RR、HR、PaCO2、PaO2及白细胞计数等生理指标,而且较经口有创-无创气管插管明显减少了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治疗期间的镇静剂使用次数及总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或<0.001).结论 经鼻有创-无刨序贯性机械通气能有效地改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生理指标,还能更有效地改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作者:邹其银;刘洪;张国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测量孕囊壁厚度在预测孕早期胚胎存活能力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0例早孕产妇的孕囊壁厚度进行测量并分组分析.结果 正常组(Ⅰ组)和存活胚胎组(Ⅱ组)孕囊壁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Ⅲ组、Ⅱ组和Ⅲ组孕囊壁厚度的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经腹超声测量孕囊壁厚度来预测孕早期胚胎的存活能力,安全、简单、可行,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袁志宏;陆秋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1例,两组同样给予吸氧、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1).治疗组治疗后心率、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每分钟心排血量、血浆脑钠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明显辅助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加林;周文杰;石国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抗H:z66抗体诱导z66+伤寒沙门菌鞭毛相变换的特点.方法 利用含抗H∶z66抗体的半固体培养基诱导z66+伤寒沙门菌鞭毛发生相变换,通过提取z66+伤寒沙门菌和其相变株的线性质粒,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和核酸内切酶分析比较z66+伤寒沙门菌鞭毛相变换前后线性质粒的结构,后通过测定相变株的线性质粒全序列和Southern blot进一步揭示抗H:z66抗体诱导z66+伤寒沙门菌鞭毛相变换的特点.结果 z66+伤寒沙门菌在抗H:z66抗体的诱导下成功发生了鞭毛的单向相变换;这种单向相变换是由于伤寒沙门菌在抗体诱导下线性质粒缺失了含fljBA的2.6 kb末端区域所致,同时首次发现在鞭毛相变换后线性质粒结构反而变大,提示线性质粒可能形成了非共价结合的二聚体.结论 该研究揭示了z66+伤寒沙门菌鞭毛的相变换特点,为更深入地研究z66+伤寒沙门菌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海方;黄新祥;张晓磊;倪斌;生秀梅;徐顺高;许化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1H-MRS)在脑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7例均采用点分辨波谱序列定位技术,获得单体素波谱,并将NAA/Cr、Cho/Cr及NAA/Cho等指标按病理类型分组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以对侧相应部位的正常脑组织作为自身对照.结果 脑肿瘤的1H-MRS表现与正常脑组织有明显不同(P<0.05),表现为Cho/Cr比值升高,NAA/Cr和NAA/Cho比值下降,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脑肿瘤之间也存在着差异.结论 1H-MRS可提供组织生化和代谢方面的信息,为脑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杨振贤;高亚枫;徐正昌;腾金宝;陈剑华;谢道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米诺环素对甲醛致痛大鼠的行为学和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米诺环素组,每组8只.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生理盐水组和米诺环素组在右足底注射5%甲醛前30 min分别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0μl、米诺环素50μg.记录足底注射甲醛后1 h内每5 min的舔爪和缩腿时间,然后免疫组化观察脊髓背角c-fos的表达.结果 米诺环素鞘内注射明显减少甲醛诱导的缩腿和舔爪时间,显著减少注射侧脊髓背角c-fos的表达(P<0.05或<0.01).结论 米诺环素鞘内注射能减少甲醛诱导的疼痛反应和脊髓背角c-fos的表达.
作者:成浩;王擒云;杨建平;张惠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颈侧进路喉外单侧杓状软骨次全切除术应用于双侧外展性声带麻痹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分析双侧外展性声带麻痹患者3例,其中甲状腺术后2例,不明原因1例.术中行喉外单侧杓状软骨次全切除,向外拉开声带,在支撑喉镜下观察到单侧声带外移,声门裂约5 mm.结果 手术过程均顺利,2例患者术后2个月拔管,1例患者术后18 d拔管,随访6~32个月,声门裂仍约为5 mm,呼吸和发音满意.结论 该手术术后喉功能恢复快而满意,是治疗双侧外展性声带麻痹的较好术式.
作者:凌红阳;吴文璎;肖根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枢内源性乙酰胆碱(ACh)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CSR)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麻醉后孤离其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曲线方程拟合,求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反射特征参数,观察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的拟胆碱药毒扁豆碱(PHY)对CSR的影响.结果 侧脑室分别注射低(1.8 mmol/L)、中(3.6 mmol/L)、高(5.4 mmol/L)剂量的PHY可导致ISP-MAP关系曲线在ISP 120~280 mmHg区间明显依次上移(P<0.05),ISP-增益关系曲线中部明显依次下移(P<0.05),反射参数中调定点、阈压、饱和压和大增益时的窦内压值明显增大(P<0.05),MAP反射变动范围及反射大增益明显减小(P<0.05).结论 PHY引起中枢内源性ACh增多,对CSR具有抑制性重调定作用,且这种效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作者:郁美香;赵红芬;刘丹丹;王国卿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酸性核糖体蛋白P2在紫外线(UV)诱导的细胞快速凋亡中的分子信号功能.方法 选取小鼠淋巴瘤细胞3SB、人白血病细胞Jurkat、人宫颈癌细胞HeLa S3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来研究其对UV诱导细胞凋亡的差异性.UV照射后,荧光显微镜活细胞染色计数分别观察细胞的凋亡形态学变化和凋亡率;Western blot分析凋亡相关的标志性蛋白的表达.并分别提取细胞质蛋白和细胞总蛋白,利用小型二维电泳、Western blot技术分析细胞质中游离的酸性核糖体蛋白P2的变化和总的P2的表达.结果 3SB和Jurkat细胞在UV照射后,24 h的凋亡率达100%,并观察到PARP和P21的激活;而HeLa S3和MCF-7细胞出现延迟性细胞凋亡.在快速凋亡的Jurkat细胞中,发现酸性核糖体蛋白P2去磷酸化.总的P2表达降低,存在剂量效应,并伴随着凋亡蛋白PARP的激活.结论 酸性核糖体蛋白P2的去磷酸化及其在细胞内总量降低与UV诱导的细胞快速凋亡相关.
作者:段卫明;孙华丽;邵彦彦;肖海楠;周新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苦黄注射液为苦参、大黄、大青叶、茵陈制成的灭菌水溶液,经大白鼠利胆实验表明,具有促进胆汁分泌和增加胆红素排量的作用,对小鼠机体的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该品具有清热利湿、疏胆退黄的作用,临床上经静脉给药主要用于湿热内蕴、胆汁外溢、黄疸胁痛、乏力、纳差等症及黄疸型病毒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现行药品标准[1]规定苦黄注射液采用家兔法进行热原检查.本研究采用动态比浊法鲎试验建立苦黄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查法,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技术保障.
作者:王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番泻叶加束缚应激刺激制备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予痛泻要方灌胃治疗(西药匹维溴铵对照).观察大鼠结肠黏膜肥大细胞数目及脱颗粒情况;检测血标本中5-羟色胺(5-HT)、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结肠黏膜肥大细胞数目及脱颗粒显著增加;西药组和中药组大鼠5-HT、SP含量显著下降,CGRP含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痛泻要方可能通过减少肥大细胞脱颗粒,降低模型大鼠血清5-HT、血浆SP含量,增加血浆CGRP含量,从而改善胃肠动力并降低内脏敏感性,发挥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应.
作者:钱锋;卜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症与老年骨折的相关性,为预防老年骨折提供依据.方法 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所有60岁以上的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脊柱和髋部骨折排名前两位,从中筛选出165例患者接受双能量骨密度仪测定,同时另选取165例60岁以上非骨折人群作为对照,对照组也均行双能量骨密度仪测定.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骨折组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骨折组(P<0.05).结论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骨折的高危因素,应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以降低老年骨折的发病率.
作者:田一星;杨惠林;姜为民;孟斌;王根林;顾勇;李雪峰;汪李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央型大肝癌手术切除极易引起致命性出血和空气栓塞,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30例中央型大肝癌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广;黄志华;杨树成;张成阳;夏存寿;葛新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原核表达hIL-17B/His重组蛋白及生物学活性.方法 RT-PCR法克隆去信号肽的hIL-17B基因序列.将测序后的hIL-17B分子扩增产物插入PQE3.0载体构建hIL-17B/PQE3.0重组载体.再将该重组载体导入M15工程菌,应用异丙基B-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后表达hIL-17B/His重组蛋白,并经Western blot实验证实.结果 获得原核表达的hIL-17B/His重组蛋白.体外实验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上调入巨噬细胞TNF-α、IL-1β等分子表达的作用.结论 原核表达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IL-17B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分子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物质条件.
作者:刘高勤;李龙标;吴鸿雅;马珍妮;陆培荣;张学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Roux-en-Y胃空肠旁路术(GBP)对链脲霉菌素(STZ)所致非肥胖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等的影响,血糖与体质量变化的关系及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成年雄性C 57BL/6小鼠经腹腔注射STZ(200 mg/kg),建立非肥胖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小鼠随机分为3组:GBP组(DMOP组)、假手术组(DMFOP组)、未处理组(DM组),另设立正常对照组3组:正常未手术组(N组)、正常假手术组(NFOP)组和正常手术组(NOP).分别测术前和术后第1、2、3、4、5、6周各组实验动物的随机血糖及体质量变化,观察术后生存情况.结果 (1)与DM、DMFOP组相比,DMOP组的小鼠血糖下降明显,并可维持到术后6周以上(实验观察结束).(2)GBP后,糖尿病小鼠的体质量不降低.(3)DMFOP组(15/16)与DMOP组(2/16)比较,小鼠围手术期死亡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GBP对非肥胖型糖尿病小鼠具有降血糖作用,且降糖作用与体质量变化无明显相关性.(2)GBP是较为安全的术式.
作者:周建平;王洪山;高晓东;常文举;宋陆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近10多年的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资料揭示了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从创伤、感染、中毒、休克等发展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的共同通路.天晴甘美有明显的抑制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天晴甘美对多发性创伤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浆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及T、B淋巴细胞和血小板上CD40L的变化,探讨CD40分子在ITP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浆中sCD40L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细胞上CD40L的表达水平.结果 ITP患者血浆中的sCD40L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血小板计数对血浆中sCD40L浓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r=0.58,P<0.05);ITP患者T淋巴细胞上CD40L的表达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ITP患者血浆及T细胞上CD40L升高,淋巴细胞表面的CD40-CD40L相互作用可能与ITP的发病有关.
作者:戴兰;王兆钺;张日;朱明清;沈文红;何杨;阮长耿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来验证简单乘法运算与三重编码模型是否匹配.方法 对13名本科生志愿者采用基于光学的单数乘法任务进行提问,同时运用1.5 T的Marconi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其脑部的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成像数据.运用SPM99软件进行t检验,以获取单数运算时的脑功能图像.结果 明显激活左侧额中回、额下回、角回、视觉联合皮质区,两侧顶上小叶.结论 单数乘法运算与三重编码模型相匹配.
作者:张妤;郭亮;胡春洪;谢道海;陈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