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佳;崔凤梅;王利利;刘萍;何超;涂彧
目的 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从初始剂量每12 h 10 mg开始,根据疼痛评估情况调整剂量,评价镇痛效果、生活质量、药物不良反应和处理.结果 平均镇痛起效时间为40.16 min,平均镇痛时间为11.52 h,日平均剂量为33.51 mg.91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中,完全缓解19例(20.88%),明显缓解62例(68.13%),中度缓解8例(8.79%).中度以上疼痛缓解率为97.80%,轻度缓解2例(2.20%),生活质量以体力状况评分(KPs)来评价:61例(67.03%)评分较治疗前升高,26例(28.57%)评分治疗前后稳定,4例(4.40%)在服药期间因病情恶化而死亡.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32例,34.80%).结论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对晚期癌痛起效快,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轻,易处理,应用安全.
作者:郭晓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江苏地区汉族人群中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亚单位1(VKORC1)、细胞色素P4502C9(CYP2C9)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及与国外其他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206例江苏地区汉族人群中CYP2C9及VKORC1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计算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与国外多个民族VKORC1、CYP2C9基因多态性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检测到VKORC1有A和G两种等位基因,A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1和0.09.VKORC1-1639G>A基因型检测有169人为突变纯合子AA型,基因型频率为0.82,35人为杂合子GA型,基因型频率为0.17,2人为纯合子GG型,基因型频率为0.01.共检测到CYP2C9*1及CYP2C9*3两种等位基因,未检测到CYP2C9*2,CYP2C9*1及CYP2C9*3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5和0.05.CYP2C9基因型检测有186人为*1/*1型,基因型频率为0.90,20人为杂合子*1/*3型,基因型频率为0.1.结论 江苏地区汉族人群中VKORC1、CYP2C9基因多态性分布有自己的特点,可为研究VKORC1、CYP2C9基因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华法林个体化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马心超;杨剑;黄晨蓉;缪丽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受大剂量X射线照射的大鼠晶状体中可溶性αB-晶体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αB-晶体蛋白与放射性白内障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取8周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未予干预措施;实验照射组采用直线加速器(X射线25 Gy)一次性照射SD大鼠双眼,建立放射性白内障模型;实验对照组予假照射(照射源不含射线,余条件同照射组).照射后3个月处死大鼠,取晶状体作匀浆,取其上清(可溶性晶状体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α B-晶体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均未出现晶状体混浊,25 Gy照射组逐渐形成典型放射性白内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照射组SD大鼠眼晶状体内可溶性α B-晶体蛋白含量较实验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X射线可降低晶状体中可溶性α B-晶体蛋白的含量,从而导致白内障.
作者:杨焕;徐国旭;刘东伟;卜曙阳;季晓燕;刘玉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研究背景青蒿素(Artenusinin)又名黄花蒿素、黄蒿索,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Jl)中提取的有效抗疟成分,为我国传统抗疟中药.其化学成分是含内过氧化基团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作者:曾静;曹建平;樊赛军;朱巍;刘杨;陈遐林;宫晓梅;彭晓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CXCR4在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乳腺癌组织、30例乳腺癌旁组织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CXCR4的表达,分析其不同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TNM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46例乳腺癌组织中CXCR4的表达率为61%.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旁组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尸<0.01).乳腺癌组织中CXCR4的高表达与TNM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结论 CXCR4在乳腺癌中有较高的表达率,其可能在协同促进乳腺癌的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何宋兵;张春辉;汪良;张雁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乳症女性与青春期巨乳以及妊娠后巨乳女性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含量差异及其与巨乳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测定10例原发性小乳症女性和6例青春期巨乳以及10例妊娠后巨乳乳腺组织中ER和PR表达.结果 ER在原发性小乳症女性乳腺组织中表达与巨乳患者(青春期巨乳和妊娠后巨乳)乳腺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在原发性小乳症女性乳腺组织中表达与青春期巨乳患者乳腺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R在青春期巨乳中的表达与妊娠后巨乳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春期巨乳的发生可能与乳腺组织中ER的表达水平相关;而妊娠后巨乳的发生可能与乳腺组织中ER、PR的表达水平都相关.
作者:韩文雅;赵天兰;张永胜;谢晓明;张云涛;余道江;徐妍;陈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病例治疗分析来探讨HIE的治疗方法,做到早治疗、早干预,以免造成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方法 对该院儿科近3年来收治的HIE141例患儿,随机入选4组,各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不同的特殊药物治疗,并测定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情况、智商发育商数.结果 有效率:对照组为61.1%,纳洛酮组为91.4%,胞二磷胆碱组为88.6%,脑活素组为94.3%.3个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个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治疗组智商发育商数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IE患儿在传统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只要选择一组特殊药物,给予有效全程使用即可达到较好疗效.
作者:顾红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超声检查对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术后并发症的26例(39个乳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结果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22例中29个乳房注射层次不正确,5个乳房注射层次正确;注射隆乳合并纤维腺瘤1例(1个乳房);乳腺炎和乳腺脓肿2例(3个乳房);急性血肿1例(1个乳房).结论 超声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有较高的诊断和应用价值.
作者:闫磊;许良标;张本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细胞S相激酶相关蛋白(Skp2)和P27Kipl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二者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4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34例SCC组织中Skp2、P27Kipl蛋白的表达,用RT-PCR法对34例新鲜SCC组织进行Skp2 mRNA表达的检测.结果 Skp2 mRNA在SCC呈过表达;Skp2蛋白表达在SCC发生过程中呈增高趋势;Skp2蛋白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OX分析表明,Skp2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参数.P27Kipl蛋白在正常宫颈中表达高,随病变进展表达呈下降趋势;P27Kipl蛋白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kp2与P27Kipl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Skp2高表达和P27Kipl失活致细胞增殖周期失调在SCC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SCC早期诊断、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评价的新的参考指标.
作者:杨会杰;郭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Fowler-Stephens法诊治腹内型高位隐睾的价值.方法 对12例(13侧)腹内型高位隐睾患儿行腹腔镜下Fowle-Stephens法定位诊断和高位精索血管结扎,6个月后二期手术行睾丸下降固定术.结果 12例(13侧)隐睾均在腹腔镜下诊断为腹内型高位隐睾,均不能-期降人阴囊,行分期手术后随访0.5~1年,睾丸位置理想,无睾丸萎缩,超声血流检查血供良好.结论 腹腔镜下诊断定位和采用Fower-Stephens法分期治疗是小儿腹腔内型高位隐睾的有效诊治方法.
作者:于忠勤;徐建国;樊剑峰;宣晓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构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逆转录表达载体,建立逆病毒介导的IGF-1基因转移系统.方法 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从人肝细胞克隆IGF-1的基因;经DNA测序分析证实后将目的 基因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LXSN,制备pLXSN-IGF-1表达载体;借助阳离子脂质体转染包装细胞PA317,G418筛选阳性克隆,获取病毒上清;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用病毒上清感染骨髓基质干细胞;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 基因在靶细胞的表达.结果 经酶切电泳和DNA测序表明成功构建了IGF-1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转染包装细胞后可以产生IGF-1逆转录病毒,病毒感染入骨髓基质干细胞后能够表达IGF1-1重组蛋白.结论 成功建立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IGF-1体外表达体系,能够快速、稳定地将IGF-1基因转入骨髓基质干细胞.
作者:周海斌;郑祖根;董启榕;周晓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沉耿膜联蛋白Ⅱ(annexinⅡ,A2)基因对淋巴瘤Jurka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A2 siRNA转染人淋巴瘤Jurkat细胞后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干扰效果.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A2基因被成功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得A2siRNA组细胞凋亡率为57.47%±2.10%.较阴性对照组(28.68%±1.21%)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2基因可增强Jurkat细胞抗凋亡作用,A2 siRNA可诱导Jurkat细胞凋亡.
作者:包红雨;朱明清;沈飞;江淼;马珍妮;陈琳;谢丽倩;董宁征;阮长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长期香烟烟雾吸入对大鼠的慢性毒性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浓度(20%)染毒组和高浓度(60%)染毒组.染毒组大鼠整体暴露于动式气体染毒装置,烟雾吸入.染毒期间对大鼠定期进行体质量测量,在第5周、13周、21周、45周末染毒后分别收集各组大鼠24 h尿液进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测定,第45周末处死大鼠,观察肺脏病理改变与骨髓细胞微核率.结果 肺脏病理切片显示染毒组大鼠肺气肿改变明显,支气管炎症反应逐渐加重.染毒组大鼠体质量增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在各个时间点8-O-HdG水平明显升高,高浓度组升高更为显著;各染毒组微核率明显升高.上述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香烟烟雾吸人对大鼠有慢性毒性作用.
作者:武彦文;吴昭昭;陆敏霞;聂继华;张素萍;童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胃腺癌及癌旁组织中Smad4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收集130例胃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共378份,其中取自癌组织130份,癌旁组织248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组织芯片中Smad4的表达.结果 癌旁正常胃黏膜均可见Smad4的正常表达,Smad4在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中正常表达率分别为83.3%和75.0%,在癌细胞中则为64.6%.Smad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癌细胞中Smad4蛋白表达率下降为42.2%,而高分化癌中仅为23.4%.Smad4表达与胃腺癌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Kaplan-Meier分析显示,Smad4表达下降组3年生存率为35.0%,显著低于表达正常组的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Stud4表达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Smad4异常表达在胃腺癌发生发展方面起重要作用,Smad4可作为评价胃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作者:刘雷;陈卫昌;史冬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巴胺受体D2(DRD2)基因TaqI酶切位点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PD患者166例和正常对照170人,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了TaqI位点A1/A1、A1/A2、A2/A2、B1/B1、B1/B2、B2/B2基因型在P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分布情况.结果 DRD2基因TaqI酶切位点在总体PD患者和总体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发病年龄和性别分组后,不管是早发还是晚发PD患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PD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DRD2基因TaqI多态性与PD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作者:李伟;孙茂民;林雪霞;姜炳正;夏春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男女不育不孕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以457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及其配偶259名作为观察组,353名有正常生育史的育龄妇女及其配偶282名作为对照组;取生殖道分泌物采用PCR方法检测两组标本中Uu的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分泌物中Uu阳性率分别为50.5%和48.3%,对照组分别为15.6%和13.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u感染与男性不育和女性不孕症发生有密切关系.
作者:华月琴;徐文新;朱静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18F-FDC符合线路显像在乳腺癌术后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5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并与同期CT及骨扫结果描作比较.结果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乳腺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探测的敏感性要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骨转移病变探测方面不如骨扫描敏感(P<0.05),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CA153升高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监测价值较CA153正常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乳腺癌术后监测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郁春景;万卫星;尤徐阳;陆燕君;杜晓庆;吴娜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4-1BBL转入对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326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4-1BBL通过两步电转化获得含pIRES2-EGFP质粒的SL3261,接种于LB培养基中观察其生长特性、革兰染色观察其形态和血清凝集试验检测其表面抗原变化.利用该重组菌体外感染HepG2细胞,观察其对细胞的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含pIRES2-EGFP-4-1BBL质粒SL3261在体外生长繁殖较原细菌慢,革兰染色呈阴性丝状菌体,含pIRES2-EGFP-4-1BBL质粒的SL3261 A-F多价、O4菌体和H1鞭毛抗原和SL3261完全一致;体外感染HepG2能力,SL3261为201±46 CFU/200HepG2细胞,SL3261-pIRES2-EGFP为163±37,而SL3261-pIRES2-EGFP-4-1BBL为158±32,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导入pIRES2-EGFP-4-1BBL质粒对SL3261的生长和形态有部分影响,而表面抗原以及侵入HepG2细胞的功能不变,该结果为含pIRES2-EGFP-4-1BBL质粒SL3261疫苗菌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实验依据.
作者:仉元亭;叶建新;陈卫昌;张学光;任大明;江苏苏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老年性白内障是我国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手术治疗是目前白内障患者复明的唯一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兴起,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方法随之产生,且术后效果明显.包括人工碎核术(6.0 mm)、超声乳化(3.2 mm)、超声乳化微切口(2.2 mm).2005年7月至2007年3月我科对Ⅳ级核以上并且植入一片式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患者90例(98眼)应用小切口人工碎核的方法,手术效果明显,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军;丁银霞;顾永辉;吴燕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对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凝系统、纤溶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滴;对照组46例只采用基础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等均有明显改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均延长,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C)降低,以上指标的变化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P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可能通过作用于红细胞、血小板,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延长PT、APIT等途径改善微循环,增强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吴方萍;江乃丽;魏红玉;蔡增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