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蒋国勤
目的 了解氟桂利嗪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逆转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关系.方法 4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在原抗癫痫药不变的基础上应用氟桂利嗪添加冶疗,1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同时用ELISA法检测患者氟桂利嗪添加治疗前后血清P-糖蛋白(PGP),并和正常对照组10人比较.结果 氟桂利嗪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总有效率达52.5%.难治性癫痫患者血清PG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治疗后血清PG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和<0.05).结论 氟桂利嗪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有效,其抗癫痫机制可能与逆转PGP表达有关.
作者:徐敏;喻霞云;胡小伟;顾国浩;董万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平衡式快速场回波(B-FFE)技术和呼吸导航三维平衡超快速场回波(3D B-TFE)技术对胸主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1例临床可疑主动脉病变的患者进行了前瞻性B-FFE和3D B-TFE检查.采用图像分析质量标准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31例B-FFE和3D B-TFE图像均能准确地显示胸主动脉及其弓上分支;图像质量B-FFE显著较3D B-TFE差,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成像时间B-FFE明显较3D B-TFE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配合难易程度上,B-FFE较3D B-TFE难.结论 屏气B-FFE和呼吸导航3D B-TFE两种技术均可在不使用对比剂的情况下较为满意地评价胸主动脉情况,3D B-TFE的图像质量优于B-FFE技术.
作者:徐孝秋;杨毅;周丽娟;郭静;孙敬;王灌忠;张彩元;施国尧;沈钧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发病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氨基酸突变对其聚集的影响.方法 收集全部已知SOD1氨基酸错义突变106个,运用AGGRESCAN、PASTA、TANGO 3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工具,预测错义突变对蛋白质聚集倾向的作用.结果 3种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结果基本一致,共有39个对蛋白质聚集有促进作用的突变,占所有突变的37%.结论 氨基酸突变导致蛋白质聚集并非是导致ALS发病的唯一途径,ALS发病机制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过程.
作者:刘佳骏;孙茂民;刘枫;王晓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脑益康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及其相关酶类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右侧海马注射制备AD大鼠模型,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在Serd04位点的磷酸化水平、蛋白磷酸酯酶2A(PP-2A)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蛋白的水平.结果 AD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p-tau(Ser404)、GSK-3β表达增加,PP-2A表达减少,与假手术组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脑益康治疗组大鼠的p-tau(Ser404)、GSK-3β表达显著减少,PP-2A表达显著增加,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脑益康可通过增加PP-2A的表达和抑制GSK-3β的表达减轻AD模型大鼠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
作者:周静;周爱玲;路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与睡眠呼吸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确诊的OSAS患者[睡眠呼吸低通气指数(AHI)≥5次/h]100例作为病例组,33例鼾症患者(AHI<5次/h)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上述两组的CRP,再与睡眠呼吸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OSAS患者血清CRP明显高于鼾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AHI、氧减指数(ODI)、氧饱和度(SpO2)<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RTSpO2<90%)成显著正相关(均P<0.001),与平均SpO2、低SpO2成显著负相关(均P<0.001).结论 OSAS患者血清CRP增高,且与OSAS严重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提示OSAS患者存在系统性炎症反应.
作者:张秀琴;朱晔涵;陈涛;黄建安;胡华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是一种少见的脱髓鞘疾病,以往仅见于尸检病理诊断,常被认为是致死性疾病.随着CT、MRI等影像技术的普及,CPM的生前诊断成为可能,并对CPM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有了进一步认识.现报告1例经MRI证实的CPM,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徐南飞;刘宇敏;张威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转人白血病抑制因子(hLIF)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的饲养层细胞,并观察其对CD34+造血干/祖细胞(HSPC)的扩增作用.方法 建立转hLIF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的饲养层细胞,并用RT-PCR法和ELISA法鉴定目的基因的表达;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脐带血CD34+HSPC,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纯度;将CD34+HSPC与饲养层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增殖效果.结果 建立的转基因饲养层细胞均有绿色荧光,RT-PCR法和ELISA法证实均有目的基因表达,免疫磁珠法分离的CD34+HSPC纯度可达(95.6+2.58)%,与饲养层细胞共培养后CD34+HSPC可扩增8.74倍,表面黏附分子CXCR4和CD54表达量仍较高.结论 建立的转hLIF基因饲养层细胞对CD34+HSPC有一定的扩增作用,且延缓其分化.
作者:井莹莹;杨吉成;盛伟华;胡志清;郁心;包婉蓉;张日;朱南康;缪竞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左胸径路行食管癌切除、弓上食管床机械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 500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采用标准左胸后外侧切口,胃代食管,食管床弓上机械吻合,吻合位置可达胸顶甚至超胸顶水平.术中常规清扫胸内淋巴结和腹腔淋巴结.结果 全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吻合失败,均一次击发成功.术后并发症有吻合口瘘、乳糜胸、吻合口狭窄及心肺并发症等,死亡5例.术后病理无1例切缘阳性.结论左胸食管癌切除弓上食管床机械吻合,符合人体的生理解剖,可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更符合肿瘤的治疗原则,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林;王嘉玮;游庆军;蒋锡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糖尿病小鼠体内的归巢和对小鼠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和培养出绿色荧光蛋白(GFP)小鼠的mMSCs,经尾静脉将其移植到同品系糖尿病小鼠模型体内.观察GFP-mMSCs在受体体内的分布,检测移植后小鼠血糖、胰岛素、体质量和尿量的变化.结果 接受了mMSCs移植的糖尿病小鼠血糖得到一定控制,血清胰岛素增加,体质量恢复,尿量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Cs移植后30 d,在糖尿病小鼠的心脏、肺脏、肝脏、胰腺及肾脏中检测出GFP-mMSCs的分布,但以胰腺和肾脏为多.结论 mMSCs在糖尿病小鼠体内有向胰腺归巢的倾向,并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陆玉华;朱铭岩;陈健;王志伟;钱海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Firebird支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中远期影响.方法 对32例植入Firebird支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2例,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技术分别检测支架植入前、植入后1周和3、6、12、24、36个月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与晚期主峰速度(Em和Am)及其比值Em/Am.结果 与支架植入前比较,左心室各项舒张功能指标在支架植入术后1周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支架植入术后3个月开始明显改善,6个月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和P<0.01);并在随后的30个月中保持这种趋势.结论 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能长期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
作者:施亚明;宗永忠;吴春阳;董璟;王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严重免疫缺陷(SCID)小鼠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 SCID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立即皮下注射G-CSF,连续3 d,对照组注射同样剂量磷酸缓冲液(PBS),3 d后观察脑梗死体积变化、梗死边缘血管再生情况、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情况.结果 G-CSF对SCID小鼠急性脑梗死后梗死体积无影响,能促进脑梗死边缘血管再生和抑制细胞凋亡,但梗死边缘CD11b和F4/80阳性细胞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CID小鼠急性脑梗死后,立即注射G-CSF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但同时也加重急性梗死后的炎症反应.
作者:温仲民;包仕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成人单纯性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成人单纯性输尿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B超检查,部分患者还行静脉尿路造影(IVU)和(或)膀胱镜检查.治疗分别予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开窗术或开放手术或观察随访.结果 B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7.78%(21/27),检查时可发现输尿管末端有圆形或类圆形的囊性肿物,典型病例并可见囊肿有膨大和缩小的节律性改变;IVU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1.43%(5/7),主要可见膀胱内有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膀胱镜检查诊断符合率为100%(23/23),均可见输尿管口呈球形或椭球形囊肿样改变,伴有节律性的膨大和缩小.除2例观察随访外,25例均行手术,其中3例行开放手术,其余22例行经尿道电切开窗术,术后随访3~26个月,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肾脏积水减轻或消失,未见囊肿复发及膀胱输尿管应反流.结论 输尿管囊肿对于成人单纯性输尿管囊肿而言,B超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膀胱镜是确诊的可靠方法,经尿道电切开窗术可作为首选的手术方式.
作者:黄玉华;严春寅;温端改;侯建全;浦金贤;欧阳骏;李纲;丁翔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4-1BB信号对肿瘤上清诱导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s)凋亡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IL-4和GM-CSF诱导C57BL/6小鼠骨髓细胞,得到未成熟DCs,磁珠纯化.以抗4-1BB激发型抗体2A或CD40激发型抗体1c10刺激DCs,在不同条件下检测DCs的凋亡情况.以抗体标记NFκ-B p65亚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抗4-1BB激发型抗体2A处理后DCs内NFκ-B p65亚基向核内的转位情况.结果 DCs上4-1BB信号的激发能拮抗由B-16肿瘤上清诱导的DCs凋亡,效果低于CIMO信号,并能引起NFκ-B p65亚基向核区转位.结论 4-1BB信号的激发提高了DCs抵抗肿瘤上清诱导凋亡的能力,此作用通过包含NFκ-B通路的相关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实现.
作者:陈曦;蒋玉平;王月颖;周春刚;张世杰;张学光;顾宗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型生物玻璃支架BG-20的细胞相容性,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与BG-20体外复合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结果 BMSc能贴附在BG-20上,增殖、生长不受影响,且BG-20有一定的促细胞增殖的作用.ALP测定结果BG-20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G-20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能作为BMSc的载体用于组织工程骨的构建.
作者:高爱国;程力;孙俊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及分泌的影响.方法 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阿司匹林处理后,用RT-PCR方法检测MMP-2/9和TIMP-1 mRNA表达,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MMP-2/9和TIMP-1的含量.结果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经用阿司匹林12.5~50 μg/ml处理24 h后,MMP-2/9 mRNA表达及分泌至培养上清液中的含量明显降低,MMP-2的降低百分率分别为18.6%~86.8%和37.7%~53.3%,MMP-9的降低百分率分别为32.1%~78.3%和6.5%~14.3%;而TIMP-1 mRNA的表达及分泌却显著提高,其增加百分率分别为60.5%~110.9%和94.4%~80.6%.结论 阿司匹林可抑制MMP-2/9的基因表达及分泌,同时还可增加TIMP-1的基因表达及分泌,这一效应对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和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有利的作用.
作者:姚义琴;谢梅林;薛洁;张克平;朱路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UFH)抗凝对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病情稳定,维持血透6个月以上的患者34例,随机分成LMWH 组(17例)和UFH组(17例).两组分别于实验时、第6个月、第12个月末测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结果 随透析时间的延长,UFH组血浆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po)B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ApoA1明显降低,与实验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MWH组前6个月使用UFH,血脂变化与同期UFH组相似,改用LMWH 6个月后TG、LDL和ApoB水平明显降低,HDL、ApoA1水平升高,与UFH组同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期使用肝素可引起脂质代谢异常,在维持血透中使用LMWH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高脂血症,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减少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陈蕊;魏丛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其可影响患者进食,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也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早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是非常有意义的.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脑卒中伴吞咽困难32例,采用了以吞咽功能恢复为主的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 00例T2DM患者,分成AS组39例和无AS组61例.30例非糖尿病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RBP4浓度、甲状腺素转运蛋白(TTR)、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结果 T2DM组(AS组和无AS组)血清RBP4浓度及RBP4/TTR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T2DM中AS组较无AS组RBP4/TTR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S组和无AS组血清RBP4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危险因素与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RBP4及RBP4/TTR是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b>0,OR>1,P<0.1).结论RBP4与12DM密切相关,也是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蒋伏松;成兴波;李慧娟;朱蓓;樊华英;张慧;施耀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适用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猪模型,为SAP肠内给药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 8只太湖梅山猪随机分成SAP组和对照组,每组4只.两组均在开腹直视下置入鼻空肠管.SAP组通过胰管内注射5%牛黄胆酸钠建立SAP模型,对照组仅行胰管插管不注射任何药物.比较两组动物一般情况、血清淀粉酶、CT评分及胰腺病理形态学改变,验证鼻空肠管置入及SAP模型诱导是否成功.结果 同对照组比较,SAP组血清淀粉酶的总体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病理评分均进一步证明了鼻空肠管置入及SAP模型诱导成功.结论 在猪的SAP模型上成功置入鼻空肠营养管,为研究肠内给药在胰腺炎中的应用建立了一种简单、无创、可重复性的动物模型.
作者:林敏;陈卫昌;刘强;祝建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手术治疗2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先天性心脏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12例,无基础病变4例.术前血培养阳性7例,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17例.心脏缺损修补3例,瓣膜置换17例,其中单瓣置换13例,双瓣置换4例,均为机械瓣膜.结果 1例因低心排死于术后第7天,19例康复出院,随访时间2个月~7年,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 外科手术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治疗措施;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彻底清除病灶、围手术期应用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单月宏;邵冲;彭勇;谢永明;臧蔚;阮坚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