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陈卫昌;刘强;祝建红
目的 探讨多基因表达及相互作用与口腔癌前病变癌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76例上皮异常增生和84例正常口腔黏膜p53、Ki-67、p16和cyclin D1的表达进行研究,并对上皮异常增生患者实际癌变率做了3年追踪调查.结果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组织p53和Ki-67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和Ki-67同时过度表达与实际口腔癌前病变癌变率密切相关;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组织中存在p16和cyclinD1表达失衡现象.结论 p53和Ki-67同时过度表达及p16和cyclinD1表达失衡是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癌变的重要标志.
作者:马三成;赵今;Paul Speight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手术治疗2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先天性心脏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12例,无基础病变4例.术前血培养阳性7例,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17例.心脏缺损修补3例,瓣膜置换17例,其中单瓣置换13例,双瓣置换4例,均为机械瓣膜.结果 1例因低心排死于术后第7天,19例康复出院,随访时间2个月~7年,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 外科手术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治疗措施;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彻底清除病灶、围手术期应用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单月宏;邵冲;彭勇;谢永明;臧蔚;阮坚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硅酸二钙涂层离子溶出液对成骨细胞早期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含有硅酸二钙离子溶出液的DMEM培养基作为实验组,正常DMEM培养基作为对照组,分别接种人成骨细胞株MG63细胞培养.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成骨细胞G0/G1、S、G2/M期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MG63细胞增殖在各时间点增强,其中24、72 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8、72 h,处在S期和G2/M期的细胞增多;而G0/G1期细胞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硅酸二钙涂层离子溶出液能加速成骨细胞周期,进而促进细胞增殖,促进新骨的形成.因此,该材料是一种较理想的生物活性涂层材料.
作者:李建有;魏立;孙俊英;岑建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主要ABO血型不合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NST)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发生的机制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行NST治疗,2例患者血型均为O型,供体为HLA完全相合的同胞(血型均为A型).结果 2例患者NST获得成功,但分别于移植后2、3个月出现PRCA,经强的松、雄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PRCA均无明显的改善.2例患者停用环孢菌素A(CsA)后均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经普乐可复(FK506)免疫抑制治疗后,cGVHD控制,同时抗A凝集素很快下降至0,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上升.结论 EPO、大剂量丙球对该组病例治疗无效.NST后一旦发生PRCA,应尽早停用CsA,cGVHD控制与PRCA的恢复相关.
作者:郑积富;仇惠英;吴德沛;孙爱宁;马骁;金正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与睡眠呼吸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确诊的OSAS患者[睡眠呼吸低通气指数(AHI)≥5次/h]100例作为病例组,33例鼾症患者(AHI<5次/h)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上述两组的CRP,再与睡眠呼吸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OSAS患者血清CRP明显高于鼾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AHI、氧减指数(ODI)、氧饱和度(SpO2)<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RTSpO2<90%)成显著正相关(均P<0.001),与平均SpO2、低SpO2成显著负相关(均P<0.001).结论 OSAS患者血清CRP增高,且与OSAS严重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提示OSAS患者存在系统性炎症反应.
作者:张秀琴;朱晔涵;陈涛;黄建安;胡华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TSC2基因的表达产物tuberin在结直肠癌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与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中tuberin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与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tuberin蛋白的表达,分析tub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40例结直肠癌中tuberin mRNA表达量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无相关性(P>0.05),但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uberin蛋白在60例结直肠癌与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b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性别、组织学分级相关.结论tuberin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
作者:刘维明;余生元;韩复;叶凯;丘家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脾脏继发性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PET/CT诊断的12例脾脏继发性恶性病变(转移癌4例,淋巴瘤脾脏浸润5例,白血病脾脏浸润3例),分别对PET、CT、PET/CT融合图像与病理或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PET/CT诊断的12例患者,PET阳性12例,CT阳性6例,PET较CT发现病灶范围更大.PET/CT 12例全部阳性且定性、定量、定位更加明确.结论 PET/CT对脾脏继发性恶性病变的检出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
作者:米宝明;张玮;吴翼伟;潘律德;章斌;徐峰坡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严重免疫缺陷(SCID)小鼠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 SCID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立即皮下注射G-CSF,连续3 d,对照组注射同样剂量磷酸缓冲液(PBS),3 d后观察脑梗死体积变化、梗死边缘血管再生情况、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情况.结果 G-CSF对SCID小鼠急性脑梗死后梗死体积无影响,能促进脑梗死边缘血管再生和抑制细胞凋亡,但梗死边缘CD11b和F4/80阳性细胞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CID小鼠急性脑梗死后,立即注射G-CSF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但同时也加重急性梗死后的炎症反应.
作者:温仲民;包仕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尺桡骨多段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应用尺桡骨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切开复位结合闭合复位治疗尺桡骨多段骨折15例.结果 随访12~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9~16周,平均13周,术后仅1例发生伤口感染、骨不连,未发生髓内钉松动或断裂.按Anderson评价标准评定,优9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 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尺桡骨多段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愈合率高等优点.
作者:王正飞;盛晓文;薛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保留子宫双侧动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行单纯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保留子宫动脉筋膜内子宫切除组(简称改进组)和筋膜内常规全子宫切除组(简称传统组),每组各30例.探讨两组术后相关恢复指标及对卵巢功能、性激素等的影响.结果 改进组与传统组之间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血清FSH、E2,传统组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组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子宫动脉行子宫切除术,对近期卵巢功能影响小,不易引起更年期症状.其远期疗效仍需深入研究.
作者:邓云;付曙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及分泌的影响.方法 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阿司匹林处理后,用RT-PCR方法检测MMP-2/9和TIMP-1 mRNA表达,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MMP-2/9和TIMP-1的含量.结果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经用阿司匹林12.5~50 μg/ml处理24 h后,MMP-2/9 mRNA表达及分泌至培养上清液中的含量明显降低,MMP-2的降低百分率分别为18.6%~86.8%和37.7%~53.3%,MMP-9的降低百分率分别为32.1%~78.3%和6.5%~14.3%;而TIMP-1 mRNA的表达及分泌却显著提高,其增加百分率分别为60.5%~110.9%和94.4%~80.6%.结论 阿司匹林可抑制MMP-2/9的基因表达及分泌,同时还可增加TIMP-1的基因表达及分泌,这一效应对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和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有利的作用.
作者:姚义琴;谢梅林;薛洁;张克平;朱路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动态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血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9例冠心病患者经临床和造影证实其中有急性心肌梗死(AMT)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16例,在急性发作期的1、2、3、7、10天5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测定中性粒细胞MPO水平,选取无心绞痛发作史的健康体检老年人16人为对照组.结果 ACS(包括AMI和UAP)发作的10 d内,其MPO水平始终明显高于SAP患者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3天,AMI组MPO水平均高于U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7~10天,UAP患者的MPO水平已接近AM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患者入院第1天的MPO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即恢复正常.结论 动态观察MPO值的变化可预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中斑块的稳定情况,从而预测ACS事件的发生及预后.
作者:关艳丽;张立群;干朝晖;俞根龙;陈胜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马来酸曲美布汀联用黛力新与单剂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 按罗马Ⅱ标准选择8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2例.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200 mg,口服,3次/d,加黛力新每日2片口服;对照组应用单剂马来酸曲美布汀200 mg,口服,3次/d,疗程均4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有效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缓解腹痛、腹胀、便秘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能够有效缓解IBS患者的症状;对于以腹痛、腹胀、便秘为主的IBS患者,加用黛力新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徐艳;张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腹透)患者体内的微炎症因子水平及其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例腹透患者和20名健康人血清中微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M-CRP)、IL-6、TNF-α的表达水平,并对两组作统计分析.按hs-CRP≤3 mg/L和hs-CRP>3 mg/L将45例腹透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和主观营养评估法(SGA)的变化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结果 腹透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hs-CRP升高组患者ALB、PA、TF和SGA水平均显著低于hs-CRP正常组,以上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腹透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微炎症状态影响营养不良的发生.
作者:李卫巍;石永兵;金东华;姜林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神经元在丝素蛋白材料上的生长发育,为神经干细胞结合丝素蛋白材料用于临床移植修复神经系统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从新生大鼠脑室下区(SVZ)分离细胞,培养在柞蚕、家蚕两种丝素蛋白溶液制成的薄膜材料上,分别选取各时间段的细胞进行β-Ⅲ-tubulin特异性免疫荧光染色,并统计不同时间段神经元在丝素材料上的成活率及复杂度.结果 神经元在柞蚕丝素薄膜上的成活率和复杂度明显比家蚕丝素薄膜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柞蚕、家蚕丝素薄膜支持神经元的生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柞蚕丝素薄膜比家蚕丝素薄膜更适合神经元的生长.
作者:辛莲;宋雪慧;董运海;李明忠;张焕相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胃间质瘤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ESD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2)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3)剥离黏膜下层组织显露病变,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结果 24例胃间质瘤,20例病变一次性完整剥离,4例未能剥离后接受外科手术.ESD手术时间25~140 min(平均62.5 min).1例术中出现消化道穿孔,应用金属夹成功闭合.术中平均出血量约50 ml,术后均未出现出血.亦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ESD治疗胃间质瘤安全、有效,大多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疗效.
作者:徐进康;徐宏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膝关节各物理检查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并探讨膝关节各物理检查的相瓦关系.方法 将磁共振提示膝关节半月板Ⅲ°损伤患者47例(其中内外侧半月板都损伤24例)体检发现的膝关节物理阳性体征与手术所见进行对照,并行多个率的多重比较分析及四格表法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47例患者中,麦氏试验阳性者41例,膝关节间歇压痛点阳性者39例,股四头肌萎缩阳性者33例,研磨试验阳性者28例,重力试验阳性者24例,蹲走试验阳性者22例,膝过伸试验阳性者20例,浮髌试验阳性者17例,膝过屈试验阳性者14例.其中关节间隙压痛、麦氏试验、股四头肌萎缩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优于其他物理检查,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01);膝关节内外间隙压痛对半月板损伤的定位优于其他方法,与手术所见相关性高(P>0.05);各物理检查具有一定相关性与互补性,选取适当的物理检查组合可提高半月板损伤的诊断率.结论 膝关节各物理检查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缺乏特异性,但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初步判定半月板损伤部位有相当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绩;华锦明;胡学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左胸径路行食管癌切除、弓上食管床机械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 500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采用标准左胸后外侧切口,胃代食管,食管床弓上机械吻合,吻合位置可达胸顶甚至超胸顶水平.术中常规清扫胸内淋巴结和腹腔淋巴结.结果 全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吻合失败,均一次击发成功.术后并发症有吻合口瘘、乳糜胸、吻合口狭窄及心肺并发症等,死亡5例.术后病理无1例切缘阳性.结论左胸食管癌切除弓上食管床机械吻合,符合人体的生理解剖,可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更符合肿瘤的治疗原则,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林;王嘉玮;游庆军;蒋锡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bcl-2特异性RNAi真核细胞质粒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对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的干扰效果.方法 根据GenBank提供的bcl-2 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两对短发夹结构的互补DNA序列,经退火形成互补双链,克隆至载体pGenensil-1构建重组质粒,予以酶切和DNA测序鉴定.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转染Raji细胞,采用RT-PCR法观察重组质粒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结果 酶切及测序鉴定表明,成功构建bcl-2 shRNA的质粒表达载体pGenesil-1-bcl-2-544和pGenesil-1-bci-2-1009.转染Raji细胞48 h后,RT-PCR结果显示Raji细胞中bcl-2 mRNA表达分别下调了(31.95±3.02)%和(47.57±2.8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Raji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25±0.84)%和(11.96±0.7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构建bcl-2特异性RNAi真核细胞质粒表达载体,它能有效沉默bcl-2基因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并促进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凋亡.
作者:秦陈浩;申咏梅;宋妙丽;冯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诱导人肺上皮细胞(A549)E-Cad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将体外培养的A549用不同浓度的rhTGr-β1干预,48 h后收集蛋白用Wester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上皮细胞表型E-钙黏蛋白(E-Cad)表达的变化.结果 rhTGF-β1诱导A549下调上皮细胞表型E-Cad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rhTGF-β1可诱导A549细胞E-Cad表达下调,支持在肺上皮细胞发生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的观点.
作者:张小燕;郑金旭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