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疗病人的静脉保护

周娜;何天花

关键词:化疗, 静脉保护, 营养失调
摘要:化疗病人因营养失调,骨髓抑制、药物反复刺激、损伤等原因造成血管硬化、塌瘪、脆性大,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自2000年始,我们摸索出一套保护化疗病人静脉的方法,延长了静脉使用的次数和时间.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诊断输尿管囊肿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因尿频、尿急、小便淋漓不尽,伴腰酸、腰痛反复发作数10 a来诊.超声检查见膀胱充盈好,于膀胱内左侧见一中等偏强半圆形光环,实时观察光环大小,随输尿管喷尿动作略有变化,喷尿时光环长约3.5 cm,喷尿后3 min左右,长约3.2 cm,左侧肾脏集合系统明显分离,输尿管扩张,超声诊断:左侧输尿管囊肿(见图1),后经手术、病理证实.

    作者:史小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麻醉处理

    大面积烧伤病人因体液丢失过多,酸碱平衡紊乱,所以手术时间的选择,麻醉前的准备和治疗,非常重要,是手术麻醉成功的必要条件.麻醉选用静脉复合全麻.以氯胺胴镇痛为主,辅助以氟芬合剂,安定等镇静药.麻醉效果满意,术中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郭柳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35例体会

    我院自去年至今,成功地为35例良性前烈腺增生症(BPH)患者施行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宏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垂体腺瘤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MRI表现,并就其诊断价值与CT扫描进行比较.材料和方法:24例中男性10例,女性14例,年龄20~70岁,平均45岁.1 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2例术后复发,余均经临床、内分泌检查及CT扫描诊断.结果:3例为小于1.0 cm的微腺瘤,大于1.0 cm者21例,大1例为3.0 cm×4.0 cm×3.2 cm.结论:垂体微腺瘤多呈圆形或类圆形,信号为等T1或略长T1略长T2,大小应小于1.0 cm,垂体柄偏斜及腺体上缘偏侧隆凸是诊断微腺瘤的重要征象.大于1.0 cm的腺瘤一般为稍长T1和稍长T2信号,当有囊变或出血时,信号不均匀.

    作者:陈江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湿润烧伤膏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新生儿尿布炎50例

    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我们应用湿润烧伤膏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50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聂立伟;刘光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婴幼儿常规胸片投照新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拍摄婴幼儿常规胸片时,常因患儿不能站立或哭闹不合作,很少能拍摄一张好的胸片.如采用仰卧位平片,有时又会掩盖一些病灶.现介绍一种新投照方法如下.

    作者:张心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1例混浊尿的探讨

    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有在外长期打工史,以反复肉眼血尿为主诉收入我院.中医诊断:脾肾两虚、石水;西医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用三联互辅自然免疫平衡疗法治疗后肉眼血尿消失,转至乳白色带血丝混浊尿.

    作者:杨国华;李小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在红细胞比积测定中加血方法的改进

    在温氏法测定红细胞比积的过程中,向温氏管内加入抗凝血液,通常使用竹签或者用专门拉的长毛细滴管.如果用竹签法,是先将血液用滴管加到温氏管口,用竹签往里面送,经常搞得到处是血,而且效果不好,经常有气泡,需要不停的往里送,时间也比较长,到处污染的血液很可能感染操作者,特别是学生实验中的学生,很不卫生.

    作者:蔡晓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全身麻醉术后的护理

    全身麻醉是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意识消失致全身不感到疼痛达到施行手术无痛的目的.手术完毕,麻醉终止,但病人受麻醉的影响并未消除,在这期间病人的保护性反射者显不足,其潜在的危险性并不亚于麻醉诱导时.因此,全身麻醉后如何处理好病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者:董翠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流产后宫内残留的超声诊断与应用价值

    本文分别对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725例进行跟踪观察,通过对超声诊断宫内残留67例报告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与应用价值.

    作者:肖琦;同俊义;袁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典必殊在白内障术后的临床使用

    我科于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应用典必殊滴眼液用于白内障术后,以防止术后炎症反应,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临床资料和方法

    作者:潘立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无花果止泻口服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无花果止泻口服液,是借鉴于民间的传统验方,将无花果叶提取、浓缩、醇沉、过滤等一系列科学的生产方法而制得的一种纯中药口服液.本产品对肠炎、腹泻,尤其是小儿秋季腹泻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魏荣堂;赵军太;凌志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1例冷凝素综合征患者指血与静脉血血常规结果差异的分析

    2002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一位患者,指血常规检测结果红细胞参数显著异常,取静脉血复查后结果正常,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冷凝素综合征.就此患者指血和静脉血血常规结果存在的显著差异,做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卢晋英;韩毓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腭裂修复术后恶性高热患者的护理

    恶性高热(Maliganant hyperthermia简称MH)是一种由麻醉药物诱导产生的全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来势凶猛,发展迅速,死亡率很高,已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重视.恶性高热一般为急性发病(在麻醉诱导后),但其发作也可能延迟数小时,甚至于病人返回恢复室后发作.我院于2002年12月发生腭裂修复术后恶性高热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桂萍;李静;闫风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药治疗肺癌56例疗效观塞

    肺癌为当前世界各地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向,本人从1994年至今用中药辨证论治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三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480例泌尿系感染患者尿液细菌鉴定结果及耐药性分析

    泌尿系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细菌耐药性增强.本文对2000年7月至2002年8月480份泌尿系感染患者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泌尿系感染中病原体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力求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作者:张桂华;姜桂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血细胞分析仪的新进展和应用

    血细胞分析仪是用自动方法分析血液有形成分及分布等的仪器.随着分子生物学、电子、微机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细胞分析仪的测量参数不断增加,各种测量数据向快速、简便、准确方向发展,为临床提供更多、更准确的实验数据,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将近年来细胞分析仪的进展和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何俊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螺旋CT齿科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的特殊齿科扫描(Dentascan)软件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Dentascan软件对患者的牙齿,颌骨部位的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根据不同的切层距离重建出牙齿,颌骨部位的不同的矢状面和冠状曲面图像,与轴位的图像结合,对牙科疾病进行分析.结果:DENTASCAN软件能重建出整口牙,牙槽骨的矢状面和冠状曲面图像,清晰显示牙根,牙髓腔,牙槽骨,牙周软组织,可对牙、颌骨内微小病变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结论:DENTASCAN软件扫描密度分辩力高,无重叠无伪影,定位准,为牙科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先进的检查手段及诊断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海歌;杨亚芳;承禾;管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磁共振对比剂增强血管造影在颈部血管的应用

    对48例临床怀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例行常规2D-TOF和3D-CEMRA成像检查.2D-TOF和3D-CEMRA图像均能较好地显示与采集层面垂直的颈内、外动脉及椎管内段椎动脉.对与层面平行的椎动脉入颅段及基底动脉环的显示3D-CEMRA比2D-TOF好.3D-CEMRA显示血管狭窄较2D-TOF敏感和准确.

    作者:丁建荣;成官迅;潘璟琍;吴海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50例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对50例肺部感染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进行总结.其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护理方法是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安全舒适的护理等.结果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给予相应的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黄洁珍;杨春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