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芪贞降脂溶栓胶囊对高脂血症家兔的降血脂及抗动脉硬化作用

蒋莲秀;谭宁;徐庆;谢邦和

关键词:芪贞降脂溶栓胶囊, 降血脂, 抗动脉粥样硬化,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芪贞降脂溶栓胶囊对高脂血症家兔的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洛伐他汀、脑心通组,芪贞降脂溶栓胶囊高、中、低剂量干预治疗组.造模成功后,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灌胃干预,20 ml· kg-,1天1次,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洛伐他汀0.005 g·kg-1;脑心通0.4g·kg-,芪贞降脂溶栓胶裳4.0,2.0,1.0 g· kg-1,连续治疗45 d.酶法测定各组家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蛋白(LDL)值;苏丹红及HE染色观察计算主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总面积、斑块的大厚度及冠状动脉硬化所占的百分比.结果 模型组三项血清值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芪贞降脂溶栓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三项血清检测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1),芪贞降脂溶栓胶囊各剂量组动脉斑块总面积、胸主动脉斑决的大厚度、冠脉粥样硬化所占比例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1),各剂量组与洛伐他汀及脑心痛组相比,降血脂作用及减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较洛伐他汀及脑心痛组更强(P<0.001,P<0.05).结论 芪贞降脂溶栓胶囊对高脂血症的家兔模型具有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当归芍药散对糖尿病大鼠认知障碍及海马组织病变的影响

    目的 探讨当归芍药散改善糖尿病大鼠认知障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造模,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当归芍药散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进行行为学检测,测定海马组织NGFβ、BDNF、SOD、MDA及AchE含量.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当归芍药散能够显著缩短大鼠Morris水迷宫到达站台时间;海马组织NGFβ、BDNF、SOD活性显著升高;海马组织MDA及AchE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当归芍药散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认知障碍,可能与其抗氧化及促进海马神经细胞生长有关.

    作者:李晓冰;任玉梅;陈玉龙;展俊平;谢忠礼;张月腾;王君明;李瑞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脾强力复方对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前后干预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补脾强力复方对胸腺切除术后M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就诊于我院的MG并胸腺切除术患者31例,其中对照组为于外院手术者16例,手术前后根据个体情况不同分别予以(溴吡斯的明+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治疗,治疗组(补脾强力复方组)为于我院手术者15例,治疗在前者基础之上于手术前后分别加用补脾强力复方,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G临床绝对评分、临床相对记分、QMG评分.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组内手术前后MG临床绝对评分、相对评分、QMG评分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表明胸腺切除术后MG症状改善情况在统计学意义;组间在MG胸腺切除术后MG临床绝对评分、相对评分、QMG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治疗组疗效更有优势.结论 胸腺切除术是治疗MG的重要治疗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显著改善MG胸腺切除术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症状,而治疗组(补脾强力复方组)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胸腺切除术后MG的疗效,且无肌无力危象发生,具有更为理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王静;周双秀;况时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从心理应激探讨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中医病机

    围绝经期失眠症与七情内伤导致的五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心理应激是其重要病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功能正常才能保证气血盛实,充养脏腑.肝为女子之先天,肝血充盛、肝气调畅是阴阳各循其常的前提条件.具有多脏腑功能失常的围绝经期失眠症的关键病机是肝脾功能失调,调理肝脾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法则.

    作者:易玉辉;诸毅晖;潘早波;寇君;文培培;成词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旋覆花潜在功能的考察与分析

    通过对古代本草、古代方剂、2010版《中国药典》中记载旋覆花功能的考察比较,确认历代本草所载基本功能通过《中国药典》大体传承下来.但由古代本草文献提取的止痛、定悸、祛风除湿、退翳明目、清热泻火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功能,以及古代含旋覆花复方治疗头痛、目赤肿痛、中风、眩晕、疮疡、瘕瘕积聚等病症,《中国药典》未曾收录.结合现代研究,初步确认止痛、清热泻火解毒、补益、软坚散结是旋覆花的潜在功能.

    作者:李然;刘立萍;梁茂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校校内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医院校医药营销专业为例

    以某中医药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为例讨论了医药营销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现状,特别是校内实践基地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医药营销专业校内实践基地工作规范、充分利用现有校内实践基地、探索校内实训基地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建设模式、建设校内创业创新基地等建议,并对实践基地的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提出了设想,还介绍了美国大学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经验.

    作者:程潇;王永健;官翠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铁皮石斛DoMAPK5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目的 克隆及分析铁皮石斛DoMAPK5基因的表达特征.方法 利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RACE),首次从铁皮石斛接菌共生萌发种子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MAPK基因,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等特征及进行了分析.并应用荧光定量PCR对DoMAPK5基因在石斛不同组织中表达模式分析.结果 DoMAPK5基因(GenBank注册号KJ472788),全长为2184bp、编码一条597个氨基酸的肽链,预测分子量为67.39KDa,等电点为9.28,编码的蛋白均不合信号肽,在210-232位具有23个氨基酸的跨膜域,具有MAPK蛋白家族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结构域及MAPK位点.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DoMAPK5基因与葡萄MAPK基因均具有很高的相似性(82%),与水稻MAPK10亲缘关系近.应用荧光定量PCR对DoMAPK5基因在石斛不同组织中表达模式分析显示,该基因在未接菌的植物组织中属组成型表达,在接菌共生萌发的植物组织中显著上调,为未萌发种子的10.49倍.结论 DoMAPK5在植物组织中属于组成型表达,具有受菌根真菌诱导表达的特征.

    作者:赵明明;张岗;张大为;李标;郭顺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粟米草提取物抗大鼠缺血再灌注致心律失常的作用

    目的 研究粟米草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粟米草高、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给药3h后,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心电图,并对心电图进行分析.测定血清中CK和LDH活性,心肌组织Ca2+-ATPase活性.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粟米草提取物可降低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中CK和LDH水平和提高心肌组织中Ca2+-ATPase活性.结论 粟米草提取物具有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

    作者:李兴暖;龚帧;刘莉萍;钱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运用二维四阶教学模式培养中医哲学思维探析

    中医学直接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并涵蓄国学思维的精髓,二者唇齿相依,鱼水共存.作为中医学的入门课程--《中医基础理论》,其基本特点、思维范式、哲学体系、以及发展历程,更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且熔炼了传统文化中诸多学科知识,通过气、阴阳、五行学说加以建构,形成了自己的医学理论体系.所以培养中医哲学思维是从根本上理解中医学的钥匙.文章重在探索如何运用二维四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应具备的哲学思维,并指导日后的临床实践,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单纯记忆气、阴阳、五行、辨证论治等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而在于通过更新教学模式,转换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从认识论的角度,以意象思维切入,真正做到“知其所以然”.

    作者:刘禹辛;尚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对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诊断量化及量表初制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彩色多普勒(CDFI)部分指标的量化来初步探讨制定对糖尿病肾病(DN)中医证候诊断量表.方法 选择合适的DN患者489例.首先采用二维图像观察DN肾脏的大小及实质回声;再用CDFI观察肾血流灌注程度;然后用脉冲波多普勒(PW)观察肾动脉(RA)、段间动脉(SRA)及叶间动脉(IRA)血流频谱,测量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值.选取肾脏的大小、实质回声、血流灌注的程度及RI值的范围为量化指标,并赋予相应的分值.结果 分数在4~12之间,阴虚燥热证可能性高;分数在12-20之间,气阴两虚证可能性高;分数在20 ~28之间,阴阳两虚证可能性高;分数在28 ~ 32之间,阳衰瘀阻证可能性高.结论 CDFI部分指标的量化可以用来作为对DN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的一部分,为DN中医证候的客观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张鹏;彭国平;崔金涛;胡锡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肺脾论治对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和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肺脾论治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运动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36例肺脾两虚的ALS患者加服自拟健脾益肺方,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ALSFRS-R、ALSAQ-40的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ALSFRS-R总分、延髓症状积分及ALSAQ-40中社会交往亚组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9、0.032、0.008),余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ALSFRS-R每月下降均值为0.64±1.382,随访期间每月下降均值为0.66±1.95.结论 从肺脾论治ALS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疾病进展,有改善疾病预后的趋势.

    作者:郑瑜;任展能;王安琦;侯晓妹;卢明;杜宝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扶正除疫颗粒对金葡球菌所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鼠肺组织TNF-α、IL-6含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新扶正除疫颗粒在抗炎及免疫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新扶正除疫颗粒的高中低剂量组、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造模1h后灌药,并于造模后第1天、4天、7天取材,测定小鼠肺脏温/干质量比值、肺指数和肺组织局部TNF-α、IL-6的含量变化.结果 小鼠肺脏湿/干质量比值与肺指数显示低剂量组在4d、7d明显高于高剂量组和空白组,其他组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各药物治疗组各时间点IL-6、TNF-α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着药物干预时间延长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新扶正除疫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各时间点小鼠肺组织匀浆液IL-6、TNF-α含量逐渐下降,且高剂量组下降明显,优于中西药组.结论 新扶正除疫颗粒具有一定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符合中医“扶正”与“祛邪”的治法.

    作者:苏鑫;宫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枸橘苷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传统中药枸橘主要成分之一枸橘苷对血管生成的抑制及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黏附抑制试验、迁移抑制实验及体内鸡胚绒毛尿囊膜法(CAM法)研究枸橘苷体外抗血管生成作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RCR)方法检测枸橘苷对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枸橘苷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IC50值为(27.8±0.2) μmol·L-1,优于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能力[IC50≥(33.8±0.1) μmol·L-1];在体外该化合物能够明显抑制内皮细胞的黏附和迁移作用,同时体内实验显示该化合物在30μg剂量浓度时能够显著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形成;RT-RCR实验显示枸橘苷在12.5 μmol·L-1和25μmol·L-1剂量时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VEGF-A mRNA表达,且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枸橘苷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与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以及降低肿瘤细胞表达VEGF的量有关.

    作者:李增;陈灵芝;刘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祁州漏芦乙醇提取物对Chang Liver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索祁州漏芦乙醇提取物(RUEE)对过氧化氢(H2O2)致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H2O2损伤Chang Liver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以不同浓度RUEE(12.5 ~400 mg/L)进行干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微板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LDH和转氨酶活性以及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含量.结果 RUEE在12.5~ 100 mg/L范围内对Chang Liver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不具细胞毒作用.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细胞内氧化应激增强,细胞损伤显著.RUEE能剂量依赖性地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培养液中LDH、ALT、AST的释放;降低细胞MDA含量,升高细胞GSH含量,增高核中Nrf2蛋白水平.结论 祁州漏芦对H2O2致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尹基峰;何鑫;金海南;尹学哲;全吉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微波灭菌法对全天麻胶囊质量的影响

    目的 考察微波灭菌法对全天麻胶囊中物质组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灭菌率为指标,优选出佳的微波灭菌工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特征图谱,并测定不同灭菌方法对全天麻胶囊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和巴利森苷含量的影响.结果 优选出的佳微波灭菌条件为功率600W、灭菌时间90s、物料厚度为2mm、含水量10%左右时;通过特征图谱的比较,两种工艺下的特征图谱相似度大于0.998,微波灭菌工艺下的3种指标性成分的总含量略高于传统灭菌工艺.结论 两种灭菌工艺下的全天麻胶囊化学成分类型无差异,在微波干燥工艺条件下,没有对天麻胶囊的质量造成影响.

    作者:杨东晟;徐剑;杨立勇;张永萍;潘胜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耳穴贴压联合健脾止动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联合健脾止动汤治疗脾虚痰聚型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脾虚痰聚型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联合健脾止动汤治疗,对照组予健脾止动汤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积分自身前后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儿抽动症中医症候积分自身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积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耳穴贴压联合健脾止动汤作用优于单纯中药内服法;耳穴贴压使用简单,易操作,无痛苦,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宜;黄晶晶;何维佳;赵琼;张玉;刁本恕;林绍琼;廖述霞;梁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金桂外洗方对小鼠急性毒性和皮肤刺激性的评价研究

    目的 研究金桂外洗方1周内重复用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皮肤刺激性的影响.方法 将80只KM小鼠分为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各40只,完整/破损皮肤40只小鼠分为中药组、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中药组以金桂外洗方0.2ml作用于受试部位,空白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作用于受试部位,阳性对照组以等体积2,4-二硝基氯苯+丙酮酸作用于受试部位,每次持续0.5h,0.5h后温水洗去药物,每天1次,用药1周,连续观察7天,分别在第1、3、7天观察记录小鼠死亡数和皮肤刺激分值.结果 无一例小鼠死亡;无论皮肤是否破损,用药1周内,中药组与空白对照组对小鼠皮肤的刺激分值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论皮肤是否破损,第1、3、7天的刺激分值阳性对照组均较中药组和空白对照组高(P<0.01).皮肤破损时,第1、3、7天的刺激分值阳性对照组均较皮肤完整时高(P<0.01);皮肤破损时,中药组第1、3天刺激分值较皮肤完整时高(P<0.05),而空白对照组的刺激分值仅在用药第1天较皮肤完整时高(P<0.05).结论 金桂外洗方外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皮肤完整时,金桂外洗方外洗对皮肤无刺激性,仅当皮肤破损早期稍有刺激性,建议在破损皮肤修复后再使用金桂外洗方更为安全.

    作者:徐逸生;张秋平;杨仁轩;曹学伟;陈红云;刘金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锁阳不同提取物对衰老模型小鼠记忆的影响

    目的 研究锁阳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记忆的活性部位,明确其改善记忆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给药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试剂盒测试SOD及GSH-Px的活性.结果 锁阳乙酸乙酯提取物能够明显改善衰老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5),也能提高小鼠血液中SOD和GSH-Px的活性(P<0.05).结论 锁阳乙酸乙酯提取物是改善衰老模型小鼠记忆的活性部位,其作用可能与其增强SOD和GSH-Px的活性有关.

    作者:郑玲艳;韩瑞兰;曹俊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首乌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协同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首乌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协同作用.方法 采用DPPH自由基法,连苯三酚自氧化法,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紫外测定油脂过氧化值4种方法来比较4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正交试验原理及分析方法分别对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复合试验.结果 4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乙酸乙酯组分、正丁醇组分、石油醚组分、水组分.同时,4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结论 首乌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不同,并且各组分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抗氧化作用.

    作者:韦丽兰;邓薇;陈婧斯;帅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合募配穴理论在针灸治疗胃溃疡中的应用

    回顾胃溃疡针灸治疗相关的文献,发现合募配穴理论是临床指导胃溃疡治疗的重要指导思想.古今针灸医生广泛应用此理论治疗胃溃疡,从而行成了胃溃疡从合募穴论治的重要方法.其机制研究主要是从合穴、募穴各自的穴位属性和主治特点、胃溃疡胃组织损伤情况及蛋白质谱的影响、并采用Nano-2D-LC技术、RT-PCR技术、LC-MS技术等研究胃溃疡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古代和现代文献中胃溃疡机制的研究,以期使合募配穴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

    作者:邢家铭;盛雪燕;张延菊;严兴科;赵中亭;赵耀东;董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当归补血汤的研究进展

    目的 综述近年来当归补血汤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进展.方法 应用计算机在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章,检索词“当归补血汤”.对检索到文章进行初审,纳入有关当归补血汤配伍比例、有效成分、药理研究等研究相关文献.结果 终引用44篇相关文献,对当归补血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论 当归补血汤配伍比例的合理性已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其药理作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作用机制也再被逐步深入研究.

    作者:曾宇;张三印;胡冠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