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固化磷酸钙治疗慢性根尖周病疗效分析

汤晓华;王先军;刘瑾

关键词:慢性根尖周病, 自固化磷酸钙根管充填剂, 氧化锌丁香油碘仿糊剂, 根管充填
摘要:目的 观察自固化磷酸钙根管充填剂在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140例慢性根尖周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含根管形态呈喇叭口、根尖囊肿各3例)和对照组70例,分别采用自固化磷酸钙根管充填剂和氧化锌丁香油碘仿糊剂+牙胶尖充填根管.术后1周、3个月、1年复查,观察术后反应,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术后反应小,3个月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治疗组成功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固化磷酸钙根管充填剂可有效地控制感染,操作简便.是一种良好的新型根充材料.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椎管内复合麻醉硬膜外注入液体对麻醉阻滞平面的影响

    目的 探讨椎管内复合麻醉时硬膜外注入液体对麻醉阻滞平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选用椎管内复合麻醉,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A组)、生理盐水组(B组)及不注液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待腰麻30min后硬膜外注入上述各液10ml,观察硬膜外注液对麻醉阻滞平面的影响.结果 硬膜外注液后A、B组30 min内麻醉阻滞平面较前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及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麻30 min后硬膜外注液可引起麻醉阻滞平面上升,并进一步推断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引起麻醉阻滞平面上升的机制是由于局麻药与硬膜外压力的共同作用.

    作者:潘守俊;谢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OX-2、MMP-2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2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为57.7%(30/52),MMP-2的阳性表达率为82.7%(43/5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2蛋白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498,P<0.01).COX-2、MMP-2阳性组Ki-67指数明显高于COX-2、MMP-2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存在COX-2、MMP-2的高表达.COX-2蛋白可通过诱导MMP-2蛋白的表达上调.增加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力,并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从而成为其促进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因素之一.

    作者:邱东民;周士福;蔡凤林;时伟锋;金留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青刺果多糖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青刺果多糖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心肌组织病变的影响.方法 腹腔一次性注射四氧嘧啶复制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实验动物分为模型组和青刺果多糖治疗组(300 mg/kg),另设正常组.实验小鼠分别于给药2周末和4周末测定空腹12 h血糖,然后随机处死,取心固定于锄多聚甲醛溶液中,制作病理切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结果 青刺果多糖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血糖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模型组小鼠心肌纤维纵横纹模糊,心肌细胞有颗粒变性、脂肪变性,部分区域心肌纤维互相融合,可见呈灶性分布的嗜酸性变的心肌纤维,并伴有坏死、纵横纹消失、间质内纤维母细胞增生,严重者可见心肌纤维化形成的瘢痕.经青刺果多糖治疗后,心肌纤维纵横纹清晰,排列整齐,呈性分布的嗜酸性变的心肌纤维减少,可见少量的纤维细胞增生.结论 青刺果多糖对糖尿病小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贾仁勇;陈瑞;殷中琼;黎晓敏;廖兰;郑艳;喻印;邹如义;江林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6层螺旋CT在肾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检查在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肾外伤病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全部行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根据CT表现,提示肾包膜下血肿9例,肾周血肿5例.肾挫伤20例和肾撕裂或肾断裂4例.结论 16层螺旋CT对肾损伤能做出明确诊断和分型,它能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王小松;陈文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双份血清抗体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双份血清抗体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全定量检测30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血清MP抗体.结果 306例中,单份血清抗体检测阳性的为57例(单份组),双份血清抗体阳性的为98例(双份组).其中第1份血清抗体检测为阴性,第2份为阳性的25例;双份血清抗体均阴性,但第2份较第1份抗体滴度呈四倍或以上增高的为16例;双份血清抗体均阳性且滴度四倍或以上升高的共32例.单份组与双份组阳性结果 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双份组检测MP急性感染率较单份组高,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LISA双份血清抗体定量检测明显优于单份血清定量检测,这种检测手段更为敏感.精确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在临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爱丽;季伟;王宇清;陈正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组织抑制物-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1(TIMP-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相关性.方法 将EMs 15例轻度和36例重度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38例卵巢畸胎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EUSA法测定腹水中MMP-9及TIMP-1值,比较各组两者及其比值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Ms轻度组MMP-9、TI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重度组MMP-9、TIMP-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MMP-9/TIMP-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轻度组与重度组相比较,MMP-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疾病的加重,有MMP-9升高、TIMP-1降低、MMP-9/FIMP-1比值升高的趋势,MMP-9、TIMP-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有相关性.特别是两者的比值,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程维良;陈友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三磷酸腺苷法肿瘤药敏检测与胃癌个体化化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采用三磷腺苷生物荧光法(ATP-TCA)对胃癌组织标本进行肿瘤药敏检测,为胃癌的个体化化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42例胃癌新鲜标本行肿瘤细胞分离,原代培养后用ATP-TCA技术对5种6组化疗药物进行检测.结果 所有标本均顺利完成检测,可评估率为100%.不同胃癌患者对同一种化疗药物的敏感度显著不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胃癌患者对不同药物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TP-TCA可为胃癌的临床个体化化疗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顾美珍;黄剑飞;施公胜;倪启超;王华;陈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8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剥离术(腔镜组),同期5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行传统剖腹手术治疗(对照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 腔镜组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术后复发率和症状缓解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具有侵袭性小、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症状缓解率高等优点.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周留林;陈友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跗骨窦有限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 探讨跗骨窦有限切口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手术和疗效,评估该方法 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30例30足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术后及随访的X线及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切口长4~6 cm,平均随访13个月,运用美国足外科协会评分系统(AOFAS)进行统计,分值为92~99分,平均为96分,该方法 治疗跟骨骨折优良率为100%.手术后无1例患者发牛明显的骨折再移位、切口边缘皮肤坏死、血肿、深部感染、腓骨肌腱炎、神经炎等并发症.结论 跗骨窦有限切口路治疗跟骨骨折,不仅手术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小,暴露范围较充分,利于手术操作,而且术后愈合良好,并发症较少.

    作者:徐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TGF-β1、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2例结直肠癌手术标本TGF-β1、VEGF表达水平,分析以CD105标记的MVD计数和上述两种因子的表达及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Log-Rank时序检验MVD计数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52例结直肠癌中,以CD105标记的MVD均值为(11.27±1.55),MVD均值在Dukes分期C、D期组(17.86±2.07)和淋巴结有转移组(16.85±2.08)分别显著高于A、B期组(6.43±1.78)和淋巴结无转移组(7.78±1.93),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及分化程度均无关(均P>0.05).TGF-β1阳性表达41例,VEGF阳性表达38例,分别与CD105标记的MVD计数明显相关(P<0.05).本组病例3年生存率为39.1%,而MVD低于平均值组和高于平均值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4.5%和30.1%,生存分析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CD105标记的肿瘤新生血管计数可评估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而TGF-β1、VEGF作为两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可能共同参与了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作者:范秋虹;顾永平;冯一中;徐永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前景和手术关键.方法 分析腔镜下3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的经胸乳入路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转行传统甲状腺癌根治术.手术时间平均120 min.术中出血约50 ml.术后平均48~72 h拔除引流管,术后5 d出院.术后1例出现短暂声音嘶哑,3个月后恢复,可能与超声刀切割时过分靠近喉返神经导致热损伤所致.结论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美观的优点.

    作者:潘峻;吴浩荣;谷春伟;陈伟;王浩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双侧髂内动脉TACE对宫颈癌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宫颈癌综合治疗前后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率和表达量及细胞凋亡情况,分析其预后因素,对比研究双侧髂内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60例临床分期为Ⅰ b~Ⅱb期宫颈鳞癌,应用TACE、放疗、放化疗3种方法 治疗,TACE组:DDP+E-ADM+5-Fu;放疗组:腔内后装A点和外照射;放化疗组:DDP+5Fu静脉化疗,同步腔内后装A点照射.治疗后10~14 d内手术治疗.应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治疗前后各组细胞凋亡指数(AI)、survivin蛋白表达率和表达量,分析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脉管浸润率、间质浸润率、宫旁浸润率及阴道浸润率等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结果 (1)宫颈癌3种治疗方法 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55.00%和55.00%,FACE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块型(>4 cm)宫颈癌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4%、53.85%和58.33%TACE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3种方法 治疗后宫颈癌组织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量均明显下降,提高了细胞AI,TACE组与其他两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TACE降低了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宫旁浸润率、脉管浸润率、深肌层浸润率和阴道浸润率的比例.结论 双侧髂内动脉TACE降低了宫颈鳞癌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提高了细胞AI,缩小了肿瘤体积,降低了预后因素的比例,提高了临床手术切除率.

    作者:杨凯;倪才方;谢其根;刘一之;浦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失血性休克大鼠下丘脑室旁核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的变化

    目的 通过观察失血性休克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VN)的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来探讨其在大鼠失血性休克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假手术组)、休克时组、休克45 min组和休克90 min组.对照组经股动脉插管后灌注固定,其他各组经股动脉插管放血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在休克时、休克45 min和休克90 min灌注固定.取大鼠脑干和垂体进行冰冻切片,行NADPH-d组化染色,对PVN大细胞部的NOS阳性细胞的形态、数量进行观察.结果 PVN大细胞部NOS阳性细胞在失血性休克后呈明显增多,浓染,其中休克45 mi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PVN的NOS阳性细胞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发展.

    作者:胡明政;凌树才;钱海鑫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抑癌基因FHI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THI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FHIT与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二步法,检测FHIT在75例乳腺癌患者、38例非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FHIT在非肿瘤性乳腺组织、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1%和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HIT的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成负相关(P<0.05),与患者的月经状况、激素受体(ER、PR)及C-erbB-2的表达状态、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均无关.结论 (1)FHIT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2)FHIT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邵霞;王修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累及双柱的髋臼骨折

    目的 总结应用髂腹股沟(I-I)入路联合Kocher-Langenbeck(K-L)A路(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累及双柱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的经验.方法 对37例应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的累及双柱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3.6年.结果 骨折复位情况按Matta评定标准,骨折复位优良率:前后联合入路组80.9%(17/21),单一入路(K-L或I-I)组68.7%(11/1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功能按照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i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关节功能优良率:前后联合入路组85.7%(18/21),单一入路(K-L或I-I)组75.0%(12/1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入路组21例中严重异位骨化2例,无1例感染.结论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累及双柱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显露充分、复位方便、固定稳定、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朱剑;孙俊英;叶峥;何双健;居建文;朱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苏州地区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呼吸道7种病毒的流行病学监测

    目的 对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苏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章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7种病毒进行流行病学监测.方法 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17715份鼻咽分泌物标本进行RSV等7种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1)7年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以RSV为发病首位,7年平均年阳性检出率为23.42%.流行高峰季节在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3月份,5月份至9月份是低谷期;流感病毒(IV)平均年检出率为6.17%,以流感病毒A型OVA)优势流行.但每年3月份流感病毒B型(IVB)检出率有所上升;副流感病毒(PIV 1~3型)平均年检出率为3.84%,PIV流行呈常年性.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为PIV3、PIV1、PIV2;腺病毒(ADV)平均年检出率为1.32%,以春、夏两季相对较高.(2)RSV感染以1岁以内婴幼儿(尤为男性)多见(P<0.01);IV与ADV感染以3岁以上儿童多见(P<0.01);PIV3感染以2岁以内婴幼儿多处(P<0.01).结论 RSV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1岁以内婴幼儿是其主要感染源;IV与ADV以冬春、夏季检出率较高,偏向3岁以上儿童;PIV流行无明显季节性,各亚型检出率及年龄分布不同.

    作者:张学兰;季正华;季伟;丁云芳;朱宏;严永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食管鳞癌组织中hPOT1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切缘组织及痛旁组织中hPOT1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鳞癌组织中hPOT1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上述组织中hPOT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82例鳞癌组织、切缘组织中,hPOT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05%(64/82)、73.17%(60/82)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例癌旁组织中hPOT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0.98%(26/51),与鳞癌组织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hPOTI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没有相关性(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OT1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检测hPOT1蛋白的表达对判断食管鳞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孙瑞清;冯一中;成静;殷瑞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原发性脑干伤86例死因分析

    原发性脑干伤病死率高,致残严重,是当今创伤神经外科治疗难点之一.我院自2001年9月至2007年9月共收治原发性脑干伤患者86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将原发性脑干伤死亡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标;许如东;汤伟强;徐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锁定加压钢板(LCP)结合Herbert螺钉微创治疗C3型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应用有限切口骨折复位Herbert螺钉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微创治疗C3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4例(14足)C3型Pilon骨折采用踝关节前方有限切口关节面骨块复位Herbert螺钉固定加植骨结合经内侧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治疗,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 按Mazar评分标准,优8例(占57.14%),良4例(占28.57%),可2例(占14.28%),优良率85.7%.结论 经踝关节前方有限切口骨折复位Herbert螺钉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C3型Pilon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作者:姜为民;龚晓红;李雪峰;杨惠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肺炎克雷伯菌致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分布科室、临床特点、耐药情况及治疗预后,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对113例住院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痰标本分离的113株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113例肺炎克雷伯菌检出产ESBLs细菌44株,总检出率为38.94%.主要分布科室为ICU(急诊ICU为7/10,病房ICU为2,4)、神经内科(11/18)、神经外科(8/19)、老年科(5/14)、呼吸科(4/13)、肿瘤科(3/10)、血液科(2/1)、其他(2,15).产ESBlJs菌和非产ESBLs菌均对美罗培南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严重耐药,产ESBs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经验用药正确率为46.02%(52/113),结果 :43例(38.05%)治愈,39例(34.51%)好转,16例(14.16%)无变化,15例(13.27%)死亡.结论 医院获得性肺炎中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较高,且存在多重耐药.治疗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应以碳青霉烯类为首选,也可根据药敏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

    作者:马丽华;黄建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