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培训健康教育人才的必要性

荆淑蓉;荆引宏

关键词:培训, 健康教育工作, 科学知识, 健康的需求, 医院工作, 医学模式, 生活质量, 身体健康, 人的价值, 教育人才, 护理职能, 工作内容, 转变, 渗透, 内涵, 护士, 病人
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人的价值,对健康的需求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所以,健康教育工作也在不断的渗透到我们医院工作中,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已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也赋予了我们护理职能新的内涵,同时又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学科学知识和足够的社会科学知识,这样才能适应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培训健康教育人才势在必行.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牙髓炎应急治疗方法的探讨

    缓解疼痛是急性牙髓炎应急治疗的首要问题,近年来,有学者对开髓后敞开引流较长时间的必要性提出异议,并提出用开髓后即刻封药的方法.本文就两种应急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柳玲变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电视胸腔镜下应用单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

    目的:探讨在电视胸腔镜(VATS)下应用单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在电视胸腔镜下应用单切口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术中使用常规手术器械.其中特发性气胸40例,继发性气胸7例,自发性血气胸5倒.结果:手术均在电视胸腔镜下应用单切口完成.平均切口长度2.8 cm.手术平均时间为40.2min.切口位于腋中线第6肋间40例,腋中线第7肋间10例,腋中线第8肋间2例.术中无中转开胸或改行多切口术式.术后漏气2例,经保守治疗自行愈合,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应用单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能减少手术切口,器械结合术中使用常规手术器械,同样达到微创、简便、易用和费用低廉的目的.

    作者:黄晓聪;肖大伟;李绍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浅谈冠心病病人健康教育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心身疾病,据国内外调查表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正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冠心病的发生受心理、社会、个性和生物等多种易患因素的影响,行为医学在防治冠心病过程中已受到人们重视,现就经我科治疗和长期随访的36位病人健康教育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公茂桂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创伤性牙髓坏死继发根尖周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牙合)创伤相关的牙髓坏死进行临床分析,总结临床特征,探讨发病机制.方法:对所有惠牙进行牙胶棒热诊试验,X线根尖片和一般临床检查.结果:创伤性牙髓坏死多见于切牙,常继发根尖周感染.结论:创伤后牙髓血供障碍并发细菌感染是牙髓坏死的主要原因,治疗宜采用根管治疗.

    作者:王杨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防护

    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热性惊厥患儿48例,通过加强发作时急救,一般护理,对因护理及健康教育宣教,做到防护结合,使惊厥并发症及再次惊厥发生率明显降低,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爱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人工流产对再次妊娠时母婴的影响

    人工流产是-种安全、简便而且必不可少的节育失败的补救措施.但是流产、特别是重复流产.都会不同程度地给妇女的身心产生不良彬响1.由于它为宫腔手术.可能有其近远期并发症,特别是对未生育即做人流的妇女.对今后的再次妊娠是否受到彬响.本文通过我院2000年至2002年有关资料作以分析.认为人流对再次妊娠母婴可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重复人流者应引起广泛重视.

    作者:裴淑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窝沟封闭的封闭剂脱落的分析

    总结报道了作者进行的窝沟封闭治疗210例.通过2 a的随访进行的临床分析,着重就其应用的脱落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孙颖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和分型

    心房颤动是一种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发生后能引起心脏解剖学及电学重构,形成心房颤动的连缀现象[1],①在易感个体心率过快可导致低血压肺淤血或心绞痛,②心房颤动终止后的停顿间歇可引起晕厥,③常能引起体循环栓塞,④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与持续的快心室率相关的心肌病,⑤因心悸而引起焦虑.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故应该积极治疗,为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现就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及心电图分型作简要概述.

    作者:刘晋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透析病人内瘘早期闭塞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成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透析病人内瘘堵塞早期正确的治疗护理方法、分析堵瘘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时3例内瘘早期闭塞病人采用尿激酶局部用药溶栓配合肝素抗凝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通瘘后,血流量均达200 mL/min以上,且无不良反应.3例病人堵瘘的原因分别与低血压、高凝、压瘘时间过长导致局部血栓形成有关.结果:内瘘早期闭塞病人在严密观察下进行尿激酶、肝素等药物治疗可以使血栓溶解,内瘘再通,避免了病人再次造瘘手术的痛苦.结论:尿激酶、肝素等药物可用于内瘘早期堵塞病人的治疗.防止透析病人透析过程中低血压、改善高凝状态、加强透析病人疾病知识宣教、强化病人内瘘保护意识等措施的严格落实,是延长病人内瘘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忠珍;邱晓君;刘禧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白内障术后无张力瞳孔

    1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因左眼视力下降2 a、视物不见2个月,于2000年10月19日以左眼老年性白内障住院行手术治疗.既往有糖尿病史7 a,高血压病史1 a.

    作者:康烨;金美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硬膜外麻醉下不同辅助用药减少内脏牵拉反应的观察

    硬膜外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常需辅助用药,特别对于胆道手术更易发生胆心反射,为了探索理想的硬外辅助用药,达到有效的抑制内脏牵拉反应,减少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本文对40例病人进行如下临床观察.

    作者:雷掌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安普贴在治疗褥疮及足部溃疡中的应用

    安普贴是法国优格医疗用品公司生产的一种半渗透水胶敷料.我们利用其治疗褥疮及足部溃疡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映琼;宋建新;陈丽珊;陈如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颈椎病865例临床X线分析

    颈椎病是一种进展缓慢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人群,单个或多椎问盘发病,以T5-6椎间盘为好发部位.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上升较快,青年女性发病比例增加,这与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生活工作方式发生改变有关.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X线表现往往呈多样性,诊断时要密切结合.

    作者:王保政;武洪霞;王好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冠心病及脑梗死患者血脂和脂蛋白(a)分析

    冠心病和脑梗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及生活质量,本文就老年冠心病和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和脂蛋白(a)水平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冠心病和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脂质异常特点.

    作者:张士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注射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价注射用胰肽原酶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的作用.方法:将9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变惠者随机分为两组,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8例)用注射用胰激肽原酶治疗.对照组(50例)则注射维生素B1及维生素B12治疗,疗程为30 d,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显效率2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显效率为47.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注射用胰激肽原酶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潘莉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耐药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茵型鉴定及初、复治耐药现象,以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方法: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00例,按全国结核病细茵学检验规程进行了茵型鉴定与耐药性测定.结果:茵型鉴定表明100株分枝杆菌中38株(38%)耐药.38株中初治耐药25.35%,复治耐药68.97%(P<0.05),大于60岁耐药率为75.86%,小于60岁耐药率为22.53%(P<0.05).结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作为社会传染源对流行病学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加强耐药监测、化疗管理,对提高治愈率有一定帮助.

    作者:王倩;常荣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浅谈药师参与临床查房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及新药种类的增多,临床上并用两种或更多药物以治疗疾病的情况日趋普遍,于是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临床药学成为医药联系的纽带,为了确保临床治疗用药安全、合理、有效,防止或减少药源性疾病和药疗事故的发生,医药应密切配合,共同对病人药物治疗负责,因此医院必须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药师必须走药房,深入临床,参与临床用药,在短时间内要对临床药物治疗作出评价,作出合理或不合理的用药分析,供临床医师参考,这就要求临床药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不仅要有扎实的药学知识,还要有临床医学知识.

    作者:段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肺结核继发曲菌球16例临床分析

    肺结核继发曲菌球病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容易误诊误治的疾病,不仅给患者浪费了许多钱财,而且带来很大的痛苦.为了探讨肺结核继发曲菌球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现将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在我们通州市结核病防治院和城南医院诊断的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肺结核继发曲菌球病例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丁如荣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雾化吸入抗生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本文对临床上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感染,进行了分组对比疗效观察,发现该方法对慢性咽炎效果显著,对慢性扁桃体炎有效,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辅助作用.结果:雾化吸入抗生素是临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贾霞英;紫红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膀胱憩室的超声诊断

    在我院收治的76例泌尿系疾病患者中发现6例膀胱9个憩室.2例多发,4例单发,年龄大者76岁.小者42岁.临床症状是排尿不尽或二次排尿,合并感染者有排尿刺激症状.使用东芝SSH-140A型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75 MHz.病人平卧位,于耻骨联合上作多切面检查,发现膀胱轮廓线以外的类圆形囊性包块时,细心观察是否与膀胱相通,及其内部回声如何,并嘱排尿后再观察有无变化.

    作者:樊雪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