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检测人结肠癌组织中PTEN/p-Akt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施超;陈卫昌;林茂松;张宝峰;方静;周琼;胡莺;郜恒骏

关键词: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结肠癌, PTEN, P-Akt1
摘要:目的 研究结肠癌、腺瘤和相应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PTEN、p-Akt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取85例结肠癌、18例结肠腺瘤和9例癌旁结肠黏膜组织分别制成72点和104点两块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芯片中PTEN、p-Akt1的表达.结果 PTEN、p-Akt1在结肠癌、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大肠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资料无关;p-Akt1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分别P<0.001和<0.05),与其他临床病理资料无关.结论 PTEN、p-Akt1畸变可能未参与正常大肠细胞早期恶性转化的过程,但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口服不同剂量泼尼松治疗儿童难治性哮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口服不同剂量泼尼松治疗儿童难治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89例资料完整的接受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方案正规治疗和管理的难治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口服小、中、大剂量泼尼松3组,对各组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口服泼尼松治疗儿童难治性哮喘的总有效率为79.8%;小剂量组疗效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泼尼松治疗难治性哮喘临床有效,尤其中剂量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陈国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6例,传统大骨瓣开颅治疗56例,术后1 d复查CT观察血肿清除程度,术后6个月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术后1 d复查CT,两组血肿清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骨窗开颅组的术后恢复良好率和不良率较大骨瓣开颅组明显提高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壳核出血,小骨窗开颅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舒张;汪阳;沈旭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P16的表达态势分析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细胞中P16基因表达异常态势,为寻找MDS患者分子诊断标记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联反应检测44例初诊和18例治疗后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16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与15例非MDS贫血患者相比较.磁珠分选8例初诊MDS患者CD34+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纯度.检测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及CD34+细胞中P16表达水平.结果 在单个核细胞中,初诊MDS组与治疗后MDS组P16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MDS贫血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纯度为96.7%,在CD34+细胞中,初诊MDS组P16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MDS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S患者P16表达异常可发生在CD34+细胞,也可发生在分化后较成熟的单个核细胞.P16基因可作为MDS鉴别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其在MDS患者细胞凋亡中可能发挥作用.

    作者:沈宏杰;陈子兴;王元元;祁小飞;岑建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叶酸水平检测

    目的 检测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叶酸水平,并探讨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方法 对142例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包括食管癌20例,胃癌31例,结直肠癌32例,肺癌22例,乳腺癌23例,卵巢癌14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血浆Hcy,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叶酸.对照组为50名健康体检者.结果 各组恶性肿瘤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浆Hcy血清叶酸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01).结论 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叶酸水平下降而血浆Hcy水平升高,其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朱凡;张勤英;王毓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解剖型同种异体皮质骨环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解剖型同种异体皮质骨环(AACR)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中的应用.方法 对9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用AACR及颈椎前路钢板进行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手术,植入10个椎间隙.术后观察临床效果及手术并发症,并行X线评估.结果 9例患者随访13~18个月,平均16.2个月.术后及随访时的Cobb角度及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恢复,术后疗效评分平均改善率为84.5%.结论 AACR上下面的倒锯齿状设计使得AACR植入牢固,两侧的微孔设计利于植骨的爬行替代;由于保留了皮质骨,具有类似金属支架的支撑作用.

    作者:张志明;杨惠林;袁峰;唐天驷;姜为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 48例DNⅣ期患者随机分成3组.观察组接受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贝那普利组接受贝那普利治疗;缬沙坦组接受缬沙坦治疗,治疗12周.观察期间每月检测1次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血钾.基础治疗均使用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必要时加用钙拮抗剂等降压药物,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在正常范围.结果 治疗12周患者尿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尿蛋白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高钾血症和肾功能恶化.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DN可明显降低尿蛋白,提高疗效.

    作者:狄伟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角膜接触镜配戴时间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角膜接触镜配戴时间及摘除时机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预后的影响.方法 患者按常规LASEK操作及术后处理.A组25例50眼,于术后第3天摘除角膜接触镜.B组15例30眼,于术后第5~7天眼部刺激症状基本消失后摘除角膜接触镜.比较两组角膜接触镜黏附细胞及裸眼视力情况.结果 A组镜片可见较多炎症细胞,并可见小片岛状角膜上皮细胞黏附于镜片的不同位置;B组镜片黏附细胞较少,各个镜片仅见数个、散在、孤立的上皮细胞,未见炎症细胞黏附.A、B两组术后1、3个月裸眼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膜接触镜摘除时间对中、低度近视的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别,但是刺激症状消退后再摘除角膜接触镜,可避免角膜上皮瓣的微小创伤,大限度地减轻术后愈合反应.

    作者:张晓峰;丁洁;李龙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对社区高尿酸血症患者疾病了解、行为、饮食结构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45例社区高尿酸血症患者通过同卷方式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高尿酸血症患者对疾病有关知识的了解及康复知识明显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01).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能帮助高尿酸血症患者获得更多的高尿酸血症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施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改良B-Lynch缝线术防治剖宫产子宫出血21例分析

    2006年4月至2008年6月我院采用改良B-Lynch缝线术治疗21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保全了子宫,挽救了孕产妇的生命.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亚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趋化因子Fractalkine在骨癌痛大鼠中的作用及其脊髓机制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Fractalkine在骨癌痛中的作用及其脊髓部位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Walker 256肿瘤细胞,注射在胫骨内建立骨癌痛模型.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Ⅰ组为Hank's液对照组,Ⅱ组为骨癌痛组,Ⅲ组为对照组+CX3CR1中和抗体,Ⅳ组为骨癌痛组+IgG;V组为骨癌痛组+CX3CR1中和抗体.术后第10~12天,鞘内分别注射CX3CRI中和抗体或IgG,每天1次,剂量10μg/10μl.分别于术前及术后隔日开始测定大鼠机械性痛阈值.术后第12天鞘内注射抗体后6 h处死大鼠,测定脊髓小胶质细胞标志物(OX-42)的表达水平.结果 术后第10~12天,与Ⅰ组比较,Ⅱ组、Ⅳ组机械性痛阈值显著下降,脊髓OX-42染色阳性细胞数(Num)及积分吸光度(IA)显著增加,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Ⅲ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Ⅳ组比较,Ⅴ组机械性痛阈值显著增高,脊髓OX-42染色Num及IA显著减少,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Fractalkine通过激活脊髓小胶质细胞参与了骨癌痛的形成.

    作者:胡计嬅;杨建平;刘磊;李彩芳;王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前臂骨间后神经终末支解剖学研究

    目的 进行前臂骨间后神经终末支解剖学研究,为前臂背侧神经肌肉损伤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解剖40侧成人上肢尸体标本,测量骨间后神经自分支起点至旋后肌远侧缘之间的距离,并记录其分布于各个肌肉的分支长度和数量.结果 前臂骨间后神经穿出旋后肌后分出较多短分支和一支较深的长分支.结论 熟悉前臂骨间后神经终末支的解剖学特点将有助于指导前臂背侧神经肌肉损伤的治疗.

    作者:孙焕建;董红华;夏春林;朱文峰;朱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微柱凝胶法在儿童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法在儿童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微柱凝胶卡进行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3 638例,交叉配血914例,Coomb's试验25例.结果 血型鉴定中Rh(O)阴性8例,正反定型不一致者361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12例;交叉配血主侧不合者1例,次侧不合者2例;Coomb's试验阳性9例.结论 微柱凝胶法是一种儿童临床输血前检测的好方法.

    作者:李萌;杨志诚;罗光礼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4 d后,出现转氨酶升高3例,尿素氮升高3例,均经对症治疗后降至正常.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何琼;张正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小乳腺癌(≤2 cm)的高频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评估彩超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67例乳腺小肿块高频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病理结果 对照.结果 小乳腺癌的高频声像图仅具备部分恶性特征,其中肿块内微小钙化是其重要特征,另外脉冲多普勒(PD)频谱阻力指数RI≥0.70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血流分级≥他级亦具有很好的阳性预告意义.结论 使用高频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小乳腺癌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作者:夏国兵;胡春洪;金秋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医源性胆总管下端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总管下端损伤的处理方法 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2年来8例术中胆总管下端损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损伤原因、处理方法 及治疗效果.结果 直视下修补胆总管下端后壁再放置T管6例及先放置T管再行胆管下端后壁修补2例均痊愈.结论 胆总管探查中熟悉解剖、规范操作是防止损伤的有效措施,术中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是提高患者预后的佳方法.

    作者:徐天放;周嘉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压氧对急性脑出血灶周水肿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脑出血灶周水肿的影响,以期动态评估HBO的临床疗效.方法 发病在24 h内入院的7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HBO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前者于病程第7天同时给予HBO治疗,每日1次,连续20 d.在病程第7天和第28天时,分别用T2WI图像和表观扩散系数(ADC)观测脑水肿的范围及程度.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28天时行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评定功能障碍的程度、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 (1)病程第28天,HBO组的绝对水肿体积、相对水肿体积和ADC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病程第28天,脑水肿仍有一定程度的存在;(3)第28天时NIHSS和MBI评定,HBO组两种量表评分的变化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BO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明显减轻脑水肿的程度和缩小脑水肿的范围,且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谢兵;胡晓云;方向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喜炎平联合沐舒坦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120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沐舒坦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24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和沐舒坦静脉滴注;对照组120例,常规抗感染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显著快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显著缩短,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或<0.001).结论 喜炎平联合沐舒坦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好.

    作者:殷小平;张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主动电极和右室心尖部被动电极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右室主动电极和被动电极导线应用结果,探讨主动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起搏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具备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30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RVS起搏(主动固定电极组).30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被动固定电极组),测定有关参数并随访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主动固定电极组电极置入即刻起搏阈值、固定次数、曝光时间均明显高于被动固定电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电极置入即刻电极阻抗及感知阈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个月时,两组各起搏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电极脱位.结论 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行RVS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钱剑峰;刘庆军;刘峰;茹铁周;潘文;毛家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后32例心理状态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的心理变化.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分,观察血运重建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天心理状态的改变.结果 对32例手术成功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分,应答率为100%.术前焦虑者为18例(56.3%),抑郁者为10例(31.3%),术后第1、3、5天患焦虑者分别为20例(62.5%)、21例(65.6%)、15例(46.9%).术后第1、3、5天患抑郁者分别为10例(31.3%)、11例(34.4%)、9例(28.1%).术后各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CS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前后随时间延长患者心理状态没有明显改善.提示仅有成功的介入治疗是不够的,更需要关注心理干预.

    作者:王新;曹音;丁志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尔夫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高尔夫钢板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采用高尔夫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均获得随访,治疗效果优、良32例,差1例.结论 高尔夫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确切有效的方法.

    作者:林臻;姚恒宇;高卫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