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AM-1、MMP-2及iNOS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周国强;汪良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胃癌
摘要: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RT-PCR法检测了45例胃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ICAM-1 mRNA、MMP2 mRNA及iNOS mRNA的表达.结果 ICAM-1 mRNA、MMP2 mRNA及iNOS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ICAM-1 mRNA、MMP-2 mRNA及iNOS mRNA表达与胃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三者之间存在着相关性(P<0.05).结论 ICAM-1、MMP-2及iNOS参与了胃癌的形成,其相互作用在胃癌浸润和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20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肿瘤部位,对20例胃间质瘤患者行腹腔镜治疗,其中3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余17例行胃楔形切除术.结果 20例患者均在完全腹腔镜下切除肿瘤.手术平均时间150 min(70~310 min),平均出血量150 ml(60~200 ml),术后平均住院日4.3 d.随访2~11个月无并发症及肿瘤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安全可行,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汤澄;孙喜太;孙凯;谢如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致尿崩症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 通过观察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过程中出现罕见毒副反应,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安全性.方法 对1例伊马替尼治疗晚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的过程中出现罕见毒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1例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后,出现尿崩症、窦性心动过速伴肌肉损坏,停药70多天再次减量服用后又出现类似症状.结论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可能出现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何国民;钟宜干;徐娟;蔡亚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分析

    目的 探讨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患儿免疫功能.方法 对入院儿童行多病原联合检测,明确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B细胞及NK细胞.结果 肺炎组患儿T细胞亚群(CD3+CD4+T,CD3+CD8+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细胞(CD3-CD19+B)比例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K细胞(CD3-CD16+CD56+NK)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患儿体液免疫反应增强.固有免疫减弱.感染后免疫功能测定和分析有利于临床免疫调节治疗,对病情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孙惠泉;郝创利;范丽萍;陈正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后32例心理状态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的心理变化.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分,观察血运重建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天心理状态的改变.结果 对32例手术成功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分,应答率为100%.术前焦虑者为18例(56.3%),抑郁者为10例(31.3%),术后第1、3、5天患焦虑者分别为20例(62.5%)、21例(65.6%)、15例(46.9%).术后第1、3、5天患抑郁者分别为10例(31.3%)、11例(34.4%)、9例(28.1%).术后各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CS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前后随时间延长患者心理状态没有明显改善.提示仅有成功的介入治疗是不够的,更需要关注心理干预.

    作者:王新;曹音;丁志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普伐他汀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片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取12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加只,氯氨酮(5 mg/100 g)麻醉条件下,其中30只打开腹腔去除双侧卵巢,逐层缝合,另10只予以单纯打开腹腔不切除卵巢.将大鼠分模型组、普伐他汀组、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假手术组4组,饲养12周后,分别予以生理盐水(10 ml/kg)、普伐他汀水溶液(2 ms/ks)、α-D3水溶液(0.05μg/kg)及生理盐水(10 ml/kg)灌胃.灌胃12周后,活杀各组动物,以双能X线密度测定仪测定骨密度.取血清用放免法测定血清中骨钙素(BGP)、降钙素(CT).通过三点弯曲试验,记录载荷-变形曲线,测定骨生物力学指标.结果 经过12周的普伐他汀水溶液灌胃治疗,明显提高了去势大鼠的骨密度、血清激素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并能改善治疗组大鼠的骨力学性能.结论 普伐他汀可提高去势大鼠的骨密度值及血清激素水平,改善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具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作者:王靖;唐天驷;滕红林;陈鑫;朱雄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苏州地区哮喘患儿过敏原调查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哮喘患儿常见的过敏原分布.方法 检测来自苏州地区的哮喘患儿共688例.采用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SPT),共测定16种常见的过敏原(包括吸入和食物).221例哮喘息儿同时用Unicap系统测定血清中SIgE:phadiotop(吸入过敏原筛选)、fxSE(食物过敏原筛选)和d1(屋尘螨).结果 Unicap方法 结果 显示,哮喘患儿吸入性过敏原的总阳性率为90.4%,食物过敏原的阳性率为24.4%.SPT结果 显示,吸入组阳性率分别为:屋尘螨76.9%,粉尘螨7414%,艾蒿30.9%,狗皮屑25.3%,以屋尘螨高.食物组中以牛奶阳性率高(8.4%),其次为鸡蛋白(5.6%).结论 苏州地区哮喘患儿90%左右为过敏性哮喘.过敏原主要为尘螨.食物过敏在哮喘儿童中所占比例不高,以牛奶过敏多.SPT结果 可靠,方法 简单,经济.

    作者:郝创利;张建华;盛锦云;阐玉英;侯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的改进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法是Robert Aubaniac等于1952年首先推荐的,现已广泛用于临床,但由于失败率高,并发症较多,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2002年以来,我们对原操作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对82例患者行改进右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守俊;谢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尔夫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高尔夫钢板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采用高尔夫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均获得随访,治疗效果优、良32例,差1例.结论 高尔夫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确切有效的方法.

    作者:林臻;姚恒宇;高卫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大肠新生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和普通肠镜在大肠新生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患者进行了NBI检查.内镜插至回盲部,发现病变后先普通肠镜下观察病变的腺管开口和毛细血管形态;后切换至NBI,再观察病变的腺管开口和毛细血管形态;并对比观察病变和周围正常黏膜.结果 NBI下可更清晰地观察结、直肠黏膜毛细血管网;对于病变腺管开口的观察,NBI组清晰和非常清晰率达82.7%,明显优于普通肠镜组的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观察结、直肠病变和周围正常黏膜,NBI组清晰可见和非常清晰可见百分率达93.5%,明显优于普通肠镜组的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I技术对大肠新生性病变的观察明显优于普通肠镜,且操作简单易行.

    作者:徐亚;任伯良;陈志荣;闵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MIPPO技术植入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探讨应用MIPPO技术经皮植入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分析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86例,其中应用MIPPO技术植入DHS 36例,常规切口植入DHS 150例;从常规切口组中选择临床资料与MIPPO组具有可比性的患者36例;通过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中及术后输血量、术后患肢消肿时间、血沉变化及骨折愈合时间来评估MIPPO技术的疗效.结果 MIPPO组较常规切口组创伤小,对患者机体的影响小,上述指标除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MIPPO技术植入DHS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史源欣;邵伟忠;苏振刚;范胜利;王筱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siRNA沉默EPAS1基因对胰腺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由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介导的靶向缺氧诱导因子2(EPAS1/HIF-2)的小干扰RNA(siR-NA)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阴性组)和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实验组和阴性组分别转染rAAV2-EPAS1-siRNA和rAAV2-EGFP病毒,空白组不转染病毒,进行常氧和缺氧培养.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PAS1基因表达,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在常氧和缺氧状态下,实验组细胞EPAS1 mRNA和蛋白表达受抑制,显著低于阴性组和空白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在缺氧状态下,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增殖受抑制,与阴性组和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siRNA抑制缺氧状态下胰腺癌细胞中EPAS1基因表达,能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

    作者:滕宝群;李德春;朱东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深吸气量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肺功能深吸气量(IC)的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8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分别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后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和6分钟步行试验(6MWT)后肺功能检测,以Borg指数进行呼吸困难的分级.结果 吸入沙丁胺醇后,IC增加超过15%的占67.9%,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超过15%的占17.9%.运动后FEV1的下降程度均不及IC下降明显,两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后,Borg指数的变化与IC的变化成显著负相关(P<0.01).吸入沙丁胺醇后.6MWT和Borg呼吸困难评分均有显著改善,IC的增加(△IC)与△6MWT及△Borg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对COPD患者,评价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时,IC比FEV1更敏感,并能较准确地反映患者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

    作者:林盪;张兰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托吡酯对癫痫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 观察托吡酯(TPM)对戊四氮(PTZ)所致慢性癫痫大鼠癫痫发作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以为其作为神经细胞保护剂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癫痫大鼠模型(模型组)和建立癫痫大鼠模型后以TPM进行干预(TPM预防组),并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动物行为学观察及检测各组神经细胞凋亡和caspase-3阳性神经细胞.结果 TPM预防组痫性发作级别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惊厥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和<0.05),惊厥持续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神经细胞凋亡数、caspase-3阳性神经细胞数较TPM预防组、对照组显著增加,TPM预防组神经细胞凋亡数、caspase-3阳性神经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TPM对PTZ所致慢性癫痫大鼠模型有预防作用;TPM能有效控制PTZ所致慢性癫痫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其可能机制是降低caspase-3的表达,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作者:霍洪亮;王海燕;戴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国产及进口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在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效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应用国产及进口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在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效果是否相似.方法 连续入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糖尿病患者70例,应用Cypher(进口组;35例78个病变部位)或Firebird(国产组,35例66个病变部位)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术后6个月随访冠脉造影结果 及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进口组患者晚期管腔丢失及支架内再狭窄百分比显著低于国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临床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靶病变重建、靶血管重建)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支架内血栓.结论 进口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术后6个月时在造影结果 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并没有体现在临床获益上,尚需进一步随访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张菁;陈康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P16的表达态势分析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细胞中P16基因表达异常态势,为寻找MDS患者分子诊断标记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联反应检测44例初诊和18例治疗后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16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与15例非MDS贫血患者相比较.磁珠分选8例初诊MDS患者CD34+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纯度.检测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及CD34+细胞中P16表达水平.结果 在单个核细胞中,初诊MDS组与治疗后MDS组P16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MDS贫血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纯度为96.7%,在CD34+细胞中,初诊MDS组P16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MDS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S患者P16表达异常可发生在CD34+细胞,也可发生在分化后较成熟的单个核细胞.P16基因可作为MDS鉴别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其在MDS患者细胞凋亡中可能发挥作用.

    作者:沈宏杰;陈子兴;王元元;祁小飞;岑建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清前白蛋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标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B)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活动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比较98例女性SLE患者与100例女性健康对照者PAB水平,并对SLE组患者PAB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补体C3、补体C4及抗核小体抗体(AnuA)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PAB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SLE患者中,PAB与AST、GLB、ESR及AnuA呈强负相关关系(P<0.01),与C3、C4成正相关关系(P<0.05),与ALT、ALB、CRP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PAB可作为SLE活动性指标之一.

    作者:曾克勤;陈志伟;强红伟;顾美华;邓迎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压氧对急性脑出血灶周水肿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脑出血灶周水肿的影响,以期动态评估HBO的临床疗效.方法 发病在24 h内入院的7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HBO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前者于病程第7天同时给予HBO治疗,每日1次,连续20 d.在病程第7天和第28天时,分别用T2WI图像和表观扩散系数(ADC)观测脑水肿的范围及程度.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28天时行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评定功能障碍的程度、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 (1)病程第28天,HBO组的绝对水肿体积、相对水肿体积和ADC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病程第28天,脑水肿仍有一定程度的存在;(3)第28天时NIHSS和MBI评定,HBO组两种量表评分的变化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BO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明显减轻脑水肿的程度和缩小脑水肿的范围,且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谢兵;胡晓云;方向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低浓度氨对作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氨作业环境及接触人员的调查,了解低浓度氨对作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147名氨作业岗位工人及137名办公室人员进行健康调查分析,对作业环境进行氨浓度检测,分析低浓度氨对工人健康的影响.结果 氨作业岗位人员肺功能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咽痛、咳嗽、头晕等症状出现率高于对照组,尿中尿素增加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作业人员长期接触低浓度氨对健康的影响令人担忧,提示应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加强通风及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

    作者:姚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咯血35例分析

    我院于2005年9月至2007年1月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3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进;黄祥忠;田浩;沈炜;任冬青;高峰;徐怀瑾;许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抗CD20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目的 观察抗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及泼尼松(CHOP方案)治疗初诊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初治患者采用标准的CHOP方案治疗,每3周1个疗程,共6个疗程.利妥昔单抗静滴剂量为375 mg/m2,每3周输注1次,连续4次或6次.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在36例患者中,66.7%获得完全缓解(CR),总有效率(OR)为100%.36例患者共随访了12~43个月,患者24个月的疾病无进展生存(PFS)率为80.5%.主要不良反应为与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如发热、恶心、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周亚南;陈子兴;张旭辉;陶瑞芳;邵景章;张日;吴德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