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娟;聂佳;俞佳;赖先荣;张丹;降拥四郎;张艺;邓都;更藏加
笔者从医三十余载,临诊不辍,间有著文.在长期临证中,善用经方,对血之为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论治略有浅见.现将笔者长期临证经验及理论思想总结如下.1 养血和血,佛手先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笔者非常重视“血”之为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同前贤“言气血乃人身之根本,而其本更在于血也”“血之为病,百病得生,然其虚之为病,其瘀之为病,其寒之为病,其热之为病,均责之于血不和矣,和血能治也.”
作者:李妍怡;巩婷;樊省安;冯芸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青年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积极干预血压对避免靶器官损害和心脑血管事件尤为重要.史载祥教授认为青年原发性高血压与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方式不良相关,其基本病机为风火夹痰、上扰清空,痰湿、瘀血可见于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治疗宜平肝潜阳,化痰熄风,利水祛瘀.临证辨证常应用羚羊钩藤汤加减及自拟晕可平加减.讲求辨病治疗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明晰中西医治疗各自优势与劣势,从而把握中西医治疗的“结合点”,重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非药物治疗.
作者:崔立;史载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杂合以治”中医理论在阳虚体质月经不调女性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48例阳虚体质月经不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乌鸡白凤丸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杂合以治”中医理论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治疗3个月后组间比较以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与体征评分降低程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又以治疗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减分率显著更大,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2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杂合以治”中医理论在阳虚体质月经不调女性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实用价值,建议推广运用.
作者:禹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药的毒性问题,系统了解中药毒性,消除对中药毒性误解,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介绍中医药学对中药毒性问题的认识以及中医药毒性理论,剖析当前中药中毒的根源,寻求解决方案.结果 中医药有系统的毒性理论,明确的毒性分级和多样化的增效减毒方法,中药中毒问题的产生除了中药自身毒性,更多和用药不当相关.结论 “是药三分毒”,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用药是问题关键,加强中医药学理论及用药经验学习,加强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基础.
作者:周荣易;王娇娇;韩新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性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根据其相关临床症状,可属中医学“肾痹”之范畴,基本病机多认为是脾肾亏虚,湿瘀互结.盖肾虚则化气行水之功失司,而酿生湿浊;脾弱则健运水谷之职乏力而蕴生痰邪.由是,肥甘厚腻不能转化为气血精微,而酿生湿热痰浊,甚或损及筋脉关节,继而久病入络.法当健脾益肾、祛湿化浊、活血通络治疗.故我师常运用益肾泄浊方,获效良多.
作者:甘盼;王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小鼠RSV肺炎对肝脏的损害,阐明黄芩素保护肝损害的作用机制.方法 RSV滴鼻感染BALB/c小鼠建立RSV肺炎模型,予黄芩素混悬液灌胃干预,并于滴鼻7d后处死各组小鼠,取肝组织,运用GC-MS检测肝组织内源性代谢物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分析其可能参与的代谢通路.结果 RSV肺炎小鼠的肝脏组织中共测得31种内源性代谢产物,其中天冬氨酸、甘氨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肌醇、棕榈酸、肌苷、硬脂酸、胆固醇、松醇、麦芽糖等为差异代谢产物(P<0.05),主要与天冬氨酸、甘氨酸、磷酸肌醇代谢通路有关.结论 运用基于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能从微观角度检测RSV肺炎对肝脏的损害,黄芩素可以改善肝脏代谢功能,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孟欣;单进军;谢彤;徐建亚;沈存思;汪受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甘草干姜汤加麻黄对受寒小鼠肺部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5只SPF级昆明小鼠分为5组:常温对照组、4℃组、4℃药物组、0℃组、0℃药物组,观察实验小鼠的一般情况,7天后取实验小鼠肺部做病理切片,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肺部AQP-1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灰度扫描.结果 与常温对照组相比,4℃组病理切片显示肺组织充血,肺泡腔内有水液潴留,肺泡隔处可见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中AQP-1表达下降;4℃药物组病理切片显示小鼠肺部仍有充血,但肺泡腔内无渗出液,肺泡积液消失,AQP-1表达较4℃组明显增加.结论 甘草干姜汤加麻黄能有效改善受寒小鼠肺部的病理损伤,受寒小鼠肺部水肿情况明显减轻,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肺脏AQP-1表达,改善肺部水液代谢而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陈龙云;徐安莉;赵敏;徐建民;陈会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观察针灸对CTX荷瘤小鼠骨髓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针灸对抗化疗毒副反应,改善骨髓抑制、促进细胞修复效应的机制.方法 将雄性清洁级昆明种小鼠192只种植S180肉瘤,随机分为荷瘤空白组、荷瘤模型组、荷瘤针刺组、荷瘤艾灸组,每组48只,其中荷瘤模型组、荷瘤针刺组、荷瘤艾灸组腹腔注射CTX,制备CTX荷瘤小鼠模型,荷瘤空白组注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荷瘤针刺组、荷瘤艾灸组分别采用针刺、艾灸治疗,荷瘤空白组、荷瘤模型组每日陪同抓取、固定,不做任何治疗.各组分别于治疗后第2~6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细胞各细胞周期的百分率.结果 烷化剂CTX损伤骨髓细胞的同时,干扰了正常的细胞周期规律.针灸可以调节这种不正常的细胞周期状态,加速G1期细胞向S期细胞、G2期细胞向M期细胞的转化,从而提高机体细胞抗损伤能力和修复能力.结论 促进骨髓细胞周期转化,是针灸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保护造血功能的关键机制之一.
作者:路玫;苗纪飞;曹大明;赵喜新;李建伟;张丽;于冬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测定不同部位不同生长期益智中微量元素Mg、Zn、Mn、Ca和Fe的含量,确定益智佳采收期.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各元素的含量.结果 讨论了不同部位不同生长期益智中Mg、Zn、Mn、Ca和Fe的含量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益智不同部位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为果实>根茎>茎叶;益智中各微量元素含量在整个生长周期内波动,在结果第45天左右达到峰值.结论 益智中Mg、Zn、Mn、Ca和Fe含量丰富,益智果实佳采收期为结果第45天.
作者:周丹;付煜荣;赖伟勇;张俊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传统中医师掌握了许多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执业医师法》的实施,传统中医师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有的甚至失去行医资格.正因为传统中医师的法律规制与《执业医师法》的精神相左,使其成为《中医药法》立法中颇具争议的议题.文章就该议题作简要研究以期为建立传统中医师执业制度进行探讨.
作者:吴颖雄;田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类证与临床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寻求相关类证的现代医学支持.方法 对多中心搜集到的650例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分析,在通过前期聚类分析得出四类相关类证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对各类证与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乙型肝炎肝硬化第2类证候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白球蛋白比及第四类证候的血浆白蛋白、白球蛋白比与第1类证候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第3类证候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白球蛋白比与第2类证候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类证候类别与第2类证候类别比较,TBIL、DBIL、PT三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类证候类别与第3类证候类别比较,ALP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类证候类别与第3类证候类别比较,ALP、TBIL、DBIL三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类证候类别与第4类证候类别比较,TBIL、DBIL两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类证与实验室指标之间存在着较高的关联性,多数实验室指标均能在不同的侧面反映其证候特征.
作者:郑保平;姚乃礼;陶夏平;刘震;陈兰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基于寄主植物差异对我国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从本草学、生物学特征及寄主多样性、化学成分、药理研究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和科学合理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苏本伟;朱开昕;裴河欢;李永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从宏量和微量元素方面,考察同一生产基地不同采收期苦丁茶中宏量及微量元素的动态含量,综合比较各指标用以评价壮药苦丁茶质量及其合理采收期.方法 用微波-硝酸消解法消解各样品,应用ICP-AES测定技术对其中的13种宏量及微量元素进行动态含量测定.结果 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94%~109.3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1%,仪器的精密度小于或等于1.75%.该方法简单、快速、经济,并且能同时准确地测定多种微量元素.结论 不同时期采收的苦丁茶含有丰富的Ba,Mn,Zn,Be等微量元素,综合各元素的含量及苦丁茶的生长情况,初步认为苦丁茶的采收期可以考虑选择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2月份.该文探讨壮药苦丁茶中宏量及微量元素的动态含量测定,为苦丁茶的合理采收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实验依据.
作者:周劲帆;王秋月;冯洁;赖茂祥;黄文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习惯性流产与TNF-α、IL-6的关系,观察育胎灵煎剂对该病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习惯性流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用育胎灵煎剂的治疗组30例和用孕康口服液的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IL-6变化.结果 育胎灵煎剂能降低血清TNF-α含量,同时使血中IL-6含量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育胎灵煎剂有通过调节TNF-α、IL-6等细胞免疫因子水平而起到降低再次流产发生的作用.
作者:胡晓华;王娅丽;陈影;冯玉;周艳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对刘茂才名老中医门诊治疗眩晕的处方用药进行分析,总结出高频用药及配伍组合,初步总结刘茂才名老中医治疗眩晕的临证经验.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 2014年12月31日刘茂才门诊治疗眩晕的方药,运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初步总结刘茂才名老中医治疗眩晕的经验.结果 共收集刘茂才名老中医诊治眩晕病案共143例次,使用药物种类共95种,系统聚类分析可得到药对(串)7组,因子分析提示常用类方有5组.结论 刘茂才临证治疗眩晕以养阴清热,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
作者:李国铭;华荣;曾茜;刘茂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四子温肺汤从温辨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白介素-17A(IL-17A)、缺氧诱导因子-l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辨证属痰湿蕴肺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必要时机械通气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沐舒坦针剂,每次30mg静脉注射或脉注滴注,每日2次;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用四子温肺汤,临证加减.10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总积分的变化,血白介素-17A(IL-17A)、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证候积分治疗前症状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咳嗽、咯痰、喘息较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纳呆、脘腹胀满、气短、口中粘腻好转(P<0.05,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IL-17A、HIF-1α的水平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子温肺汤可能通过调节血IL-17A、HIF-1α的表达,改善慢阻肺患者的气道炎症和粘液高分泌.
作者:陈炜;张念志;韩明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因子对穿心莲组培苗壮苗生根的影响,并考察生根苗的移栽基质,为完善穿心莲种苗的离体快繁体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以穿心莲的组培苗为实验材料,分别考察了大量元素的用量、α--萘乙酸(NAA)与蔗糖的含量、接种时组培苗的叶片数等因子对组培苗壮苗生根的影响,考察不同基质对生根苗移栽后生长的影响.结果 以1/2 MS培养基中为基础培养基、培养基中含0.1 mg/L的NAA与20 g/L的蔗糖、接种含6片叶的组培苗等条件有利于组培苗的壮苗生根,以河沙与蛭石1∶1为基质有利于生根苗移栽后的生长.结论 大量元素的用量、NAA与蔗糖的含量、接种时组培苗的叶片数等因子对组培苗的壮苗生根具有显著的影响,蛭石与河沙组成的基质更适合生根苗的移栽与生长.
作者:闫斌;潘超美;何洁;林鸿毅;苏家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延胡索混伪品的方法.方法 应用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相似度计算及应用沃德法进行聚类分析,对延胡索混伪品进行微量快速鉴别.结果 在类间距大于58.0515时,应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可有效鉴别延胡索与各种混伪品,与相似度计算结果一致.结论 红外光谱技术结合聚类分析法和相似度计算方法,具有快速,微量,可重复等优点,可实现延胡索及各混伪品的鉴别.
作者:毕晓黎;许灿新;李养学;陈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药结肠灌洗方癃闭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自拟中药方癃闭泰结肠灌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79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尿白细胞及卵磷脂小体计数.结果 中药结肠灌洗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总有效率为89.9%,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理化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癃闭泰结肠灌洗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
作者:张素珍;皮志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考察大黄枳实药对及其单味药挥发油成分的变化.方法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及溶剂提取法(乙酸乙酯、环己烷、正己烷)提取挥发油化学成分,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单味药大黄、枳实及药对大黄枳实中鉴定的化学成分分别有1、16、17个,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56.79%、95.64%和88.08%.乙酸乙酯、环己烷、正己烷三种溶剂提取法鉴定大黄、枳实及大黄枳实药对的化合物种类分别有16、10、6种.结论 单味药大黄、枳实配伍前后化学成分有所变化,且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成分不尽相同,相比水蒸气蒸馏法得出的结果,溶剂提取法所检出的化合物的种类较少.
作者:麦蓝尹;韦真昕;庞婷;陈勇;谢臻;唐云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