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剑;季涌;薛迎春
目的 探讨CD105和TGF-β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05和TGF-β1在50例NSCLC和15例非肿瘤性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肿瘤组织中,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明显高于非肿瘤性肺组织(P<0.01),NSCLC分化越低,CD105标记的MVD值越高,且Ⅲ、Ⅳ期MVD值显著高于Ⅰ、Ⅱ期(P<0.01),淋巴结转移组的MVD值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TGF-β1在NSCLC和非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和42%,两者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GF-β1表达强度与NSCLC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P<0.01),同时与肿瘤中MVD值呈正相关关系(r=0.444,P<0.01).结论 CD105和TGF-β1在NSCLC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董贇;冯一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R系统在上颌窦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96例上颌窦疾病(其中上颌窦外伤472例,上颌窦炎症564例,上颌窦癌60例)分为常规X线摄影组(605例)和CR摄影组(491例),对各组所摄图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CR系统在图像质量、显示骨折能力、显示骨质破坏能力及软组织改变的能力均显著优于常规X线摄影,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R系统在上颌窦疾病摄影中具有很大的优点,可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张宏美;胡春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相关责任病灶在常规MRI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的影像表现,着重探讨DWI阳性的TIA责任病灶体积、平均ADC值、平均信号强度(AI)等半定量特点.方法 前瞻性对39例资料完整的TIA患者进行了常规MRI和DWI检查,MRI检查均在TIA发作5 d内进行.运用Functool 2.6.6i对其中15例在DWI表现为阳性的责任病灶进行半定量分析,计算病灶平均体积、平均ADC值、平均AI,并和健侧进行配对比较研究.结果 TIA阳性责任病灶在DWI上表现为点状的异常高信号,病灶平均体积(1.29±0.38)cm3,平均ADC值较健侧下降(25.8±9.01)%,AI较健侧升高(59.9±12.9)%,患、健侧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DWI序列对TIA责任病灶的检出率较常规MRI序列明显升高,TIA患者的责任病灶的体积较小,ADC值轻度下降而AI较健侧明显升高.DWI序列有利于对TIA的早期诊断,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较大价值.
作者:文峰;郭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无痛人流术中,深呼吸预处理对全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所致缺氧的预防作用.方法 100例无痛人流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深呼吸组在麻醉前嘱患者做10次深呼吸,对照组任其自然呼吸,麻醉方法均为靶控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观察术中呼吸抑制发生情况及SpO2变化趋势.结果 两组发生呼吸抑制例数分别为22例和2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呼吸组SpO2值有2例降至97%~98%,但无1例低于95%;对照组有21例SpO2降至99%以下,其中16例低于95%,给予人工辅助呼吸;两组SpO2变化相比,深呼吸组缺氧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下实施无痛人流术,麻醉前深呼吸能增加机体氧储备,可避免呼吸抑制所致的缺氧.
作者:常留辉;谢红;王琛;李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生物活性玻璃加自体骨后外侧融合治疗腰椎峡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5例(90处)腰椎峡部不连患者,采用椎板减压取得骨粒或者用自体骼骨与生物活性玻璃混合于不连节段后外侧进行治疗.结果 45例均随访12个月,根据邹德威的术后临床功能评价标准,临床疗效优良率达到98%,根据术后X线检查结果,1年的融合率达98%.结论 采用该方法治疗腰椎峡部不连,融合率较高,临床效果较好,方法可行.
作者:马良波;孙俊英;郝越峰;汪强;杨沛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氧自由基与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关系.方法 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VitE水平及总抗氧化能力.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SOD/LPO、VitE/LPO、总抗氧化能力/LPO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间血清中抗氧化能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研究为临床选择腹腔内应用抗氧化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导致的不孕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陆秀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CA125、CA19-9测定对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118例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的水平,并进行分组分析,同时以100例健康体检者和11例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高于良性肺病患者和健康人,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随着分期增加而逐渐升高,Ⅲ、Ⅳ期肺癌组显著高于Ⅰ、Ⅱ期肺癌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以3种标志物正常值为标准,Ⅰ、Ⅱ期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Ⅲ、Ⅳ期肺癌则明显增高,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化疗有效组治疗后CEA和CA125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无效和稳定组化疗前后3种标志物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不高,但对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意义;血清CEA和CA125水平的变化对晚期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蔡东焱;陶敏;段卫明;王振欣;谢菁;冯军;王庆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切开复位结合司氏钉撬拨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累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切开复位结合司氏钉撬拨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累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72例,按Sanders分型,Ⅱ型39例,Ⅲ型24例,Ⅳ型9例,术中使用外侧入路恢复跟距关节面,司氏钉撬拨复位恢复跟骨的长度、高度及力线,并使用跟骨解剖钢板螺钉固定骨折,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脱水剂及抬高患肢.结果 72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分,Ⅱ型骨折优21例,良15例,中3例,差0例;Ⅲ型骨折优11例,良10例,中3例,差0例,Ⅳ型骨折优0例,良1例,中4例,差4例.结论 切开复位结合司氏钉撬拨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具有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对Sanders Ⅳ型骨折疗效不满意.
作者:何斌;宋斌;吴锦春;孙俊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对未触及睾丸的诊疗价值及其经验总结. 方法对47例(51侧)未触及睾丸患儿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探查.结果 47例未触及睾丸患儿中,腹腔镜手术探及睾丸31例(35侧).其中26例(30侧睾丸)在腹腔镜下进行了一期睾丸固定术,3例单侧腹内隐睾因精索血管过短而行分期Fowler-Stephens手术,2例单侧隐睾因严重睾丸发育不良而行睾丸切除术.另16例经腹腔镜手术探查确诊单侧无睾丸.结论 对于体检时不能触及的睾丸采用腹腔镜手术探查,具有观察全面的同时进行治疗、兼顾两侧睾丸及手术疤痕小等优点,可以提供安全、准确、美观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建;周云;严向明;张婷;孙庆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骨性关节炎(OA)早期关节软骨细胞凋亡与软骨下骨生物力学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 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Hulth关节不稳造模,左膝为模型组,右膝为对照组,10 d、3个月时各取12只放血处死.各时相点模型组、对照组各取4个膝关节的胫骨近段,去除软组织,进行Mankin软骨损伤评分,采用Tunel法检测关节软骨细胞凋亡情况.去除软骨后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测定软骨下骨的载荷-位移曲线、应力-应变曲线及弹性模量.结果 在造模10 d、3个月后软骨细胞的凋亡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10 d模型组和3个月模型组的软骨下骨的弹性模量与对照组比较,分别相差18%和19%(P<0.05);关节软骨细胞凋亡数增加与软骨下骨的弹性模量下降变化呈负相关(r=-0.7579,P<0.01).结论 OA早期即出现软骨细胞凋亡,同时软骨下骨生物力学发生改变.
作者:王亚斌;陈向阳;董启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常采用颈丛阻滞麻醉,其优点在于方法简单,对麻醉设备要求低,而且在手术中还能通过对话观察喉返神经的功能等.但此种麻醉方法也存在操作繁琐、阻滞程度不易掌握等缺点.本研究在经典的一点法颈丛阻滞基础上,以颈椎第4横突前结节作为骨性定位标志并作一定的改进,在甲状腺腺瘤摘除手术麻醉中达到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且减少了血压增高、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费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发夹状核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抗人VEGF发夹状核酶(RZ)基因构建的pcDNA3.1+/RZ转染ECV304细胞,经G418筛选后,用RT-PCR法鉴定RZ基因在ECV304细胞中的转录,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ECV304细胞增殖活力和细胞周期,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RZ基因在ECV304细胞中获得转录,它不改变细胞增殖活力和细胞周期,但能明显下调VEGF的表达.结论 抗人VEGF发夹状核酶能够显著抑制ECV304细胞VEGF的表达,为进一步开展核酶的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刘春宇;谢宇锋;盛伟华;缪竞成;杨吉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肩锁钩钢板在肩锁关节脱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肩锁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8例.其中25例直接修复断裂的喙锁韧带,3例无法修复,用喙肩韧带代替喙锁韧带.结果 28例经8个月~4年(平均12个月)的随访,按Karlsson分类评价,A级20例,B级8例.结论 肩锁钩钢板内固定结合重建喙锁韧带和肩锁韧带治疗Ⅲ型肩关节脱位具有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肩关节及关节功能恢复令人满意等优点.
作者:谢海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后35例恢复满意,1例术后并发腹腔脓肿,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能够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疗效.
作者:成炳祥;徐卫星;金建荣;周天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鼻腺样体切除术的疗效和优缺点.方法 在鼻内镜下对儿童及成人腺样体肥大185例,采用切削吸引、刮除、咬除等方法进行治疗,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腺样体切除彻底,术后无出血,无残体存留,鼻咽部结构良好,咽鼓管无损伤.随访1~2年,患者睡眠障碍、鼻阻塞、流脓涕及耳闷塞等症状消失.结论 鼻内镜下腺样体肥大切除能在直视下操作,结合多种手术方法更能彻底切除腺样体,手术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作者:刘济生;肖根生;唐云青;吴文璎;秦照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的表达与临床耐药的关系.方法 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MCF7乳腺癌细胞株、HL60白血病细胞株分别作为BCRP及MDR1 mRNA 表达的参照标准,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为内对照,检测了54例AML患者BCRP mRNA的表达,其中8例患者测定MDR1 mRNA的表达,初步探讨BCRP表达在AML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AML中BCRP mRNA表达水平差异较大, BCRP表达由低到高依次为对照组、完全缓解组、初治敏感组和临床耐药组.其中临床耐药组BCRP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完全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及P<0.05),BCRP表达与MDR1 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BCRP在AML中表达水平差异较大,与MDR1的表达无关,可能是AML患者临床耐药的一个独立的重要原因,是预后的不利因素.
作者:刘晓健;李晟;江波;吴德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氯化金镀金法是显示骨骼肌运动终板的传统方法,其存在标本褪色、封片烦琐等问题.封片通常使用甘油和磁漆,用甘油封片的运动终板极易褪色,不易长期保存,较易溢出盖玻片外,用磁漆封片容易脱落.为此,我们对传统的封片方法进行了改进,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用常用的中性树胶封片,不容易褪色,用双盖片封固方法封片,切片保存的时间较长.本研究对兔肌肉内的运动终板的封片方法进行了比较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苏;陈永珍;朱旻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20例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麻醉处理与血流动力性及内环境调控的关系.方法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使血流动力性及内环境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结果 20例患者术中麻醉深度满意,血流动力性及内环境稳定.结论 维持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稳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吉林;袁从虎;陈佩军;刘鹏;王成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原位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对6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行原位心脏移植.结果 2例死亡,4例存活.结论 通过对心脏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表明控制肺动脉高压、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纠治急性肾功能不全、有效的免疫抑制治疗和预防感染是围手术期的重点工作.
作者:余云生;沈振亚;于曙东;朱江;叶文学;焦鹏;黄浩岳;朱雅萍;卜丽芬;胡雁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与手术方式、预后等的关系.方法 回顾经手术治疗的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102例,对其术前诊断、定位、术式选择及疗效评定进行总结.结果 102例随访4个月~5年,平均13个月.结果 为优68例,良21例,可10例,差3例,总优良率为87.2%.结论 术前明确诊断、准确定位、及术中髓核摘除、椎管扩大减压、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周永其;崔同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