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袁从虎;陈佩军;刘鹏;王成龙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畸胎瘤剥除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385例腹腔镜下卵巢良性畸胎剥除术病例,并对照分析225例放置腹腔引流管与160例未置腹腔引流管患者的康复过程.结果 两组术后发热(≥38℃)、腹痛发生率和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良性畸胎瘤剥除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红梅;商九香;陈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二维灰阶(2D)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肾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的超声表现及超声定性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病理为对照,得出超声对肾细胞癌病灶的检出率及定性诊断符合率.结果 66例肾细胞癌中,超声正确诊断59例,误诊4例,漏诊1例,未能定性诊断2例,超声对病灶的检出率为98.5%(65/66),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9.4%(59/66).结论 超声对肾细胞癌的诊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超声体检普查对于肾癌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大量健康人群进行肾癌普查以及肾细胞癌患者术前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董凤林;查月琴;林和平;董彦;朱利霞;刘哲婴;王阿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IP)对大鼠原位肝脏移植中移植肝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80只Wistar大鼠随机配成40对,平均分成两组,每组20对.对照组:获取供肝前仅以肝素生理盐水经腹主动脉灌注;IP组:灌注前阻断肝门血供10 min,再开放10 min.每组受体中,10只观测1周生存率,另10只检测再灌注2 h后的各项相关指标.结果 IP组受体肝功能、生存率明显好于对照组;IP组肝脏组织标本中TNF-α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虽然各组肝脏组织都出现了凋亡细胞,但IP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IP对移植肝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TNF-α表达减少、肝窦状内皮细胞凋亡减轻密切相关.
作者:秦磊;高广勇;余斌;钱海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微丸的稳定性.方法 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和加速试验,考察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微丸的外观,药物和有关物质的含量,以及药物溶出速度(T80)的变化.结果 该固体分散体微丸对温度和湿度稳定,对光不稳定,模拟上市包装后稳定性良好.结论 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微丸经包装后稳定性较好.
作者:游本刚;唐丽华;朱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对未触及睾丸的诊疗价值及其经验总结. 方法对47例(51侧)未触及睾丸患儿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探查.结果 47例未触及睾丸患儿中,腹腔镜手术探及睾丸31例(35侧).其中26例(30侧睾丸)在腹腔镜下进行了一期睾丸固定术,3例单侧腹内隐睾因精索血管过短而行分期Fowler-Stephens手术,2例单侧隐睾因严重睾丸发育不良而行睾丸切除术.另16例经腹腔镜手术探查确诊单侧无睾丸.结论 对于体检时不能触及的睾丸采用腹腔镜手术探查,具有观察全面的同时进行治疗、兼顾两侧睾丸及手术疤痕小等优点,可以提供安全、准确、美观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建;周云;严向明;张婷;孙庆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RAIL 4个受体DR4、DR5、DcR1、DcR2在6例正常卵巢组织、12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32例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结果 DR4、DR5、DcR1、DcR2表达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或胞膜中;在正常卵巢组织中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4个受体均呈高表达,相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假受体DcR1、DcR2的表达率(44%、22%)显著低于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83% ,100%)和正常卵巢组织(100%、83%)的表达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上皮癌中DR4、DR5、DcR1、DcR2的表达与临床期别、分化程度、组织类型无关(P>0.05).结论 在正常卵巢、良性卵巢上皮肿瘤及卵巢上皮癌中TRAIL 4个受体 DR4、DR5、DcR1、DcR2均有表达,但在卵巢上皮性癌中假受体DcR1、DcR2的表达率明显减少,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有关.
作者:张跃明;杨伟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22例患者行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THA,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假体位置,并进行随访.结果 手术切口长7~9 cm,平均8 cm;手术时间70~120 min,平均92.1 min;术中出血量60~610 ml,平均210.5 ml;引流量60~640 ml,平均220.5 ml;输血量0~800 ml,平均318.2 ml.患者术后第2天在医生指导下下床活动,术后平均住院7.9 d.无1例发生感染、脱位、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假体位置良好,髋关节活动度为优,Harris评分90~96分,平均92.1分.结论 改良Watson-Jones入路是经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肌间隙显露髋关节,具有不损伤周围肌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几乎无后脱位的优点.
作者:徐耀增;耿德春;李荣群;黄立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GL50在不同分化时期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Mo-DCs)上的表达,探讨GL50信号对Mo-DCs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用Ficoll 密度离心及贴壁法获得外周血单核细胞,经GM-CSF+IL-4常规方法诱导,并分别加入丝裂霉素处理的mock-L929和ICOS-L929细胞,6 d时,加入或不加入TNF-α培养3 d后收集细胞;另外,在上述ICOS-L929细胞处理组的单核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GL50单克隆抗体11C4或小鼠同型IgG,加入或不加入TNF-α,继续培养3 d后,收集细胞,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分析Mo-DCs表型(GL50、CD80、CD83、CD86)、摄取FITC-Dextran抗原的能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Mo-DCs对T细胞的作用;ELISA方法检测对分泌细胞因子IL-2、IL-10的影响.结果 GL50分子在不成熟Mo-DCs上高表达,而随着Mo-DCs的成熟呈下调性表达;GL50单克隆抗体11C4能够有效地促进Mo-DCs的成熟,上调Mo-DCs表面分子(CD86、CD80、CD83、HLA-DR)的表达,降低Mo-DCs摄取FITC-Dextran的能力,同时能有效地促进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而对IL-2的分泌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GL50分子介导的逆向信号参与了Mo-DCs分化成熟的调节,GL50/ICOS是参与DC/T细胞相互作用的主要分子.
作者:王凤鸣;刘彤;孙静;胡益洲;王旭东;张学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 对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术中只分离肝周围韧带,不做肝门阻断及再灌注;I/R组、L-Arg组分别于缺血前20 min经阴茎背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和L-Arg 300 mg/kg,然后进行45 min的部分肝门阻断及60 min的再灌注.取下腔静脉血2 ml,并迅速切取缺血肝组织.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乳酸脱氢酶(LDH);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D)、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等指标;观察光镜和电镜下肝组织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组ALT、AST、LDH、MDA、XOD、iNO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NO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L-Arg组ALT、AST、LDH、MDA、XO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NO、eNO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及L-Arg组肝组织病理损害较正常对照组重,L-Arg组病理损害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 L-Arg预处理对大鼠肝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NO和不同亚型NOS的变化参与其中.
作者:侍阳;钱海鑫;秦磊;周晓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肩锁钩钢板在肩锁关节脱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肩锁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8例.其中25例直接修复断裂的喙锁韧带,3例无法修复,用喙肩韧带代替喙锁韧带.结果 28例经8个月~4年(平均12个月)的随访,按Karlsson分类评价,A级20例,B级8例.结论 肩锁钩钢板内固定结合重建喙锁韧带和肩锁韧带治疗Ⅲ型肩关节脱位具有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肩关节及关节功能恢复令人满意等优点.
作者:谢海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苏州地区小儿肺炎的病毒病原学.方法 对662例患儿痰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呼吸道病毒.结果 662例患儿痰标本中, 阳性297例,总阳性率为44.9%,其中单纯病毒感染289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255例(85.9%)占首位,其次为甲型流感病毒25例(8.4%),乙型流感病毒4例(1.3%),副流感1.3型病毒4例(1.3%),腺病毒1例(0.4%),2种或以上病毒感染8例.结论 病毒是苏州地区冬春季小儿急性肺炎的主要病原,其中RSV是首要病毒病原,其次是流感病毒.
作者:王宇清;季伟;陈正荣;张爱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Ficoll分离骨髓中单核细胞,贴壁培养细胞,观测形态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表面标志;用含β-巯基乙醇(BME)、 BDN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的条件培养基使培养的细胞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分离培养的贴壁细胞具有典型的BMSCs的形态和细胞表面标志,诱导后细胞表达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标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论 BMSCs在体外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能力,BDNF具有促进分化的作用.
作者:许期年;金钧;苗宗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各危险分层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UA患者1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各组又根据危险分层标准分为低、中、高危险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用药4周内两组各危险分层组的临床疗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监测出、凝血指标,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有效控制心绞痛,明显改善症状(P<0.05),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P<0.05),并对出、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但高危险组中血运重建的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在UA各危险分层组中的疗效肯定且安全,并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李增男;张艳晖;李德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氯化金镀金法是显示骨骼肌运动终板的传统方法,其存在标本褪色、封片烦琐等问题.封片通常使用甘油和磁漆,用甘油封片的运动终板极易褪色,不易长期保存,较易溢出盖玻片外,用磁漆封片容易脱落.为此,我们对传统的封片方法进行了改进,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用常用的中性树胶封片,不容易褪色,用双盖片封固方法封片,切片保存的时间较长.本研究对兔肌肉内的运动终板的封片方法进行了比较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苏;陈永珍;朱旻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术中胆道造影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13例胆道手术患者术中均进行胆道造影,其中采取方法①造影359例,方法②造影107例,方法③造影47例.结果 方法①显示胆道残余结石36例,帮助行胆囊摘除术5例,显示胆道情况避免胆总管探查20例;方法②造影107例,结果显示胆道残余结石19例,显示胆道损伤2例;方法③显示胆道残余结石6例,显示胆总管下段损伤1例.其中联合方法①、②或③及多次造影61例.结论 术中胆道造影在胆道手术中可避免胆道残余结石、胆道损伤,降低再手术率.
作者:黄良平;耿兴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卵巢肿瘤中,行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切除术76例(观察组),开腹手术44例(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5.6±25.8) min与对照组(83.5±24.7)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率、术后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切除直径<10 cm的卵巢肿瘤能发挥其微创的独物优势.
作者:徐彩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原位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对6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行原位心脏移植.结果 2例死亡,4例存活.结论 通过对心脏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表明控制肺动脉高压、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纠治急性肾功能不全、有效的免疫抑制治疗和预防感染是围手术期的重点工作.
作者:余云生;沈振亚;于曙东;朱江;叶文学;焦鹏;黄浩岳;朱雅萍;卜丽芬;胡雁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治疗,每28 d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综合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有效26例(26/36,72.2%),无效10例(10/36,17.8%),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 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能较好改善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建新;李德春;张子祥;赵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佩尔地平、利多卡因对术后气管拔管时引起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48例择期行开颅胶质瘤、脑膜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4组,A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B组静脉注射佩尔地平20 μg/kg,C组静脉注射佩尔地平20 μg/kg和利多卡因1.5 mg/kg,D组注射同等容量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常规监测ECG、SpO2, 记录术前基础值、用药时、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1 min、拔管后5 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 血压的变化:A组、D组SBP、DBP在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1 min、拔管后5 min均升高,并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SBP、DBP拔管期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R的变化:B组、D组HR在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1 min、拔管后5 min均增快,并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HR在拔管期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拔管前联合静脉注射佩尔地平和利多卡因能够有效防止气管拔管期间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等心血管应激反应.
作者:钱美娟;鄂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VEGF-C、D)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TM两步法对88例进展期胃癌手术病例进行研究,其中淋巴结转移阳性组50例,淋巴结转移阴性组38例.另设正常胃黏膜对照组(n=10). 检测正常胃黏膜和两组进展期胃癌标本VEGF-C、D的表达.结果 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VEGF-C、D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和62.5%.与正常组比较,胃癌中VEGF-C、D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伴淋巴结转移的进展期胃癌中,VEGF-C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更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VEGF-D阳性表达率在伴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相关的自变量有4个,根据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联系强度(由OR反映)、促进淋巴结转移的贡献大小(由标准回归系数反映)决定 VEGF-C表达对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贡献大,相关联系强度较高(P<0.001).结论 进展期胃癌组织中有VEGF-C、D阳性高表达,VEGF-C的表达与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但VEGF-D的表达与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无关.
作者:陈吉祥;张明仪;王崇高;柳益书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