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回肠造口术和盲肠造口术的比较

董晓强;李德春

关键词:回肠造口术, 盲肠造口术, 并发症
摘要:目的 比较回肠造口术和盲肠造口术的利弊.方法 对回肠造口术25例、盲肠造口术12例的手术适应证、并发症和术后转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回肠造口术操作简单,粪便转流彻底,并发症发生率为28%;造口关闭手术简单,无并发症.盲肠造口术操作稍难,并发症发生率为50%(包括2例粪便转流不完全);造口关闭手术较复杂,并发肠瘘1例(17%).结论 一般情况下应选用回肠造口术作为粪便转流.若升结肠或结肠脾曲肿瘤巨大伴局部浸润或当时条件有限,无法切除病灶,可考虑行盲肠造口术.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随身听装置对中学生听力损害的调查

    目的 调查随身听装置对中学生听力的损害情况.方法 收集80名受检对象(观察组),按每天使用随身听装置的时间,调查其对听力的损害及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听力损害程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损害程度与使用时间成正相关,每天使用3 h以上者,可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结论 随身听装置对中学生的听力有损害.

    作者:赵正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宫颈癌放疗间隙同步化疗61例疗效分析

    Ⅲ期宫颈癌的放射治疗(下简称放疗)疗效较Ⅰ、Ⅱ期差,放疗与化疗同步进行是近年探索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疗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朱雪新;钱国惠;项达军;陆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特异性IgG、IgM定量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IgG、IgM定量检测在小儿 MP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ERI-ON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1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双份血清特异性MP-IgG、IgM,同时检测82例患儿家长血清特异性抗体.结果 各年龄组呼吸道感染患儿第1份血清M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婴儿组8.9%,幼儿组29.4%.学龄前组35.1%,学龄组47.8%,IgM总阳性率为23.9%,IgM总阳性率为17.0%.有20例患儿的第1份血清MP呈阴性,而第2份血清为阳性,双份血清的MP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MP感染患儿家长中,27例血清特异性MP-IgG、IgM呈阳性;30例非MP感染患儿家长中,8例血清特异性MP-IgG、IgM阳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MP感染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双份血清IgG、IgM的定量检测有助于提高MP感染诊断的正确性.

    作者:刘建平;黄莉;季伟;周卫芳;陈正荣;张爱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表现,提高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识,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确诊双侧RAML的CT表现,包括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所见.结果 12例患者共有24个RAML,多脂肪RAML14个病灶,少脂肪RAML 8个病灶,很少脂肪RAML 2个病灶.多脂肪RAML在CT平扫时即可见肿块内有脂肪成分,密度与皮下或腹膜后脂肪相仿,CT值常为-10~-120 HU.少脂肪RAML平扫常与肾实质密度相仿,较易漏诊或误诊.采用局部薄层扫描可提高肿瘤内少量脂肪成分的检出概率.很少或无脂肪RAML的CT表现酷似肾细胞肾癌,平扫呈低密度肿块,动态增强扫描示肿块皮髓交界期强化不甚明显,实质期肿块中度均匀强化,延迟扫描肿块呈低密度,肿块边缘强化.结论 在合理使用病灶局部薄层扫描及动态增强检查技术的条件下,CT检查对双侧RAML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作者:盛二燕;吴斌;蒋朝霞;彭卫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老年髋关节手术40例,以罗哌卡因为局麻药,随机分成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20例和硬膜外麻醉(EA)组20例.结果 两组麻醉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顺利完成手术.CSEA组罗哌卡因用量小,效果完善,硬膜外腔未追加用药,术中未用辅助药;EA组5例有不适牵拉反应需辅助用药.麻醉后发生低血压CSEA组1例,EA组5例.结论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安全、有效、可行.

    作者:赵秀华;顾俊明;金维清;沈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PUMA与c-myc在吉西他滨诱导CaPan-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吉西他滨体外对人胰腺癌CaPan-1细胞生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CaPan-1细胞暴露于浓度分别为1、5、10、15 μmol/ml的吉西他滨10μl中,RT-PCR法检测细胞中PUMA、bax、bcl-2和c-myc mRNA的表达,MTT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吉西他滨促进CaPan-1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生长,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药物处理的细胞凋亡伴有PUMA mRNA和c-mye mRNA上调,而bcl-2 mRNA和bax mRNA无明显变化.结论 吉西他滨通过促进体外CaPan-1细胞凋亡而抑制其生长,其诱导凋亡与表达上调的PUMA和c-myc的协同作用有关.

    作者:张克君;李德春;赵志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床边纤支镜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肺灌洗液中细胞学、白细胞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

    目的 探讨应用床边纤支镜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肺灌洗液中细胞学、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INF-α)的影响.方法 将6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纤支镜治疗组(纤支镜组)和对照组,对支气管肺灌洗液做细胞学检查,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测定(RIA)法测定IL-8、TNF-α水平.结果 纤支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肺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在治疗第7、9天显著降低(均P<0.01);中性粒细胞在第5、7、9天显著降低(均P<0.01);IL-8在第5、7、9天显著降低(均P<0.01);TNF-α在第5、7、9天显著降低(均P<0.01);IL-8、TNF-α水平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均成正相关(均P<0.01).结论 应用床边纤支镜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能够改善气道的炎症状态;IL-8、TNF-α联合检测能准确反映气道的炎症状况.

    作者:朱卫兵;高想;储呈春;张勇军;刘亚军;唐艳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54例(58足)跟骨骨折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其中SandersⅡ型16例(16足),Ⅲ型28例(30足),Ⅳ型10例(12足).手术采用跟骨外侧切口,行植骨跟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行踝关节功能位石膏固定3-4周后开始功能锻炼.随访5个月~7年,平均44.2个月.结果 优40足(占68.97%),良10足(占17.24%),可8足(占13.79%).优良率达86.21%.术前Bohler角10.8°,术后28.8°.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复位满意,功能恢复理想,后遗症少.

    作者:姜为民;周峰;杨惠林;唐天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0例经放化疗失败或不适合放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 mg 口服,每天1次,服用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 29例NSCLC患者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2例(6.8%),部分缓解(PR)8例(27.5%),稳定(SD)8例(27.5%),进展(PD)11例(37.9%).有效率为38.6%.疾病控制率为66.1%.常见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皮肤改变和腹泻.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放化疗失败或不适合放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好.

    作者:王彬;时建明;姜洪心;杨辉;张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微量镇痛泵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自2002年4月以来,我院开展硬膜外阻滞连接微量镇痛泵进行镇痛分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边晓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自2006年以来,笔者尝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使用喉罩通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费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反义寡核苷酸对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D增殖的影响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反义寡核苷酸(ASON)对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细胞系RD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以阳离子脂质体为载体,将人工合成的TGF-β1 ASON转染RD细胞,阻碍内源性TGF-β1/Smad信号的转导,以未转染的RD细胞组作对照.免疫荧光技术检测RD细胞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盐实验(MTT)检测RD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转染4 d后RD细胞TGF-β1蛋白表达量较转入2 d时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合成期(S期)细胞减少.结论 TGF-β1 ASON可有效阻碍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RD细胞退出细胞周期,并抑制RD细胞增殖.

    作者:王守立;李世刚;顾永平;姚辉华;秦正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中枢性面瘫疗效分析(附120例报告)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结合文献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套针刺治疗中枢性面瘫的方案,现总结如下.

    作者:万春晓;王曼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食管癌的疗效和预后分析

    目的 随机对照研究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食管癌的近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失败原因.方法 将120例食管鳞癌患者用信封法随机均分至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组(后超组)和后程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组(对照组).放疗方法 :两组前2/3疗程均为普通模拟机定位常规放疗40 Gy,后1/3疗程后超组改为CT模拟定位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1.5 Gy/次,2次/d,18~27 Gy),总剂量为58~67 Gy,32~38次,全疗程36~39 d;对照组CT模拟定位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至上述相当剂量.结果 后超组5年生存率,3、4、5年无瘤生存率,1、2、3、4、5年局部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后超组中位复发时间也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常规放疗后进行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可作为颈段、胸上段和蕈伞型食管癌的首选方法 之一,它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远期生存率,且不会明显增加反应.

    作者:张泉;陶光州;刘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表面麻醉下抗青光眼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在抗青光眼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和术后疗效.方法 分析59例82眼表面麻醉下抗青光眼手术,其中周边虹膜切除术12眼,小梁切除术42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28眼.结果 麻醉效果Ⅰ级52眼(63.41%),Ⅱ级25眼(30.49%),Ⅲ级5眼(6.4%);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6.3个月,视力、眼压和视野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有选择地在表面麻醉下施行抗青光眼手术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作者:宋蓓雯;吴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超声下宫腔输卵管检查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引导下官腔灌注及输卵管通液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74例不孕女性经阴道超声引导下行宫腔灌注和输卵管通液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阴道超声引导下宫腔灌注与宫腔镜检查结果 符合率为85.10%,超声引导下输卵管通液术能查清输卵管的通畅程度.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行宫腔灌注及输卵管通液术简单方便,对大部分官腔病变和输卵管病变可作出诊断,可作为不孕患者的常规检查手段.

    作者:邹琴燕;李红;姜小力;梁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99Tcm-MIBI/18F-FDG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在心肌梗死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99Tcm-MIBI/18F-FDG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对心肌梗死患者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和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14例冠心病伴心肌梗死1~35个月的患者(细胞移植组8例,常规治疗组6例),于术前和术后3、8个月行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用半定量法观察分析图像.结果 移植组中,6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术后3、8个月心肌双核素显像缺损区占整个心肌面积由术前的45.5%减少至39%和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术前后改变不明显.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心肌双核素显像缺损区占心肌面积减少,术后8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无明显改变.结论 99Tcm-MIBI/18F-FDG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能较好地观察和评价心肌梗死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的改善程度.

    作者:徐龙宝;张宇燕;丁志坚;杨艳文;赵峻;万仁明;黄曙新;刘剑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超声检测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肱动脉进行检测,观察反应性充血后和服用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并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加压释放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和P<0.05).血管内皮功能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成负相关关系(均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成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既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又有血管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超声是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简便可靠的方法.

    作者:颜紫宁;范莉;芮逸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取血压控制达标的高血压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治疗组予以辛伐他汀20 mg/d,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检测24 h尿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 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 治疗组患者24 h尿白蛋白、CRP和IL-6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下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辛伐他汀能减轻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尿白蛋白,该作用可能通过降脂以外的降低炎症因子CRP、IL-6的抗炎作用实现.

    作者:杨静;马树人;曹加淮;刘彦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SF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43例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SF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SF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共43例.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 胸、腰椎骨折组32例中,术后完全恢复椎体高度28例,4例椎体高度不同程度恢复,恢复率达87.5%,并发脊髓损伤不全瘫6例,术后均完全恢复.腰椎滑脱组(11例),术后平均复位率为91%,同时行椎板间或横突间植骨均融合.临床疗效评价:优3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81.8%.结论 SF内固定器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具有纵向撑开及滑脱椎体提拉复位作用,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复位效果好.

    作者:万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