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峰;李丽娥;盛伟华;缪竞诚;谢宇锋;王金志;杨吉成
40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过程中42例出现MODS,发生率为10.29%.其中死亡29例,病死率为69.05%.颅脑损伤后出现MODS的机制有脑组织严重损伤、全身低灌注状态、低氧血症及严重感染等.认为及时有效地缓解颅内高压、恢复脑灌注压和脑干功能是治疗的关键,合理治疗肺部并发症是控制MODS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鉴;毛振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MRI资料及临床资料,着重研究前列腺癌对周围组织侵犯及转移的MRI征象.结果32例中,MRI显示包膜侵犯19例,神经血管束(NVB)侵犯20例;精囊侵犯23例;周围脂肪受侵8例;侵及周边静脉丛10例;侵及闭孔内肌、提肛肌5例;侵及膀胱、后尿道及直肠前壁10例;淋巴结转移21例;骨转移19例.表明MRI是评价前列腺癌对周围组织侵犯及转移的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定性诊断和分期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魏友平;陆之安;沈钧康;沈纪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血清褪黑素水平及其在不同病情和不同病期时的变化,阐明褪黑素在HIE发病与病情进展中的作用,并为褪黑素治疗HIE提供依据.方法用褪黑素放射免疫诊断试剂盒测定轻度和中重度HIE各20例急性期与恢复期的血清褪黑素值,并与20名正常足月新生儿作对照.分析HIE程度(轻度和中重度)、HIE病期(急性期和恢复期)对血清褪黑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1)血清褪黑素水平在轻度HIE急性期时高于正常对照组,恢复期时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2)血清褪黑素水平在中重度HIE急性期时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恢复期时高于正常对照组.(3)血清褪黑素水平在轻度HIE急性期高于恢复期,中重度HIE急性期低于恢复期.(4)血清褪黑素水平在HIE急性期轻度HIE高于中重度HIE,恢复期轻度HIE低于中重度HIE,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褪黑素对HIE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病情较轻、急性期血清褪黑素水平升高的HIE预后较好,病情较重、急性期血清褪黑素水平降低的HIE预后较差.
作者:孙斌;冯星;钱志红;史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解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患者预防感染应用抗菌药物的状况,抽取2004年第一季度普外科和胸外科手术患者的病历455份,按预先制定的表格逐项填写,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100%; 80.9%的患者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1~3种,多为一联、二联用药;手术后感染率不到1%.表明合理用药仍是主流,达到了预防感染的目的.
作者:陈伟民;张全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采用远端为蒂、带腓肠神经的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2例足背软组织缺损.皮瓣面积6 cm×8 cm~12 cm×10 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且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认为该皮瓣有足够血运,成活率高,操作简便,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作者:钱荣勋;沈忆新;孙天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发SD大鼠膀胱癌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学动态过程.方法 MNU大鼠膀胱灌注每2周1次,每次2 mg,共4次.随机观察实验第3、6、9、12、14周膀胱黏膜的改变,并在9、12和14周膀胱灌注125I-UdR后行SPECT平面显像.结果膀胱灌注3周出现不典型增生,6周有原位癌改变,9周膀胱内有明显癌性肿块,12~14周膀胱内均出现乳头状癌或浸润性癌,9周的致癌率100.0%,组织学改变及病理学特征与人膀胱癌十分相似.SPECT显像见125I-UdR 膀胱灌注3 d后诱癌组大鼠膀胱区放射性浓集.结论 MNU灌注诱导大鼠膀胱癌模型为一理想的动物模型.致癌过程经历不典型增生、乳头状瘤形成和癌变动态过程.
作者:杨玉成;侯建全;周守军;袁和兴;卢建林;刘洪兴;康苏娅;章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采用下鼻甲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鼻炎480例,并与下鼻甲注射5%鱼肝油酸钠治疗的200例慢性鼻炎作对照.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8%,对照组为38.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慢性肥厚性鼻炎的43.3%(P<0.01).治疗组注射后反应轻,无毒副作用.表明复方丹参注射液下鼻甲注射治疗慢性鼻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简便价廉,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洪育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贲门癌中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PTEN)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贲门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TEN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贲门癌中PTEN基因表达率为43.1%, 而癌旁正常组织为100%,PTEN基因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从蛋白水平证明PTEN基因表达缺失或降低与贲门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TEN蛋白表达的检测可能成为判断贲门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部分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徐中华;钱海鑫;钱永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访髋臼后壁骨折80例,采用Matta改良方法对临床结果和X线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术后1年以后临床结果优55例, 良6例,一般10例,差9例;X线片优46例,良11例,一般12例,差11例.表明髋臼后壁骨折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可获较好疗效.影响疗效的因素有关节内粉碎性骨折、脱位复位的时间、关节退变、关节面嵌压骨折或伴软骨缺损.
作者:赵德富;孙俊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解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内感染与社区感染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分析2003年所有从临床患者分离到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结果共分离菌株1870株,其中院内感染菌株664株,社区感染菌株1206株,院内感染真菌感染比例远高于社区感染(P<0.05);院内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社区感染菌株.提示及时总结当地社区与医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及耐药菌变迁规律,对指导临床正确选药意义重大.
作者:吴旭琴;刘月秀;张险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p16、hst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周期的改变与其肿瘤发生、瘤体大小、侵袭性生长方式等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70例垂体腺瘤,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8例垂体腺瘤,FCM技术检测40例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周期.结果垂体腺瘤中较广泛存在p16 mRNA和p16蛋白表达缺失或低下,分别为78.6% (55/70)和84.3%(59/70),两者成高度正相关(P<0.01).p16表达缺失或低下肿瘤的体积为2.21±0.72 cm3,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肿瘤的0.80±0.45 cm3 (P<0.01).侵袭性垂体腺瘤hst表达阳性率为55.6% (10/18),非侵袭性垂体腺瘤hst表达阳性率为13.3% (4/30),有显著性差异(P<0.01).hst表达阳性肿瘤体积为3.68±1.02 cm3,显著大于hst表达阴性肿瘤的体积2.16±1.12 cm3 (P<0.05).细胞增殖周期分析,侵袭性垂体腺瘤DI、PI及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1.38±0.62、11.35±1.26和4.0±1.96,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1.17±0.31、7.28±0.80和1.95±1.02 (P<0.05).结论垂体腺瘤组织形态属良性,却存在不同类型的生物学特性.这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与其瘤体大小、侵袭性生长方式等肿瘤特性相关,并为垂体腺瘤的个体化诊治及预后的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马文雄;惠国桢;吴士良;韦永新;陈桂林;张世明;周岱;杜子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根据260例脑出血住院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及白细胞计数确定是否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分析与SIRS发生相关的因素.结果260例脑出血患者中,发生SIRS 141例,119例无SIRS.脑出血后SIRS的发生与脑出血的危重程度、病灶部位、出血量及基础疾病密切相关.存在SIRS者的病死率较无SIRS者明显升高.认为脑出血后出现SIRS提示疾病仍在进展,预后较差;除脑出血本身的严重程度外,患者并存的躯体疾病也是激发SIRS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应柱;包仕尧;吴冠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分析羊水过少132例.结果显示,羊水过少高发于孕40周后;B超对羊水量的估计准确率可达95%.羊水过少组胎心监护异常、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和脐带绕颈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羊水过少一经确诊,应严密监测胎心及胎盘功能,以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为宜.
作者:樊莉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应用Orthofix外固定支架治疗16例(18处)中青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经随访2~12个月(平均6.3个月),结果优11例12处,良3例4处,可2例2处,仅2例3处出现针道浅表感染,未发现其他并发症.认为外固定支架治疗中青年高能量所致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不仅骨折复位满意,而且固定确实可靠,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伯龄;包肇华;杨沛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正常T细胞分泌调节活化因子(RANTES)在同种异体大鼠胰腺十二指肠移植模型早期血清中的表达及移植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方法使用SD大鼠20只作为供体、Wistar大鼠20只作为受体行同种异体胰腺十二指肠移植;Wistar大鼠20只行单纯左肾切除作为对照.于术后12 h、1 d、2 d、3 d分批处死取血清,Elisa法检测RANTES表达的变化,光镜下观察移植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随时间的延长,对照组RANTES无明显变化,实验组RANTES的表达呈逐渐上升趋势,较同期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移植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与RANTES的表达相对应,呈逐渐增多趋势.结论血清RANTES 浓度的变化与急性排斥反应的进程相关,在胰腺十二指肠移植早期的排斥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急性排斥反应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有帮助.
作者:陈彦;朱兴国;李德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间经B超诊断与病理证实先天性巨输尿管9例,现对其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收集相关病例以资鉴别诊断.
作者:张迎春;方军初;陈明;沈钧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探讨胃角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对295例内镜发现的胃角溃疡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表现及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女比为4.4∶1,良性溃疡275例(93.2%),恶性溃疡20例(6.8%).良恶性溃疡临床表现无明显区别,但镜下表现有差异.恶性溃疡中,管状腺癌10例(50%),低分化腺癌6例(30%),黏液腺癌1例(5%),印戒细胞癌3例(15%).胃角溃疡多发于41~60岁的中年男性.认为对于有中上腹不适等症状的中老年患者,应积极给予胃镜及病理检查.
作者:李祎;王少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心痛宁汤剂对大鼠缺血心肌ecNOS及ecNO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加冰水刺激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心痛宁对大鼠缺血心肌ecNOS及ecNOS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大鼠心肌ecNOS及ecNOS mRNA 表达下调,心痛宁能上调大鼠缺血心肌ecNOS及ecNOS mRNA表达.结论心痛宁上调大鼠缺血心肌ecNOS及ecNOS mRNA的作用可能是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晓岚;张亚男;叶新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的MRI资料.结果除2个较小子宫肌瘤病灶术前MRI诊断可疑外,其余诊断均符合病理结果.笔者认为正确认识两者的MRI信号特征是MRI准确诊断子宫多发病灶的基础,结合病灶的强化特征、境界、与子宫结合带的关系和局部子宫轮廓的变化等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MRI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张梅花;陆之安;沈钧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抗坏血酸(AA)水平变化与急性胰腺炎(AP)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及维生素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患者40例,其中轻型急性胰腺炎(MAP)24例,SAP16例,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加用维生素C 2 g稀释于5%葡萄糖液500 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用7 d,对照组不用维生素C.另取1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和患者入院时血清AA及C-反应蛋白(CRP),SAP对照组及治疗组另外分别在入院第2、3、7天检测血清AA,并观察两组SAP患者腹痛、发热症状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AP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AA明显降低(P<0.01),CRP明显升高(P<0.01);SAP患者与MAP患者相比,血清AA显著降低(P<0.01),CRP显著升高(P<0.01);SAP治疗组入院第2、3、7天血清AA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SAP治疗组患者体温、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AP患者血清AA明显降低,且其降低程度与AP的严重程度相关,给予维生素C治疗能明显提高SAP患者血清AA水平,对SAP可能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蔡笃雄;陈卫昌;温晓持;许春芳;石建;缪丽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