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95例胃角溃疡的临床及胃镜特点分析

李祎;王少峰

关键词:胃肿瘤, 胃角溃疡, 胃镜检查, 病理学
摘要:为探讨胃角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对295例内镜发现的胃角溃疡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表现及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女比为4.4∶1,良性溃疡275例(93.2%),恶性溃疡20例(6.8%).良恶性溃疡临床表现无明显区别,但镜下表现有差异.恶性溃疡中,管状腺癌10例(50%),低分化腺癌6例(30%),黏液腺癌1例(5%),印戒细胞癌3例(15%).胃角溃疡多发于41~60岁的中年男性.认为对于有中上腹不适等症状的中老年患者,应积极给予胃镜及病理检查.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胰岛素原水平测定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0例对照组及71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胰岛素原(PI)及真胰岛素(TI) 及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水平.结果高血压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PI、PI/ TI 和IRI 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 而TI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高血压病患者血浆PI 浓度增高,存在早期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

    作者:葛正中;杨向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环孢霉素A对静态和刺激状态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胶原Ⅰ的作用

    目的建立人胎盘脐带血管内皮细胞(ECs)、平滑肌细胞(SMCs)模型,研究ECs调节的细胞培养液对SMCs增殖和胶原Ⅰ产物的影响、环孢霉素A(CyA)对未受刺激的SMCs增殖和胶原Ⅰ产物的作用、 CyA对在ECs调节的细胞培养液刺激下SMCs增殖和胶原Ⅰ产物的作用.方法参照Valerie Marin等的方法,从人胎盘脐带静脉培养ECs;参照Nicole Endlich等的方法,从人脐带动脉培养SMCs;用无血浆DMEM细胞培养液制备含或不含CyA (0、50、100、300、500 、1000 ng/ml)的ECs调节的细胞培养液;用细胞与3H-胸腺嘧啶结合闪烁记数法测定SMCs的增殖;用固相载体酶联免疫法测定SMCs释放到培养液中的可溶性胶原Ⅰ浓度.结果以对照组为基数比较,ECs调节的培养液(无CyA)使SMCs增殖增加到(170.6±13.7)%(P<0.01),胶原Ⅰ浓度增加到(128.0±7.7)% (P<0.01);CyA仅在500 、1000 ng/ml时对非刺激下SMCs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所有浓度的CyA都显著降低胶原I产物的含量, 多降低(24.7±7.6)%;无论是在ECs调节的培养液制备过程中加入CyA作用于ECs,还是在ECs调节的培养液制备后将CyA加入到细胞培养液,CyA都显著地抑制SMCs增殖及胶原I浓度.结论 CyA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人血管SMCs增殖,同时较好地抑制血管SMCs的胶原I产生.

    作者:肖跃飞;章友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rhIL-18在不同原核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和活性比较

    目的研究rhIL-18包涵体、可溶性(His融合型)两种形式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方法从已构建的pBV220-IL-18重组质粒中双酶切获取IL-18基因,回收后重组至pLHis质粒构建重组载体.42℃热诱导pBV220-IL-18表达,产生rhIL-18包涵体,IPTG诱导pLHis-IL-18表达,产生可溶性rhIL-18蛋白.两者分别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LISA法检测上清中IFN-γ的含量.结果两种重组表达载体均表达产生了rhIL-18,且均可刺激人PMBC上清产生IFN-γ,可溶性rhIL-18刺激人外周血产生IFN-γ的能力高于包涵体形式的rhIL-18.结论可溶性rhIL-18具有比包涵体形式的rhIL-18更强的活性,这为IL-18原核表达基因工程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张海峰;李丽娥;盛伟华;缪竞诚;谢宇锋;王金志;杨吉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32例前列腺癌局部侵犯与转移的MRI征象分析

    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MRI资料及临床资料,着重研究前列腺癌对周围组织侵犯及转移的MRI征象.结果32例中,MRI显示包膜侵犯19例,神经血管束(NVB)侵犯20例;精囊侵犯23例;周围脂肪受侵8例;侵及周边静脉丛10例;侵及闭孔内肌、提肛肌5例;侵及膀胱、后尿道及直肠前壁10例;淋巴结转移21例;骨转移19例.表明MRI是评价前列腺癌对周围组织侵犯及转移的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定性诊断和分期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魏友平;陆之安;沈钧康;沈纪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95例胃角溃疡的临床及胃镜特点分析

    为探讨胃角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对295例内镜发现的胃角溃疡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表现及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女比为4.4∶1,良性溃疡275例(93.2%),恶性溃疡20例(6.8%).良恶性溃疡临床表现无明显区别,但镜下表现有差异.恶性溃疡中,管状腺癌10例(50%),低分化腺癌6例(30%),黏液腺癌1例(5%),印戒细胞癌3例(15%).胃角溃疡多发于41~60岁的中年男性.认为对于有中上腹不适等症状的中老年患者,应积极给予胃镜及病理检查.

    作者:李祎;王少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采用远端为蒂、带腓肠神经的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2例足背软组织缺损.皮瓣面积6 cm×8 cm~12 cm×10 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且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认为该皮瓣有足够血运,成活率高,操作简便,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作者:钱荣勋;沈忆新;孙天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的东莨菪碱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为探究制作东莨菪碱致大鼠痴呆模型时使用东莨菪碱的佳剂量,对3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东莨菪碱0.3、1.0及2.0 mg/kg,然后使用Y型电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结果0.3 mg/kg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无明显改变,1.0 mg/kg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所下降,2.0 mg/kg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提示足量东莨菪碱是制作东莨菪碱痴呆动物模型的关键.

    作者:徐建民;俞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鼻咽癌组织中COX-2与Survivin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OX-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生存素(Survivin)表达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43例鼻咽癌组织中COX-2和 Survivin的表达.结果 COX-2和Surviv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1%(33/43)和76.7%(32/43),COX-2在Ⅳ期病例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14/14),并与Survivin的表达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 COX-2的过度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抑制细胞的凋亡过程密切相关.

    作者:周乐源;周菊英;吴玉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人脑垂体腺瘤 p16、hst基因和细胞增殖周期检测及其调控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p16、hst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周期的改变与其肿瘤发生、瘤体大小、侵袭性生长方式等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70例垂体腺瘤,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8例垂体腺瘤,FCM技术检测40例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周期.结果垂体腺瘤中较广泛存在p16 mRNA和p16蛋白表达缺失或低下,分别为78.6% (55/70)和84.3%(59/70),两者成高度正相关(P<0.01).p16表达缺失或低下肿瘤的体积为2.21±0.72 cm3,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肿瘤的0.80±0.45 cm3 (P<0.01).侵袭性垂体腺瘤hst表达阳性率为55.6% (10/18),非侵袭性垂体腺瘤hst表达阳性率为13.3% (4/30),有显著性差异(P<0.01).hst表达阳性肿瘤体积为3.68±1.02 cm3,显著大于hst表达阴性肿瘤的体积2.16±1.12 cm3 (P<0.05).细胞增殖周期分析,侵袭性垂体腺瘤DI、PI及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1.38±0.62、11.35±1.26和4.0±1.96,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1.17±0.31、7.28±0.80和1.95±1.02 (P<0.05).结论垂体腺瘤组织形态属良性,却存在不同类型的生物学特性.这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与其瘤体大小、侵袭性生长方式等肿瘤特性相关,并为垂体腺瘤的个体化诊治及预后的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马文雄;惠国桢;吴士良;韦永新;陈桂林;张世明;周岱;杜子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术式远期疗效比较

    为比较全椎板切除和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对105例手术患者进行了10年以上的随访,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关于下腰痛的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平均恢复率为70%,术后复发16例,复发率15%.随访时,开窗组症状得分明显高于椎板切除组(P<0.05),体征得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全椎板切除和开窗式髓核摘除术均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开窗术式具有对脊柱骨性结构稳定性影响小,术后硬膜囊及神经根与后方瘢痕组织粘连机会少的优点而优于椎板切除术式,是值得肯定的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姚啸生;唐天驷;李洪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褪黑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血清褪黑素水平及其在不同病情和不同病期时的变化,阐明褪黑素在HIE发病与病情进展中的作用,并为褪黑素治疗HIE提供依据.方法用褪黑素放射免疫诊断试剂盒测定轻度和中重度HIE各20例急性期与恢复期的血清褪黑素值,并与20名正常足月新生儿作对照.分析HIE程度(轻度和中重度)、HIE病期(急性期和恢复期)对血清褪黑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1)血清褪黑素水平在轻度HIE急性期时高于正常对照组,恢复期时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2)血清褪黑素水平在中重度HIE急性期时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恢复期时高于正常对照组.(3)血清褪黑素水平在轻度HIE急性期高于恢复期,中重度HIE急性期低于恢复期.(4)血清褪黑素水平在HIE急性期轻度HIE高于中重度HIE,恢复期轻度HIE低于中重度HIE,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褪黑素对HIE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病情较轻、急性期血清褪黑素水平升高的HIE预后较好,病情较重、急性期血清褪黑素水平降低的HIE预后较差.

    作者:孙斌;冯星;钱志红;史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脊髓损伤段钙、水含量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SA)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72只随机分4组, 一组行切除椎板但不损伤脊髓,其他三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术后立即分别腹腔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SA (5 mg/kg)、甲基强的松龙(MP, 100 mg/kg).于术后2、12、24 h取SCI段标本,采用干湿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SCI段水、钙含量.结果 SCI区组织水和钙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应用SA后水和钙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MP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A能明显降低SCI段脊髓水、钙含量,对SCI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作者:郭开今;陈向阳;张志明;唐天驷;杨惠林;袁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前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例报告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例.结果平均随访5.5个月,按JOA评分评价手术效果,术前平均13.5分,术后平均15.6分.结论前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安全,可靠.

    作者:张兴祥;朱贤;谷遐龄;葛建飞;沙卫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自发性脑出血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相关因素分析

    根据260例脑出血住院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及白细胞计数确定是否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分析与SIRS发生相关的因素.结果260例脑出血患者中,发生SIRS 141例,119例无SIRS.脑出血后SIRS的发生与脑出血的危重程度、病灶部位、出血量及基础疾病密切相关.存在SIRS者的病死率较无SIRS者明显升高.认为脑出血后出现SIRS提示疾病仍在进展,预后较差;除脑出血本身的严重程度外,患者并存的躯体疾病也是激发SIRS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应柱;包仕尧;吴冠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脊髓损伤早期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活性氧水平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β-七叶皂甙钠(SA)对脊髓损伤(SCI)早期过氧化反应和活性氧水平的抑制作用,探讨SA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72只随机分4组,一组椎板切除不损伤脊髓, 另三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SCI模型,术后立即分别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SA 5 mg/kg、甲基强的松龙(MP)100 mg/kg.于术后2、12、24 h取SCI段标本,测定损伤段脊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活性氧水平(ROS).结果 SCI后伤段组织SOD显著减少(P<0.01),MDA和ROS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SA能显著提高伤段脊髓组织SOD水平和抑制MDA产生,显著降低ROS水平.其作用和MP相当.结论 SA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功能,能有效抑制SCI早期受损局部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活性氧水平,对SCI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作者:陈向阳;郭开今;董启榕;张志明;汤押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经直肠镜Nd:YAG激光治疗直肠息肉510例疗效分析

    在直肠镜冷光源指引下,用Nd:YAG激光切除、气化直肠息肉510例共688颗.结果直径<1 cm和直径≥1 cm但<2 cm的直肠息肉的一次性治愈率分别为90.8%和68.2%,有显著差异(P<0.01).且后者有7例在术后3 d内有少量出血及激光性溃疡形成.提示直径<1 cm的直肠息肉用Nd:YAG激光治疗,方法简便,患者痛苦小,疗效好.反之,息肉直径≥1.0 cm者用Nd:YAG激光治疗,虽能治愈,但不能突出激光治疗的优越性,并且存在一定的风险.

    作者:谢晓明;邢春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再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7例临床分析

    回顾分析4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再手术的常见原因有相同间隙和不同间隙椎间盘突出复发、腰椎管(侧隐窝)狭窄未能彻底减压、继发性腰椎不稳等.认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前,必须明确诊断、精确定位,并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再手术的目的是解除症状、恢复功能、重建脊柱稳定性.

    作者:范志海;沈忆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CA125水平测定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CA125的水平及其产生的原因.方法 CA125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标记免疫法(CLIA).共测定了肾病综合征患者27例(分为两组:一组为伴有浆膜腔积液14例,另一组为不伴有浆膜腔积液13例)、正常对照组20人.结果伴有浆膜腔积液组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不伴有浆膜腔积液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结论伴有浆膜腔积液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清CA125会升高,其原因可能与肾病综合征并发的胸、腹水等有关.

    作者:周玲;柴华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

    心脏移植是治疗晚期心脏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此类患者术前心功能及全身情况均较差,手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故对麻醉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院2003年9月至2004年12月进行了3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迄今3例患者健康状况良好,现就其麻醉管理报道如下.

    作者:姚晓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Orthofix外固定支架治疗中青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

    应用Orthofix外固定支架治疗16例(18处)中青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经随访2~12个月(平均6.3个月),结果优11例12处,良3例4处,可2例2处,仅2例3处出现针道浅表感染,未发现其他并发症.认为外固定支架治疗中青年高能量所致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不仅骨折复位满意,而且固定确实可靠,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伯龄;包肇华;杨沛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