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明;邢春根
目的构建人白介素24(hIL-24)的腺病毒载体,获得hIL-24重组腺病毒子,为hIL-24进行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以pcDNA3.0-hIL-24重组质料为模板,PCR扩增hIL-24,酶切连接到带有GFP标记的pAdTrack-CMVR质粒上,PmeI线性化重组质粒pAdTrack-CMV-hIL-24,与腺病毒质粒pAdEasy-1共转化BJ5183细菌,获得重组腺病毒载体pAdEasy-1-pAdTrack-CMV-hIL-24,经Pacl线性化后转染QBI-293A包装细胞,收获腺病毒重组病毒子,RT-PCR和Western-blotting鉴定.结果测序结果显示hIL-24序列正确,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到了hIL-24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人白介素24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Easy-1-pAdTrack-CMV-hIL-24,获得了人白介素24重组病毒子Ad-hIL-24.
作者:叶震敏;张颂文;缪竞诚;盛伟华;王伟录;吴晓阳;杨吉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p16、hst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周期的改变与其肿瘤发生、瘤体大小、侵袭性生长方式等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70例垂体腺瘤,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8例垂体腺瘤,FCM技术检测40例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周期.结果垂体腺瘤中较广泛存在p16 mRNA和p16蛋白表达缺失或低下,分别为78.6% (55/70)和84.3%(59/70),两者成高度正相关(P<0.01).p16表达缺失或低下肿瘤的体积为2.21±0.72 cm3,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肿瘤的0.80±0.45 cm3 (P<0.01).侵袭性垂体腺瘤hst表达阳性率为55.6% (10/18),非侵袭性垂体腺瘤hst表达阳性率为13.3% (4/30),有显著性差异(P<0.01).hst表达阳性肿瘤体积为3.68±1.02 cm3,显著大于hst表达阴性肿瘤的体积2.16±1.12 cm3 (P<0.05).细胞增殖周期分析,侵袭性垂体腺瘤DI、PI及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1.38±0.62、11.35±1.26和4.0±1.96,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1.17±0.31、7.28±0.80和1.95±1.02 (P<0.05).结论垂体腺瘤组织形态属良性,却存在不同类型的生物学特性.这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与其瘤体大小、侵袭性生长方式等肿瘤特性相关,并为垂体腺瘤的个体化诊治及预后的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马文雄;惠国桢;吴士良;韦永新;陈桂林;张世明;周岱;杜子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26例掌指骨骨折,应用AO微型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辅以早期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结果术后26例伤口均Ⅰ期愈合,无骨髓炎、钢板外露、断裂发生.术后随访6~12个月,26例骨折完全愈合,按手外科功能评定标准:优16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达92%.表明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牢固,有利于功能的恢复.
作者:沈国良;陆兴安;林伟;祁强;钱汉根;赵小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发的及常见的并发症,对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安全及健康均有严重威胁.我院2001年至2004年收治5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经及时临床处理和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文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解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患者预防感染应用抗菌药物的状况,抽取2004年第一季度普外科和胸外科手术患者的病历455份,按预先制定的表格逐项填写,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100%; 80.9%的患者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1~3种,多为一联、二联用药;手术后感染率不到1%.表明合理用药仍是主流,达到了预防感染的目的.
作者:陈伟民;张全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我科对23例皮肤开放性创伤用超吉抗菌剂雾状喷液(成都超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彭玉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061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621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411例,两种均有者15例,双旁道14例.消融成功率为99.2%,15例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25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认为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郑泉;蒋廷波;刘志华;杨向军;宋建平;惠杰;杨庆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正常T细胞分泌调节活化因子(RANTES)在同种异体大鼠胰腺十二指肠移植模型早期血清中的表达及移植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方法使用SD大鼠20只作为供体、Wistar大鼠20只作为受体行同种异体胰腺十二指肠移植;Wistar大鼠20只行单纯左肾切除作为对照.于术后12 h、1 d、2 d、3 d分批处死取血清,Elisa法检测RANTES表达的变化,光镜下观察移植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随时间的延长,对照组RANTES无明显变化,实验组RANTES的表达呈逐渐上升趋势,较同期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移植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与RANTES的表达相对应,呈逐渐增多趋势.结论血清RANTES 浓度的变化与急性排斥反应的进程相关,在胰腺十二指肠移植早期的排斥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急性排斥反应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有帮助.
作者:陈彦;朱兴国;李德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回顾分析4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再手术的常见原因有相同间隙和不同间隙椎间盘突出复发、腰椎管(侧隐窝)狭窄未能彻底减压、继发性腰椎不稳等.认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前,必须明确诊断、精确定位,并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再手术的目的是解除症状、恢复功能、重建脊柱稳定性.
作者:范志海;沈忆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OX-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生存素(Survivin)表达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43例鼻咽癌组织中COX-2和 Survivin的表达.结果 COX-2和Surviv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1%(33/43)和76.7%(32/43),COX-2在Ⅳ期病例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14/14),并与Survivin的表达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 COX-2的过度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抑制细胞的凋亡过程密切相关.
作者:周乐源;周菊英;吴玉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例.结果平均随访5.5个月,按JOA评分评价手术效果,术前平均13.5分,术后平均15.6分.结论前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安全,可靠.
作者:张兴祥;朱贤;谷遐龄;葛建飞;沙卫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贲门癌中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PTEN)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贲门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TEN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贲门癌中PTEN基因表达率为43.1%, 而癌旁正常组织为100%,PTEN基因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从蛋白水平证明PTEN基因表达缺失或降低与贲门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TEN蛋白表达的检测可能成为判断贲门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部分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徐中华;钱海鑫;钱永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总结射频消融(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11例的疗效.均先行腔内电生理检查,寻找佳靶点进行消融.结果消融成功率99.03%,复发率3.44%,并发症发生率1.2%,无死亡病例.表明RFCA是治疗AVNRT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庆业;蒋廷波;刘志华;杨向军;宋建平;惠杰;郑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例明确诊断AMI患者在行急诊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急性血栓形成,即给予国产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治疗,先以10 μg/kg的剂量在3 min内静注,随后以0.15 μg/kg·min-1的剂量维持静滴36 h.结果急性血栓在5 min内完全消失,同时观察1周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盐酸替罗非班的应用,为抑制支架急性血栓的形成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作者:许海峰;杨向军;周亚峰;陈弹;惠杰;蒋廷波;宋建平;刘志华;蒋文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血清褪黑素水平及其在不同病情和不同病期时的变化,阐明褪黑素在HIE发病与病情进展中的作用,并为褪黑素治疗HIE提供依据.方法用褪黑素放射免疫诊断试剂盒测定轻度和中重度HIE各20例急性期与恢复期的血清褪黑素值,并与20名正常足月新生儿作对照.分析HIE程度(轻度和中重度)、HIE病期(急性期和恢复期)对血清褪黑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1)血清褪黑素水平在轻度HIE急性期时高于正常对照组,恢复期时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2)血清褪黑素水平在中重度HIE急性期时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恢复期时高于正常对照组.(3)血清褪黑素水平在轻度HIE急性期高于恢复期,中重度HIE急性期低于恢复期.(4)血清褪黑素水平在HIE急性期轻度HIE高于中重度HIE,恢复期轻度HIE低于中重度HIE,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褪黑素对HIE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病情较轻、急性期血清褪黑素水平升高的HIE预后较好,病情较重、急性期血清褪黑素水平降低的HIE预后较差.
作者:孙斌;冯星;钱志红;史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单纯闭合性小肠破裂,临床表现较为隐匿,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的困难[1].我院1999年至2004年共收治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3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煦禾;朱兴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MMP-9基因蛋白在68例胃癌的表达情况,以20例非肿瘤性胃黏膜组织作对照,对随访14个月至13年的35例患者作了生存分析.结果 68例胃癌组织MMP-9阳性表达率86.76%(59/68),对照组胃黏膜组织阳性表达率20.00%(4/20).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的MMP-9阳性表达率比无淋巴结转移者高,分别为95.65%、68.18% (P<0.05);侵及黏膜及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胃癌的 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91.30%、92.05% (P<0.05).MMP-9阳性者术后1、3、5、7、10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90.00%、56.67%、36.67%、10.00%和3.33%,MMP-9阴性患者术后1、3、5、7、10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100%、100%、80.00%、60.00%和40.00%.MMP-9阳性患者术后生存率比MMP-9阴性患者显著降低(P<0.01).结论 MMP-9高表达促进肿瘤转移.MMP-9在胃癌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
作者:王小侠;冯一中;周剑影;郭晓葵;刘玉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SA)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72只随机分4组, 一组行切除椎板但不损伤脊髓,其他三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术后立即分别腹腔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SA (5 mg/kg)、甲基强的松龙(MP, 100 mg/kg).于术后2、12、24 h取SCI段标本,采用干湿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SCI段水、钙含量.结果 SCI区组织水和钙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应用SA后水和钙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MP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A能明显降低SCI段脊髓水、钙含量,对SCI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作者:郭开今;陈向阳;张志明;唐天驷;杨惠林;袁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近四年两所医院116例确诊急性肺栓塞(PE)病例进行总结.前二年对疑诊病例用肺动脉造影(PA)作为主要诊断手段;后二年对疑诊病例采用临床评价结合血清D-二聚体测定及螺旋CT肺动脉造影新诊断策略,所有病例随访1个月.结果:前二年22例疑诊病确诊PE14例;后二年346例疑诊病例确诊PE102例,应用新诊断策略后确诊病例明显增多.随访1个月未见新发病例.提示临床评价结合血清D-二聚体测定及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可能是诊断PE的较好策略.
作者:侍巍;刘化;陆文彬;郑宏;张山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初步研究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在人椎间盘的蛋白质组特性研究中的价值和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椎间盘疾病寻找有效途径.方法取人的正常椎间盘组织(包括纤维环和髓核),针对细胞外基质分子蛋白进行蛋白萃取,通过氯化铯梯度离心去除蛋白多糖,通过固相pH梯度(IPG)等电聚焦和梯度聚丙烯酰胺双向电泳分别分离纤维环和髓核的蛋白质,分析电泳图像,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仪对蛋白质点进行分析鉴定. 结果双向电泳显示,纤维环和髓核的细胞外基质小分子蛋白无明显差异,纤维环和髓核中的小分子蛋白在pH 3~10、分子量16~250 kd范围内能被很好地分离.对各蛋白质点行质谱仪鉴定,分别确定了其中相同的19种蛋白质.结论双向电泳可有效地分离椎间盘组织中细胞外基质小分子蛋白,通过质谱仪鉴定可以确定其组成成分,为进一步研究椎间盘软骨细胞外基质小分子蛋白的功能及在椎间盘病变中的改变和所起的作用打下基础.
作者:冯皓宇;郝跃峰;关海山;李承罡;唐天驷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