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皓宇;郝跃峰;关海山;李承罡;唐天驷
心脏移植是治疗晚期心脏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此类患者术前心功能及全身情况均较差,手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故对麻醉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院2003年9月至2004年12月进行了3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迄今3例患者健康状况良好,现就其麻醉管理报道如下.
作者:姚晓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目的是尽可能早地发现有听力障碍的个体,使其在语言发育关键期之前得到确认和干预,使对患儿语言和智力发育的不利影响降低到低程度.我院从2000年底起利用耳声发射即OAE对本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足月新生儿筛查结果已有报道[1],现将高危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听力筛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将84例全麻鼻窦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硝酸甘油组(Ⅱ组)、亚宁定组(Ⅲ组)和硝酸甘油伍用艾司洛尔组(Ⅳ组)4组,每组各21例,术中以平均动脉压降至基础值的70%为准,连续观察4组患者降压期间手术时间、失血量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Ⅱ、Ⅲ、Ⅳ组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患者心肌耗氧量明显减少(P<0.01);Ⅱ组术中心率明显增加(P<0.01),Ⅲ、Ⅳ组心率无明显变化.提示控制性降压麻醉在鼻内窥镜术中可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亚宁定对普通患者应用较好,硝酸甘油伍用艾司洛尔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学兰;王琛;谢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心肌成纤维细胞成为基因靶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改良的差速贴壁法培养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并加以鉴定;利用携带新霉素抗性基因(neor)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VSV-G/MuLV)转导培养的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用G418筛选法观察基因转导效果.结果成功建立高纯度心肌成纤维细胞培养模型;转基因后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后2周左右见大量克隆形成.结论假型病毒载体成功介导neor基因转导入心肌成纤维细胞,表明心肌成纤维细胞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基因治疗的靶细胞.
作者:杨文涛;施立;陈勇兵;钱永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纤溶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及福辛普利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9例发病24 h内的AMI 患者随机分为福辛普利组(21例)和常规治疗组(18例),福辛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福辛普利(10 mg/d),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含量与活性、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并取20名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AMI患者PAI-1含量和活性、Ang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PA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患者血浆AngⅡ浓度与PAI-1含量和活性成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8和0.61,均P<0.01),与t-PA活性无关(r=0.24,P>0.05).治疗后2周福辛普利组较常规治疗组PAI-1含量和活性、AngⅡ浓度显著降低(P<0.01),t-PA活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 AMI患者早期纤溶活性降低并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有关,福辛普利通过降低AngⅡ水平可以提高AMI患者内源性纤溶活性,可能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减少AMI后再梗死事件和早期病死率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闫继锋;刘志华;黄振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的MRI资料.结果除2个较小子宫肌瘤病灶术前MRI诊断可疑外,其余诊断均符合病理结果.笔者认为正确认识两者的MRI信号特征是MRI准确诊断子宫多发病灶的基础,结合病灶的强化特征、境界、与子宫结合带的关系和局部子宫轮廓的变化等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MRI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张梅花;陆之安;沈钧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CA125的水平及其产生的原因.方法 CA125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标记免疫法(CLIA).共测定了肾病综合征患者27例(分为两组:一组为伴有浆膜腔积液14例,另一组为不伴有浆膜腔积液13例)、正常对照组20人.结果伴有浆膜腔积液组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不伴有浆膜腔积液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结论伴有浆膜腔积液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清CA125会升高,其原因可能与肾病综合征并发的胸、腹水等有关.
作者:周玲;柴华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MMP-9基因蛋白在68例胃癌的表达情况,以20例非肿瘤性胃黏膜组织作对照,对随访14个月至13年的35例患者作了生存分析.结果 68例胃癌组织MMP-9阳性表达率86.76%(59/68),对照组胃黏膜组织阳性表达率20.00%(4/20).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的MMP-9阳性表达率比无淋巴结转移者高,分别为95.65%、68.18% (P<0.05);侵及黏膜及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胃癌的 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91.30%、92.05% (P<0.05).MMP-9阳性者术后1、3、5、7、10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90.00%、56.67%、36.67%、10.00%和3.33%,MMP-9阴性患者术后1、3、5、7、10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100%、100%、80.00%、60.00%和40.00%.MMP-9阳性患者术后生存率比MMP-9阴性患者显著降低(P<0.01).结论 MMP-9高表达促进肿瘤转移.MMP-9在胃癌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
作者:王小侠;冯一中;周剑影;郭晓葵;刘玉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40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过程中42例出现MODS,发生率为10.29%.其中死亡29例,病死率为69.05%.颅脑损伤后出现MODS的机制有脑组织严重损伤、全身低灌注状态、低氧血症及严重感染等.认为及时有效地缓解颅内高压、恢复脑灌注压和脑干功能是治疗的关键,合理治疗肺部并发症是控制MODS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鉴;毛振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调查福州市男、女人群前臂远端的峰值骨量及其形成的年龄,探讨峰值骨量、骨密度与运动因素的关系,为建立该地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和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Lunar PIXI#50875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福州市246名25~45岁的健康成年人进行非优势前臂远端骨密度测定,并制定调查表格,对有关的运动因素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单向方差和t检验分析.结果 (1)30~岁年龄组前臂远端骨密度显著高于同性别25~岁和40~岁年龄组骨密度.(2)在同一年龄组中, 25~岁和30~岁年龄组,运动者的骨密度显著高于非运动者.在运动者中,运动方式为2级者其骨密度显著高于运动方式为1级者.结论福州市男、女前臂峰值骨量均出现在30~岁年龄组.男、女峰值骨密度分别为0.577±0.061 g/cm2、0.496±0.037g/cm2.增加承重性运动有助于提高骨密度和峰值骨量.
作者:杨沛彦;苏友新;孙俊英;许书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椎体间植骨加Z-plate内固定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采用新鲜成人胸腰椎标本(T12-S1)10具,制成前、中柱损伤模型,分别以Z-plate和椎体间模拟植骨后加Z-plate固定,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研究,并应用于临床.结果椎体间植骨加Z-plate固定比单纯Z-plate固定脊柱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前路植骨加Z-plate固定可以加强失稳脊柱的稳定性,对损伤脊柱的重建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朱建炜;董启榕;成红兵;王以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干预前后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脂联素和炎症因子IL-6水平的变化,以及与大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检测14名正常人(对照组)、24例2型糖尿病非肥胖和16例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IL-6水平,计算其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予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文迪雅)进行药物干预,并对部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尤其是肥胖组,存在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低脂联素血症,而IL-6水平明显增高(P<0.01),脂联素水平与HOMA-IR、BMI、IL-6、IMT成负相关,而IL-6与HOMA-IR、BMI、IMT成正相关.药物干预后,胰岛素抵抗、脂联素和IL-6水平均有明显改善,特别在肥胖组(P<0.05、P<0.01).结论低脂联素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IL-6参与糖尿病特别是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同时,还具有潜在的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施毕旻;成兴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总结射频消融(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11例的疗效.均先行腔内电生理检查,寻找佳靶点进行消融.结果消融成功率99.03%,复发率3.44%,并发症发生率1.2%,无死亡病例.表明RFCA是治疗AVNRT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庆业;蒋廷波;刘志华;杨向军;宋建平;惠杰;郑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β-七叶皂甙钠(SA)对脊髓损伤(SCI)早期过氧化反应和活性氧水平的抑制作用,探讨SA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72只随机分4组,一组椎板切除不损伤脊髓, 另三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SCI模型,术后立即分别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SA 5 mg/kg、甲基强的松龙(MP)100 mg/kg.于术后2、12、24 h取SCI段标本,测定损伤段脊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活性氧水平(ROS).结果 SCI后伤段组织SOD显著减少(P<0.01),MDA和ROS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SA能显著提高伤段脊髓组织SOD水平和抑制MDA产生,显著降低ROS水平.其作用和MP相当.结论 SA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功能,能有效抑制SCI早期受损局部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活性氧水平,对SCI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作者:陈向阳;郭开今;董启榕;张志明;汤押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分析10例Sturge-Weber综合征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其中7例行CT扫描,4例行MRI扫描.结果10例均有脑萎缩; 8例有不同程度皮层钙化; 6例出现患侧侧脑室扩大,1例患侧侧脑室变小;8例颅骨板障增厚,2例患侧额窦腔扩大;4例出现深静脉异常;5例增强见脑回样强化.认为正确认识该病的影像学表现,对诊断该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可武;沈钧康;杨晓春;龚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我科对23例皮肤开放性创伤用超吉抗菌剂雾状喷液(成都超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彭玉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考察ADFC对前路颈椎融合的影响.方法对10只雌性山羊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分为自体髂骨三面皮质骨组和ADFC+自体髂骨组两组,每组5只动物.术后6、10、14、18、24周进行高分辨X线片检查,观察椎间隙高度,植骨块是否滑移、塌陷、是否出现放射学融合;组织切片观察融合情况.结果术后24周时,ADFC+自体髂骨组5只Ⅲ级融合,自体髂骨组2只Ⅱ级融合,3只Ⅲ级融合;ADFC的组织学评分均为4分,表明ADFC+自体髂骨组均实现了骨性融合.结论 ADFC生物相容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可缩短融合时间,增加融合率;在融合阶段,放射学观察表明ADFC维持了其原始高度.
作者:钱邦平;唐天驷;杨惠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间经B超诊断与病理证实先天性巨输尿管9例,现对其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收集相关病例以资鉴别诊断.
作者:张迎春;方军初;陈明;沈钧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发SD大鼠膀胱癌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学动态过程.方法 MNU大鼠膀胱灌注每2周1次,每次2 mg,共4次.随机观察实验第3、6、9、12、14周膀胱黏膜的改变,并在9、12和14周膀胱灌注125I-UdR后行SPECT平面显像.结果膀胱灌注3周出现不典型增生,6周有原位癌改变,9周膀胱内有明显癌性肿块,12~14周膀胱内均出现乳头状癌或浸润性癌,9周的致癌率100.0%,组织学改变及病理学特征与人膀胱癌十分相似.SPECT显像见125I-UdR 膀胱灌注3 d后诱癌组大鼠膀胱区放射性浓集.结论 MNU灌注诱导大鼠膀胱癌模型为一理想的动物模型.致癌过程经历不典型增生、乳头状瘤形成和癌变动态过程.
作者:杨玉成;侯建全;周守军;袁和兴;卢建林;刘洪兴;康苏娅;章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单纯闭合性小肠破裂,临床表现较为隐匿,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的困难[1].我院1999年至2004年共收治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3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煦禾;朱兴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