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再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7例临床分析

范志海;沈忆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复发, 再手术
摘要:回顾分析4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再手术的常见原因有相同间隙和不同间隙椎间盘突出复发、腰椎管(侧隐窝)狭窄未能彻底减压、继发性腰椎不稳等.认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前,必须明确诊断、精确定位,并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再手术的目的是解除症状、恢复功能、重建脊柱稳定性.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普伐他汀对去势大鼠BMP-2表达及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治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12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40只,氯氨酮(5 mg/100g)麻醉条件下,其中30只打开腹腔去除双侧卵巢,逐层缝合,另10只予以单纯打开腹腔不切除卵巢.将大鼠分为A组(模型组)、B组(治疗组)、C组(阳性对照组)、D组(假手术组)4组,饲养12周后,分别予以生理盐水(10 ml/kg)、普伐他汀水溶液(2 mg/kg)、α-D3水溶液(0.05 μg/kg)及生理盐水(10 ml/kg)灌胃.灌胃12周后,处死各组动物,取右胫骨上端做病理切片,通过HE染色对成骨细胞等进行观察比较;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经过12周的普伐他汀水溶液灌胃治疗,明显增加成骨细胞数量(P<0.05),而且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有BMP-2的棕色深染,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普伐他汀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是通过提高BMP-2的表达来实现的.

    作者:王靖;姚啸生;唐天驷;滕红林;叶澄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社区与医院内感染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为了解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内感染与社区感染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分析2003年所有从临床患者分离到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结果共分离菌株1870株,其中院内感染菌株664株,社区感染菌株1206株,院内感染真菌感染比例远高于社区感染(P<0.05);院内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社区感染菌株.提示及时总结当地社区与医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及耐药菌变迁规律,对指导临床正确选药意义重大.

    作者:吴旭琴;刘月秀;张险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95例胃角溃疡的临床及胃镜特点分析

    为探讨胃角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对295例内镜发现的胃角溃疡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表现及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女比为4.4∶1,良性溃疡275例(93.2%),恶性溃疡20例(6.8%).良恶性溃疡临床表现无明显区别,但镜下表现有差异.恶性溃疡中,管状腺癌10例(50%),低分化腺癌6例(30%),黏液腺癌1例(5%),印戒细胞癌3例(15%).胃角溃疡多发于41~60岁的中年男性.认为对于有中上腹不适等症状的中老年患者,应积极给予胃镜及病理检查.

    作者:李祎;王少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MRI诊断分析

    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的MRI资料.结果除2个较小子宫肌瘤病灶术前MRI诊断可疑外,其余诊断均符合病理结果.笔者认为正确认识两者的MRI信号特征是MRI准确诊断子宫多发病灶的基础,结合病灶的强化特征、境界、与子宫结合带的关系和局部子宫轮廓的变化等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MRI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张梅花;陆之安;沈钧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脊髓损伤早期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活性氧水平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β-七叶皂甙钠(SA)对脊髓损伤(SCI)早期过氧化反应和活性氧水平的抑制作用,探讨SA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72只随机分4组,一组椎板切除不损伤脊髓, 另三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SCI模型,术后立即分别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SA 5 mg/kg、甲基强的松龙(MP)100 mg/kg.于术后2、12、24 h取SCI段标本,测定损伤段脊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活性氧水平(ROS).结果 SCI后伤段组织SOD显著减少(P<0.01),MDA和ROS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SA能显著提高伤段脊髓组织SOD水平和抑制MDA产生,显著降低ROS水平.其作用和MP相当.结论 SA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功能,能有效抑制SCI早期受损局部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活性氧水平,对SCI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作者:陈向阳;郭开今;董启榕;张志明;汤押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RANTES在同种异体胰腺十二指肠移植大鼠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正常T细胞分泌调节活化因子(RANTES)在同种异体大鼠胰腺十二指肠移植模型早期血清中的表达及移植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方法使用SD大鼠20只作为供体、Wistar大鼠20只作为受体行同种异体胰腺十二指肠移植;Wistar大鼠20只行单纯左肾切除作为对照.于术后12 h、1 d、2 d、3 d分批处死取血清,Elisa法检测RANTES表达的变化,光镜下观察移植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随时间的延长,对照组RANTES无明显变化,实验组RANTES的表达呈逐渐上升趋势,较同期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移植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与RANTES的表达相对应,呈逐渐增多趋势.结论血清RANTES 浓度的变化与急性排斥反应的进程相关,在胰腺十二指肠移植早期的排斥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急性排斥反应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有帮助.

    作者:陈彦;朱兴国;李德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类风湿关节炎血小板参数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比较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组74例、缓解组15例和正常对照组48人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差异,分析血小板参数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分型、免疫球蛋白(Ig)和补体C3、C4的相关性.结果:RA活动组PLT、PCT比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1),MPV明显比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小(P<0.05).PLT、PCT分别与RF、ESR、CRP、Ig成正相关,MPV和IgA成负相关.提示PLT、PCT及MPV作为RA活动的临床指标,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祁军;顾美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脂联素、IL-6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干预前后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脂联素和炎症因子IL-6水平的变化,以及与大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检测14名正常人(对照组)、24例2型糖尿病非肥胖和16例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IL-6水平,计算其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予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文迪雅)进行药物干预,并对部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尤其是肥胖组,存在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低脂联素血症,而IL-6水平明显增高(P<0.01),脂联素水平与HOMA-IR、BMI、IL-6、IMT成负相关,而IL-6与HOMA-IR、BMI、IMT成正相关.药物干预后,胰岛素抵抗、脂联素和IL-6水平均有明显改善,特别在肥胖组(P<0.05、P<0.01).结论低脂联素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IL-6参与糖尿病特别是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同时,还具有潜在的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施毕旻;成兴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5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处理和干预

    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发的及常见的并发症,对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安全及健康均有严重威胁.我院2001年至2004年收治5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经及时临床处理和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文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

    心脏移植是治疗晚期心脏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此类患者术前心功能及全身情况均较差,手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故对麻醉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院2003年9月至2004年12月进行了3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迄今3例患者健康状况良好,现就其麻醉管理报道如下.

    作者:姚晓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下鼻甲注射治疗慢性鼻炎480例疗效观察

    采用下鼻甲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鼻炎480例,并与下鼻甲注射5%鱼肝油酸钠治疗的200例慢性鼻炎作对照.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8%,对照组为38.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慢性肥厚性鼻炎的43.3%(P<0.01).治疗组注射后反应轻,无毒副作用.表明复方丹参注射液下鼻甲注射治疗慢性鼻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简便价廉,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洪育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心痛宁调节大鼠缺血心肌ecNOS及其基因表达

    目的观察心痛宁汤剂对大鼠缺血心肌ecNOS及ecNO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加冰水刺激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心痛宁对大鼠缺血心肌ecNOS及ecNOS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大鼠心肌ecNOS及ecNOS mRNA 表达下调,心痛宁能上调大鼠缺血心肌ecNOS及ecNOS mRNA表达.结论心痛宁上调大鼠缺血心肌ecNOS及ecNOS mRNA的作用可能是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晓岚;张亚男;叶新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411例疗效分析

    总结射频消融(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11例的疗效.均先行腔内电生理检查,寻找佳靶点进行消融.结果消融成功率99.03%,复发率3.44%,并发症发生率1.2%,无死亡病例.表明RFCA是治疗AVNRT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庆业;蒋廷波;刘志华;杨向军;宋建平;惠杰;郑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自发性脑出血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相关因素分析

    根据260例脑出血住院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及白细胞计数确定是否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分析与SIRS发生相关的因素.结果260例脑出血患者中,发生SIRS 141例,119例无SIRS.脑出血后SIRS的发生与脑出血的危重程度、病灶部位、出血量及基础疾病密切相关.存在SIRS者的病死率较无SIRS者明显升高.认为脑出血后出现SIRS提示疾病仍在进展,预后较差;除脑出血本身的严重程度外,患者并存的躯体疾病也是激发SIRS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应柱;包仕尧;吴冠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脊髓损伤段钙、水含量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SA)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72只随机分4组, 一组行切除椎板但不损伤脊髓,其他三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术后立即分别腹腔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SA (5 mg/kg)、甲基强的松龙(MP, 100 mg/kg).于术后2、12、24 h取SCI段标本,采用干湿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SCI段水、钙含量.结果 SCI区组织水和钙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应用SA后水和钙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MP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A能明显降低SCI段脊髓水、钙含量,对SCI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作者:郭开今;陈向阳;张志明;唐天驷;杨惠林;袁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VEGF、iNOS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蛋白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iNOS蛋白在59例不同病理分级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iNOS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6.2%(45/59)、71.2%(42/59),VEGF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VEGF、iNOS均与肿瘤单位视野中血管平均值(MVD)密切相关(P<0.05).VEGF、iNOS的表达存在相关性.结论 VEGF表达与脑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及肿瘤性血管的生成存在密切的相关性;iNOS通过协同和促进VEGF的表达及肿瘤性血管的生成,间接参与肿瘤细胞的恶性演化.

    作者:谢芳;顾永平;柴玉海;任苏勤;施勤;张学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超吉抗菌剂在开放性创伤中的应用

    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我科对23例皮肤开放性创伤用超吉抗菌剂雾状喷液(成都超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彭玉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后凸成形术疗效评估中骨折椎体高度的测量

    目的探讨后凸成形术疗效评估中骨折椎体高度的测量方法.方法选8套干燥成人胸腰椎标本,按解剖序列拍摄X线侧位片,分别测量T1~ L5标本及X线片上椎体前缘、中央、后缘高度;以椎序为自变量、椎体高度为应变量进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探讨压缩骨折椎体原有高度的预测方法.结果 T1~L5椎体前缘、中央、后缘高度,无论是标本测量还是影像学测量,均与椎序分别成直线关系(P=0.0001,r>0.9);各高度影像学测量与解剖学测量值之间一致相关(r>0.9)而不受X线投照中心的影响;压缩椎体骨折前的高度可以按直线方程推出的公式进行推算.结论在同一X线片上选择两个恰当参照椎,可按公式准确求得压缩椎体骨折前的高度,为后凸成形术疗效评估中骨折椎体高度的测量提供准确可靠的方法.

    作者:牛国旗;杨惠林;王根林;金敏敏;姚飞荣;唐天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影响因素分析

    将96例经CT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根据出血2周后有无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11例)和非脑积水组(85例),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史、Hunt-Hess分级、多次出血、动脉瘤位置、出血破入脑室、急性脑积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脑积水组和非脑积水组在年龄、发病后的Hunt-Hess分级、多次出血、出血破入脑室、急性脑积水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动脉瘤性SAH后慢性脑积水的形成有较明确的影响因素,熟悉这些因素,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改善预后.

    作者:陈泽军;周岱;贺震民;吴旻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免疫治疗后荷瘤小鼠树突状细胞的功能评价

    目的评价免疫治疗后荷瘤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激发T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激发型4-1BB抗体联合DC主动免疫治疗荷瘤小鼠.3H-TdR掺入试验检测免疫治疗后荷瘤小鼠骨髓来源DC体外激发T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法检测DC刺激T细胞分泌IL-2、IFN-γ及IL-10的水平.结果荷瘤小鼠骨髓前体细胞产生的DC激发T细胞增殖及分泌IL-2、IFN-γ的能力下降,但经过免疫治疗后,这类DC激发T细胞增殖及分泌IL-2、IFN-γ的能力均得到改善,而且免疫治疗效果越好,改善就明显.结论荷瘤小鼠经免疫治疗后,其骨髓前体细胞来源DC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李敏;陈成;古涛;周桓;张烽;朱一蓓;於葛华;张学光;顾宗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