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姚啸生;唐天驷;滕红林;叶澄宇
目的观察心痛宁汤剂对大鼠缺血心肌ecNOS及ecNO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加冰水刺激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心痛宁对大鼠缺血心肌ecNOS及ecNOS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大鼠心肌ecNOS及ecNOS mRNA 表达下调,心痛宁能上调大鼠缺血心肌ecNOS及ecNOS mRNA表达.结论心痛宁上调大鼠缺血心肌ecNOS及ecNOS mRNA的作用可能是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晓岚;张亚男;叶新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采用下鼻甲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鼻炎480例,并与下鼻甲注射5%鱼肝油酸钠治疗的200例慢性鼻炎作对照.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8%,对照组为38.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慢性肥厚性鼻炎的43.3%(P<0.01).治疗组注射后反应轻,无毒副作用.表明复方丹参注射液下鼻甲注射治疗慢性鼻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简便价廉,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洪育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抗坏血酸(AA)水平变化与急性胰腺炎(AP)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及维生素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患者40例,其中轻型急性胰腺炎(MAP)24例,SAP16例,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加用维生素C 2 g稀释于5%葡萄糖液500 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用7 d,对照组不用维生素C.另取1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和患者入院时血清AA及C-反应蛋白(CRP),SAP对照组及治疗组另外分别在入院第2、3、7天检测血清AA,并观察两组SAP患者腹痛、发热症状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AP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AA明显降低(P<0.01),CRP明显升高(P<0.01);SAP患者与MAP患者相比,血清AA显著降低(P<0.01),CRP显著升高(P<0.01);SAP治疗组入院第2、3、7天血清AA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SAP治疗组患者体温、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AP患者血清AA明显降低,且其降低程度与AP的严重程度相关,给予维生素C治疗能明显提高SAP患者血清AA水平,对SAP可能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蔡笃雄;陈卫昌;温晓持;许春芳;石建;缪丽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p16、hst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周期的改变与其肿瘤发生、瘤体大小、侵袭性生长方式等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70例垂体腺瘤,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8例垂体腺瘤,FCM技术检测40例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周期.结果垂体腺瘤中较广泛存在p16 mRNA和p16蛋白表达缺失或低下,分别为78.6% (55/70)和84.3%(59/70),两者成高度正相关(P<0.01).p16表达缺失或低下肿瘤的体积为2.21±0.72 cm3,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肿瘤的0.80±0.45 cm3 (P<0.01).侵袭性垂体腺瘤hst表达阳性率为55.6% (10/18),非侵袭性垂体腺瘤hst表达阳性率为13.3% (4/30),有显著性差异(P<0.01).hst表达阳性肿瘤体积为3.68±1.02 cm3,显著大于hst表达阴性肿瘤的体积2.16±1.12 cm3 (P<0.05).细胞增殖周期分析,侵袭性垂体腺瘤DI、PI及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1.38±0.62、11.35±1.26和4.0±1.96,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1.17±0.31、7.28±0.80和1.95±1.02 (P<0.05).结论垂体腺瘤组织形态属良性,却存在不同类型的生物学特性.这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与其瘤体大小、侵袭性生长方式等肿瘤特性相关,并为垂体腺瘤的个体化诊治及预后的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马文雄;惠国桢;吴士良;韦永新;陈桂林;张世明;周岱;杜子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0例对照组及71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胰岛素原(PI)及真胰岛素(TI) 及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水平.结果高血压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PI、PI/ TI 和IRI 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 而TI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高血压病患者血浆PI 浓度增高,存在早期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
作者:葛正中;杨向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CA125的水平及其产生的原因.方法 CA125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标记免疫法(CLIA).共测定了肾病综合征患者27例(分为两组:一组为伴有浆膜腔积液14例,另一组为不伴有浆膜腔积液13例)、正常对照组20人.结果伴有浆膜腔积液组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不伴有浆膜腔积液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结论伴有浆膜腔积液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清CA125会升高,其原因可能与肾病综合征并发的胸、腹水等有关.
作者:周玲;柴华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调查福州市男、女人群前臂远端的峰值骨量及其形成的年龄,探讨峰值骨量、骨密度与运动因素的关系,为建立该地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和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Lunar PIXI#50875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福州市246名25~45岁的健康成年人进行非优势前臂远端骨密度测定,并制定调查表格,对有关的运动因素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单向方差和t检验分析.结果 (1)30~岁年龄组前臂远端骨密度显著高于同性别25~岁和40~岁年龄组骨密度.(2)在同一年龄组中, 25~岁和30~岁年龄组,运动者的骨密度显著高于非运动者.在运动者中,运动方式为2级者其骨密度显著高于运动方式为1级者.结论福州市男、女前臂峰值骨量均出现在30~岁年龄组.男、女峰值骨密度分别为0.577±0.061 g/cm2、0.496±0.037g/cm2.增加承重性运动有助于提高骨密度和峰值骨量.
作者:杨沛彦;苏友新;孙俊英;许书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单纯闭合性小肠破裂,临床表现较为隐匿,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的困难[1].我院1999年至2004年共收治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3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煦禾;朱兴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将84例全麻鼻窦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硝酸甘油组(Ⅱ组)、亚宁定组(Ⅲ组)和硝酸甘油伍用艾司洛尔组(Ⅳ组)4组,每组各21例,术中以平均动脉压降至基础值的70%为准,连续观察4组患者降压期间手术时间、失血量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Ⅱ、Ⅲ、Ⅳ组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患者心肌耗氧量明显减少(P<0.01);Ⅱ组术中心率明显增加(P<0.01),Ⅲ、Ⅳ组心率无明显变化.提示控制性降压麻醉在鼻内窥镜术中可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亚宁定对普通患者应用较好,硝酸甘油伍用艾司洛尔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学兰;王琛;谢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心脏移植是治疗晚期心脏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此类患者术前心功能及全身情况均较差,手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故对麻醉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院2003年9月至2004年12月进行了3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迄今3例患者健康状况良好,现就其麻醉管理报道如下.
作者:姚晓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26例掌指骨骨折,应用AO微型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辅以早期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结果术后26例伤口均Ⅰ期愈合,无骨髓炎、钢板外露、断裂发生.术后随访6~12个月,26例骨折完全愈合,按手外科功能评定标准:优16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达92%.表明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牢固,有利于功能的恢复.
作者:沈国良;陆兴安;林伟;祁强;钱汉根;赵小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后凸成形术疗效评估中骨折椎体高度的测量方法.方法选8套干燥成人胸腰椎标本,按解剖序列拍摄X线侧位片,分别测量T1~ L5标本及X线片上椎体前缘、中央、后缘高度;以椎序为自变量、椎体高度为应变量进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探讨压缩骨折椎体原有高度的预测方法.结果 T1~L5椎体前缘、中央、后缘高度,无论是标本测量还是影像学测量,均与椎序分别成直线关系(P=0.0001,r>0.9);各高度影像学测量与解剖学测量值之间一致相关(r>0.9)而不受X线投照中心的影响;压缩椎体骨折前的高度可以按直线方程推出的公式进行推算.结论在同一X线片上选择两个恰当参照椎,可按公式准确求得压缩椎体骨折前的高度,为后凸成形术疗效评估中骨折椎体高度的测量提供准确可靠的方法.
作者:牛国旗;杨惠林;王根林;金敏敏;姚飞荣;唐天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解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患者预防感染应用抗菌药物的状况,抽取2004年第一季度普外科和胸外科手术患者的病历455份,按预先制定的表格逐项填写,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100%; 80.9%的患者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1~3种,多为一联、二联用药;手术后感染率不到1%.表明合理用药仍是主流,达到了预防感染的目的.
作者:陈伟民;张全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纤溶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及福辛普利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9例发病24 h内的AMI 患者随机分为福辛普利组(21例)和常规治疗组(18例),福辛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福辛普利(10 mg/d),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含量与活性、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并取20名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AMI患者PAI-1含量和活性、Ang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PA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患者血浆AngⅡ浓度与PAI-1含量和活性成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8和0.61,均P<0.01),与t-PA活性无关(r=0.24,P>0.05).治疗后2周福辛普利组较常规治疗组PAI-1含量和活性、AngⅡ浓度显著降低(P<0.01),t-PA活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 AMI患者早期纤溶活性降低并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有关,福辛普利通过降低AngⅡ水平可以提高AMI患者内源性纤溶活性,可能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减少AMI后再梗死事件和早期病死率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闫继锋;刘志华;黄振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直肠镜冷光源指引下,用Nd:YAG激光切除、气化直肠息肉510例共688颗.结果直径<1 cm和直径≥1 cm但<2 cm的直肠息肉的一次性治愈率分别为90.8%和68.2%,有显著差异(P<0.01).且后者有7例在术后3 d内有少量出血及激光性溃疡形成.提示直径<1 cm的直肠息肉用Nd:YAG激光治疗,方法简便,患者痛苦小,疗效好.反之,息肉直径≥1.0 cm者用Nd:YAG激光治疗,虽能治愈,但不能突出激光治疗的优越性,并且存在一定的风险.
作者:谢晓明;邢春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贲门癌中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PTEN)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贲门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TEN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贲门癌中PTEN基因表达率为43.1%, 而癌旁正常组织为100%,PTEN基因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从蛋白水平证明PTEN基因表达缺失或降低与贲门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TEN蛋白表达的检测可能成为判断贲门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部分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徐中华;钱海鑫;钱永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探究制作东莨菪碱致大鼠痴呆模型时使用东莨菪碱的佳剂量,对3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东莨菪碱0.3、1.0及2.0 mg/kg,然后使用Y型电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结果0.3 mg/kg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无明显改变,1.0 mg/kg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所下降,2.0 mg/kg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提示足量东莨菪碱是制作东莨菪碱痴呆动物模型的关键.
作者:徐建民;俞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总结射频消融(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11例的疗效.均先行腔内电生理检查,寻找佳靶点进行消融.结果消融成功率99.03%,复发率3.44%,并发症发生率1.2%,无死亡病例.表明RFCA是治疗AVNRT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庆业;蒋廷波;刘志华;杨向军;宋建平;惠杰;郑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MRI资料及临床资料,着重研究前列腺癌对周围组织侵犯及转移的MRI征象.结果32例中,MRI显示包膜侵犯19例,神经血管束(NVB)侵犯20例;精囊侵犯23例;周围脂肪受侵8例;侵及周边静脉丛10例;侵及闭孔内肌、提肛肌5例;侵及膀胱、后尿道及直肠前壁10例;淋巴结转移21例;骨转移19例.表明MRI是评价前列腺癌对周围组织侵犯及转移的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定性诊断和分期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魏友平;陆之安;沈钧康;沈纪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0例乳腺癌的大小、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ER、PR、C-erbB-2检测情况及治疗情况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ER、PR、C-erbB-2及治疗情况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侯红波;田力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