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体游离结肠平滑肌片腹膜外结肠造口的应用

刘琴远;胡阶林;俞冠东;胡饶;张东铭

关键词:结肠造口术, 结肠平滑肌片, 游离移植
摘要:对41例肛管直肠癌行自体游离肠管平滑肌片腹膜外结肠造口,取一段正常的长约3 cm乙状结肠,去除结肠浆肌层上的脂肪和黏膜,行节制性腹壁结肠造口.结果:粪便节制率为73.2%(30/41),15例行测压检查,造口处静息压平均为35.5±7.1 mmHg,无手术死亡,无远期并发症.提示自体游离肠管平滑肌片腹膜外结肠造口具有术后并发症少和排便节制功能好的优点,可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顽固性胸腔积液的诊治分析

    分析21例顽固性胸腔积液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探讨顽固性胸腔积液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结果:12例症状缓解,9例治愈出院,随访症状消失,疗效满意.提示恶性肿瘤、结核、术后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乳糜胸、二次手术等为顽固性胸腔积液发病的主要原因,及时查明病因,针对病因进行的治疗及采取胸腔闭式等必要的辅助治疗是关键.

    作者:杨华;沈振亚;翟光地;胡江文;陈一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外伤性肩关节后脱位的诊断和治疗(附6例报告)

    分析6例外伤性肩关节后脱位的诊治情况,探讨其诊断方法和临床疗效.结果:6例患者,初诊时误诊、漏诊4例.所有患者均在加拍肩关节穿胸位片或CT后确诊.误诊、漏诊4例中2例行切开复位,其余患者均闭合复位成功.随访6~24个月,闭合复位4例UCLA评分30~33 分,切开复位2例UCLA评分分别为19分和26分.提示仔细的临床查体和合适的影象学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早期闭合复位可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作者:朱立帆;杨惠林;王遥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肺挫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严格选择30例肺挫伤患者,用ELISA法测定TNF、IL-6、IL-8血清浓度的动态变化;合并少量血胸者同时测定胸腔积液TNF、IL-6、IL-8水平.选择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研究肺挫伤患者伤后血清及胸液中TNF、IL-6和IL-8的变化及作用.结果:肺挫伤患者血清中TNF、IL-6、IL-8水平明显升高;肺挫伤后胸腔积液中TNF、IL-6、IL-8升高极为显著,尤其IL-6的浓度.结果表明:炎性细胞因子TNF、IL-6、IL-8在肺挫伤后继发性肺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肺挫伤合并少量血胸患者胸液中TNF、IL-6、IL-8的变化,较为可靠地反应了肺组织局部损伤的程度,监测其变化,可更敏感地观察肺挫伤的治疗效果、预测肺损伤的演变.

    作者:杨文涛;陈勇兵;钱永跃;施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与预后分析

    回顾性分析21例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并与普通型平滑肌瘤比较. 探讨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结果: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患者临床表现以月经改变、发现腹部包块为主,占90.5%,核分裂0-4/10HPF的患者占90.4%,临床表现、肌瘤大小及数目与普通型平滑肌瘤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为良性肿瘤,预后良好,其与子宫内膜间质肿瘤(EST)相似,应注意鉴别.

    作者:寻克娟;钱志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浆BNP水平在心房颤动复律前后的变化

    目的探讨BNP与心房颤动(AF)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0例房颤复律患者(A组)房颤发作时和房颤终止后5 d及18例持续性房颤患者(B组)的血浆BNP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C组)进行比较.结果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其BNP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心房颤动影响血浆BNP水平的分泌,在转复为窦律后血浆BNP水平下降.

    作者:朱剑;洪小苏;徐卫亭;焦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大鼠骨质疏松模型中肝脏Hepcidin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SD大鼠骨质疏松形成过程中肝脏Hepcidin的变化趋势.方法用70 mg/kg/d维甲酸连续灌胃两周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用RT-PCR法测定第3、第8、第13天肝脏Hepcidin基因表达.结果肝组织Hepcidin基因表达在模型第8、第13天出现变化,其在RT-PCR电泳中表达降低.结论模型组肝组织Hepcidin基因的表达降低对于骨质疏松形成过程可能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Hepcidin可能成为骨质矿化异常诊断的新焦点,为进一步研究改变骨质疏松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马勇;徐又佳;王爱东;俞晨;王冰;张鹏;张振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将缺氧缺血性脑病(HIE)69例,随机分成纳络酮治疗组38例,常规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吸氧、降颅压、止痉及维持血压、血糖及内环境稳定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0.05~0.1 mg/kg/次静脉推注,第一天每6 h,第二天每8 h,第三天每12h.连用3 d.观察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提示纳络酮治疗HIE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发生.

    作者:张春生;徐云芳;陆智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立加利仙应用的探讨

    目的评价小剂量立加利仙治疗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老年肾脏尿酸排泄减少的原发高尿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例血尿酸正常的老年人作为基线对照.每日给予25 mg立加利仙,疗程一周.计算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尿酸(24h Uur)、尿酸清除率(Cur)、尿酸清除分数(FRUAC)、单位肾小球滤过率尿酸排出(EurGFCur)、尿尿酸与尿肌酐比值(Uur/Ucr).结果治疗一周后,高尿酸患者平均Sur从8.48±1.52 mg/dl降低至4.98±1.53 mg/dl,24h Uur、Cur、FRUAC、EurGFCur、Uur/Ucr均显著增加(P《0.01),同时Ccr无明显变化,肾脏尿酸负荷(Flur)明显减少(P《0.001).不同Ccr水平患者24h Uur增加百分数和Sur降低百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轻度肾功能减退老年患者,立加利仙可促进尿酸排泄,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短时间应用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邵迎红;田慧;李春霖;贾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情况分析

    使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的方法对200例有症状及无症状的儿童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分析.探讨儿童感激幽门螺菌后症状出现及不同年龄儿童的感染现状.结果:幽门螺杆菌在100名有症状儿童的感染率较高,为31%,而100名无症状儿童也有一定的感染率,为6%,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有增长趋势.提示幽门螺杆菌在儿童的总体感染率较高,感染后多数表现有消化道症状,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从而避免发生严重的病变,同时应积极预防家庭内部的接触传播,减少儿童的感染率.

    作者:朱海娟;冯星;武庆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变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60例,其中妊娠高血压患者15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1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另取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组MDA水平为7.02±3.05 n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5.16±2.79 nmol/L(P《0.01),妊娠高血压疾病组GSH-PX水平105.41±32.95 U/0.1 ml,明显低于对照组127.52±40.64 U/0.1 ml(P《0.05),两组SOD水平无显著差别.妊娠高血压疾病组Hcy为11.8±3.4 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9.7±3.0 μmol/L(P《0.01).并且妊娠高血压疾病组Hcy与MDA呈正相关.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由于氧化物质增加,抗氧化物质减少,氧化还原系统平衡失调,呈现氧化应激状态.

    作者:施亚菲;王锡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诊断性超声辐照对人早孕绒毛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早孕期经诊断性超声辐照后绒毛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将35例妊娠6~8周拟行人工流产孕妇分为I组(未行超声辐照组)、Ⅱ组(经腹部超声辐照)、Ⅲ组(经阴道超声辐照),Ⅱ组与Ⅲ组每组分为三类:5 min类、10 min类、15 min类,各组均在辐照后24 h以内取材.结果和Ⅰ组相比,Ⅱ组(15 min),Ⅲ组(10 min)和Ⅲ组(15 min)在绒毛组织超微结构方面出现变化,尤其后者.结论诊断性超声经腹部辐照时间在15 min分钟内基本上对早孕绒毛无创伤性,而经阴道超声辐照时间不宜超过10 min.

    作者:陈珊珊;夏飞;李子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在人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多药耐药的关系

    目的观察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 ,GCS)基因在人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分析耐药/非耐药白血病患者GCS基因和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mdr1)的表达水平及其两者的差异.结果白血病耐药组GCS基因扩增条带光密度相对比值明显高于非耐药组(P《0.05);白血病患者标本GCS基因扩增条带显著增强时往往伴有mdr1基因的表达,两者呈正相关(P《0.01、γ=0.6).结论白血病多药耐药患者GCS基因的表达明显强于非耐药患者,GCS基因的表达与mdr1基因相关.提示GCS基因可能在白血病多药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葛素梅;谢平;谢可鸣;沈云峰;顾中华;穆会君;王珏;张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脑钠肽(BNP)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对82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进行脑钠肽(BNP)水平检测,结果:BNP对于心衰有很强的预测价值.且BNP水平和LVI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值呈正相关,随着LVIDd值的增大,BNP水平升高.提示心衰并发急性呼吸困难的患者中,BNP(≥100 pg/ml)可作为心衰早期诊断的指标.

    作者:杨兵生;陈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42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式探讨

    回顾性分析428例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Ⅰ期167例,Ⅱ期261例)患者及随机抽取同期行Halsted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180例(Ⅰ期66例,Ⅱ期114例)的临床资料.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结果:乳腺癌Ⅰ、Ⅱ期患者改良根治术5年生存率与根治术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提示乳腺癌Ⅰ、Ⅱ期患者行改良根治术优于根治术.

    作者:过兆基;钱海鑫;郭钟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缺血预处理对肝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缺血再灌注、10 min缺血预处理、20 min缺血预处理4组,后两组分别以缺血前短暂缺血再灌注各10 min和20 min作预处理.采用DiOC6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测线粒体膜电位,化学法测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ATP酶活力,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状态,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此法用来探讨在急性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缺血预处理对肝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及有效的缺血预处理时间.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10 min缺血预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增高,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明显增强,ATP酶亦明显减少,而肝细胞凋亡指数则明显下降,线粒体形态表明其肿胀损伤程度亦明显减轻;20 min缺血预处理组则变化不明显.提示10 min缺血预处理可通过上调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线粒体膜通透性;上调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以增强肝线粒体抗氧自由基能力,减少氧自由基的合成,从而保护肝线粒体超微结构;下调ATP酶活性使ATP含量升高,电子传递功能恢复正常,从而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的发生来保护肝线粒体.而20 min缺血预处理则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朱丽均;孙庆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大学新生人缘关系心理健康的调查

    目的了解新生人缘关系心理健康状况、集中的心理问题及分析产生的原因,建立大学新生人缘关系能力的心理档案.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37名大学新生进行人缘关系心理状况调查.结果在调查的新生中,部分新生人缘关系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女生的人缘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人缘关系心理健康优于独生子女.新生们在处理人缘关系中,集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结论新生的人缘关系心理健康状况值得高度重视.

    作者:彭晓蓓;蒋晓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脉冲振荡法肺功能测定在学龄前哮喘儿童中的临床应用

    采用脉冲振荡法,对哮喘发作组54例,哮喘缓解组55例和正常对照组48例进行肺功能测定.探讨脉冲振荡法对学龄前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测的应用价值.组间比较5 Hz时、20 Hz时的气道阻力(R5、R20)、肺弹性阻力(X5)、和共振频率(Fres)及周围气道阻力(R5-R20). 结果:哮喘发作组R5、R20、Fres、R5-R20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q分别为:16.2,9.52,10.95,9.53,P《0.01),X5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q=11.86P《0.01).提示脉冲振荡法可以作为学龄前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测和治疗监测的方法.

    作者:项红霞;任文娟;华子仪;过静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64例临床分析

    对64例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缺血性脑卒中再次复发的好发时间以及危险因素.提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房颤、TIA等是常见的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

    作者:许燕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固骼生早期植入治疗高能量胫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固骼生(NovaBone)早期植入治疗高能量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98例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的高能量胫骨骨折患者随机被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前者行早期预防性骨折断端固骼生植入,后者不植入固骼生.结果随访平均8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实验组为8~16周(平均12周),无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对照组为12~36周(平均19周) ,5例延迟愈合(愈合时间7~8个月).按照Johner和Wruh标准评定,术后12周和26周时,实验组优良率分别为86%和100%,对照组为50%和89%,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固骼生早期预防性植入配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能量胫腓骨骨折,能加速骨折愈合,降低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发生率.

    作者:孙荣彬;孙俊英;杨玉生;朱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间断冷晶体液心肌保护下转流温度对系统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在冷晶体液间断灌注心肌保护时不同转流温度下进行小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探讨转流温度对系统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不同转流降温下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的患儿,以转流中直肠温度低点作为临床分析观察点,被引入的观察变量包括术中、术后的部分生理指标、术后早期尿量、胸引量,以及术后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种类和时间如:多巴胺使用时间、硝普钠使用时间等.结果经过统计筛选终入选的变量是术后24 h内尿量(ml/kg)、术中钾、呼吸机带机时间、多巴胺使用时间和24 h胸引量(ml/kg).结论随转流温度的增高,血钾也增高,多巴胺使用时间延长.但术后24 h内尿量(ml/kg),24 h胸引量(ml/kg)减少,呼吸机带机时间缩短.

    作者:翟光地;沈振亚;姜子菲;陈锡厚;杨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