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宁;楚国庆;李建红;周丽萍;马玉宝
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辨证用药为基础的传统制药技术.目前,中药炮制的研究中依然存在很多共性问题,使得炮制规范化难以提升,严重阻碍了中药炮制现代化发展进程.为全面提升中药炮制规范化程度,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文章围绕中药炮制相关的工艺过程、炮制原辅料、炮制机械设备及符合中药饮片特点的质量标准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针对目前行业现状,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思考与对策,供行业参考.
作者:徐颖;钟恋;刘玉杰;孙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糖尿病足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常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象下降显著,治疗总有效率90.48%,效果满意.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配合内外综合治疗糖尿病足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文博;李志悦;刘香春;蒲蔚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用刺五加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1次/d.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增分率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金杰;刘雪雪;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瓜蒌-薤白”是仲景治疗胸痹的重要药对,验之临床确有疗效.基于此,文章从中医学的药性理论出发,结合实验研究来探讨“瓜蒌-薤白”药对治疗胸痹的作用机制.从临床实际看,不论何种证型的胸痹,都会导致胸阳失于温通,“胸阳不宣”等基本病机贯穿在胸痹的整个病程之中,故辛温通阳的“瓜蒌-薤白”药对对各种胸痹类型都具有较好的改善和治疗作用,对于胸阳不宣型效果尤佳.
作者:梁伟;何家振;韩林涛;王亚伟;黄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以长春中医药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为例,通过建立第一课堂的相关课程群、第二课堂各类竞赛、专题培训以及“科学商店”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探讨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提高我国创新创业中医药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韩世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优化小儿金莲泡腾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方法 运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法,以溶化时间和pH值的综合评价作为评价指标,对泡腾颗粒剂中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配比、聚乙二醇6000的用量、甜蜜素的用量进行优化.结果 小儿金莲泡腾颗粒剂的佳制备工艺: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配比为0.83∶ 1(g∶g),聚乙二醇6000用量为4.4%,甜蜜素用量为0.84%.结论 该泡腾颗粒剂的溶化时间和pH值均符合要求,且制备工艺简便、稳定、可靠、实用.
作者:姜国萍;孙萍;尹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木脂素对胃癌细胞抗增殖过程中c-myc基因及蛋白的作用.方法 实验所用细胞为人胃癌MGC-803细胞,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免疫细胞化学、RT-PCR及Western检测c-myc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人胃癌MGC-803细胞生存率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降低(P<0.01).在24,48和72 h实验组胃癌细胞c-myc蛋白的表达均呈阴性,而对照组均呈强阳性(P<0.01).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c-myc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在对照组胃癌细胞中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而实验组胃癌细胞中逐渐降低(P<0.05).结论 木脂素对胃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抗增殖作用,其机制之一是通过下调c-myc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调控细胞周期.
作者:冯海一;张友波;李柱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设计专用于柴胡与狭叶柴胡鉴别的ARMS特异性引物,为柴胡、狭叶柴胡的药材鉴别提供分子鉴定依据.方法 根据柴胡、狭叶柴胡与其他柴胡属植物的rDNA ITS序列,寻找柴胡与狭叶柴胡的序列特异性位点,设计用于进行柴胡与狭叶柴胡分子鉴别的特异性引物.结果 该特异性引物为柴胡、狭叶柴胡的鉴别提供了分子鉴定依据,可从多种药材及中成药(蜜丸、水蜜丸)中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柴胡、狭叶柴胡.结论 运用特异性引物PCR法能有效地从植物和中成药(蜜丸及水丸)中鉴别出柴胡与狭叶柴胡,该方法具有准确、高效、省时、简便的特点.
作者:薛英;李晓伟;邢婕;张福生;秦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羊栖菜褐藻不同分子质量多酚抗抑郁活性.方法 将羊栖菜经浸提、萃取和超滤等步骤获得不同分子质量的褐藻多酚.对分离的不同分子质量多酚类物质采用经典的抗抑郁模型“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小鼠悬尾实验”进行抗抑郁药理活性研究,以小鼠行为绝望的不动时间作为指标,考察羊栖菜不同分子质量多酚类物质的抗抑郁活性.结果 小鼠悬尾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较,除了分子质量大于30000(SFP-01和SFP-W1)的组分,其余各组分显示均能降低小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具有相对的显著性差异.结论 羊栖菜褐藻不同分子质量多酚具有抗小鼠实验性抑郁作用.
作者:顾丽霞;潘成燕;赵水莲;关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下肢熏洗方对跖骨应力性骨折(stress fracture,SF)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将两种外观一样,浸泡时颜色及散发气味类似的熏洗方事先随机分为相等的两组,即A熏洗方组、B熏洗方组,对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就诊我院,诊断为跖骨应力性骨折患者,按就诊顺序发给对应编号的洗剂,每天浸泡1次,浸泡时间为30min,4周为一疗程,治疗后每周复查X片、CT、ECT,并进行应力性骨折部位骨痂、骨折线、肌肉疲劳程度6级(DOMS)评分及核素浓聚评级,一疗程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DOMS≤1级和应力性骨折部位骨折线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明显改善,A组总有效率为25.0%,B组总有效率为44.4%.随访中患者均获得临床愈合,达到DOMS≤1级的时间:A组为(9.00±1.10)周,B组为(8.28±0.83)周(P<0.01);骨折线消失时间:A组为(3.50±0.52)个月;B组为(2.83±0.62)个月(P<0.01).结论 中药熏洗方早期可有效减轻应力性骨折疼痛,同时远期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疗效明确,可在基层推广使用.
作者:陈振南;周忠;程俊华;周仁强;林雯;郭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不同采收期女贞子中代表性黄酮成分木犀草素和芹菜素量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了7个采收期女贞子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三氟乙酸(53∶47,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50 nm.结果 不同采收期女贞子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量的变化与采样时期具有相关性,从8月20日至12月23日总体呈波动逐渐下降趋势,两成分的含量由68.50 μg/g、34.22μg/g分别下降至25.52 μg/g、13.74 μg/g,下降了近2/3.结论 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含量高的时期在9月10日.
作者:戴一;贾晓益;汪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冠心病临床中医辨证分型与心脏结构、心电生理、血管病变、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组学改变等的关联进行系统阐述,目的是为深入探索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内在本质,寻找把支持中医证型的物质基础,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规范化依据.
作者:王凤;刘萍;杜文婷;章怡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从能量代谢角度探讨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配伍原理的内涵.方法 SPF级SD大鼠饲养于低温(4 ~6℃)环境,并分别于给药第15天、30天,每组各处理10只动物,分别采集相同部位心肌组织0.1g左右,精密称重,加9倍体积的PBS缓冲液制成浓度为10%的组织匀浆液,离心,分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PGC1α、CS、α-KGDHC含量.结果 随给药时间的延长,桂枝甘草汤能持续增高大鼠心肌PGC1α、CS、α-KGDHC含量(P<0.01,P<0.05),并且其作用是通过桂枝、甘草配伍共同实现的.结论 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配伍原理的内涵与调节心肌能量代谢,增高低温环境大鼠心肌PGC1α、CS、α-KGDHC含量有关.
作者:姚凤云;彭淑红;左铮云;王炳志;聂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引种柴胡不同采收期醇溶性浸出物、多糖、皂苷、总灰分及微量元素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及灰色模式识别法.结果 醇溶性浸出物与总灰分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要求;醇溶性浸出物在10月含量高,多糖11月含量高.总皂苷和皂苷a、d含量变化趋势类似,6月开始增长,8月底含量这高;铁和锰10月含量高,锌8月底含量高,铜9月含量高.8月底采收各指标关联度(0.6777)高,质量优,5月采收关联度小(0.3706).结论 不同采收期柴胡各成分含量差异较大,不同成分的高含量不在同一时期,用灰色模式识别法分析确定了引种柴胡佳采收期在8月底.
作者:段英姿;客绍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从microRNAs调控角度揭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病例分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无症状者组、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组,另设健康正常人组,空腹采集静脉血,借助Agilent Human miRNA 8×60k微阵列芯片检测血浆中microRNAs表达谱,运用SPSS19.0软件及在线SAS系统分析数据,求得各组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s谱(P<0.05),借助miRNA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TargetScan(V5.2)预测其靶基因并行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的差异表达microRNAs共60条(P<0.05),26条上调,34条下调;2倍以上差异表达的microRNAs23条,上调10条,其靶基因共500个,通过GO分析其功能主要涉及转录因子活性、免疫系统的发育、转运活动、细胞粘附等生命过程;下调13条,其靶基因共499个,通过GO分析其功能主要涉及转录因子活性、转移酶的活性、核酸结合、蛋白结合、转运、免疫系统的发育等生命过程.结论 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存在特异性差异microRNAs表达谱,涉及多个生命过程,揭示了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的分子机制.
作者:张传涛;郭尹玲;张技;王政;胡蓉;郑政隆;乔胃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扶正抑癌汤为南方医科大学臧堃堂教授所创的抗癌基础方,临床加减运用以治疗各种癌症疗效显著.
作者:邱钰芹;袁立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参苓益胃胶囊的药效学及毒理学进行基础研究.方法采用小鼠胃排空、大鼠慢性胃炎模型观察参苓益胃胶囊对胃的防护作用;观察参苓益胃胶囊对正常大鼠胃液分泌、胃液酸度、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观察小鼠对参苓益胃胶囊大耐受量.结果参苓益胃胶囊对小鼠胃排空无影响,可使大鼠胃酸酸度显著回升,胃蛋白酶活性回升.结论参苓益胃胶囊对小鼠胃排空无影响,可使慢性胃炎模型大鼠相应病理指标朝趋于正常值方向呈显著性改善,提示参苓益胃胶囊有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理作用,且无明显急性毒性反应.
作者:刘斌;刘柏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讨论了院校教育和中医师承在中医人才培养中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引入临床心理督导制度的概念,并对临床心理督导与中医师承的相似性及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对比,进而建议构建中医临床督导制度,并提出了基本的原则与框架.
作者:孙越异;徐光兴;刘娜;王蓓;殷忠勇;司群英;高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齐聪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余载,擅长治疗妇科疑难痼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证中辨证论治,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注重补肾健脾,同时衷中参西,重视药食互补,心身调护和外治法,颇获良效.文章总结其学术精要,供同道参考.
作者:周华;齐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芪参益气滴丸在临床上已经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并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近年来,广大医药工作者对其药理作用和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探讨.文章将近年来关于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芪参益气滴丸的深入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作者:陈景瑞;魏静;朱利洁;樊官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