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刚;柴程芝;黄煌
总结何洪阳教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经验,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服、理筋推拿、患髋练功和自我保健,主要体现了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养血通络和医患合作的治疗特点,阐明了痰瘀阻络是主要病机,扶正通络和综合治疗强壮关节的学术观点.
作者:罗详飞;何洪阳;肖清清;吕泽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揭示该方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TNBS/乙醇灌肠诱导UC形成,通过乌梅丸灌胃给药,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1、Hes-1、Math-1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1、Hes-1mRNA表达显著增强,Math-1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乌梅丸方给药后,大、中、小剂量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1、Hes-1 mRNA表达明显降低,Math-1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乌梅丸可通过Notch信号通路调节结肠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溃疡性结肠炎起治疗作用.
作者:闫曙光;惠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前列腺癌已成为男性生殖系统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欧美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已超过肺癌居于第1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于第2位[1].在治疗方面,去势治疗仍为重要措施,但大部分患者在经历18~24个月的中位期后,终将转化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2,3],进而导致抗雄激素治疗不敏感而终止治疗.中药治疗AIPC具有其优势地位,其中一些提取物有效成分对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扩散具有肯定作用.
作者:张瑶;陈军;李小江;贾英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独一味的不同有效部位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和热板测痛法观察不同有效部位镇痛活性;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法观察不同有效部位抗炎活性.结果 环烯醚萜苷类(400 mg/kg)能明显降低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增加小鼠热板痛阈值,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黄酮类和苯乙醇苷类作用较弱且与环烯醚萜苷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环烯醚萜苷类(400,200,100 mg/kg)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引起的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或P< 0.01),黄酮类(400,200,100 mg/kg)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耳廓肿胀,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苯乙醇苷类的作用较弱且与环烯醚萜苷类比较有较显著差异性(P< 0.05).结论 独一味中环烯醚萜苷类抗炎镇痛效果较好,是独一味的主要药效成分.
作者:郑亚男;杜文杰;尹雪霏;梅之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别考察枳壳水煎液和新橙皮苷、柚皮苷单体单独及配伍给药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作用的影响,以找寻枳壳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炭末推进法,分别计算给药组和对照组对正常小鼠小肠的炭末推进百分率.结果 枳壳水煎液低、中、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促进作用有随着剂量的加大而增强的趋势;柚皮苷、新橙皮苷单独给药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橙皮苷、柚皮苷配伍给药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枳壳水煎液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有明显促进作用,其所含主要黄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单独给药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无明显促进作用,两者配伍给药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证明柚皮苷和新橙皮苷是枳壳的药效物质.
作者:易徐航;夏放高;陈海芳;罗小泉;裴昆;黄佩佩;肖移生;杨武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松针不同提取物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并初步分析其活性成分.方法 松针经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得到不同溶剂浸提液;采用牛津杯扩散法检测各浸提液的抗菌活性,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低杀菌浓度;使用GC-MS检测松针乙酸乙酯提取物的组成成分.结果 松针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对9种供试病原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对松针乙酸乙酯提取液的分析表明,醇类、烃类物质为其主要组成成分.结论 松针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液均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有较大开发潜力.
作者:王经洋;李姝;杨小帆;李浩;于正洋;王敏;赵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紫癜性肾炎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血尿和(或)蛋白尿,几乎所有的紫癜性肾炎患儿都会出现血尿,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决定该病预后.丁樱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将紫癜性肾炎分为“风热夹淤”“血热夹淤”“阴虚夹淤”及“气阴两虚夹淤”四型,认为血瘀贯穿该病始终,并自拟“血尿Ⅰ方”以养阴清热,活血化瘀,治疗紫癜性肾炎血尿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姜淼;郭婷;丁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太溪穴(K13)为临床常用穴,太溪穴的具体作用机制是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的研究热点,分析现有的国内外相关太溪穴的fMRI研究文献,发现关于太溪穴的fMRI研究主要集中在太溪穴特异性和不同刺激方式与刺激参数的影响,结果是受试者的不同状态、太溪穴不同刺激方式与刺激参数均会影响成像结果.但刺激太溪穴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未完全清楚,今后研究中需排除研究中干扰因素,增加太溪穴不同刺激方式和参数的研究,加强fMRI、正电子断层发射技术(PET)、脑电图(EEG)和经颅磁刺激(TMS)的结合使用,并研究多种状态下的受试者.
作者:孙忠广;张剑;邹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冠心病临床中医辨证分型与心脏结构、心电生理、血管病变、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组学改变等的关联进行系统阐述,目的是为深入探索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内在本质,寻找把支持中医证型的物质基础,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规范化依据.
作者:王凤;刘萍;杜文婷;章怡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用刺五加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1次/d.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增分率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金杰;刘雪雪;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孙氏腹针治疗中风恢复期下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孙氏腹针联合体针治疗;对照组:单纯体针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下肢功能障碍临床症状、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和Barthel指数(MBI)中有关下肢运动功能部分评分具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孙氏腹针治疗中风恢复期下肢功能障碍更具优势.
作者:王一茗;张新昕;刘炼;杨春英;朱震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维药野西瓜总生物碱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工艺方法,并对总生物碱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 以野西瓜中盐酸水苏碱和总生物碱(以盐酸水苏碱计)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工艺条件;采用HPLC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并建立HPL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Hypersil NH2(4.6mm×250mm,5μm);乙腈-水线性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ml·min-1,柱温30℃,200~400nm全波长扫描.结果 盐酸水苏碱含量为8.3934mg·g-1,总生物碱(以盐酸水苏碱计)的含量为113.5783mg·g-1.检测波长确定为202nm,HPLC指纹图谱中共确定8个特征峰,主要色谱峰分离良好,10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结论 纯化工艺方便简单,提取物得率高、纯度好;HPLC定量测定和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准确,重现性良好,可用于准确分辨野西瓜总生物碱提取物的质量.
作者:于蕾;孙永雪;白晶;李海娇;李文兰;季宇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超声技术评价左心收缩功能,探讨冠心病痰瘀衍变左心室结构和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的特异性及其相互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26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痰非瘀证组118例,痰凝心脉证组72例,痰瘀痹阻证组77例,对3组研究对象进行超声检测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由非痰非瘀证组、痰凝心脉证组到痰瘀痹阻证组IVSd、LVPWd、EF、FS和二尖瓣(MV)EF斜率值总体上呈递减趋势,痰瘀痹阻证组与痰凝心脉证、非痰非瘀证组比较EF和FS值明显降低,呈显著差异(P<0.01),而三组间IVSd、LVPWd和二尖瓣(MV) EF斜率值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冠心病痰瘀衍变与左心室收缩功能损害程度有一定关系.
作者:喻松仁;艾志福;周丽;丁成华;袁肇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细胞力学加载装置,观察推拿(衮)法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探索(衮)法的行气活血效应机制.方法 培养HUVEC细胞,建立缺氧细胞模型,分别将正常细胞和缺氧细胞分为对照组、推拿组、推拿+维拉帕米组.除对照组外另两组均进行(衮)法干预,推拿方法在已建立的HUVEC细胞力学加载模型上进行,用Griess 还原法分别检测各组HUVEC细胞NO的合成与释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推拿(衮)法对HUVEC细胞eNOS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缺氧可导致HUVEC合成和释放NO量显著降低(P<0.01),eNOS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细胞相比,不论正常还是缺氧HUVEC细胞,推拿组NO合成和释放量显著增加(P<0.01),eNOS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强(P<0.01,)推拿+Ver组NO及eNOSmRNA相对表达量并未显著增加,提示Ca2+拮抗剂Ver能显著抑制手法的这种促进作用.结论 (衮)法能够激活HUVEC的分泌功能,促进内源性血管舒张因子NO的合成和释放,引发血管舒张,这是其实现行气活血效应的主要机制.但该作用可能与Ca2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马惠昇;张宏;严隽陶;沈国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亚健康的一般特征.方法 通过亚健康调查问卷,对成都的亚健康人群进行调查,探究成都地区亚健康基本证型及症状的特征.结果 成都人群亚健康症状,以咽干口燥想喝水(40.6%)、长叹气(37.1%)、脱发(35.9%)、急躁易怒(34.6%)、心中烦闷(34.5%)、喜热饮不喜冷饮(33.8%)、怕冷四肢发凉(33.4%)、大便干(32.5%)、神疲乏力(31.4%)、情绪不好,遇事普遍不高兴(31.3%)、没劳动也不想说话(31%)、食欲不佳(29%)等为主.证型以肝郁脾虚(22.1%)、肾阴虚(10.1%)、脾肾阳虚(9.3%)、肾阳虚(9.3%)、肝气郁结(8.7%)、肝郁化火(7.2%)、湿热(4.8%)、脾阳虚(4.5%)、气阴两虚(3.8%)、脾虚湿阻(2.9%)等为主.结论 成都亚健康证型及症状与本地地域、气候以及本地人群的生活习惯关系紧密.
作者:蔡力妍;吴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益智提取物(石油醚部位)对糖尿病肾病小鼠p27kip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以益智仁提取物(石油醚部位)20 g/(kg·d)灌胃,连续干预4周.定期观察各组小鼠的临床生化指标.实验结束时,处死小鼠取肾组织提取,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观察小鼠p27ki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糖尿病肾病模型组的小鼠p27kip1蛋白表达上调,在不同药物有效干预情况下,p27kipl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 益智仁提取物(石油醚部位)能促进p27kipl蛋白表达下调,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起到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谢毅强;刘嫱;韦祎;高湲;朱叶;房磊臣;零小妹;邢明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中药熏洗加关节松动术治疗对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中药熏洗加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40例仅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2% (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70.0% (28/40),关节活动优良率92.9%(39/42)也显著高于对照组77.5%(31/40),VAS疼痛评分(2.8±0.5)分、HAMD抑郁评分(18.4±2.3)分和HAMA焦虑评分(14.5±1.9)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9±1.1)分、(45.2±5.9)分和(39.3±4.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药熏洗与关节松动术配合治疗骨折后关节僵硬疗效确切,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和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情绪和临床症状.
作者:徐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黄芪等中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及其部分机制.方法 提取黄芪、枸杞、香菇、地黄、防风、当归、柴胡、板蓝根、蒲公英等9味中药多糖组分,分大、中、小剂量灌胃干预实验小鼠,连续给药7d后,采用ELISA法检测实验动物血清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等细胞因子水平,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 ①黄芪、枸杞、地黄等3味中药多糖组分一定浓度组小鼠血清GM-CSF、G-CSF、M-CSF中一个或多个集落刺激因子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具有浓度差异性(P <0.05或P<0.01);②当归多糖组分各浓度组小鼠血清M-CSF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减低(P<0.01),且具有浓度差异性(P<0.01).结论 黄芪、枸杞、地黄、当归等4味中药的多糖组分对机体集落刺激因子的干预效应的可能是这些中药免疫调节作用的部分途径.
作者:田维毅;葛金文;陈育;于红红;冷泠;张勇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茶多酚硬脂酸酯凝胶剂治疗银屑病的药效学.方法 采用普萘洛尔诱发小鼠银屑病模型、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模型、磷酸组胺致豚鼠瘙痒模型、低分子右旋糖酐-40致小鼠瘙痒模型,研究茶多酚硬脂酸酯凝胶剂对上述银屑病动物模型的作用.结果 茶多酚硬脂酸酯凝胶剂具有抑制普萘洛尔诱发小鼠银屑病模型表皮增生过快和异常角化、促进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止痒等作用,与阴性凝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茶多酚硬脂酸酯凝胶剂对银屑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开发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张涛;张少文;徐梦英;Stephen Hsu;田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从能量代谢角度探讨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配伍原理的内涵.方法 SPF级SD大鼠饲养于低温(4 ~6℃)环境,并分别于给药第15天、30天,每组各处理10只动物,分别采集相同部位心肌组织0.1g左右,精密称重,加9倍体积的PBS缓冲液制成浓度为10%的组织匀浆液,离心,分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PGC1α、CS、α-KGDHC含量.结果 随给药时间的延长,桂枝甘草汤能持续增高大鼠心肌PGC1α、CS、α-KGDHC含量(P<0.01,P<0.05),并且其作用是通过桂枝、甘草配伍共同实现的.结论 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配伍原理的内涵与调节心肌能量代谢,增高低温环境大鼠心肌PGC1α、CS、α-KGDHC含量有关.
作者:姚凤云;彭淑红;左铮云;王炳志;聂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