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淼;郭婷;丁樱
目的 研究茶多酚硬脂酸酯凝胶剂治疗银屑病的药效学.方法 采用普萘洛尔诱发小鼠银屑病模型、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模型、磷酸组胺致豚鼠瘙痒模型、低分子右旋糖酐-40致小鼠瘙痒模型,研究茶多酚硬脂酸酯凝胶剂对上述银屑病动物模型的作用.结果 茶多酚硬脂酸酯凝胶剂具有抑制普萘洛尔诱发小鼠银屑病模型表皮增生过快和异常角化、促进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止痒等作用,与阴性凝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茶多酚硬脂酸酯凝胶剂对银屑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开发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张涛;张少文;徐梦英;Stephen Hsu;田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腰腿痛是常见临床表现,常见于痹证.腰痛,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腰椎椎管狭窄、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炎等疾病均可引起.文章通过分析古代文献中关于艾灸疗法治疗腰腿痛的论述,思考古代医家关于艾灸疗法治疗腰腿痛的宝贵经验的认识对现代治疗腰腿痛地有益影响,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作者:黄萍萍;廖军;郑佳璇;张乐;谢巧瑜;郑春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孙氏腹针治疗中风恢复期下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孙氏腹针联合体针治疗;对照组:单纯体针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下肢功能障碍临床症状、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和Barthel指数(MBI)中有关下肢运动功能部分评分具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孙氏腹针治疗中风恢复期下肢功能障碍更具优势.
作者:王一茗;张新昕;刘炼;杨春英;朱震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的通路.方法 信号通路分析采用KEGG,代谢产物分子注释、相关的酶或转运蛋白及其相关性质分析采用HMDB,代谢产物路径可视化采用metPA网络软件.结果 用MetPA分析的生物代谢通路显示,9个代谢产物参与了15条代谢路径.其中糖酵解和糖异生(Glycolysis or Gluconeogenesis)、丙酸代谢(Propanoate metabolism)、脂肪酸生物合成(Fatty acid biosynthesis)通路影响值P<0.05.结论 心血瘀阻证患者糖酵解和糖异生、丙酸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通路参与其病理过程.
作者:郑景辉;陈建军;简维雄;蒋祖玲;刘华盛;付蕾;李云航;王铁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血瘀证家系差异基因的功能及目标通路.方法 应用Affymetrix公司的HumanGenome U133 Plus 2.0芯片检测家系冠心痛血瘀证组(A组)、家系冠心病非血瘀证组(B组)、家系非冠心痛血瘀证组(C组)、家系健康人组(D组)的基因表达谱,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基因功能;通过Biocarta及KEGG通路找到每一个差异基因所在通路.结果 家系冠心病血瘀证差异基因主要以炎症因子为主.当P<0.05时研究发现,家系冠心病血瘀证的差异基因表达主要涉及到如下几类基因系的表达改变;①趋化因子;②白介素细胞因子;③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系;④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论 家系冠心病血瘀证相关差异基因,主要涉及到炎症、斑块形成、内皮损伤方面.
作者:王丽萍;袁肇凯;黄献平;李杰;王萍;简维雄;孙贵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糖尿病足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常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象下降显著,治疗总有效率90.48%,效果满意.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配合内外综合治疗糖尿病足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文博;李志悦;刘香春;蒲蔚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不同采收期女贞子中代表性黄酮成分木犀草素和芹菜素量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了7个采收期女贞子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三氟乙酸(53∶47,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50 nm.结果 不同采收期女贞子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量的变化与采样时期具有相关性,从8月20日至12月23日总体呈波动逐渐下降趋势,两成分的含量由68.50 μg/g、34.22μg/g分别下降至25.52 μg/g、13.74 μg/g,下降了近2/3.结论 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含量高的时期在9月10日.
作者:戴一;贾晓益;汪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揭示该方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TNBS/乙醇灌肠诱导UC形成,通过乌梅丸灌胃给药,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1、Hes-1、Math-1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1、Hes-1mRNA表达显著增强,Math-1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乌梅丸方给药后,大、中、小剂量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1、Hes-1 mRNA表达明显降低,Math-1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乌梅丸可通过Notch信号通路调节结肠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溃疡性结肠炎起治疗作用.
作者:闫曙光;惠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考察黄芩苷、苦参碱在水溶液中的共存状态及结构变化,以确定咽舒复方制备成液体制剂的可行性.方法 以核磁共振法对其共存物进行结构表征,确定组成变化.结果 黄芩苷的羧酸基团没有与苦参碱形成酸碱离子键,说明两者相互之间的影响对彼此整体结构没有造成破坏.结论 咽舒制备成液体制剂可行,剂型选择合理可靠.
作者:吕旭潇;崔清华;田景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淡豆豉药材发酵前后的异黄酮苷和苷元成分、总异黄酮、纤溶酶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含量变化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淡豆豉中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的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的含量,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淡豆豉纤溶酶活力.结果 原料大豆经过发酵后,大豆苷、染料木苷含量减少,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含量增加,总异黄酮无明显变化,黑大豆中苷元成分略高于黄大豆.发酵过程还产生一种具有溶栓作用的纤溶酶.结论 淡豆豉发酵过程为结合型糖苷向游离型苷元转化的过程,同时产生原料大豆中没有纤溶酶活性,不同原料大豆的发酵,其活性成分也有差异.
作者:张敏;吴运莉;王鹏娇;高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冠心病临床中医辨证分型与心脏结构、心电生理、血管病变、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组学改变等的关联进行系统阐述,目的是为深入探索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内在本质,寻找把支持中医证型的物质基础,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规范化依据.
作者:王凤;刘萍;杜文婷;章怡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健脾活血祛湿方对肝硬化腹水大鼠肝组织AQP8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SPF级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健脾活血祛湿方高、中、低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运用改良CCl4-酒精综合法造肝硬化腹水大鼠模型.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AQP8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QP8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AQP8mRNA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减少(P<0.01),健脾活血祛湿方高剂量组AQP8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P<0.01),秋水仙碱组与健脾活血祛湿方中、低剂量组AQP8mRNA表达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AQP8少量表达,与空白组比较,AQP8蛋白表达量有显著差异(P<0.01),健脾活血祛湿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与比较,AQP9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健脾活血祛湿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与比较,AQP8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健脾活血祛湿方高剂量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健脾活血祛湿方中剂量组AQP8表达较模型组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活血祛湿方低剂量组AQP8表达低于模型组.秋水仙碱组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8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程度与中药使用剂量有关.结论 AQP8可能在肝硬化腹水的形成及消退中起着重要作用,健脾活血祛湿方可明显提高肝硬化腹水大鼠水通道蛋白AQP8表达,可能是该方起到治疗肝硬化腹水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一,可以作为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新靶点.
作者:李嘉;刘友章;陈美仁;吴海斌;杨孝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苍耳子炒制前后贝壳杉烯苷类成分对小鼠肝脏指数、血清氨基转移酶及肝脏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 10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5组,每组20只.分别腹腔注射苍耳子生品、苍耳子炒品高低剂量组(16.03,9.84g/kg)和等体积生理盐水对照组,连续给药14天.结果 肝脏指数:苍耳子生品高剂量组高于对照组(P<0.01);苍耳子炒品高剂量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ST:苍耳子生品、炒品高剂量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苍耳子生品高剂量组与炒品高剂量组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T:苍耳子生品、炒品高剂量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苍耳子生品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苍耳子炒品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苍耳子生品高剂量组与炒品高剂量组相比(P<0.05).丙二醛含量:苍耳子生品、炒品高剂量组丙二醛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苍耳子生品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苍耳子炒品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苍耳子生品高剂量组与苍耳子炒品高剂量组相比(P<0.05).结论 苍耳子生、炒品均可使肝脏组织的AST、ALT、丙二醛的含量升高并对肝脏有脂质过氧化损伤,但苍耳子炒品较苍耳子生品对肝脏的损伤轻,表明苍耳子炒制后具有降毒的作用.
作者:盛昌翠;宋世伟;聂磊;王光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益气化瘀清热方及拆方的含药血清对脂多糖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C)增殖、生成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MsC增殖;ELISA法检测Col-Ⅰ的含量.结果 各类含药血清均能抑制MsC增殖、减少Col-Ⅰ的生成,化瘀组与清热组作用强于益气组,中药复方组作用强于雷公藤组.结论 益气化瘀清热方及拆方后的各类中药均能抑制MsC增殖、减少Col-Ⅰ的生成.
作者:翟文生;杨潆;李广;张建;张霞;郭庆寅;黄岩杰;丁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以滇重楼外观色泽、干燥时间、折干率和薯蓣皂苷元含量为指标,考察滇重楼适宜的产地干燥方法.方法 以云南大理同一采收期的滇重楼为研究对象,应用不同干燥方法制备样品,外观色泽考察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折干率采用称重法,HPLC法测定薯蓣皂苷元的量.结果 35 ℃烘干、自然阴干、自然晒干的滇重楼色泽良好,断面呈白色至浅棕色、粉性,而其他干燥方法断面呈棕色至深棕色、角质;不同干燥方法对滇重楼折干率影响不大,但能明显影响所得干燥药材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35℃烘干法的药材各质量指标均为佳,且35℃烘干法组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均远高于其他干燥方法.结论 35℃烘干法应用于鲜滇重楼的干燥,不仅可以缩短干燥时间,而且有利于有效成分的保留.
作者:周浓;张华琦;丁博;郭冬琴;张德全;曾毅;赵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消渴通痹颗粒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IgG、IgA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及IL-6的影响.方法 采用复合造模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缺血模型,以消渴通痹颗粒中药干预,以弥可保为对照,2月后取缺血侧坐骨神经,免疫组化检测IgG、IgA,同时测定血清TNF-α及IL-6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坐骨神经IgG、IgA的平均灰度值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及中药组均能升高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IgG、IgA的平均灰度值(P<0.05),尤以中药大剂量组明显(P<0.01);各组均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P<0.05),中药大剂量组优于弥可保组(P<0.05).结论 消渴通痹颗粒可减少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免疫球蛋白沉积,抑制DPN炎症反应,从而减轻或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损伤.
作者:张效科;陈伟铭;袁有才;邓翀;段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清热利胆解毒方中药对铜负荷饮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和海马区ERK表达的影响.方法 100只雄性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中西药合用组,西药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区ERK阳性细胞表达.结果 定位航行实验中模型组大鼠的平均潜伏期较空白组明显延长(P<0.01),中药组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空间探索试验中模型组大鼠的穿越平台较空白组明显减少(P<0.01),中药组较模型组穿越平台显著增加(P<0.05).ERK阳性细胞表达模型组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减少(P<0.01),中药组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 清热利胆解毒方中药可能通过对ERK表达的增加而发挥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
作者:方向;金珊;鲍远程;陈怀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药作为中医的诊疗用药的物质基础,对中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中药自身药材质量下降、野生资源濒危状态加剧,加之国家中药发展政策的错位及法律保护的不足,使得中药发展陷入了困境.文章通过对中药资源相关概念的辨析,在对其发展状况进行多角度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药资源发展问题原因加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探讨中药资源保护的思路和对策.
作者:臧运森;田侃;喻小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独一味的不同有效部位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和热板测痛法观察不同有效部位镇痛活性;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法观察不同有效部位抗炎活性.结果 环烯醚萜苷类(400 mg/kg)能明显降低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增加小鼠热板痛阈值,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黄酮类和苯乙醇苷类作用较弱且与环烯醚萜苷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环烯醚萜苷类(400,200,100 mg/kg)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引起的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或P< 0.01),黄酮类(400,200,100 mg/kg)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耳廓肿胀,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苯乙醇苷类的作用较弱且与环烯醚萜苷类比较有较显著差异性(P< 0.05).结论 独一味中环烯醚萜苷类抗炎镇痛效果较好,是独一味的主要药效成分.
作者:郑亚男;杜文杰;尹雪霏;梅之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中药熏洗加关节松动术治疗对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中药熏洗加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40例仅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2% (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70.0% (28/40),关节活动优良率92.9%(39/42)也显著高于对照组77.5%(31/40),VAS疼痛评分(2.8±0.5)分、HAMD抑郁评分(18.4±2.3)分和HAMA焦虑评分(14.5±1.9)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9±1.1)分、(45.2±5.9)分和(39.3±4.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药熏洗与关节松动术配合治疗骨折后关节僵硬疗效确切,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和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情绪和临床症状.
作者:徐虎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