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BL教学法在中医学肝病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探索

黄晶晶;黄鸿娜;毛德文;王振常;吕建林;区锏

关键词:团队学习, 教学法, 中医学肝病, 临床见习
摘要:中医肝病学临床见习中存在诸多问题,传统的带教方法已无法满足目前的教学要求,为解决存在的问题,将团队的学习模式(Team based learning,TBL)运用于中医肝病临床见习教学.通过探索发现,TBL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解决目前临床带教中的问题,达到数学相长的效果,该教学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130例三联疗法失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65例,继续三联疗法治疗4周,观察组根据中医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辨证分型予以辨证用药,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情况.结果 在总临床效果上,对照组治愈率36.92%,总有效率为78.46%,观察组治愈率为63.08%,总有效率为90.77%;在溃疡面愈合上,对照组治愈率20%,总有效率70.77%,观察组治愈率55.39%,总有效率89.23%;在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上,对照组为69.23%,观察组为86.15%;在满意度上,对照组非常满意43.08%,总满意度为81.54%,观察组非常满意为66.16%,总满意度93.85%.以上情况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效果,有助于提高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尚品杰;柳静;夏永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心衰患者中医证型与原发疾病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心衰患者中医证型与人口学资料、原发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等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慢性心衰患者100例,进行严格的中医辨证,分为气阴虚和气阳虚两大证型组,收集四诊信息、人口学资料、原发疾病和相关危险因素等病情资料,进一步分析比较上述指标在气阴虚与气阳虚两大证型组间的差异.结果 气阴虚证、气阳虚证在性别、民族构成、年龄、体重指数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而病程长者气阳虚居多.原发疾病方面,冠心痛、糖尿病和心律失常所致心衰者以气阴虚多见,高血压心衰则以气阳虚较为普遍.危险因素方面,心衰患者年龄越大、体型偏瘦者,气阳虚所占比重较大,超重者气阴虚为多;而吸烟、嗜酒及家族病史与气阴虚、气阳虚无明显关系.心衰主症方面,有平卧困难主症者气阳虚较常见,兼水饮者气阳虚显著增多.结论 慢性心衰气阴虚证、气阳虚证与原发疾病、危险因素和心衰病程、平卧困难主症、水饮兼证等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临床上心衰的中医辨治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王恒和;李明;朱亚萍;牛子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的通路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的通路.方法 信号通路分析采用KEGG,代谢产物分子注释、相关的酶或转运蛋白及其相关性质分析采用HMDB,代谢产物路径可视化采用metPA网络软件.结果 用MetPA分析的生物代谢通路显示,9个代谢产物参与了15条代谢路径.其中糖酵解和糖异生(Glycolysis or Gluconeogenesis)、丙酸代谢(Propanoate metabolism)、脂肪酸生物合成(Fatty acid biosynthesis)通路影响值P<0.05.结论 心血瘀阻证患者糖酵解和糖异生、丙酸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通路参与其病理过程.

    作者:郑景辉;陈建军;简维雄;蒋祖玲;刘华盛;付蕾;李云航;王铁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健脾活血祛湿方对肝硬化腹水大鼠水通道蛋白8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脾活血祛湿方对肝硬化腹水大鼠肝组织AQP8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SPF级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健脾活血祛湿方高、中、低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运用改良CCl4-酒精综合法造肝硬化腹水大鼠模型.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AQP8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QP8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AQP8mRNA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减少(P<0.01),健脾活血祛湿方高剂量组AQP8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P<0.01),秋水仙碱组与健脾活血祛湿方中、低剂量组AQP8mRNA表达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AQP8少量表达,与空白组比较,AQP8蛋白表达量有显著差异(P<0.01),健脾活血祛湿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与比较,AQP9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健脾活血祛湿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与比较,AQP8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健脾活血祛湿方高剂量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健脾活血祛湿方中剂量组AQP8表达较模型组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活血祛湿方低剂量组AQP8表达低于模型组.秋水仙碱组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8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程度与中药使用剂量有关.结论 AQP8可能在肝硬化腹水的形成及消退中起着重要作用,健脾活血祛湿方可明显提高肝硬化腹水大鼠水通道蛋白AQP8表达,可能是该方起到治疗肝硬化腹水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一,可以作为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新靶点.

    作者:李嘉;刘友章;陈美仁;吴海斌;杨孝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C-myc基因及蛋白在木脂素对人胃癌MGC-803细胞抗增殖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木脂素对胃癌细胞抗增殖过程中c-myc基因及蛋白的作用.方法 实验所用细胞为人胃癌MGC-803细胞,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免疫细胞化学、RT-PCR及Western检测c-myc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人胃癌MGC-803细胞生存率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降低(P<0.01).在24,48和72 h实验组胃癌细胞c-myc蛋白的表达均呈阴性,而对照组均呈强阳性(P<0.01).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c-myc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在对照组胃癌细胞中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而实验组胃癌细胞中逐渐降低(P<0.05).结论 木脂素对胃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抗增殖作用,其机制之一是通过下调c-myc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调控细胞周期.

    作者:冯海一;张友波;李柱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黑木耳多糖对大鼠心肌细胞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黑木耳多糖对H2O2致大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H2O2诱导心肌细胞H9c2建立氧化应激模型,用低、中、高质量浓度的黑木耳多糖进行干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及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黑木耳多1*糖显著提高氧化损伤心肌细胞的存活率,与H2O2损伤组比较,黑木耳多糖各干预组心肌细胞LDH、MDA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黑木耳多糖的抗氧化损伤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在体外实验中,黑木耳多糖能减轻H2O2所致的心肌细胞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黑木耳多糖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过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孙湛;姚雪萍;于文燕;马小娟;马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苍耳子炒制前后贝壳杉烯苷类成分毒性比较研究

    目的 观察苍耳子炒制前后贝壳杉烯苷类成分对小鼠肝脏指数、血清氨基转移酶及肝脏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 10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5组,每组20只.分别腹腔注射苍耳子生品、苍耳子炒品高低剂量组(16.03,9.84g/kg)和等体积生理盐水对照组,连续给药14天.结果 肝脏指数:苍耳子生品高剂量组高于对照组(P<0.01);苍耳子炒品高剂量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ST:苍耳子生品、炒品高剂量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苍耳子生品高剂量组与炒品高剂量组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T:苍耳子生品、炒品高剂量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苍耳子生品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苍耳子炒品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苍耳子生品高剂量组与炒品高剂量组相比(P<0.05).丙二醛含量:苍耳子生品、炒品高剂量组丙二醛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苍耳子生品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苍耳子炒品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苍耳子生品高剂量组与苍耳子炒品高剂量组相比(P<0.05).结论 苍耳子生、炒品均可使肝脏组织的AST、ALT、丙二醛的含量升高并对肝脏有脂质过氧化损伤,但苍耳子炒品较苍耳子生品对肝脏的损伤轻,表明苍耳子炒制后具有降毒的作用.

    作者:盛昌翠;宋世伟;聂磊;王光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复方独正杆接骨膏促进家兔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复方独正杆接骨膏对家兔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复方独正杆接骨膏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健康家兔60只,左侧桡骨骨缺损模型复制成功后,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外敷复方独正杆接骨膏治疗;对照组不予敷药.于造模术后第3、6、10周末处死两组动物各10只,行骨痂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VEGF.结果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骨折断端区域肉芽组织生长、骨皮质出现、钙盐沉积,骨改建较对照组早.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骨折断端VEGF表达在不同时期均呈阳性,造模后第3周末到第10周末,两组骨标本断端VEGF表达出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但两组MOD值在不同时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复方独正杆接骨膏外敷治疗创伤性骨折,能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的表达,从而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接骨膏治疗创伤性骨折主要适用于骨折早期和中期.

    作者:田朝晖;黄琼;陈蓉;周建华;肖锋;高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的思考

    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辨证用药为基础的传统制药技术.目前,中药炮制的研究中依然存在很多共性问题,使得炮制规范化难以提升,严重阻碍了中药炮制现代化发展进程.为全面提升中药炮制规范化程度,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文章围绕中药炮制相关的工艺过程、炮制原辅料、炮制机械设备及符合中药饮片特点的质量标准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针对目前行业现状,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思考与对策,供行业参考.

    作者:徐颖;钟恋;刘玉杰;孙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柴胡与狭叶柴胡的特异性引物PCR鉴别方法

    目的 设计专用于柴胡与狭叶柴胡鉴别的ARMS特异性引物,为柴胡、狭叶柴胡的药材鉴别提供分子鉴定依据.方法 根据柴胡、狭叶柴胡与其他柴胡属植物的rDNA ITS序列,寻找柴胡与狭叶柴胡的序列特异性位点,设计用于进行柴胡与狭叶柴胡分子鉴别的特异性引物.结果 该特异性引物为柴胡、狭叶柴胡的鉴别提供了分子鉴定依据,可从多种药材及中成药(蜜丸、水蜜丸)中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柴胡、狭叶柴胡.结论 运用特异性引物PCR法能有效地从植物和中成药(蜜丸及水丸)中鉴别出柴胡与狭叶柴胡,该方法具有准确、高效、省时、简便的特点.

    作者:薛英;李晓伟;邢婕;张福生;秦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家系冠心病血瘀证差异基因的研究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血瘀证家系差异基因的功能及目标通路.方法 应用Affymetrix公司的HumanGenome U133 Plus 2.0芯片检测家系冠心痛血瘀证组(A组)、家系冠心病非血瘀证组(B组)、家系非冠心痛血瘀证组(C组)、家系健康人组(D组)的基因表达谱,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基因功能;通过Biocarta及KEGG通路找到每一个差异基因所在通路.结果 家系冠心病血瘀证差异基因主要以炎症因子为主.当P<0.05时研究发现,家系冠心病血瘀证的差异基因表达主要涉及到如下几类基因系的表达改变;①趋化因子;②白介素细胞因子;③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系;④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论 家系冠心病血瘀证相关差异基因,主要涉及到炎症、斑块形成、内皮损伤方面.

    作者:王丽萍;袁肇凯;黄献平;李杰;王萍;简维雄;孙贵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冠心病痰瘀衍变与心脏彩超指标关系浅析

    目的 应用超声技术评价左心收缩功能,探讨冠心病痰瘀衍变左心室结构和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的特异性及其相互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26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痰非瘀证组118例,痰凝心脉证组72例,痰瘀痹阻证组77例,对3组研究对象进行超声检测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由非痰非瘀证组、痰凝心脉证组到痰瘀痹阻证组IVSd、LVPWd、EF、FS和二尖瓣(MV)EF斜率值总体上呈递减趋势,痰瘀痹阻证组与痰凝心脉证、非痰非瘀证组比较EF和FS值明显降低,呈显著差异(P<0.01),而三组间IVSd、LVPWd和二尖瓣(MV) EF斜率值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冠心病痰瘀衍变与左心室收缩功能损害程度有一定关系.

    作者:喻松仁;艾志福;周丽;丁成华;袁肇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脾胃湿热证的microRNAs研究

    目的 从microRNAs调控角度揭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病例分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无症状者组、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组,另设健康正常人组,空腹采集静脉血,借助Agilent Human miRNA 8×60k微阵列芯片检测血浆中microRNAs表达谱,运用SPSS19.0软件及在线SAS系统分析数据,求得各组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s谱(P<0.05),借助miRNA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TargetScan(V5.2)预测其靶基因并行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的差异表达microRNAs共60条(P<0.05),26条上调,34条下调;2倍以上差异表达的microRNAs23条,上调10条,其靶基因共500个,通过GO分析其功能主要涉及转录因子活性、免疫系统的发育、转运活动、细胞粘附等生命过程;下调13条,其靶基因共499个,通过GO分析其功能主要涉及转录因子活性、转移酶的活性、核酸结合、蛋白结合、转运、免疫系统的发育等生命过程.结论 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存在特异性差异microRNAs表达谱,涉及多个生命过程,揭示了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的分子机制.

    作者:张传涛;郭尹玲;张技;王政;胡蓉;郑政隆;乔胃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感冒灵水提工艺的正交试验法优选

    目的 确定感冒灵佳水提工艺参数,为感冒灵水提工艺的大生产提供参考.方法 以蒙花苷提取率、水提液蒸干残渣65%浸出物为评定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感冒灵水提工艺参数.结果 感冒灵水提佳工艺条件为:以7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2h.结论 该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对大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邓海欣;闫海杰;陈周全;张跃飞;王龙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淡豆豉药材发酵前后活性成分的变化研究

    目的 对淡豆豉药材发酵前后的异黄酮苷和苷元成分、总异黄酮、纤溶酶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含量变化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淡豆豉中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的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的含量,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淡豆豉纤溶酶活力.结果 原料大豆经过发酵后,大豆苷、染料木苷含量减少,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含量增加,总异黄酮无明显变化,黑大豆中苷元成分略高于黄大豆.发酵过程还产生一种具有溶栓作用的纤溶酶.结论 淡豆豉发酵过程为结合型糖苷向游离型苷元转化的过程,同时产生原料大豆中没有纤溶酶活性,不同原料大豆的发酵,其活性成分也有差异.

    作者:张敏;吴运莉;王鹏娇;高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采收期引种柴胡质量的灰色模式识别研究

    目的 分析引种柴胡不同采收期醇溶性浸出物、多糖、皂苷、总灰分及微量元素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及灰色模式识别法.结果 醇溶性浸出物与总灰分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要求;醇溶性浸出物在10月含量高,多糖11月含量高.总皂苷和皂苷a、d含量变化趋势类似,6月开始增长,8月底含量这高;铁和锰10月含量高,锌8月底含量高,铜9月含量高.8月底采收各指标关联度(0.6777)高,质量优,5月采收关联度小(0.3706).结论 不同采收期柴胡各成分含量差异较大,不同成分的高含量不在同一时期,用灰色模式识别法分析确定了引种柴胡佳采收期在8月底.

    作者:段英姿;客绍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TBL教学法在中医学肝病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探索

    中医肝病学临床见习中存在诸多问题,传统的带教方法已无法满足目前的教学要求,为解决存在的问题,将团队的学习模式(Team based learning,TBL)运用于中医肝病临床见习教学.通过探索发现,TBL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解决目前临床带教中的问题,达到数学相长的效果,该教学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晶晶;黄鸿娜;毛德文;王振常;吕建林;区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参苓益胃胶囊药效学及毒理学的基础研究

    目的对参苓益胃胶囊的药效学及毒理学进行基础研究.方法采用小鼠胃排空、大鼠慢性胃炎模型观察参苓益胃胶囊对胃的防护作用;观察参苓益胃胶囊对正常大鼠胃液分泌、胃液酸度、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观察小鼠对参苓益胃胶囊大耐受量.结果参苓益胃胶囊对小鼠胃排空无影响,可使大鼠胃酸酸度显著回升,胃蛋白酶活性回升.结论参苓益胃胶囊对小鼠胃排空无影响,可使慢性胃炎模型大鼠相应病理指标朝趋于正常值方向呈显著性改善,提示参苓益胃胶囊有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理作用,且无明显急性毒性反应.

    作者:刘斌;刘柏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瓜蒌-薤白”药对治疗胸痹作用机制的研究

    “瓜蒌-薤白”是仲景治疗胸痹的重要药对,验之临床确有疗效.基于此,文章从中医学的药性理论出发,结合实验研究来探讨“瓜蒌-薤白”药对治疗胸痹的作用机制.从临床实际看,不论何种证型的胸痹,都会导致胸阳失于温通,“胸阳不宣”等基本病机贯穿在胸痹的整个病程之中,故辛温通阳的“瓜蒌-薤白”药对对各种胸痹类型都具有较好的改善和治疗作用,对于胸阳不宣型效果尤佳.

    作者:梁伟;何家振;韩林涛;王亚伟;黄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回流提取法与闪式提取法提取姜黄中姜黄素的工艺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回流提取法与闪式提取法提取姜黄中姜黄素的工艺.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姜黄中姜黄素的含量,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95%乙醇为提取溶剂,以姜黄素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与回流提取法相比,闪式提取法效率更高,其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8,提取时间为3 min,提取2次.结论 该法工艺简单、经济、提取率高,可为中药姜黄素的提取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冯素香;李晓玉;白燕;王蒙蒙;吴兆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