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方;顾振纶;张慧灵;周文轩;郭次仪
目的了解放射治疗(放疗)的相关设备/人员配置、工作量、资本投入及运行成本等方面的情况.方法苏州市区范围内有关医院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并作分类汇总和分析.结果苏州市区有3所医院共配备有直线加速器2台、钴-60治疗机1台、后装治疗机1台、模拟定位机2台.共有放疗医师19人、技术员9人、物理剂量人员2人、维护工程师3人、护士19人.全部放疗设备的固定资本总投入1967.5万元,年运行成本为334.5万元,年收治患者总数1216例.结论按苏州市区居民人数210万人和恶性肿瘤的年新发病例数3500例计算,目前苏州市区主要存在放疗资源和放射物理人员缺乏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应合理配置资源,并加强运行成本的管理,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作者:朱雅群;王蓓;季永领;田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改进快速右心室起搏的方法,获得稳定的慢性终末期心衰模型.方法以12只太湖梅山猪为实验对象,以230次/min的频率右心室快速起搏4周后,改用190次/min的频率维持右心室起搏4周.结果230次/min快速起搏4周后,所有实验动物均出现明显的充血性心衰的表现;心超显示心室壁变薄,EF、CO明显下降;心导管结果示肺动脉压、右房压、肺动脉楔压升高而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和动脉压降低;在以190次/min维持4周后,上述参数仍保持稳定.结论改进的快速右心室起搏诱导的心衰模型是稳定、持久的慢性终末期心衰模型.
作者:焦鹏;沈振亚;惠杰;杨俊华;孟自立;余云生;叶文学;黄浩岳;刘鸿程;张卫民;李红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级别层流手术室空气的细菌进行采样,经培养后测定菌落数.结果:手术开始后30min及2 h时术中控制开门次数和人员流动数与未控制组相比,空气中菌落数均有明显差异,经控制管理后的空气菌落数明显减少(P<0.001);且手术开始后2 h时空气菌落数均比手术开始后30 min时低(P<0.05).认为手术人员对层流手术室的学习和认识亟待提高,防止其他手术间人员随意进出,参观人员必须更换清洁的洗手衣裤,以减少对术中空气的污染,降低手术患者的感染率.
作者:王莉;钟建华;杜美兰;蒋芳琴;秦长渝;吴晨虹;盛亚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以艾素联合铂类药佐以中药经验方治疗难治性卵巢癌12例,并与以往采用CAP或CP方案配合中药治疗的11例比较.结果有效率(CR+PR)前者(83%)较后者(63%)显著提高(P<0.05),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12和6/11)和2年(分别为7/12和7/11)、5年(分别为2/12和2/11)生存率无明显差异.艾素分为3周给药,可大大减少其副反应.认为艾素联合铂类药佐以中药经验方治疗难治性卵巢癌可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
作者:曾芹;高国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30例急性肺炎患者和30名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结果肺癌组NSE水平明显高于急性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且升高程度与临床分期有关.结论血清NSE检测可作为肺癌临床诊断、病情判断的一项辅助参考指标.
作者:陈燕明;裘建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不同病理模型大鼠脾切除后细菌的吞噬功能.方法75只Wistar大白鼠建立正常对照、肝硬化、激素负荷、免疫抑制4组动物模型,行脾切除术.所有大鼠测定中性粒细胞体外吞噬功能,计算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率(PR)和吞噬指数(SI).结果大鼠中性粒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平均PR分别为26.25%、22.60%和22.57%,平均SI分别为4.72、3.70和3.53,后两种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大鼠脾切除前后对细菌的平均PR分别为39.21%和30.71%,平均SI分别为5.48和4.11,脾切除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组模型大鼠脾切除后对细菌的平均PR分别为30.71%、20.79%、14.46%和13.86%,后三组与正常脾切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SI分别为4.11、3.77、3.49和3.08,免疫抑制组与正常脾切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鼠中性粒细胞对肺炎球菌和大肠杆菌的PR和SI较低.脾切除术后大鼠对细菌的PR和SI均有下降.不同病理状态降低大鼠对细菌的PR和SI,因此临床上对病理性脾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应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作者:曹苇;贾鑫;张丰;卢先州;徐敏晖;池元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测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后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颅内压(ICP)的变化规律,探讨更好的甘露醇使用方法.方法选择2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ICP<30 mmHg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每次用125、250 ml的20%甘露醇治疗1 d,总的剂量不变.同时应用近红外线光谱仪(NIRS)、颅内压监护仪持续监测rScO2、ICP,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rScO2开始变化、出现峰值的时间都较ICP早.ICP<25 mmHg时,125 ml组比250 ml组一天中ICP、rScO2维持在正常范围的时间长(P<0.01).25 mmHg<ICP<30 mmHg时,125 ml组比250 ml组一天中ICP维持<20 mmHg、rScO2维持在正常范围的时间长(P<0.01).结论ICP<30 mmHg时,125 ml剂量的甘露醇多次使用能够更好地缓解脑水肿.rScO2对缺血缺氧比较敏感,比ICP更能反映颅脑外伤后脑灌注、脑缺血缺氧等代谢状况的变化.
作者:金科;兰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克隆人AC133-2全长基因,构建PGEZ-Tem-AC133-2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方法采用分段克隆的方法,通过聚合链式反应从胎肝文库中克隆AC133-2,并构建AC133-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结果成功克隆AC133-2全长基因并构建PGEZ-Term-ACl33-2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结论AC133-2全长基因克隆及构建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成功,为构建AC133-2转基因细胞和制备抗人AC133-2单克隆抗体和研究AC133-2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物质基础.
作者:王明元;居颂光;居颂文;狄文英;周晓华;薛群;曲静;方振羊;张学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研究黏附分子Syndecan-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胶质瘤浸润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人脑胶质瘤手术切除标本及8例正常脑组织的Syndecan-1表达.结果Syndecan-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胶质瘤Ⅰ~Ⅱ级组与Ⅲ~Ⅳ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yndecan-1与胶质瘤的浸润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姜华;周幽心;邵忠;傅军;黄煜伦;叶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名非肥胖正常人和58例T2DM患者,后者按其体重指数(BMI)水平又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测定正常人和T2DM各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测定受试者空腹状态下血清APN、TNF-α、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分析这些参数在各组人群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超重组和肥胖组的APN显著降低、TNF-α显著升高(均P<0.01),T2DM各组HOMA-IR显著升高(均P<0.01).所有受试者APN与BMI和HOMA-IR成显著负相关;TNF-α和HOMA-IR成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APN、TNF-α水平的改变与胰岛素抵抗显著相关.
作者:陆轶群;鲁燕;成兴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1985年1月至1995年共收治192例284个指蹼粘连畸形,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整形修复,术后半年内门诊复查均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惕;吴敏;王龙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观测比较正常室壁心肌和梗死缺血心肌的运动变化,评估DTI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心肌梗死患者22例(前间壁梗死14例,下后壁梗死8例),健康人48人(对照组),于ap4cv、ap2cv、alax、pslax和pssax各切面,应用DTI观察正常室壁心肌与梗死缺血心肌运动的色彩变化及其DTI频谱曲线形态,并按左室壁16节段测量各室壁节段心肌运动曲线的速度指标(Sm、Em、MVG、MVGe).对DTI与二维(2D)超声检测梗死缺血心肌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正常室壁心肌运动色彩均匀、鲜亮;梗死缺血心肌运动色彩较暗,频谱曲线S波较之正常低矮或紊乱.(2)DTI对心肌梗死患者室壁运动异常节段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2D超声(前壁梗死组:43%vs 25%;下壁梗死组:38%vs 23%,均P<0.01).结论DTI诊断冠心病心肌梗死优于2D超声.
作者:沈斌;吾柏铭;余荣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我们对2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腹股沟疝患者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或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的同时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雪志;俞弘颀;陈齐峰;孙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OX-2、bcl-2和PCNA与前列腺癌(PCa)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1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70例PCa标本中COX-2、bcl-2的表达.结果BPH和PCa组织中COX-2阳性率分别为8.33%和61.43%,PCa组织的COX-2、bcl-2和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BPH(P<0.05),且在PCa组织中COX-2、bcl-2和PCNA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和临床分期的增高而上调,转移组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bcl-2、PCNA在PCa中的表达与COX-2的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COX-2的异常表达与PCa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COX-2可能通过促进前列腺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在PCa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丁翔;严春寅;温端改;侯建全;浦金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构建表达hIFN-λ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具有抗病毒活性的rhIFN-λ3蛋白.方法用口腔滤泡炎病毒VSV刺激A549人肺腺癌细胞,抽提总RNA,经RT-PCR获得全长cDNA,与pcD-NA3.1/myc-his(-)A真核表达载体连接,构建重组体pcDNA3.1A-hIFN-λ3,并在COS-7细胞中进行表达,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试验研究表达产物的抗病毒活性.结果经PCR和限制性酶切鉴定以及DNA测序确证重组入载体中的基因片段不仅方向正确,而且确为hIFN-λ3,与GeneBank报告序列完全一致,并成功地在COS-7细胞中瞬时表达了具有抗病毒活性的rhIFN-λ3蛋白.结论该研究成功地克隆出hIFN-λ3基因编码序列,并在COS-7细胞中获得瞬时表达,证明了rhIFN-λ3蛋白具有抗病毒活性,为今后干扰素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马丽丽;王建红;盛伟华;谢宇锋;缪竞诚;杨吉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3DCRT)治疗肝癌22例,以大体肿瘤体积(GTV)边缘适当外放5~10 mm作为计划靶体积(PTV),优选5~6个非共面适形固定野照射,以90%等剂量线计算剂量,单次剂量DT3.6~7 Gy/次,2~3次/周,总剂量DT35~42 Gy/5~10次,GTV中位值为61.2 cm3(19.4~136.2 cm3).结果:近期疗效CR、PR、NC、PD和有效率(CR+PR)分别为4.5%、54.5%、36.3%、4.5%和59.1%;1、2年生存率分别为45.4%和27.3%;急性放射性肝损伤中转氨酶升高18.2%,黄疸指数升高9.1%.认为3DCRT具有定位准确、计划精确、重复性强等优点,用于治疗原发性或≤2个转移灶的继发性肝癌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生存率.
作者:蔡晶;许昌韶;谢国栋;吴志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确定胸椎椎弓根外缘外倾角及上倾角在后凸成形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T1~T12椎弓根外侧缘横突上方至椎体前下1/3于水平面及矢状面投影上的角度.结果T1~T7外倾角及上倾角逐渐减小,T7~T12又逐渐增大.结论T1T12行后凸成形术时,T5~T8可经椎弓根外入路,T1~T4、T9~Ti2既可经椎弓根又可经椎弓根外入路.
作者:梁道臣;杨惠林;刘小勇;唐天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大鼠腹腔感染后组织中TNF-α和IL-6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60只SD大白鼠建立正常对照、免疫抑制两组动物模型,用盲肠结扎加穿刺法(CLP)形成腹腔感染,分别测定术后不同时段肝、肺组织中TNF-αmRNA和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加以比较.结果(1)CLP前,免疫抑制大鼠肝、肺组织内TNF-αmRNA和IL-6 mRNA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2)CLP后,两组大鼠肝、肺组织内TNF-αmRNA,IL-6 mRNA的变化基本一致,于CLP后3 h升高,而后平稳上升,24 h达大值;免疫抑制大鼠肝、肺组织内TNF-α mRNA和IL-6 mRNA的表达始终低于对照组.(3)IL-6 mRNA在CLP后24 h平均升高8.97倍,TNF-αmRNA则为3.96倍.结论(1)免疫抑制大鼠腹腔感染后发生MODS可能系机体处于CARS状态的结果,这种状态下细胞因子基因变化的规律类似于因SIRS导致MODS时的变化.(2)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可能发生于细胞因子转录水平,IL-6 mRNA可作为严重感染的预警指标.
作者:张丰;曹苇;王玮;卢先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价值,对22例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瘤15例,脑动静脉畸形7例)行CTA检查,三维重建采用大强度投影(MIP)和表面成像显示(SSD),21例同时行脑血管造影(DSA).结果:CTA对脑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100%.能明确动脉瘤的部位、大小、瘤颈及瘤体与载瘤动脉的空间关系;能可靠地显示动静脉畸形的位置、形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提示CTA是有效的血管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疾病有诊断价值.
作者:王雪元;胡春洪;丁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2 h微泵输入治疗肺栓塞9例,总有效率为89%,无严重并发症.提示RT-PA溶栓疗法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可明显降低其病死率及致残率.
作者:惠复新;吴艳;汪家坤;邹黎菲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