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锋;张荣花;朱晓琴;王爱萍;董从松;戴真煜;解燕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肝囊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中,5例为单纯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20例为腹腔镜联合手术.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与开腹手术相比,明显缩短(P<0.05).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疼痛轻微,仅有2例患者使用止痛药,1例术后肝囊肿复发.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的疗效是令人满意的,它具有创伤小、瘢痕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谷春伟;陈伟;吴浩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直肠粘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PPH)在Ⅲ~Ⅳ度内痔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临床较多见的为混合痔,单纯使用PPH术常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自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在PPH术的基础上,切除外痔痔核,使脱出痔充分回缩,取得了较好效果,兹介绍如下.
作者:杨云峰;朱兴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游离细胞由于含水量高,需进行脱水和干燥处理后才能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该文采用叔丁醇对游离细胞进行脱水干燥,结果制备的样品结构清晰,适合于电镜观察,且无需特殊仪器,耗时短,成本低.
作者:王响英;吴淑燕;李苏安;毛棣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行前路减压、复位、植骨、骨固定.结果:17例均完全复位.平均随访24个月,颈椎间隙高度和生理曲线维持良好,植骨均融合,无明显并发症.10例脊髓不完全损伤者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提高1~2级.认为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必须早期手术,选择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复位及恢复椎体的高度以获得即刻稳定性重建.
作者:刘建;张成安;唐正标;张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逐一分析.结果: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胆源性40例(64.5%),酒精性10例(16.1%),原因不明12例(19.4%);轻型56例(91.3%),重症6例(9.7%);肝功能受损42例(67.7%).CT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优于B超.62例中,治愈60例,好转1例,死亡1例.结果表明,急性胰腺炎以胆源性常见,内科综合治疗是主要方法.
作者:沙莎;金雪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作为组织工程骨种子细胞的特点.方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材料于体外联合培养,建立兔桡骨节段性缺损模型,分为空白组(n=8,不植入材料)、对照组(n=8,植入材料)、实验组(n=8,植入复合细胞的材料).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分析及X线摄片了解成骨情况.结果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大量增殖,复合细胞的材料植入16周后,X线摄片可见桡骨缺损处连接良好. 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成骨作用,是一种较好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作者:祝建中;苗宗宁;钱寒光;赵基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不同培养时间细胞的存活率和形态学特征了解体外培养的脊髓神经元的生长规律,以便选择施加干预因素及观测结果的佳时间.方法在倒置显微镜(×250)和高倍镜视野(×400)下,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培养1 d、3 d、5 d、7 d、9 d CHAT阳性细胞的轴突长度、树突数目、树突总长度、树突分叉点数目和胞体面积5个形态学指标.结果存活率在第3~5 d维持在50%左右.细胞突起长度、突起数目、胞体面积前3 d增长幅度快,第4~7 d各项指标缓慢上升,生长稳定,7 d后各项指标快速下降.结论原代培养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突起长度、分叉点数目和胞体面积等指标可以反映细胞的生长状况,适宜于实验中各项指标的观测.
作者:赵合庆;杨晓玲;李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方法 50只大鼠禁食18 h后腹腔内注射四氧嘧啶200 mg/kg制造糖尿病动物模型.应用阿朴吗啡100 μg/kg后观察正常组、药物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大鼠的阴茎勃起情况.结果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的第一次成模率为76%(38/50),第二次成模率为100%(4/4).阿朴吗啡引起正常组和药物对照组大鼠的阴茎勃起率为100%,而糖尿病大鼠仅为38.1%(16/42),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氧嘧啶腹腔内注射能安全且有效地建立糖尿病模型;在糖尿病大鼠中应用阿朴吗啡可筛选出勃起功能障碍的动物模型.
作者:陈卫国;严春寅;侯建全;薛义军;王恒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细胞代谢的变化及其与局部脑血流量(rCBF)之间的关系.方法二次注血法制作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利用磁共振氢谱研究脑组织细胞代谢的变化,并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rCBF的变化.结果正常组NAA/Cho+Cr为0.885±0.044,SAH组在注血后NAA很快减少,第3 d减为注血前的75%,第7 d下降为显著,为注血前的61%,第14 d轻度回升.rCBF在注血后的第3 d下降为明显,随后开始回升,第14 d为SAH前的67%.病理检查显示:颞叶、顶叶局部脑区神经细胞的细胞质浓缩、核浓染,以SAH后第7 d为明显,没有发现细胞坏死.结论 NAA/Cho+Cr的减少与SAH后的局部脑缺血密切相关,但是较rCBF的下降晚,说明SAH后同时存在细胞代谢和rCBF的变化,并且细胞代谢变化可能是脑血管痉挛的继发反应.
作者:于涛;王中;周岱;陈泽军;陈剑华;沈海林;姚选军;胡春洪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30例喉癌患者、6例声带息肉患者、4例下咽癌患者及5例健康者行螺旋CT仿真内镜(CTVE)检查,并与电子喉镜检查所见和手术所见对比.结果:螺旋CT仿真内镜能显示喉内正常结构;它对喉癌、声带息肉的病变位置、范围、大小的显示与电子喉镜及术中所见基本符合;对较大肿瘤,可结合足端入路观察到电子喉镜所不能及的肿瘤远端情况;它对下咽癌的显示不甚令人满意.认为CTVE对喉部的检查可以作为电子喉镜检查的补充,同时还应该结合轴位CT及多体位重建,以获得更令人满意的信息.
作者:周慧;奚日泉;滕金宝;肖根生;高亚枫;刑建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改良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该院应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重度混合痔54例的术式演变与临床疗效.结果改良PPH不仅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且对控制出血、防止脱垂以及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显著.患者满意率达96.3%.结论改良的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可有效治疗重度混合痔.
作者:邢春根;李伟;吕孝东;蒋国勤;王浩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鸡卵蛋白诱导性兔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实验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将8只新西兰兔致敏,致敏成功后双膝关节各注射5 mg鸡卵蛋白进行关节炎模型的诱导,测量关节直径和关节表面皮肤温度的变化,诱导1周和4周时分别各随机处死4只,取出关节滑膜和软骨作组织学观察.结果诱导后膝关节直径和关节皮肤温度明显上升(P<0.01),诱导1周时的模型滑膜内可见大量的淋巴细包浸润,诱导4周后滑膜增生更加显著.结论鸡卵蛋白诱导性兔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的病理过程与人类相似,诱导简单方便,效果稳定,能长期维持,是很好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实验模型.
作者:高宜军;董启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分析13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确诊的肺曲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诊断正确率为69.2%.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预后良好.认为本病术前不易确诊,漏、误诊率较高;对诊断明确者应及早手术治疗;病灶局限者若无明显手术禁忌,亦应积极手术;术式以肺叶切除为主.
作者:陈浩;何靖康;倪斌;马海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ra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810nm半导体激光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证实的黄斑部CNV患者19例20眼,治疗参数为光斑直径800~3000 μm,能量120~480 mW,曝光时间均为60 s,光凝数量1~4点.随访视力、中心视野及FFA,时间为2~8个月(平均4.90个月).结果视力改善6眼(占30.00%),视力稳定13眼(占65.00%),视力下降1眼(占5.00%).治疗后视力平均为0.12,与治疗前的平均视力0.09比较有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FFA显示治疗后CNV完全闭合者占20.00%,CNV较治疗前面积减小、渗漏减轻者占70.00%,CNV增大和渗漏增加者占10.00%.结论 TT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黄斑部CNV治疗方法,可使大部分患者视力稳定或提高.
作者:沈伟;蔡琴华;李龙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动态变化,以探讨其与AMI溶栓再灌注后cTnI变化的关系.方法 12例AMI直接PTCA的患者,系列采集血样,以ELISA法测定cTnI,绘出其释放曲线.选择68例AMI接受溶栓的患者,参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效参考方案>,判定42例再通,26例未通,绘出cTnI释放曲线,比较二者的峰值时间和上升速度,并将溶栓再通组与直接PTCA组相比较.结果①溶栓再通组与溶栓未通组cTnI的释放主要为单峰形式,溶栓再通组的达峰时间明显早于后者,峰值水平及上升速度也明显高于溶栓未通组(P<0.05);②直接PTCA组与溶栓再通组相比,二者达峰时间几乎一致,前者的峰值水平及上升速率略高于后者,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MI后cTnI的峰值前移可作为AMI后溶栓再灌注的判断标准之一.
作者:姜正南;侯建民;王蓉芳;吴骏;张建琴;汪毅;梁仪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及内皮素、Lp(a)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0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颈动脉超声结果分成正常组与颈动脉斑块组,分别测定脉压及血浆内皮素和血清Lp(a)水平.结果颈动脉斑块组脉压值及内皮素、Lp(a)水平均较颈动脉正常组增高(P<0.05).结论脉压增大及内皮素、Lp(a)水平升高是致颈动脉壁硬化的危险因素,脉压增大、内皮素和Lp(a)水平升高是老年高血压血管重塑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浦剑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44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成两组,比较这两组在肺部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结果:两组在肺部的症状、体征和X线表现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果提示:原发性心脏肿瘤尤其左心肿瘤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出现相应的肺部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易与呼吸系统疾病相混淆,对怀疑心脏肿瘤的患者应尽早作心脏超声心动图以明确诊断.
作者:侯梅凤;陆存林;徐德民;赵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检查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分期等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其设备和检查费用昂贵.而在SPEC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符合线路ECT除可进行常规SPECT检查外,还可进行18F-FDG符合显像1.
作者:吴星红;尹立杰;张玮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必存注射液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人数、觉醒时间、GCS评分的变化、治疗3个月后的GOS评分、病死和植物状态人数之比,并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清醒人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觉醒平均时间较对照明显缩短(P<0.05),GCS评分和3个月后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植物状态及死亡率较对照组低(P<0.05),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果表明:早期行必存注射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明显疗效,可能与必存具有清除自由基、有效缓解脑血管痉挛状态、减少缺血区脑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作者:吴务权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小儿腹腔镜手术由于它的特殊操作及小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其麻醉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报告我院16例先天性幽门肥厚患儿于腹腔镜下行幽门环肌切断术的麻醉体会.
作者:李月琴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