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细胞代谢和局部脑血流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于涛;王中;周岱;陈泽军;陈剑华;沈海林;姚选军;胡春洪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N-乙酰天冬氨酸, 磁共振氢谱, 局部脑血流量, 兔
摘要:目的探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细胞代谢的变化及其与局部脑血流量(rCBF)之间的关系.方法二次注血法制作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利用磁共振氢谱研究脑组织细胞代谢的变化,并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rCBF的变化.结果正常组NAA/Cho+Cr为0.885±0.044,SAH组在注血后NAA很快减少,第3 d减为注血前的75%,第7 d下降为显著,为注血前的61%,第14 d轻度回升.rCBF在注血后的第3 d下降为明显,随后开始回升,第14 d为SAH前的67%.病理检查显示:颞叶、顶叶局部脑区神经细胞的细胞质浓缩、核浓染,以SAH后第7 d为明显,没有发现细胞坏死.结论 NAA/Cho+Cr的减少与SAH后的局部脑缺血密切相关,但是较rCBF的下降晚,说明SAH后同时存在细胞代谢和rCBF的变化,并且细胞代谢变化可能是脑血管痉挛的继发反应.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与影像分析

    近年来,国外很多学者较多地使用了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这一名称,对该类肿瘤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过去常把这类肿瘤归于平滑肌瘤范畴,由于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的发展,对它们的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得以改善,发现胃肠道间质瘤具有更加复杂的成分.本文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探讨其在诊断和判断预后方面的价值.

    作者:刘琰;诸伟;张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结肠癌组织中p53和cyclinD1基因的表达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结肠癌、腺瘤和正常肠粘膜组织中p53和cyclinD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85例结肠癌、18例结肠腺瘤和9例癌旁正常结肠粘膜组织分别制成72点和104点两块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芯片中p53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 p53、cyclinD1在结肠癌、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03,P=0.000),p53、cyclinD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高于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的结肠癌中p53的表达差异显著(P=0.005),cyclinD1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分期有关(P=0.038),与其他临床病理资料无关.结论 p53畸变可能是结肠癌发生的较晚期事件,cyclinD1高表达可与大肠癌发生有关,cyclinD1高表达的肿瘤更易浸润和发展.

    作者:郭健政;林茂松;陈卫昌;张宝峰;方静;周琼;胡莺;郜恒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原发性心脏肿瘤引起肺动脉高压及相关肺部表现分析

    对44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成两组,比较这两组在肺部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结果:两组在肺部的症状、体征和X线表现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果提示:原发性心脏肿瘤尤其左心肿瘤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出现相应的肺部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易与呼吸系统疾病相混淆,对怀疑心脏肿瘤的患者应尽早作心脏超声心动图以明确诊断.

    作者:侯梅凤;陆存林;徐德民;赵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重组人IL-8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工艺的优化

    目的优化重组人IL-8(rhIL-8)大肠杆菌表达及纯化工艺,以便获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方法将已构建好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HB101,经3-吲哚丙烯酸诱导,在发酵罐中进行表达,比较不同诱导剂浓度、温度、pH值及时间,以获得佳表达工艺参数.离心收集菌体,超声破壁,收集包涵体和胞浆,其中包涵体经变性、复性处理,与包浆部分合并,经肝素亲和层析柱、阳离子交换柱和凝胶层析柱分离纯化,比较不同的洗脱条件,得到纯品,并对重组蛋白的纯度和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结果用大肠杆菌HB101在发酵罐中表达rhIL-8,在30℃、pH为7.0的条件下加入50 mmol/L 3-吲哚丙烯酸,诱导28 h,得到约为100 mg/ml的高表达,其分泌的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和胞浆的形式存在,经三步层析纯化后,得到高纯度的rhIL-8(纯度>95%),经中性粒细胞趋化实验证实,所获IL-8具有良好的趋化白细胞迁移的作用.结论建立高效表达rhIL-8的原核表达和纯化工艺,所获的纯化IL-8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张维延;马泓冰;徐颖;张学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56例分析

    自1996年2月至2004年2月,我院共收治56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了不同方案的手术治疗,其中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春华;王银喜;徐耀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23例

    对18例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房间隔缺损(ASD)、1例室间隔缺损均经导管由静脉途径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中即刻造影或心脏超声检查证实封堵完全,术后1 d、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残余分流.结果:23例均封堵成功,24 h复查心脏彩超提示21例封堵完全,2例PDA残余分流,1周和1个月后复查分流均消失.1例PDA合并PS者,鉴于跨肺动脉瓣膜的压力阶差△P29mmHg,仅封堵PDA;1例外科修补术后残余分流的多发室间隔缺损,术中造影证实为上下位排列的2处、直径为2 mm和5 mm、较为接近的分流口,选择腰部直径为6 mm的偏心型Amplatzer VSD封堵器封堵其中大的分流口,造影显示完全封堵其中大的分流口,同时部分性阻断小的分流口,超声和造影显示另一分流口直径在1~2 mm以内,达到预期的效果.认为只需病例选择得当,经导管介入治疗PDA、ASD、VSD是适用于小儿的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治疗方法.

    作者:吕海涛;严文华;孙凌;袁志昌;黄洁;章美华;许菊珍;蒯华;贺永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Surviv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Surviv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3例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癌组织及1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进行Survivin检测.结果 1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未发现Survivin阳性表达,53例宫颈鳞癌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54.7%(29/53),阳性表达的Survivin主要定位于肿瘤组织的细胞浆,偶见于细胞核.结论宫颈鳞癌组Survivin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并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有关,提示Survivin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作者:王修珍;邓海珍;顾永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胸乳入路内镜甲状腺手术探讨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行内镜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以及术后的美容效果.方法采用胸乳入路,在胸前间隙及颈前间隙形成操作空间.内镜下以超声刀切除甲状腺良性肿瘤12例.结果 1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1例出现声音嘶哑,2个月后恢复.无饮水呛咳、皮下气肿、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胸乳入路内镜甲状腺手术具有明显的美容效果,手术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当的操作空间、良好的术野显协露、避免术中出血.

    作者:陈伟;吴浩荣;王浩炜;谷春伟;孙亦辉;潘峻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25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肝囊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中,5例为单纯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20例为腹腔镜联合手术.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与开腹手术相比,明显缩短(P<0.05).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疼痛轻微,仅有2例患者使用止痛药,1例术后肝囊肿复发.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的疗效是令人满意的,它具有创伤小、瘢痕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谷春伟;陈伟;吴浩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螺旋CT仿真内镜对喉部肿瘤的诊断价值

    对30例喉癌患者、6例声带息肉患者、4例下咽癌患者及5例健康者行螺旋CT仿真内镜(CTVE)检查,并与电子喉镜检查所见和手术所见对比.结果:螺旋CT仿真内镜能显示喉内正常结构;它对喉癌、声带息肉的病变位置、范围、大小的显示与电子喉镜及术中所见基本符合;对较大肿瘤,可结合足端入路观察到电子喉镜所不能及的肿瘤远端情况;它对下咽癌的显示不甚令人满意.认为CTVE对喉部的检查可以作为电子喉镜检查的补充,同时还应该结合轴位CT及多体位重建,以获得更令人满意的信息.

    作者:周慧;奚日泉;滕金宝;肖根生;高亚枫;刑建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普查中的应用

    对702例参加乳腺普查的妇女采用SENOGRAPHE2000D全数字化乳腺X线机摄影并加以分析.结果:在702例妇女中,发现乳腺癌7例,纤维腺瘤7例,纤维囊性病413例和乳腺病103例,22例的乳腺内存在可疑结节灶.认为采用全数字化X线摄影能早期发现乳腺癌等乳腺疾病,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结合其他方法以进一步提高乳腺疾病的检出率.

    作者:王翠红;胡大章;陆雪官;蔡庆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6例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断术的麻醉体会

    小儿腹腔镜手术由于它的特殊操作及小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其麻醉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报告我院16例先天性幽门肥厚患儿于腹腔镜下行幽门环肌切断术的麻醉体会.

    作者:李月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胶囊内镜在胃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03年6月至2004年9月间行胶囊内镜的38例次检查结果.结果 38例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16例,病变检出率为87.5%,以血管病变为多见(9/16例);证实2例克罗恩病累及小肠;腹痛、腹部不适检查11例,诊断为胃炎8例,十二指肠球炎2例,球部溃疡1例;6例体检患者,诊断为胃炎5例,小肠滤泡增生1例;2例消瘦患者均发现有小肠滤泡增生;1例外伤后出血患者,胶囊内镜检查未能明确出血原因.38例胶囊均能自然排出体外,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的食管、胃、小肠均较清晰.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伤,尤其适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和小肠疾病的诊断.

    作者:陈卫昌;徐小明;徐晓;朱兰香;温晓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装置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系统在乳房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5例共152个经临床及超声显像检查明确为乳房肿块的患者,均采用8G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行肿块切除术,其中3例行肿块活检术,2个月后复查.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完成肿块切除术,超声引导成功率达100%.除第一例外其余患者均完整切除肿块;术中出血多达150 ml,一般无明显出血,术中于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有助于控制出血.无1例有明显的手术疤痕,2例术后出现明显的局部青紫,2个月后完全消褪.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装置具有定位准确、微创切除或活检乳房肿块的功能,尤其适合于直径在3 cm以下的肿块.

    作者:蒋国勤;邢春根;方军初;曹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肺曲菌病外科治疗13例临床分析

    分析13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确诊的肺曲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诊断正确率为69.2%.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预后良好.认为本病术前不易确诊,漏、误诊率较高;对诊断明确者应及早手术治疗;病灶局限者若无明显手术禁忌,亦应积极手术;术式以肺叶切除为主.

    作者:陈浩;何靖康;倪斌;马海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复位作用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复位作用.方法 1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首先全麻俯卧过伸复位,排除体位复位对伤椎高度的恢复作用,C型臂X线机透视记录后凸成形球囊扩张前伤椎的影像资料,然后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摄片.比较手术前后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手术前后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等数据配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排除体位复位因素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可以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作者:顾晓晖;杨惠林;张志明;孟斌;张亚峰;刘凌;唐天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降钙素原测定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将19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n=98)和血清降钙素前体(PCT)组(n=100).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PCT组通过检测血清PCT浓度来决定治疗方案.结果:198例患儿临床特征相似,对照组88%应用了抗生素,而PCT组仅有43%应用了抗生素,且全部患儿预后良好.认为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指导作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且不影响预后.

    作者:黄建萍;童晓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股骨头表面置换术后头-臼匹配度对髋臼软骨磨损的影响

    目的研究年轻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金属帽假体行股骨头表面置换术(SRHA)后,头-臼匹配度对髋臼软骨磨损的影响.方法对该院自1999年1月以来行SRHA手术的10例13髋,以及与SRHA关节接触磨损特征相似的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UHA)因髋臼磨损疼痛改行全髋关节翻修术(RTHA)的14例14髋,分别采用Kwok 法和 LaBelle法测量头-臼匹配度和髋臼磨损度,对UHA者还采用组织学方法检测髋臼软骨的磨损程度.结果 SRHA组头-臼匹配均良好.随访2~3年的4例4髋,无1例髋臼软骨磨损;而随访4~5年的6例9髋中,软骨磨损<1 mm者1例, 余无明显磨损.UHA组14例14髋,术后2~3年改行RTHA的6髋中,头-臼匹配不良者5髋(83%),髋臼软骨磨损达0.5~2 mm,大体和组织病理显示髋臼负重区软骨呈Ⅱ级中度磨损,病理评分平均为8.5分;在术后4~6年改行RTHA的8髋中,头-臼匹配不良者仅1髋(13%),测量显示髋臼软骨磨损>2 mm,大体和组织病理分别显示髋臼软骨呈Ⅲ级重度磨损,病理平均13分.结论头-臼匹配度与髋臼软骨磨损出现的时间密切相关,与软骨磨损的程度无关.使用直径1 mm递增的股骨头金属帽假体,可改善头-臼匹配度,延缓髋臼软骨磨损时间,进而改善疗效.

    作者:王禹基;孙俊英;董天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RmIL-18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标记

    目的用纯品rmIL-18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予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方法使用免疫佐剂包被rmIL-18分次免疫新西兰兔,得到兔血清,再采用硫酸铵沉淀粗提法和QAE-Sephadex A-50离子交换层析法提纯IL-18抗体,后用HRP简易过碘酸钠法标记IL-18抗体.结果用以上方法标记的IL-18抗体酶标记率为40.29%,酶标抗体的效价为1∶3200,佳工作浓度为1∶1600.结论成功制备出标记HRP的IL-18多克隆抗体,建立了IL-18抗原的酶联免疫检测,以进一步用于实验研究.

    作者:谭友文;吴建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2月至2005年3月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27例资料,对其术中失血量、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总结.结果 27例中,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例,乙状结肠切除术9例,直肠前切除术(Dixon)9例,直肠癌根治术(Miles)7例.除1例因过度肥胖、解剖关系欠清造成左侧输尿管损伤而中转开腹外,其余26例均手术成功.全组手术死亡率为0.手术平均时间28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0 ml.术后造瘘口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4%(2/27).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一种安全术式.

    作者:邢春根;王浩炜;谷春伟;陈伟;孙亦晖;吴浩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