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物汤巴布剂的制备及其体外透皮性能研究

董晓莹;许莹;柯磊;周利玫;胡燕

关键词:四物汤巴布剂, 阿魏酸, 芍药苷, 经皮给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 研制四物汤巴布剂并探讨其体外透皮吸收.方法 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辅料制备四物汤巴布剂,以初黏力,剥离强度为考察指标,优选巴布剂基质的佳处方;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离体小鼠皮肤作为扩散屏障,用HPLC对四物汤巴布剂中阿魏酸和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考察其累积透过量.结果 四物汤巴布剂的佳处方为:卡波姆:聚丙烯酸钠:三乙醇胺:高岭土:甘油:聚乙二醇:三氯化铝:药物浸膏=0.9:0.9:0.9:0.6:4:2:0.1:3;采用3%的氮酮作为透皮促进剂对阿魏酸和芍药苷均有良好的透皮促进效果;阿魏酸和芍药苷的释药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分别为Q =0.8433t1/22-0.2824,r=0.9603和Q=3.7426t1/2-4.1243,r =0.9788.结论 该研究为四物汤外用剂型的开发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失眠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失眠具有方法多样、副作用少、疗效显著等特点,文章总结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新进展,综述了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主要病因病机包括阴阳失调、营卫失调、脏腑功能失调、邪气致病、体质因素;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复方的内服外用、中成药、针刺、灸法、推拿、电针、火罐、刺血、压耳穴等方法及综合疗法,后指出主要问题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思路.

    作者:成立;孙福军;梅建强;郭立芳;吴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桑白皮蜜炙前后总黄酮高效液相色谱纹图谱研究

    目的 对桑白皮蜜炙前后总黄酮提取物进行HPLC指纹图谱研究,探索总黄酮提取物在蜜炙前后质与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Waters 2965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色谱柱Thermo ODS-2 HYPERSIL(250 mm ×4.6 mm,5μm),色谱条件: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PDA定时波长(0 ~ 30min,270nm)(30 ~ 90min,320nm);柱温30℃;流速1ml·min-1;进样量10μl;分析时间:90 min.结果 桑白皮与由其蜜炙而得蜜桑白皮总黄酮提取物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75,而同一产地批次不相对应的桑白皮与蜜桑白皮总黄酮提取物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528 ~0.856;中试样品蜜炙前后的相似度平均为0.988.结论 桑白皮蜜炙前后差异较小,而相同产地市售桑白皮与蜜桑白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说明蜜炙工艺参数不统一对饮片内在质量的影响较大.

    作者:张会敏;李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海南眼树莲醇提取物急性毒性及抗炎活性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海南眼树莲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和抗炎活性部位.方法 用大浓度、大给药体积的乙醇提取物灌胃给药,观察急性毒性;溶剂萃取法制备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大鼠足跖肿胀增加模型筛选抗炎活性部位.结果 海南眼树莲小鼠大耐受生药量为206.45g/kg.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醋酸引起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鸡蛋清诱导大鼠足肿胀.结论 海南眼树莲乙醇提取物无明显毒性,其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为眼树莲的抗炎活性部位.此实验为进一步进行该植物抗炎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杨柳;王小蒙;余邦良;姚瑰玮;李雪莲;陈俊波;谢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肾虚型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肾虚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对570例肾虚老年性痴呆患者中医证候资料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因子分析发现肾虚证老年性痴呆以精亏、阳虚、阴虚为主要证候要素,同时兼夹瘀、痰、火、血虚、气虚等致病要素,临床表现为肾虚证兼夹瘀血、痰浊、心肝火旺等.结合临床专业知识聚类分析发现三类证候分布:第1类以肾精亏虚为主,未发现其他兼夹证候;第2类以肾阴虚为主兼夹心肝火旺证及心脾两虚证;第3类以肾阳虚为主兼夹气滞血瘀证及心脾两虚证,并且肾精亏虚证所占比例大.结论 肾虚老年性痴呆以肾精亏虚、肾阳虚、肾阴虚为主要证候,兼夹瘀、痰、火等致病因素,五脏与心、肝、脾密切相关,病机与精亏密切相关.

    作者:李强;崔远武;张连城;顾耘;汪振宇;李柱;吴迪;崔俊波;张玉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白虎二地汤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白虎二地汤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白虎二地汤高、低剂量组.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显微镜观察五组大鼠肝脏、骨骼肌、脂肪的病理变化.结果 白虎二地汤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FBG、FINS、HOMA-IR及血清TC、TG、LDL-C、FFA水平,升高血清HDL-C浓度,减少肝脏组织脂肪浸润,且以高剂量白虎二地汤组效果佳.结论 白虎二地汤可以改善STZ诱导的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异常,减轻胰岛素抵抗.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降低脂毒性,增强胰岛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发挥其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和降糖降脂作用.

    作者:陈璇;徐凛峰;汪悦;周方圆;何晓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国家名老中医邵祖燕教授痹证治验

    邵祖燕,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行医五十余年,造诣颇深.邵老诊病过程中突出中医辨证论治,除了擅长脾胃病之外,对痹证的治疗亦颇有心得.笔者有幸师从邵老学习,受益匪浅.现将跟师体会简述如下.1 痹症病因病机痹,即痹阻不通.痹证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症.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临床上有渐进性、反复发作性的特点[1].主要指西医学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2].

    作者:赵双梅;李慧臻;祁向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清化饮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清化饮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80例纳入研究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清化饮口服,对照组予胃复春片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病理组织学改善情况,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NF-κB、COX-2表达水平.结果 剔除脱落病例,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0.2%、80.6%,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均症状改善明显(P<0.01),但治疗组对临床主要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组的病理组织学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胃黏膜组织中NF-κB、COX-2表达均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NF-κB、COX-2表达积分减少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化饮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胃黏膜组织中NF-κB、COX-2等炎性因子高表达有关.

    作者:黄铭涵;陈琴;高尤亮;李思汉;林平;黄恒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复方石斛清肺散的成型工艺研究

    目的 对复方石斛清肺散的成型工艺进行考察研究,旨在确定散剂处方的处理佳条件及成型工艺路线,为产品实际生产和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通过测定休止角α、相对临界湿度CRH、粒度等,对比复方石斛清肺散的各工艺路线优选和产品的性质参数,基于相关性原理对数据分析,优选佳工艺路线.结果 复方石斛清肺散的佳工艺路线是半提微粉工艺路线,成型的散剂为黄暗棕褐色细粉,干燥后含水量2%~3%,规定含水量≤6%;4种散剂的CRH≥60%,休止角αt处于40~ 45°;散剂的主要细圆颗粒粒径为15~ 30μm,部分棒状微粒粒径为100μm,均符合相关要求.结论 该复方石斛清肺散的半提取微粉成型工艺,更稳定、可靠,提高了该中药制剂产品质量,可为产品实际生产应用提供可靠保证.

    作者:谢伟杰;张永萍;徐剑;王建科;陈鑫瑀;魏中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制草乌低温超微粉碎研究

    目的 研究制草乌粉碎成不同粒径粉末的粉体特性和溶出度,为制草乌相关制剂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振动式低温超微粉碎机对制草乌进行粉碎,每3min取样,检测样品粒径、比表面积、孔隙率、密度、黏附性、接触角等物理参数及体外累积溶出百分率.结果 随着粉碎时间的增加,粒径逐渐减小,制草乌粉体物理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体外溶出速率逐渐增加.结论 制草乌低温超微粉碎后粒径小,粒径分布均匀,且溶出速率及溶出量增加,有助于后续制剂及质量研究.

    作者:何婧;张喻娟;韩丽;任桂林;王小平;钱枚;鲍安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糖尿病前期病理体质类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前期病理体质对比研究,得出糖尿病前期病理体质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从而防止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方法 课题前期已得出糖尿病前期病理体质为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将104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分为阴虚质组与非阴虚质组或气虚质组与非气虚质组或痰湿质组与非痰湿质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阴虚质组与非阴虚质组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7 <0.05,P=0.028 <0.05);气虚质组与非气虚质组比较,其客观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组与非痰湿质组比较,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0.05,P=0.023 <0.05).结论 糖尿病前期阴虚质的发病与血压升高有关,痰湿质的发病与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的升高有关,通过干预糖尿病前期患者血压、体重指数以及总胆固醇,能够有效的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刘波玲;张亚军;赵志玥;任有军;高东升;康陆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牛膝总皂苷含药血清对兔膝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牛膝总皂苷(TSA)含药血清对兔膝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离体软骨细胞培养体系,MTT法观察TSA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法测定TGF-β1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分析法观察TSA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的凋亡,检测软骨细胞中Caspase-3活性.结果 TSA含药血清培养软骨细胞72h后,TSA高剂量组与硫酸氨基葡萄糖组能显著提高软骨细胞的增殖;TSA高、TSA中剂量组与硫酸氨基葡萄糖组能显著提高TGF-β1mRNA的表达;TSA高、中剂量组和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在作用48h后,能够显著降低软骨细胞的凋亡数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TSA高、中剂量组和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在作用24h后,能够显著降低caspase-3在软骨细胞中的表达,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低剂量组也出现抑制作用.结论 TSA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有促进增殖和抑制凋亡的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尤其是高剂量的TSA含药血清效果明显.

    作者:刘渊;孙雪莲;周红海;杨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孜然果实发育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孜然果实发育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DPPH清除能力和铁氰化钾还原能力测定法,对盛花期、初果期、绿果期,盛果期、果熟期、落果期孜然果实水提取物和70%乙醇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 随着发育程度的不同,孜然果实的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P<0.05).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强的为盛花期孜然70%乙醇提取物(IC50值0.107mg·ml-1),阳性对照Vc(IC50值0.017mg·ml-1)为其6.3倍.对于总还原力,两种溶剂提取液均为盛花期孜然果实的铁氰化钾还原能力强,且70%乙醇提取物强于水提取物.结论 孜然果实在不同发育过程中均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盛花期孜然果实抗氧化活性强.

    作者:罗静莺;索菲娅;卢帅;孙云鹏;叶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通腑泄热法对脑膜炎发热大鼠神经肽类分子的影响

    目的 基于脑-肠轴学说,探讨通腑泄热法对脑膜炎发热大鼠神经肽类分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小脑延髓池接种埃希氏大肠杆菌混悬液建立大鼠细菌性脑膜炎发热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醒脑静注射液组、大承气汤合醒脑静注射液组、扑热息痛组.检测各组动物用药后脑、脊髓、结肠、肺、胃、肾组织、血浆中CRH、AVP、P物质、NT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通腑泄热组中脑肠等组织及血浆中CRH含量降低、AVP含量升高、P物质含量降低、NT含量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其他组相比,变化无显著差异性.结论 通过脑-肠轴来调节神经肽类介质的释放,脑肠互动,可能是通腑泄热法治疗脑病发热的机制.

    作者:刘亚娟;秦小云;王晓君;张思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医论治

    通过研读经典,并结合临床体会,将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病机概括为胃失和降、肺失宣肃、上逆作咳,故其治则当为和胃降逆、理气止咳;将多年参师襄诊所得进行归纳总结,拟定通降和胃方治疗,并列举了一例病案加以说明;探讨了该中药组方的临床应用优势.

    作者:王轶;朱生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芎归红花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芎归红花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对处方中当归、川芎、陈皮、赤芍进行定性鉴别;建立HPLC法测定芎归红花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采用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7%磷酸溶液(26:2:72),检测波长为403nm.结果 TLC鉴别分离度良好,专属性强;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在6.375 ~ 10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7%,RSD为1.7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芎归红花液的质量.

    作者:李春雪;张晨;李金花;王长生;瞿燕;曾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研究方法概述

    通过收集整理应用在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研究的统计学方法,发现数据挖掘技术在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鲜有,提出将关联分析运用于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研究,以期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艾滋病中医证候的关联,从而发掘其中蕴含的病机,指导运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黄毅凌;艾军;陈绩锐;黄碧玲;王志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补肾化痰法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补肾法、化痰法、补肾化痰法对BMSCs成脂分化的影响,探讨补肾化痰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纯化Wistar大鼠BMSCs,诱导BMSCs成脂分化,观察补肾中药、化痰中药和补肾化痰中药分别对BMSCs成脂分化后细胞形态学、油红O染色及定量和用RT-PCR检测脂蛋白脂酶(LPL)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化痰中药能使BMSCs诱导形成的脂肪细胞减少,并下调成脂相关基因LPL-mRNA表达.结论 化痰法可以抑制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

    作者:周亚娜;陈辉;向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锁阳的作用与功效及其开发利用

    综述了中药锁阳的主要成分、药用价值、药理作用等,并对近些年来锁阳的现代保健应用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锁阳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提出相关建议,为锁阳的可持续研究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作者:吴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杜仲不同发育时期未成熟种胚离体培养研究

    目的 了解激素对杜仲不同发育程度完整未成熟种胚的影响.方法 以杜仲三个不同发育时期的完整未成熟种胚为实验材料(分别标记为Ⅰ#:心形胚早期,胚长约0.5 mm;Ⅱ#:鱼雷形胚,胚长约1~ 2mm;Ⅲ#:胚长约5mm,约为成熟胚的1/2),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激素及组合(包括2,4-D、NAA、6-BA、TDZ、GA3)进行离体培养,观察不同激素对完整幼胚的影响.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Ⅰ#材料接种后15天几乎全部死亡,显示简单的无机盐培养基不能满足发育早期种胚离体培养的营养需求;Ⅲ#材料接种后生长迅速,在附加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多数萌发形成了幼苗;Ⅱ#材料在培养30天及60天进行结果统计显示:①2,4-D促进疏松愈伤组织形成,抑制不定芽形成;②细胞分裂素类,包括6-BA、TDZ,均能诱导形成不定芽,培养60天诱导率显著增加;在6-BA 2mg/L中不定芽发生率达91%;③在附加0.5mg/L 2,4-D的培养基中,在培养约90天后40个外植体中有3个形成体细胞胚.结论 Ⅱ#鱼雷形胚对激素的反应与杜仲成熟胚或幼苗离体培养结果相近,该发育状态的幼胚可能适合于诱导胚状体.

    作者:杨智超;刘艳丽;曹小勇;秦公伟;蒋景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部位黄藤果实中血竭素的含量比较研究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黄藤果实中血竭素含量的方法,比较分析不同部位黄藤果实中血竭素的含量.方法 HPLC法测定黄藤果实中血竭素的含量(Waters Atlantis d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50: 5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440nm.结果 血竭素高氯酸盐在0.009 ~0.090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20%,RSD=1.93%;5个不同产地黄藤果实中的血竭素含量为0.186~0.796mg·g-1,果皮中血竭素含量在0.861~ 3.811mg/g,果肉未检出血竭素.结论 黄藤果实中所含血竭素主要来自果皮部位,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帅银花;李远彬;陈燕燕;袁凯伦;赖小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