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周;郝志云;杨子仙;马金晶
目的 为钩藤属植物资源的保护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 调查并收集西双版纳州钩藤属植物,对其种类、分布、生境及伴生植物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 西双版纳有钩藤属植物7种,占国内钩藤属种类的58%.结论 西双版纳州钩藤属植物分布较为广泛,种类较多,分布范围具有种间差异.
作者:李海涛;张丽霞;彭朝忠;张忠廉;牛迎凤;管燕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酸枣仁为鼠李科枣属植物酸枣的干燥种子,具有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的功效,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等症的治疗.其化学成分包括达玛烷型三萜皂苷、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等.文章主要对近年来酸枣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作者:谭云龙;孙晖;孙文军;张爱华;王喜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探讨体外动态力学刺激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舒缩活性物质合成释放的影响,为针推物理力学性质治疗手段“运行气血”的作用提供细胞生物方面的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脐静脉血管肉皮细胞株ECV304,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1Hz振荡力学刺激组和2Hz振荡力学刺激组,分别实施0Hz、1 Hz和2Hz的动态力学刺激后,检测细胞外培养液血管活性物质ET-1和PGI2含量的变化.结果 不同频率力学作用后,细胞外培养液中ET-1的含量减少,PGI2的含量增加,动态力学振荡频率因素是造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的原因.结论 不同频率振荡力学刺激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舒缩活性物质ET-1和PGI2合成释放的调节,可能是针推治疗后发挥“运行气血”作用的细胞生物力学原理之一.
作者:李程;江瑜;陈磊;胡铁汉;陈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黄芪和山药微粉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SPF级雄性Wistar大鼠62只,随机抽取52只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合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卡托普利组、黄芪和山药微粉低剂量组、黄芪和山药微粉高剂量组,余10只设为假手术对照组,灌胃给药6周后测体质量、肾重、24 h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肌酐(SCr);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学变化.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低于假手术对照组,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黄芪和山药微粉高剂量组较模型对照组肾脏系数、24h尿微量白蛋白、FBG、BUN、SCr水平明显降低,体质量明显增加;同时肾脏病理变化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黄芪和山药微粉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同时其具有一定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李晓晶;刘瑾;隋在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的方法治疗;对照组42例,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属于安全性评价Ⅰ级;对照组患者出现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评价Ⅱ级、Ⅲ级各3例.两组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治疗经行头痛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梁玉磊;马红利;孙立虹;李新华;刘丽;李文丽;孙永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菟丝子黄酮对氧化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内皮细胞,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一氧化氮(N0)、一氧化氮合酶(NOS)、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内皮素-1(ET-1),观察菟丝子黄酮对过氧化氢(H202)损伤的HUVECs的影响.结果 ①菟丝子黄酮(0.1 ~ 0.5mg/L)可提高正常培养的HUVECs的细胞活性,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菟丝子黄酮(0.5 mg/L)能明显减轻H202对HUVECs所致的氧化损伤,使细胞增殖活性增高((P<0.01).②H202损伤模型组(200mmol/L)与空白组比较,NO释放和NOS活性水平显著下调(P<0.01),ET-1释放水平显著上调(P<0.01),菟丝子(0.5mg/L)+H2O2(200mmol/L)组与H2 O2损伤模型组(200 mmol/L)比较,NO释放水平和NOS活性明显上调(P<0.01),ET-1水平显著下调(P<0.01).结论 菟丝子黄酮对H2O2诱导的HUVECs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海云;崔艳茹;刘海菊;王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三叶青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特性,为大田规范种植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田间系统定点观察和普遍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三叶青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结果 与结论 三叶青系多年生草质攀援藤本,通过3年观察结果表明,三叶青年生长发育阶段过程具有明显的萌芽、快速生长、缓慢生长、秋季快速生长、休眠等一致的规律,具体归纳为萌芽期每年的3~4月、快速生长期5~7月、高温缓慢生长期8~9月,秋发期10 ~ 11月,低温休眠期12月至次年3月等五个时期;花期4~6月,果期8~10月,浆果球形,熟时红色,极少.
作者:吉庆勇;程文亮;吴华芬;朱波;华金渭;季炳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质量.方法 应用管理学上的帕累托图分析方法,将影响门诊中药房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质量的因素分成5项,找出影响调配质量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结果 多配(或少配)药量、其中一剂不符和漏配药是主要因素,配错药和多配(或少配)剂数是次要因素.结论 针对影响调配质量的主要因素确定提高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质量的改进方向.
作者:区炳雄;林海;朱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黄帝内经》存留大量隐喻修辞,这些隐喻对于内容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而产生的译文文本诸家各执一词.因其语言久远,要实现对其跨时空正确理解,鉴于语言学概念整合理论及相关跨空间整合的基础上,该文尝试对《黄帝内经》中的隐喻翻译过程进行理清,并对两种译文进行分析,针砭译文.
作者:张斌;李莫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讨论了案例教学法在制药工程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使用与实现方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基础知识基础上能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现实生活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突出实践性,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从而实现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课程与实验教学的改革,实现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作者:沙鸥;马卫兴;李艳辉;刘英红;杨运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中药山慈姑对甲状腺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的山慈姑作用于甲状腺癌SW579细胞,MTT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中药山慈姑作用于SW579细胞前后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1~ 100mg/ml范围内时山慈姑能不同程度的抑制SW579细胞的生长,山慈姑对SW579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8.81 mg/ml,佳作用时间为药物处理后48 h.山慈姑能降低SW579细胞中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 山慈姑能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凋亡,为山慈姑辅助治疗甲状腺癌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吴俊林;卢德成;罗佐杰;蒙雯雯;黄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测定狸尾豆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对样品直接消解,称重定容,ICP-MS内标法在线快速测定狸尾豆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 狸尾豆中含有Hg、Cd、As、Pb、Ni、Cr六种重金属元素,加标回收率在98.54% ~ 118.54%之间,方法检出限在0.0100 ~0.0870μ g/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等于4.85%.结论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满足狸尾豆中重金属元素同时检测的需要.
作者:杨新周;郝志云;杨子仙;马金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二子菊花饮泡腾颗粒的制备工艺及其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以二子菊花饮水提物为研究对象,以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比例、聚乙二醇6000和乳糖的用量为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二子菊花饮泡腾颗粒的制备工艺,并采用UV法测定二子菊花饮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二子菊花饮的佳制备工艺为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配比为0.65∶1,聚乙二醇6000用量为10%,乳糖用量为40%.在此条件下制备泡腾颗粒测定其总黄酮含量平均为1.33%.结论 该泡腾颗粒处方组成合理,制备及含量测定方法可行,为二子菊花饮的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戴一;金欢欢;张兴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文章通过总结有关中医对慢性重型肝炎的描述及分析其典型症状,探讨慢性重型肝炎发病的病机,明确了湿热疫毒与湿、痰、瘀浊之邪相搏结是慢性重型肝炎发病的关键环节.紧紧抓住这一关键环节,以解毒、祛湿、化痰、消瘀、的方法谴方用药,为临床慢性重型肝炎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官志杰;韦艾凌;毛德文;胡振斌;龙富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牡蛎降脂胶囊的润肠通便作用.方法 使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观察便秘小鼠的粪便排泄情况、小肠推进运动和肠水分等指标;观察正常小鼠的大肠推进运动;应用在体肠管实验法研究正常大鼠回肠收缩活动情况和对正常小鼠肠道作用机制.结果 牡蛎降脂胶囊能够缩短便秘小鼠首次排便时间,增加小鼠粪便粒数,改善粪便性状,增强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增加小鼠肠水分,增强小鼠大肠推进运动,促进大鼠回肠收缩,增加小鼠肠腔液体量(P<0.05或P<0.01).结论 牡蛎降脂胶囊具有较好的润肠通便作用,能有效治疗便秘.
作者:邹贤刚;付书婕;黄兴振;巫玲玲;蒋伟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及T174M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以泸州地区14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为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相关研究.结果 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M235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x2=34.087,P=0.000< 0.05);T174M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x2=1.877,P=0.391 >0.05).高血压病各中医证型组基因型和等位频率与对照组比较,M235T正常对照组除与肝火亢盛证差异不显著外(P>0.05),与其它证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174M正常对照组除与痰湿壅盛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 =4.322,P=0.038 <0.05),与其它证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原M235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密切相关,TT基因型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痛的易感基因型;T174M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无关,可能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痰湿壅盛有关;中医实证和虚证之间基因多态性可能存在差异.
作者:廖慧玲;尹思源;葛丽春;王全;周喜芬;石含秀;史书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从蒙药大栀子中分离纯化其主要化学成分环烯醚萜苷类和西红花苷类,建立其纯化工艺.方法 大栀子醇提物采用柱色谱分离,然后采用制备色谱系统,收集对应峰的流出液,并对产品进行了纯度检测.经理化常数测定,结合现代波谱学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 经过分离鉴定,得到两大类化合物,即环烯醚萜苷类与西红花苷类,6个单体化合物:栀子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鸡矢藤次苷甲酯、京尼平-1-β-龙胆苷,西红花苷-1、西红花苷-2.除栀子苷外,其它5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大栀子中分离得到.结论 利用制备色谱技术进行蒙药大栀子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具有简便、快捷、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收集全面等优点.
作者:鞠爱华;张静;蔡丽娟;庄志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筛选肾虚质大鼠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探讨肾虚质与免疫基因之间的联系.方法 采用“猫吓鼠”的方法,造成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复合型肾虚质动物模型,提脾脏淋巴细胞总RNA,经标记、杂交、芯片扫描、图象采集与数据分析等过程获得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结果 通过对以上免疫相关的基因的统计分析,发现有12条基因在两次杂交中均有差异,其中有5条基因在模型组表达上调,经药物干预后表达下调;有7条基因在模型组表达下调,经药物干预后表达上调.结论 肾虚质大鼠脾脏淋巴细胞既表达免疫相关的正向调节基因,亦表达负向免疫相关的调节基因,在两次杂交中均有差异的12条基因可能是与肾虚质直接相关的免疫基因.
作者:孙理军;党照丽;王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香薷中茎和叶中无机元素的含量,从无机元素角度评价中药材质量.方法 采用ICP-MS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对四种不同产地香薷中的茎和叶的无机元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对人体有益的K,Na,Ca,Mg,Fe,Zn,Mn等元素含量丰富.不同产地相同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同一产地叶中含量较茎丰富.结论 实验结果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香薷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徐向红;易永;刘华;万屏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姜黄素联合阿司匹林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TNF-α、IL-1β及AchE的影响,分析姜黄素与阿司匹林改善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时点分别结扎左、右颈总动脉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用姜黄素及阿司匹林灌胃给药4周,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后,测定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的变化.结果 姜黄素及阿司匹林可拮抗脑缺血引起的脑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及降低AchE活性.结论 姜黄素联合阿司匹林可降低脑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影响AchE的活性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鲁国洲;李国春;黄新武;李华;张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