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比较

徐安莉;周艳艳;赵敏;陈会敏

关键词:高脂血症, 动物模型, 比较
摘要: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病因学造模方法.方法 利用大剂量肌注氢化可的松造成大鼠血脂紊乱与高脂饮食灌胃模型在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及利用降脂药辛伐他汀治疗效果比较.同时比较大鼠尿17-OH-CS与血清睾酮T含量.结果 两种方法都复制出高脂血症模型.两种方法在TG、TC、LDL-C和HDL-C的检测无差异(P>0.05).大鼠尿17-OH-CS与血清睾酮T含量两种方法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肌注氢化可的松造成肾阳虚模型通过抑制大鼠肾上腺造成高脂血症模型成立,为临床上高脂血症从“肾”治提供了实验动物载体.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孔树脂纯化芒萁总皂苷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目的 优化大孔树脂纯化芒萁总皂苷的工艺参数.方法 分别用AB-8、D-101、Hz-803、HZ-816大孔树脂对芒萁皂苷进行静态吸附与解吸试验,筛选出分离效果好的一种树脂,并研究该树脂分离芒萁总皂苷的动力学曲线和动态吸附性能.以BHT为对照,考察纯化后的芒萁总皂苷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结果 优化的D-101大孔树脂对芒萁皂苷的吸附条件为:流速2BV·h-1时,料液的pH值和浓度分别为5和20.5 mg·ml-1;优化的洗脱条件:流速为2BV·h-1,洗脱溶剂为3BV 70%的乙醇水溶液.纯化后总皂苷含量为64.9%,纯化倍数为2.2倍;纯化后的芒萁总皂苷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比BHT好,浓度为1.0 mg/ml时,芒苷皂苷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95.6%.结论 D-101大孔树脂对芒其皂苷有很好的纯化效果,芒萁皂苷对DPPH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

    作者:余姣;丁利君;李嘉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薄荷提取物对自由基消除能力的研究

    以水、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为溶剂对薄荷进行提取,得四种提取物.采用DPPH法(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hydrazyl)对各提取物进行自由基消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薄荷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消除能力有较大的差异.同一浓度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消除能力顺序为正丁醇>乙酸乙酯>水>三氯甲烷,不同浓度同一溶剂的提取物,对自由基消除能力先是随着浓度的加大而增大,然后趋于平缓.

    作者:庞锦伟;胡广林;张敬迎;梁振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通莲汤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 研究通莲汤(TD)对胃癌MGC803细胞形态和生长周期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将MGC803细胞于37℃,5%饱和湿度的CO2培养箱孵育24 h,分别加入倍比梯度的TD、TD化裁方(THC)和不同浓度的消癌平注射液(XAP),48h后以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技术(FCM)测定细胞周期.结果 TD的IC50值为60.2μg·mL-1;与空白对照组(C)相比,该方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影响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TD组细胞在G2期的比率为(69.56±2.06)%.结论 通莲汤通过抑制细胞进入M分裂期从而干预胃癌MGC803细胞生长,与消癌平对该细胞系的调节周期作用相类似.

    作者:贾永森;王亚;喇孝瑾;田春雨;李继安;郝晓惠;韩炳生;Gabriella Hegyi;秦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药毓婷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

    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是一种混合性细菌感染疾病,约占外阴、阴道感染的40% ~50%[1],为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性感染,但临床及病理特征无炎症改变.在妇科门诊应用毓婷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年0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61例,年龄21 ~53岁,平均年龄37岁.

    作者:王磊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AG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及T174M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以泸州地区14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为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相关研究.结果 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M235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x2=34.087,P=0.000< 0.05);T174M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x2=1.877,P=0.391 >0.05).高血压病各中医证型组基因型和等位频率与对照组比较,M235T正常对照组除与肝火亢盛证差异不显著外(P>0.05),与其它证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174M正常对照组除与痰湿壅盛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 =4.322,P=0.038 <0.05),与其它证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原M235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密切相关,TT基因型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痛的易感基因型;T174M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无关,可能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痰湿壅盛有关;中医实证和虚证之间基因多态性可能存在差异.

    作者:廖慧玲;尹思源;葛丽春;王全;周喜芬;石含秀;史书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天麻中对羟基苯甲醇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对羟基苯甲醇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为诱导剂,探讨对羟基苯甲醇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采用下腔静脉结扎致大鼠静脉血栓方法,考察对羟基苯甲醇的体内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并利用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对羟基苯甲醇对AA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胞浆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 对羟基苯甲醇对AA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其半数抑制率(50%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0.107 g· L-1,对ADP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IC50为0.3 g·L-1;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醇能显著对抗大鼠下腔静脉血栓的形成;对羟基苯甲醇对AA诱导的家兔血小板细胞外钙内流与内钙释放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醇在体外、体内均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外钙内流和内钙释放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作者:郭营营;蒋石;林青;李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茼蒿提取液镇咳祛痰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茼蒿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 设立空白对照组、茼蒿提取物(0.4,0.2,0.1ml)组、阳性对照组(川贝止咳糖浆)组.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和气管酚红排泄法评价茼蒿提取物的镇咳和祛痰作用.结果 茼蒿提取物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增加小鼠呼吸道黏膜酚红的排出量.结论 茼蒿提取液具有显著的镇咳祛痰作用,可作为一种食疗方法应用.

    作者:康健;陈莉娜;赵进;孙晓明;张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橘皮竹茹汤对胆汁返流胃炎大鼠模型的防治作用及对胃泌素、PGE2含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橘皮竹茹汤对胆汁返流性胃炎(BRG)大鼠模型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与血清胃泌素(GAS)和胃黏膜PGE2含量的关系.方法 将5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设置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橘皮竹茹汤高、低剂量组、西药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自制胆汁返流液灌胃方法建立BRG大鼠模型,治疗3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胃泌素(GAS)、胃黏膜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出现明显损伤,有大量炎细胞浸润,部分大鼠见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样化生;与空白组比较,GAS、PGE2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橘皮竹茹汤高、低剂量组及西药组GAS、PGE2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橘皮竹茹汤低剂量组及西药组比较,橘皮竹茹汤高剂量组相关测定结果具有明显优势(P <0.05、P<0.01).结论 橘皮竹茹汤对模型大鼠胃黏膜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升高血清GAS、胃黏膜PGE2相关.

    作者:姚春;姚凡;赵晓芳;谢武;李娜;韦玉仙;何燕;付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结合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特色,开展《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

    野外实习是药用植物学课程中通过实践巩固和加深课堂内容的重要教学环节,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是为顺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快速发展而开设的,以培养对中药资源实施保护、生产、开发和利用的复合型人才.在该专业野外实习过程中,结合与药用植物学联系紧密的特色专业课程展开教学,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增强野外实习的教学效果.

    作者:徐雷;汪文杰;刘合刚;潘宏林;汪乐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基于问题的学习法在药学专业学生实习前培训中的应用

    为提高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尝试将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BL法)应用于药学专业学生实习前培训中,结合订单企业的岗位需求设置PBL问题,构建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项目为基础、小组合作为形式、结合实践操作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

    作者:冯艺萍;吴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南方红豆杉的生药鉴定

    目的 对南方红豆杉枝叶及根进行生药鉴定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鉴定及色谱法.结果 南方红豆杉叶具黄绿色气孔带,分布于下表皮中脉两侧;每条气孔带由11 ~ 13列气孔组成,气孔指数0.074 ~0.085;转输管胞成团呈翼状位于维管束两侧,棕色块大小不一,随处可见,偶见草酸钙方晶砂晶.枝外韧型维管束,木质部发达,具髓部;纤维和薄壁细胞上可见草酸钙砂晶附着.南方红豆杉根木质部发达,约占整个横切面的1/2,管胞呈放射状排列,木射线及韧皮射线细胞多为1列,纤维多见,可见散在内生真菌菌丝及石细胞,菌丝较为集中地分布于根被细胞.TLC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中10-脱乙酰巴卡亭Ⅲ含量相对较大.结论 南方红豆杉叶气孔带、转输管胞及嵌晶纤维可作为其鉴别特征,10-脱乙酰巴卡亭Ⅲ可以作为薄层鉴定的主要依据.

    作者:姚晓;陈建伟;李祥;韩淑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概念整合理论下的《黄帝内经》隐喻翻译实例分析

    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黄帝内经》存留大量隐喻修辞,这些隐喻对于内容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而产生的译文文本诸家各执一词.因其语言久远,要实现对其跨时空正确理解,鉴于语言学概念整合理论及相关跨空间整合的基础上,该文尝试对《黄帝内经》中的隐喻翻译过程进行理清,并对两种译文进行分析,针砭译文.

    作者:张斌;李莫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一周血小板变化规律的分析

    目的 筛选太阳病模型并分析造模前后动物外周血细胞-血小板变化,探讨太阳病(风寒表证)血小板变化规律.方法 昆明种小鼠1152只,采集造模前后连续7d不同时间的小鼠血清标本并低温保存备用,以进行各免疫指标测定;另取1ml全血进行外周血细胞-血小板分析:测定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结果 正常组与实验组同一天不同时点的PLT、MPV、PDW、PCT分别进行组内与组间比较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通过分析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发现在疾病的极期,血小板参数水平普遍升高,说明血小板参与了太阳病(风寒表证)的免疫防御反应.

    作者:陈湘宏;李杰;吴萍;陆东明;张发斌;张广梅;赵协慧;王仁嫒;刘占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黄芪和山药配伍微粉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黄芪和山药微粉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SPF级雄性Wistar大鼠62只,随机抽取52只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合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卡托普利组、黄芪和山药微粉低剂量组、黄芪和山药微粉高剂量组,余10只设为假手术对照组,灌胃给药6周后测体质量、肾重、24 h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肌酐(SCr);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学变化.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低于假手术对照组,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黄芪和山药微粉高剂量组较模型对照组肾脏系数、24h尿微量白蛋白、FBG、BUN、SCr水平明显降低,体质量明显增加;同时肾脏病理变化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黄芪和山药微粉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同时其具有一定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李晓晶;刘瑾;隋在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草尿毒灵颗粒对腺嘌呤致慢性肾衰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三草尿毒灵颗粒对腺嘌呤致慢性肾衰大鼠治疗作用.方法 将大鼠灌胃腺嘌呤导致慢性肾衰大鼠,分别在给药第9天、18天、27天采血,测其血清Crea、BUN等指标.结果 三草尿毒灵颗粒能明显降低腺嘌呤导致肾衰大鼠血清Crea、BUN值,此外,显著提高腺嘌呤导致肾衰大鼠血清TP值,增加腺嘌呤导致肾衰大鼠血清Ca2+值和降低肾脏系数.结论 三草尿毒灵颗粒对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衰竭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徐丽瑛;丁琦;肖小华;姚闽;郑国安;王晖;张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肾虚质大鼠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与肾藏象理论相关性研究

    目的 筛选肾虚质大鼠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探讨肾虚质与免疫基因之间的联系.方法 采用“猫吓鼠”的方法,造成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复合型肾虚质动物模型,提脾脏淋巴细胞总RNA,经标记、杂交、芯片扫描、图象采集与数据分析等过程获得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结果 通过对以上免疫相关的基因的统计分析,发现有12条基因在两次杂交中均有差异,其中有5条基因在模型组表达上调,经药物干预后表达下调;有7条基因在模型组表达下调,经药物干预后表达上调.结论 肾虚质大鼠脾脏淋巴细胞既表达免疫相关的正向调节基因,亦表达负向免疫相关的调节基因,在两次杂交中均有差异的12条基因可能是与肾虚质直接相关的免疫基因.

    作者:孙理军;党照丽;王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白花香莲解毒方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明确白花香莲解毒方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18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以及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HBV-DNA水平.结果 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A、LN、Ⅳ-C、HBV-DNA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PCⅢ、TBIL、ALT、AST的下降幅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白花香莲解毒方联合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不仅具有较好的保护肝细胞、抗乙肝病毒作用,而且还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龙富立;邱华;石清兰;毛德文;陈小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于经络特性的隔姜灸疗法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疗效及血清PGF2α/PGE2影响的观察

    目的 观察隔姜灸对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经络特性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PGF2α/PGE2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38例,根据其经络特性形成治疗方案,应用隔姜灸疗法治疗,观察3个月经周期.结果 隔姜灸疗法的临床疗效为100%,患者痛经症状评分治疗后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血清PGF2α/PGE2的比值治疗后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以调整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经络特性为主的隔姜灸疗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欣;尚坤;刘明军;李亚;吴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湖北巴戟天的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湖北巴戟天的Damnacanthus officinarum Huang (DOH)根的95%乙醇提取物中的成分.方法 对湖北巴戟天根的95%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萃取物经硅胶、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现代分离方法进行了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学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 从湖北巴戟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二十四烷酸(Ⅱ)、1-羟基-2-羟甲基蒽醌(Ⅲ)、齐墩果酸乙酸酯(Ⅳ)、茜素二甲醚(Ⅴ)、百眼藤A(Ⅵ)、β-胡萝卜苷(Ⅶ)、2-羟基-l-甲氧基蒽醌(Ⅷ)、2,5-二羟基-1-甲氧基-蒽醌(Ⅸ).结论 化合物Ⅱ、Ⅳ、Ⅴ、Ⅵ、Ⅶ、Ⅸ为首次从湖北巴戟天植物中发现,也是首次从虎刺属植物中得到.

    作者:杨曦亮;张鹏;吴继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肾藏象学说的现代研究及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运用

    中医肾藏象学说内容丰富,关系错综复杂.肾藏象学说包括: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肾主生殖、肾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其华在发、肾主骨等.关系复杂:“肾藏精”与“肾主水”关系现代研究提出精水合一,同为生命之本的观点;“肾藏精”与“肾主骨生髓”关系现代研究提出“肾主骨、生髓、通脑”同出一源的观点;有人提出“肾主纳气”为肾封藏功能具体体现之一.现代对肾藏象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入,而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运用也日益频繁.

    作者:黄飞;王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