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合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特色,开展《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

徐雷;汪文杰;刘合刚;潘宏林;汪乐原

关键词:中药资源与开发, 特色课程, 野外实习, 教学效果
摘要:野外实习是药用植物学课程中通过实践巩固和加深课堂内容的重要教学环节,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是为顺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快速发展而开设的,以培养对中药资源实施保护、生产、开发和利用的复合型人才.在该专业野外实习过程中,结合与药用植物学联系紧密的特色专业课程展开教学,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增强野外实习的教学效果.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孔树脂纯化芒萁总皂苷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目的 优化大孔树脂纯化芒萁总皂苷的工艺参数.方法 分别用AB-8、D-101、Hz-803、HZ-816大孔树脂对芒萁皂苷进行静态吸附与解吸试验,筛选出分离效果好的一种树脂,并研究该树脂分离芒萁总皂苷的动力学曲线和动态吸附性能.以BHT为对照,考察纯化后的芒萁总皂苷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结果 优化的D-101大孔树脂对芒萁皂苷的吸附条件为:流速2BV·h-1时,料液的pH值和浓度分别为5和20.5 mg·ml-1;优化的洗脱条件:流速为2BV·h-1,洗脱溶剂为3BV 70%的乙醇水溶液.纯化后总皂苷含量为64.9%,纯化倍数为2.2倍;纯化后的芒萁总皂苷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比BHT好,浓度为1.0 mg/ml时,芒苷皂苷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95.6%.结论 D-101大孔树脂对芒其皂苷有很好的纯化效果,芒萁皂苷对DPPH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

    作者:余姣;丁利君;李嘉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人参抗抑郁研究进展

    人参为常用补气中药,其抗抑郁作用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通过检索近年国内外有关人参抗抑郁文献,对人参、人参活性成分及其复方的抗抑郁研究进行总结,表明人参及其活性成分或代谢物抗抑郁作用肯定,其机理涉及单胺递质及其受体表达、HPA轴功能、神经再生及其可塑性、外周免疫细胞因子及神经内分泌等.人参抗抑郁作用的深入研究对揭示抑郁症发病机制、研发抗抑郁新药、提高其诊治水平均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黄世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大肠癌患者健康相关行为调查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健康相关行为调查及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调查108例大肠癌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要,其中95例已主动或被动了解自己的病情也能积极配合治疗,35 ~ 45岁36例,45岁以上72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30例,高中36例,初中29例,小学及文盲13例.结果 108例大肠癌患者:90%以上的患者相信术后化疗效果,明白配合医护人员化疗的重要性及药物的副作用.68%以上的患者了解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只有26%患者相信心理因素与疾病及化疗疗效的影响作用.结论 大肠癌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很大帮助.

    作者:石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北冬虫夏草提取物抗应激和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北冬虫夏草提取物抗应激和抗运动性疲劳的生物效应,为开发利用其研究成果、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科学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方法 实验分对照组和北冬虫夏草提取物实验组,采用器官称重法计量小鼠子宫卵巢重量,抗应激实验采用热金属板耐热时间、冷冻耐寒时间和气管截断耐缺氧法,利用小鼠攀爬实验观察抗疲劳耐力.结果 对雌性小鼠子宫卵巢影响,实验低剂量组(253.0±7.5)明显高于对照组(211.0±8.6),P<0.001.对小鼠耐热影响:实验组(38.8±15.37)高于对照组(17.15±5.06).对耐寒影响:实验组死亡数为8只低于对照组16只.对小鼠心肌耐缺氧影响:低剂量实验组(33.3±5.8)高于对照组(27.1±3.6).对小鼠抗疲劳影响:实验组(215.30±51.36)明显高于对照组(117.56±20.23),P<0.05.结论 北冬虫夏草提取物能提高小鼠抗应激、抗运动性疲劳的能力,是预防应激损伤和促进疲劳恢复的良好补充能源.

    作者:王立强;王卓;于淼;冯立;李春燕;王洪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山楂叶提取物微球制备工艺及释药机理的研究

    目的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山楂叶提取物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机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山楂叶提取物微球,以收率和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法对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山楂叶提取物微球的佳制备工艺为药物与载体比例为1∶1.0,药物浓度为3.0%,所制得的山楂叶提取物微球收率为85%,包封率为81%;体外释放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在10h时累积释放率达到91.282%.结论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得的山楂叶提取物微球收率和包封率均较高,制备工艺简单,过程稳定可行,适合大工业生产.

    作者:杨希凡;高巍;孟美;张炜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近年苍术炮制研究进展

    对苍术近年来炮制研究从化学成分、药理、工艺、辅料、药用部位方面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通过查阅近年的文献资料,综述了苍术炮制研究概况.该文为进一步研究苍术提供参考.

    作者:王文凯;张正;翁萍;龚千锋;钟凌云;张金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对智力低下儿童智力结构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对智力低下儿童智力结构、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资料完整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治疗4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其综合疗效,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定智力的改善程度,采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评定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善程度.结果 针刺组治疗后总智商(FIQ)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操作智商(PIQ)提高显著(P<0.05),但言语智商(VIQ)变化不明显(P>0.05);而药物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分析针刺组治疗前后各分测验量表的变化,算术、理解、背数、填图、图片排列、积木、编码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识、分类、词汇、拼图治疗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后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治疗前后评分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针刺可以促进MR患儿的智能恢复,提高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临床上应具体分析患儿的智力结构,治疗和康复训练必须有的放矢,循序渐进.

    作者:黄劲柏;刘龙浩;王志;林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整合素在慢性肾脏病变的作用及中医理论探讨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的主要原因是肾小球滤过膜的基础结构病变,肾小球滤过膜包括内皮细胞、基底膜和上皮细胞(也称足细胞)三个部分.肾小球足细胞损伤和丢失是肾小球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1].微炎症状态[2]、高血糖、高血压、氧化应激及一氧化氮等因素均可直接损伤足细胞,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α3β1整合素引起的细胞信号通路表达改变有关.整合素表达与细胞外基质(ECM)如纤维连接蛋白、Ⅳ型胶原等的代谢密切相关,足细胞与基底膜、足细胞与足细胞之间以及足细胞与基质的相互作用是维持肾小球滤过作用为重要的形态学基础.因此,我们认为整合素在足细胞及基底膜表达是否正常是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重要细胞信号通路.应用中医整体观念认识整合素在肾小球滤过作用的重要性是辨证论治慢性肾脏病的理论基础,是阐述应用中医中医药辨证论治理论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关键问题.因而,探索整合素与足细胞损伤在肾脏病发生、发展中的病理发展过程对肾小球肾炎为代表的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明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温度对药用植物天竺葵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温度对天竺葵挥发性物质成分的影响.方法 索氏提取仪提取挥发性物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温度下天竺葵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含量差别较大.日温为20℃,夜温为15℃的处理1共检测出15种物质,处理2(日温为25℃,夜温为20℃)检测出8种物质,处理3(日温为30℃,夜温为25℃)只检测出3种.结论 不同温度对天竺葵挥发性物质影响较大.

    作者:王巨媛;邢柱东;李永灿;魏双双;翟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崂山酸枣叶茶中芦丁含量测定及芦丁利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一种简单、准确测定酸枣叶茶中芦丁含量的HPLC法,并对崂山酸枣叶茶中芦丁的含量及其利用率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 在优化获得的佳色谱分离条件下(选用高碳载量反相C18柱,特定比例乙腈-水为流动相),实现酸枣叶荼中芦丁及其异构体的基线分离.结果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μg ~5.00μg,检测限达6.6 ng,能满足实际样品的检测要求.五个崂山酸枣叶茶样品中芦丁的含量在11.3 mg/g~17.9 mg/g范围内,表明崂山酸枣叶茶中芦丁含量较高;崂山酸枣叶茶用热水冲泡2~3次,芦丁的浸出率高达60% ~ 70%,饮用2.0g酸枣叶茶所摄取的芦丁即相当于服用1.2片复方芦丁片.结论 饮用酸枣叶茶而摄入的芦丁量较高,对人体的多种保健作用不能忽略.

    作者:张茹潭;陈军辉;史倩;李兆永;郑立;王小如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热敏灸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大脑皮质细胞色素C与Bax蛋白的表达

    目的 观察热敏灸对大脑皮质细胞色素C(Cyt C)与Bax蛋白表达的影响,阐明热敏灸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2只,分为正常组(6只)、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10只)、艾灸组(10只)和热敏灸组(10只).采用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2h后进行再灌注,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采用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形态结构;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大脑皮质Cyt C与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为0分,其余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为1~3分.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侧脑组织可见神经细胞大量坏死脱落、胞质呈空泡变性、疏松、胞核浓缩深染;大脑皮质Cyt C与Bax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热敏灸组大鼠脑组织排列较致密、整齐;大脑皮质Cyt C与Bax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 热敏灸具有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降低大脑皮质Cyt C与Bax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肖爱娇;康明非;陈日新;熊浩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狸尾豆中重金属元素的ICP-MS-内标法测定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测定狸尾豆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对样品直接消解,称重定容,ICP-MS内标法在线快速测定狸尾豆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 狸尾豆中含有Hg、Cd、As、Pb、Ni、Cr六种重金属元素,加标回收率在98.54% ~ 118.54%之间,方法检出限在0.0100 ~0.0870μ g/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等于4.85%.结论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满足狸尾豆中重金属元素同时检测的需要.

    作者:杨新周;郝志云;杨子仙;马金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消渴病症研究述评

    对消渴病症的研究主要从文献研究、临床研究以及实验研究三个方面展开,而基于古代文献研究,多偏重于消渴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方药、用药规律、并发症及防治等某一方面,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现代临床研究多只是从有限的病例认识出发,只能反映消渴研究的某一方向,对于从整体分析消渴的预防、发病、转归则只能提供一定的借鉴;消渴相关方面的实验研究以固定的组方、固定的动物模型、有限的指标展开,并不能完全反映真正的治疗实际.因此,笔者认为消渴病症的研究应站在历史的角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各类文献以及历代医家的医案去研究分析,明确其深刻内涵,以规范消渴病症的治疗模式.

    作者:文颖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南方红豆杉的生药鉴定

    目的 对南方红豆杉枝叶及根进行生药鉴定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鉴定及色谱法.结果 南方红豆杉叶具黄绿色气孔带,分布于下表皮中脉两侧;每条气孔带由11 ~ 13列气孔组成,气孔指数0.074 ~0.085;转输管胞成团呈翼状位于维管束两侧,棕色块大小不一,随处可见,偶见草酸钙方晶砂晶.枝外韧型维管束,木质部发达,具髓部;纤维和薄壁细胞上可见草酸钙砂晶附着.南方红豆杉根木质部发达,约占整个横切面的1/2,管胞呈放射状排列,木射线及韧皮射线细胞多为1列,纤维多见,可见散在内生真菌菌丝及石细胞,菌丝较为集中地分布于根被细胞.TLC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中10-脱乙酰巴卡亭Ⅲ含量相对较大.结论 南方红豆杉叶气孔带、转输管胞及嵌晶纤维可作为其鉴别特征,10-脱乙酰巴卡亭Ⅲ可以作为薄层鉴定的主要依据.

    作者:姚晓;陈建伟;李祥;韩淑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复方中药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研究进展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预后差,复发率高等特点,日益威胁着人类健康.中风恢复期是急性期到后遗症期的过渡时期,此期虽已暂时渡过危险期,但仍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且有复发的可能.该期是患者预后及生活能力恢复的关键时期,对病人功能锻炼和恢复有重大影响.文章就近年来中药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泰;万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皮粘散对慢性皮肤溃疡大鼠模型EGF、bFGF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确有疗效的外用制剂皮粘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外伤复合冰醋酸复制慢性皮肤溃疡大鼠模型,观察皮粘散对溃疡面积的影响和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创面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结果 皮粘散可明显减少慢性皮肤溃疡大鼠的溃疡面积,同时也能上调创面组织中EGF和bFGF的表达,此外,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皮粘散也可促进肉芽组织、纤维胶原及新生血管的生长,加速溃疡创面愈合.结论 皮粘散对慢性皮肤溃疡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上调EGF及bFGF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宇轩;陈明岭;王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陈国权运用《金匮要略》肾气丸治验举隅

    陈国权教授运用《金匮要略》肾气丸加减治疗晕厥证、消渴病、腰痛证、不育证,疗效满意,认为该方主治病证虽异,但肾气不足的病机相同,属异病同治,并强调重用干地黄才能体现该方“阴中求阳”的制方精髓.

    作者:张志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重型肝炎的“毒、浊”致病机制

    文章通过总结有关中医对慢性重型肝炎的描述及分析其典型症状,探讨慢性重型肝炎发病的病机,明确了湿热疫毒与湿、痰、瘀浊之邪相搏结是慢性重型肝炎发病的关键环节.紧紧抓住这一关键环节,以解毒、祛湿、化痰、消瘀、的方法谴方用药,为临床慢性重型肝炎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官志杰;韦艾凌;毛德文;胡振斌;龙富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白花香莲解毒方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明确白花香莲解毒方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18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以及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HBV-DNA水平.结果 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A、LN、Ⅳ-C、HBV-DNA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PCⅢ、TBIL、ALT、AST的下降幅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白花香莲解毒方联合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不仅具有较好的保护肝细胞、抗乙肝病毒作用,而且还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龙富立;邱华;石清兰;毛德文;陈小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白脊藤壶提取物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比较白脊藤壶不同条件下提取物的药理作用.方法 新鲜藤壶去壳后粉碎,分别采用水提取、70%乙醇提取和酶法提取.利用微量测定法进行抗菌活性分析,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嗜水气单胞菌为供试茵,对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稀醋酸致小鼠扭体模型,测定各提取物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动物模型,检测各提取物抗炎作用.结果 藤壶酶法提取物抑菌效果强于其他提取物,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水提物和醇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醇提取物对小鼠扭体反应有镇痛作用.结论 白脊藤壶提取物具有抑菌、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胡文婷;邓世明;张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