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芪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李琼;曾锐;杨学森

关键词:参芪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 人参皂苷Rg1, 黄芪甲苷
摘要:目的 建立参芪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人参、三七、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对制剂中人参皂苷Rg1、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Odyssil ODS-C18(250 mm×4.6 mm,5μm)柱为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90℃,载气流速1.6 L· min-1.结果 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人参皂苷Rg1和黄芪甲苷线性范围分别为0.420 ~8.400μg(r =0.999 0)和0.115 ~2.300μg(r =0.999 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97%(RSD=1.35%)和100.97%(RSD=1.45%).结论 该实验建立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适用于该品质量的控制.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南方红豆杉的生药鉴定

    目的 对南方红豆杉枝叶及根进行生药鉴定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鉴定及色谱法.结果 南方红豆杉叶具黄绿色气孔带,分布于下表皮中脉两侧;每条气孔带由11 ~ 13列气孔组成,气孔指数0.074 ~0.085;转输管胞成团呈翼状位于维管束两侧,棕色块大小不一,随处可见,偶见草酸钙方晶砂晶.枝外韧型维管束,木质部发达,具髓部;纤维和薄壁细胞上可见草酸钙砂晶附着.南方红豆杉根木质部发达,约占整个横切面的1/2,管胞呈放射状排列,木射线及韧皮射线细胞多为1列,纤维多见,可见散在内生真菌菌丝及石细胞,菌丝较为集中地分布于根被细胞.TLC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中10-脱乙酰巴卡亭Ⅲ含量相对较大.结论 南方红豆杉叶气孔带、转输管胞及嵌晶纤维可作为其鉴别特征,10-脱乙酰巴卡亭Ⅲ可以作为薄层鉴定的主要依据.

    作者:姚晓;陈建伟;李祥;韩淑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炮制前后亳州丹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炮制前、后亳州丹皮水提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60 min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炮制前丹皮组、炮制后丹皮组.多时间点测定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平均动脉压(MB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等容期压力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等容期压力大降低速率(-dp/dtmax)、心率(HR)及其心电图ST段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炮制前、后丹皮组大鼠的MBP、LVSP、±dp/dtmax、HR均高于模型组,LVEDP均低于模型组,并能有效降低心电图ST段抬高的程度.结论 炮制前、后的丹皮水提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电图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能明显改善心功能,但炮制前、后丹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已炮制的丹皮虽然外观较好,但是药效并未见增强.

    作者:张兴珍;周蕾;王明彦;宋烨;秦晓林;隗磊;余尚工;方念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糖尿病大鼠足突间隙宽度与尿nephrin的相关性及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的影响

    目的 观察实验性糖尿病(DM)大鼠足细胞足突间隙宽度(SD)与尿nephrin(U-nephrin)的相关性及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的影响.方法 除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外,高脂饲料饲养联合30 mg/kg STZ腹腔注射复制DM大鼠模型,72 h后空腹血糖≥16.7 mmol/L的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由中药配方颗粒黄芪、地黄、丹参、川芎各2袋,黄精、地龙、水蛭、全蝎各1袋组成)治疗组各10只.治疗组按1.00 g/kg定容至灌胃量1ml/100g日1次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按相应体积凉开水灌胃,32周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U-nephrin、SD,分析模型组U-nephrin与SD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UAER、HbA1c、U-nephrin显著升高(P<0.05),SD显著增宽(P<0.05),U-nephrin与SD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94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HbA1c、UAER、U-nephrin显著下降、SD增宽显著改善(P<0.05).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可显著减少尿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有积极治疗作用,可能与其减少U-nephrin、抑制SD增宽从而减少尿蛋白排泄有关.

    作者:李黎莉;陈志强;王月华;张芬芳;张江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厂家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含量的方法,并分析不同厂家香连丸中两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含量,色谱条件:Chromstar C18色谱柱,以乙腈一磷酸二氢钾缓冲液(30∶ 70)(磷酸调节pH至3.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350nm,柱温30℃.结果 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分别在0.044~0.242 μg和0.020 ~0.200 μg进样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盐酸巴马汀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RSD=2.52%(n=6).不同厂家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范围为25.8 ~ 48.3 mg/g和0~ 13.28 mg/g.结论 所建立方法可准确测定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不同厂家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含量差别较大,需要加强其质量控制.

    作者:韩玉珮;章丽;韩永彬;王婷;谢兴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AG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及T174M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以泸州地区14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为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相关研究.结果 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M235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x2=34.087,P=0.000< 0.05);T174M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x2=1.877,P=0.391 >0.05).高血压病各中医证型组基因型和等位频率与对照组比较,M235T正常对照组除与肝火亢盛证差异不显著外(P>0.05),与其它证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174M正常对照组除与痰湿壅盛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 =4.322,P=0.038 <0.05),与其它证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原M235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密切相关,TT基因型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痛的易感基因型;T174M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无关,可能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痰湿壅盛有关;中医实证和虚证之间基因多态性可能存在差异.

    作者:廖慧玲;尹思源;葛丽春;王全;周喜芬;石含秀;史书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于经络特性的隔姜灸疗法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疗效及血清PGF2α/PGE2影响的观察

    目的 观察隔姜灸对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经络特性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PGF2α/PGE2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38例,根据其经络特性形成治疗方案,应用隔姜灸疗法治疗,观察3个月经周期.结果 隔姜灸疗法的临床疗效为100%,患者痛经症状评分治疗后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血清PGF2α/PGE2的比值治疗后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以调整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经络特性为主的隔姜灸疗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欣;尚坤;刘明军;李亚;吴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复方中药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研究进展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预后差,复发率高等特点,日益威胁着人类健康.中风恢复期是急性期到后遗症期的过渡时期,此期虽已暂时渡过危险期,但仍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且有复发的可能.该期是患者预后及生活能力恢复的关键时期,对病人功能锻炼和恢复有重大影响.文章就近年来中药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泰;万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原药食两用植物芜菁醚提取物对衰老小鼠免疫器官和SOD、MDA、GSH-Px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原药食两用植物芜菁石油醚提取物对亚急性衰老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指数、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10%D-半乳糖10ml/kg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建立衰老模型,同时给予自制的高原植物芜菁醚提取物高剂量40 g·kg-1.d-1、中剂量30 g·kg-1· d-1、低剂量20g·kg-1 ·d-1灌胃,并用生理盐水和VE灌胃做对照组,连续42 d.观测对模型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指数、血清MDA、SOD、肝组织GSH-Px水平的影响.结果 芜菁醚提取物组及VE阳性对照组均能提高衰老小鼠血清SOD和肝组织GSH-Px的活性(P<0.01),降低血清MDA的含量(P<0.01).因而增加其抗氧化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促进衰老小鼠胸腺的生长发育,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其中芜菁醚提取物高中剂量组作用较好.结论 高原药食两用植物芜菁醚提取物对10%D-半乳糖造成小鼠衰老模型有较明显的延缓衰老作用.

    作者:王花;乜国雁;张萍;张朝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针刺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长时程突触可塑性被认为是学习和记忆的生理基础,针刺对突触可塑性的积极影响可能是其实现神经康复的重要途径.其机制涉及神经递质-受体、神经营养、能量代谢、细胞粘附机制和其他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等多途径.

    作者:封敏;侯天舒;于美玲;吴巧凤;卢圣锋;余曙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药山慈姑对甲状腺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目的 研究中药山慈姑对甲状腺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的山慈姑作用于甲状腺癌SW579细胞,MTT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中药山慈姑作用于SW579细胞前后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1~ 100mg/ml范围内时山慈姑能不同程度的抑制SW579细胞的生长,山慈姑对SW579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8.81 mg/ml,佳作用时间为药物处理后48 h.山慈姑能降低SW579细胞中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 山慈姑能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凋亡,为山慈姑辅助治疗甲状腺癌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吴俊林;卢德成;罗佐杰;蒙雯雯;黄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丹参新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及药效成分含量比较

    目的 对6个丹参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药效成分含量进行比较,为不同用途的丹参育种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对6个丹参品系的地上部株型、叶型、分枝特点、花型、花量、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和测量,采用HPLC法测定其根中的药用成分含量,并分析了各性状间相关关系;结果6个品系间植株形态、产量及品质均存在显著差异.结果 经过综合分析,筛选出高脂溶性成分的优质品系白花18号、高丹酚酸B含量的优质品系紫花23号,以及高产丹参品系紫花74号.结论 3个丹参优良品系的筛选为山东丹参产区的新品种培育奠定了重要基础.

    作者:宋振巧;王建华;解玉丽;宗成昆;郭林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针刺对哮喘大鼠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及肺组织p38MAPK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肺组织p38蛋白激酶(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改善机制.方法 将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组)、哮喘模型组(M组)、哮喘模型针刺组(A组),每组10只.制作卵蛋白致敏哮喘大鼠模型,取大椎、肺俞(双)、风门(双)穴位给予针刺,隔日一次,共针7次.针刺干预实验结束时,计数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肺组织p38MAPK的蛋白含量.结果 M组大鼠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数较C组显著增多(P<0.05);A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低于M组(P<0.05).M组大鼠肺组织p38MAPK蛋白表达较C组增多(P<0.05);A组大鼠肺组织p38MAPK蛋白表达低于M组(P<0.05).结论 针刺对哮喘的治疗作用与降低大鼠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目,降低肺组织p38 MAPK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王亚;喇孝瑾;崔建美;林清;刘慧娟;孙娜;王洪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润肺健脾补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润肺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重度、极重度肺燥阴伤、脾肾气虚兼挟痰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吸入舒利迭治疗,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润肺健脾补肾方口服,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统计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功能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重度:治疗组IC%、对照组IC%、FEV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EV1%、TLCO-SB%、对照组TLCO-SB%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重度:除治疗组FEV1%、TLCO-SB%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均无临床差异.组间疗后比较:重度: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后比较IC%、FEV1%、TLCO-S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重度: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V 1%、TLCO-S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润肺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重度、极重度肺燥阴伤、脾肾气虚兼挟痰瘀证患者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对肺功能FEV1、TLCO-SB有改善作用.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梁爱武;谭玉萍;农田泉;杨益宝;冯原;苏齐鉴;梁青莲;唐兰蔓;梁秀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湖北巴戟天的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湖北巴戟天的Damnacanthus officinarum Huang (DOH)根的95%乙醇提取物中的成分.方法 对湖北巴戟天根的95%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萃取物经硅胶、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现代分离方法进行了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学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 从湖北巴戟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二十四烷酸(Ⅱ)、1-羟基-2-羟甲基蒽醌(Ⅲ)、齐墩果酸乙酸酯(Ⅳ)、茜素二甲醚(Ⅴ)、百眼藤A(Ⅵ)、β-胡萝卜苷(Ⅶ)、2-羟基-l-甲氧基蒽醌(Ⅷ)、2,5-二羟基-1-甲氧基-蒽醌(Ⅸ).结论 化合物Ⅱ、Ⅳ、Ⅴ、Ⅵ、Ⅶ、Ⅸ为首次从湖北巴戟天植物中发现,也是首次从虎刺属植物中得到.

    作者:杨曦亮;张鹏;吴继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模型中医学洞悉脏腑演化律

    目的 中医理论承载的哲学元素潜在精确的数学模型;中医理论用统一的思维模型、数学模型及数学模型公式,研究万物演化共性规律;奇数类演化律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五对脏腑演化只是同源生命以五行思维模型演化的一个普通例证,其余生命结构单元(全息元)演化同样适应模型中医学的解释.

    作者:李秀美;王全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天麻中对羟基苯甲醇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对羟基苯甲醇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为诱导剂,探讨对羟基苯甲醇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采用下腔静脉结扎致大鼠静脉血栓方法,考察对羟基苯甲醇的体内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并利用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对羟基苯甲醇对AA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胞浆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 对羟基苯甲醇对AA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其半数抑制率(50%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0.107 g· L-1,对ADP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IC50为0.3 g·L-1;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醇能显著对抗大鼠下腔静脉血栓的形成;对羟基苯甲醇对AA诱导的家兔血小板细胞外钙内流与内钙释放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醇在体外、体内均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外钙内流和内钙释放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作者:郭营营;蒋石;林青;李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山楂叶提取物微球制备工艺及释药机理的研究

    目的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山楂叶提取物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机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山楂叶提取物微球,以收率和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法对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山楂叶提取物微球的佳制备工艺为药物与载体比例为1∶1.0,药物浓度为3.0%,所制得的山楂叶提取物微球收率为85%,包封率为81%;体外释放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在10h时累积释放率达到91.282%.结论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得的山楂叶提取物微球收率和包封率均较高,制备工艺简单,过程稳定可行,适合大工业生产.

    作者:杨希凡;高巍;孟美;张炜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质量的帕累托图分析

    目的 提高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质量.方法 应用管理学上的帕累托图分析方法,将影响门诊中药房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质量的因素分成5项,找出影响调配质量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结果 多配(或少配)药量、其中一剂不符和漏配药是主要因素,配错药和多配(或少配)剂数是次要因素.结论 针对影响调配质量的主要因素确定提高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质量的改进方向.

    作者:区炳雄;林海;朱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热敏灸“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灸感与灸效相关性研究

    目的 比较热敏灸与普通悬灸“关元”穴对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的疗效差异,探讨灸感与灸效的相关性.方法 初步纳入180例合格受试者,经灸感红外联合探测法探查“关元”穴是否被热敏化后,二次纳入病例117例,其中:热敏灸组(灸感法与红外法皆阳性)61例,采用热敏灸疗法;普通悬灸组(灸感法与红外法皆阴性)56例,采用普通温和灸法.结果 热敏灸组与普通悬灸组比较,对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经血中前列腺素F2α(PGF2α)、前列腺素E2(PGE2)、血管加压素(AVP)含量的比较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热敏灸“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明显优于普通悬灸,说明灸感与灸效具有高度相关性.

    作者:张伟;李海澜;胡锦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菟丝子黄酮对氧化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菟丝子黄酮对氧化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内皮细胞,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一氧化氮(N0)、一氧化氮合酶(NOS)、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内皮素-1(ET-1),观察菟丝子黄酮对过氧化氢(H202)损伤的HUVECs的影响.结果 ①菟丝子黄酮(0.1 ~ 0.5mg/L)可提高正常培养的HUVECs的细胞活性,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菟丝子黄酮(0.5 mg/L)能明显减轻H202对HUVECs所致的氧化损伤,使细胞增殖活性增高((P<0.01).②H202损伤模型组(200mmol/L)与空白组比较,NO释放和NOS活性水平显著下调(P<0.01),ET-1释放水平显著上调(P<0.01),菟丝子(0.5mg/L)+H2O2(200mmol/L)组与H2 O2损伤模型组(200 mmol/L)比较,NO释放水平和NOS活性明显上调(P<0.01),ET-1水平显著下调(P<0.01).结论 菟丝子黄酮对H2O2诱导的HUVECs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海云;崔艳茹;刘海菊;王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