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小平;邱建平;袁建毛
对63例急性颅脑损伤的心电图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正常21例(33.3%),窦性心动过缓12例(19.0%),窦性心动过速21例(33.3%),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4.8%),急性心肌损伤型改变2例(3.2%),心肌缺血型改变6例(9.5%),Q-T间期延长4例(6.3%);轻型、中型、重型颅脑损伤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5.7%、73.2%和87.5%.提示,颅脑损伤可引起心电图改变,病情越重,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越高.
作者:沈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0例抑郁症进行评定.结果: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为心慌、胸闷、四肢乏力;在文化程度、性格、求医方式上与无躯体症状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上多需合并用药,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是否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存在某些方面的差异,临床医师应重视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
作者:唐英;郑瑞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78例被诊断为老年椎基底动脉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典的低分子右旋糖苷.通过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液粘滞度、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液粘滞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眩晕疗效好,临床症状缓解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案.
作者:南佳彦;贾吉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不同类型患者血中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 (IL-8)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60例冠心病患者和2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CRP、TNF-α、IL-6和IL-8的浓度和血脂水平.结果 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CRP、TNF-α、IL-6和IL-8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与3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组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胆固醇与CRP、TNF-α、IL-6和IL-8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中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作者:陈弹;杨向军;蒋廷波;宋建平;刘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羟孕酮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重现性良好,符合分析要求;为甲羟孕酮片中甲羟孕酮的含量测定提供了一个快速、准确、灵敏的测定方法.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采用干化学法测定尿淀粉酶,结果:高中低值标本CV均<3%,重复性良好;尿淀粉酶浓度与稀释度呈直线关系,Y=1.060X+4.552,r=0.992;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较,具良好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1.356X+14.223;干扰试验(胆红素、血红蛋白)对本法无明显干扰;不同的基质(血、尿)对该法在测定结果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该法的参考范围测定结果为0~620U/L.结果表明,干化学法测定尿淀粉酶是可行的,但必须建立干化学法尿淀粉酶的参考范围.
作者:潘扬;吴伟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的个性特征.方法应用对照研究的方法,随机选取肿瘤与非肿瘤患者各64例,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测评,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组的P分明显高于非肿瘤组(P<0.01),E分显著低于非肿瘤组(P<0.01),N分与L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组内向性格所占比率显著高于非肿瘤组(P<0.01),而稳定性则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肿瘤组与非肿瘤组在性格类型的分布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肿瘤患者多为内向性格,具有孤独、倔强、内向、不喜交往与接触、对情绪反应的压抑和掩饰等个性特征.
作者:赵海园;李建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尖锐湿疣(Condylomata Acuminata,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易复发.笔者自2000~2002年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商品名斯奇康,湖南斯奇生物制药公司生产)肌肉注射的同时局部外用派特灵液(北京派特博恩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涂抹共治疗3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聆;胡燕;张均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p53蛋白在头颈部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0例不同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的头颈部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0例喉乳头状瘤、2例甲状腺腺瘤、7例正常头颈部粘膜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采用SABC 法测定组织中p53的表达.结果头颈部癌组织iNOS mRNA阳性表达率为82.00%,较对照组癌旁组织(20.00%)、良性肿瘤组(41.67%)、正常人组(0/7)明显增高(P<0.0001, P<0.005,P<0.0001),有淋巴结转移组(21/22)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1.43%)(P<0.05);喉癌组、其他头颈肿瘤组阳性率分别为85.00%、70.00%,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iNOS mRNA阳性表达与T分级呈正相关(T1~T2为70.83%,T3~T4为92.31%,P<0.05);与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G1 66.7%, G2 91.67%, G3 90.00%,P<0.05);与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p53的阳性率为55.00%,且与iNOS mR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头颈部癌组织中存在iNOS,iNOS mRNA表达与p53表达呈正相关.它可能通过合成一氧化氮(NO)在分子水平参与了头颈部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舒畅;杜晓东;王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应用滤器去除白细胞的血小板悬液的过滤效果和血液病患者输注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血液病患者输注经PL型滤除白细胞输血器去除白细胞的血小板悬液,滤过前、后分别计数血小板及白细胞.结果过滤后血小板回收率平均为94.9%,白细胞去除率为98%,输注无效率为13.5%(均数);输注血小板后出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血液病患者输注滤过白细胞的血小板悬液,可减少血小板无效输注及同种免疫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爱宁;苗瞄;常伟荣;朱子玲;吴德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SD雌性大鼠分成3组: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OVX组)和17β-雌二醇治疗的卵巢切除组(OVX+E2组).观察3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48h累积致死率和梗死体积比.结果 3组大鼠缺血48h的累积致死率分别为15%(3/20),45%(9/20),10%(2/20);梗死体积比分别为41.69%±2.53%,52.4%±1.55%,36.69%±3.29%.结论雌激素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保护半暗带组织从而减少大鼠脑缺血后致死率和脑梗死体积.
作者:卞杰勇;王宇卉;张世明;周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一套从褐藻中提取海藻硫酸多糖(SP)简单可行的工艺流程.方法采用乙醇分级提取和Sevage去除蛋白的方法分离、纯化SP,并用Molish反应、Fehling反应、茚三酮法和硫酸基法等鉴定SP产品,用苯酚硫酸法测定SP产品中的糖含量,硫酸基法测定SP产品中的硫酸基含量.结果从褐藻中得到了SP产品,其得率为3%,SP产品的总糖含量高达85.4%,硫酸基含量为5.3%.结论我们建立的SP制备工艺流程简单可行,所得产品确系硫酸酯化的海藻多糖.
作者:强亦忠;王崇道;邵源;吴可;丛建波;孙存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和术后48h肝功能进行检测,结果,术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对肝功能可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术后2周大多可恢复正常.
作者:缪云翔;谷春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55例胰头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梗阻性黄疸占69.1%,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占76.4%,余表现为腰背部疼痛、腹部包块、呕吐、血糖升高以及肝、肺转移、腹腔转移等.13例检测CA19-9,12例升高.认为胰头癌的诊断应结合临床特征、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以及B超、CT、MRI、MRCP等影像检查.应根据患者相关的临床、影像诊断,予以合理治疗.
作者:陈卫昌;李锐;赵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一个合适的模型,以对人体受刺激后血压随时间变化情况进行曲线拟合分析.方法将177名健康成年人受刺激后血压在不同时间段的平均值输入SPSS统计软件包,并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血压平均值与测量时间两个变量适用于Cubic模型,人体受刺激后血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符合三次曲线.结论人体受刺激后血压立即上升,于2min时达大值,然后开始下降,到3.5min时基本稳定.根据人体的正常生理变化,三次曲线模型是SPSS曲线估计的几个模型中合适的一个.
作者:王艾丽;李红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收集260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复发率与年龄、性别、血清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GM)、甲状腺肿大、疗程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药物治疗后复发率为42.3%(110/260);随着疗程的延长,复发率逐渐降低;疗程大于1.5年者,复发率为19.1%;随着年龄的增大,复发率逐渐降低;随着甲状腺肿大程度的增加,复发率逐渐升高;停药时,TSH水平低,TMA、TGA活性高者,复发率高.结果表明,影响甲亢患者药物治疗复发的因素是年龄、疗程、甲状腺肿大程度及血清TGM、TGA、TSH水平.
作者:刘保群;张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胃术后胃无力症为各种胃手术后出现的一种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少见.本院自1995年以来发生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建明;张志荣;陈革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2002年收集的婴幼儿腹泻标本422份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及血清型研究,同时填写临床表现调查表.结果:422份腹泻标本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3.65%,以11月份为发病高峰;以G3为主要流行株.临床特点以呕吐及水样便为主要表现,31.37%的患者合并肠外表现.结果表明,轮状病毒是苏州地区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G3型为2002年的优势毒株,呼吸系统感染为常见的肠外并发症.
作者:顾红英;唐伟国;金忠芹;武庆斌;严文华;金辉;王蓓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分析1999年~2002年间该院收治的63例无颅神经征表现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学资料.结果:63例鼻咽癌中,9例(14.3%)有颅底侵犯,4例(6.3%)出现茎突后间隙侵犯,无1例发现海绵窦侵犯.认为鼻咽癌患者临床上若无颅神经征表现,预示着海绵窦或茎突后区侵犯的可能性较小.
作者:王翠红;陆雪官;钱铭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将神经内科门诊确诊的丛集性头痛57例纳入随访,其中治疗组(西比灵组)36例,对照组(全天麻胶囊组)21例,分别在发病季节前1个月开始服药,连续3个月以上,观察头痛发作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药物反应.结果:遵从医嘱坚持口服西比灵治疗的29例中,21例(72.4%)未出现头痛发作,5例再次发作但症状较前减轻,3例头痛症状与以前相似发作;7例未遵从医嘱患者均与以前有类似发作.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坚持服药后6例未再发病,4例再次出现症状但有所减轻,9例服药后仍完全发作.两组预防头痛发作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西比灵组部分患者出现轻度药物副反应.认为西比灵是一种有效的预防丛集性头痛的药物,长期口服副反应较少,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李晓凤;王岚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