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9Sr和99Tc-MDP联合治疗前列腺癌转移性骨肿瘤20例报告

王云炎;单玉喜;崔勇;高洁;王文炯;孙传洋;陶伟

关键词:89Sr, 99TC-MDP, 治疗, 骨肿瘤, 前列腺癌
摘要:目的评价89Sr和99Tc-MDP(云克)联合治疗前列腺癌转移性骨肿瘤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20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89Sr和99Tc-MDP联合治疗,分别从缓解骨痛、改善骨显像病灶和毒副作用3个方面进行观察、随访. 结果缓解骨痛的总有效率为86.66%,8例患者骨显像原发病灶均有所改善.毒副作用主要为白细胞和血小板轻度降低,可恢复正常.结论 89Sr和99Tc-MDP联合治疗前列腺癌转移性骨肿瘤有较好疗效,对骨痛缓解尤为明显.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21例临床分析

    报告2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妊娠,14例获得妊娠成功,其中8例为早产儿,6例为足月儿;但合并妊高征10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6例,胎盘功能低下6例.表明SLE患者孕前病情缓解可以妊娠,但妊娠期一定要给予激素及其他产科合并症的治疗.如妊娠期病情恶化需及时终止妊娠,21例中无1例孕妇死亡.

    作者:奚玲;杨伟文;黄亚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人P选择素胞外区Lectin-EGF片段的基因克隆及表达研究

    目的构建表达人P-选择素胞外凝集素-表皮生长因子样区(Lectin-EGF)片段的基因工程菌.方法从人血小板中提取总RNA,经RT-PCR得到P-选择素cDNA,用PCR方法扩增其中的Lectin-EGF片段,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BV220中,再转化宿主菌DH5α.结果通过酶切、PCR和基因序列分析确定重组载体片段为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并在大肠杆菌中获有效表达重组蛋白.结论表达人P-选择素胞外区Lectin-EGF片段的基因工程菌的成功构建,为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该表位片段对应蛋白从而制备其抗体提供基础.

    作者:郭瑞峰;姜海燕;杨吉成;熊佩华;盛伟华;李福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梁切除结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应用小梁切除结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青光眼15例18眼(Ⅰ组),并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的14例16眼青光眼(Ⅱ组)作对照.结果手术成功率Ⅰ组(94.44%)高于Ⅱ组(68.75%),但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平均眼压(Ⅰ组为13.84±3.94 mmHg,Ⅱ组为18.32±3.85 mmHg)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Ⅰ组术后有8眼出现低眼压,其中4眼出现黄斑水肿,1例持续性低眼压致视力略受影响.提示MMC可加强小梁切除术的滤过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但应严格控制使用,以减少MMC毒性作用所致的严重并发症.

    作者:韩永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潘生丁与加味葛根汤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2例

    笔者近年来用潘生丁与加味葛根汤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祥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19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儿童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同期住院的儿童急性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肾炎和儿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儿童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占同期住院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21.8%,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阿奇霉素治疗有效.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比较,发病年龄无差别,但血尿和蛋白尿恢复较快,潜伏期短.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是目前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因之一,病情恢复较快,预后良好.

    作者:封其华;程江;王丽峰;李晓忠;徐勤英;闵月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新生儿捂热综合征并发脑部病变45例临床分析

    对新生儿捂热综合征并发脑部病变45例作临床分析,其中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51.1%),缺氧缺血性脑病14例(31.1%),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氧缺血性脑病同时存在8例(17.8%).经治疗后临床治愈37例,死于MODS 4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4例.认为新生儿捂热综合征患儿极易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故对该病患儿应常规行头颅CT检查,以及早确诊,及时治疗.

    作者:陈苏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nm23/NDPK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nm23/NDPK在前列腺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前列腺癌标本中nm23/NDPK的表达情况.结果在40例前列腺癌标本中nm23/NDPK的阳性表达为57.50%(23/40),nm23/NDPK的表达随病理分化程度降低而下调;转移组(36.84%)明显低于非转移组(76.19%),P<0.05.随前列腺癌Whitmore分期的增高, nm23/NDPK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nm23基因在前列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nm23/NDPK的表达对评价前列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测肿瘤进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臧晋;严春寅;张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卡维地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和心功能的影响

    16例心功能Ⅱ~Ⅲ级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尔治疗, 观察服药前后患者24 h心率变异和心脏超声的变化.对照组为20名无心血管疾病者.结果:经卡维地洛尔治疗后DCM患者的24 h心率变异显著增加,平均心率显著降低(均P<0.05); NYHA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P<0.01);肺动脉压显著降低(P<0.05).提示卡维地洛尔能显著改善DCM患者的自主神经对心率、心律总的调控作用及其心功能分级.

    作者:王育林;杨俊华;高美雯;宋建平;刘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宽焦斑-低压力ESWL治疗肾鹿角状结石

    应用宽焦斑-低压力自聚焦电磁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CS-2012A-3)治疗肾鹿角状结石25例.结果:碎石率100%,3个月结石排净率70%,无严重并发症.提示宽焦斑-低压力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肾鹿角状结石效果较好,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作者:仝华;单玉喜;陆劲松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硬膜外阻滞对异丙酚镇静作用的影响

    目的应用临床和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评价硬膜外阻滞后患者达到意识丧失时所需异丙酚的剂量,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例ASAⅠ~Ⅱ级下肢、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前用药一致)随机双盲法分为硬膜外阻滞组(E组,n=15)和对照组(C组,n=15).E组在硬膜外腔注入0.75%布比卡因15 ml;C组行硬膜外穿刺后,在硬膜外置管备用不注药.两组均在穿刺完毕后20 min开始连续静脉泵入异丙酚至意识丧失,并记录异丙酚用量.所有患者均监测脑电双频谱指数.结果两组意识丧失时异丙酚用量E组明显少于C组(P<0.05),监测所得的基础BIS值、泵入异丙酚前BIS值、意识丧失时BIS值两组间无差异.在同一组中,基础BIS值和泵入异丙酚前BIS值无差异,而意识丧失时BIS值均低于基础BIS值和泵入异丙酚前BIS值.结论硬膜外阻滞降低患者意识丧失时所需异丙酚的用量.其主要机制可能是硬膜外阻滞阻断了局部的传入信号,降低了对网状激活系统的刺激,产生镇静作用.

    作者:须挺;杨建平;张凡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62例76髋疗效分析

    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2~15岁髋关节发育不良(DDH)98例132髋.随访62例76髋,随访时间3~15年,平均7年2个月.其中Salter骨盆截骨术28髋,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22髋,Pemberton髋臼成形术20髋,髋臼造盖术6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1髋术后评分>80分,满意率80.3%,4种术式之间无差异.术后Severin X线分级Ⅰ级占63%,Ⅱ级占31%,Ⅲ级占4%,Ⅳ级占2%.表明4种术式治疗儿童DDH均有良好效果.股骨上段缩短术可辅助矫正前倾角,且利于复位.手术时的年龄与术后的疗效有密切关系,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杨同其;孙俊;唐天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混合血清用于电解质仪室内质控的探讨

    用-20℃冰箱保存的混合血清对4台电解质仪每日进行对比监测,发现-20℃冰箱保存的混合血清半年中稳定性较好,4台电解质仪的钾、钠、氯的CV(%)均小于江苏省临床化学推荐的RCV值.表明用同一测定物对不同电解质仪进行监测,可实现相同项目检验结果的一致性.

    作者:黄惠芳;程振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新生儿低血糖63例临床分析

    分析新生儿低血糖63例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母亲因素以妊高征多见(15/63,占23.8%),新生儿因素以感染、败血症多(37/63,占58.7%).经治疗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为30 min~12 d,治疗过程中出现高血糖2例.15例难治型低血糖均有严重的并发症.提示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注意监测血糖,单纯性低血糖治疗效果好,但低血糖常是很多新生儿危重症的并发症,治疗困难,使用糖皮质激素近期效果好.

    作者:吴晓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坏死性淋巴结炎15例临床分析

    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易被误诊的非肿瘤性淋巴结增大性疾病,临床及组织学表现特殊.现将我院1990~2001年收治的15例报告如下.

    作者:方苏君;蔡伟波;刘仁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正畸掩饰性矫治

    2000年2月我科收治1例18岁以上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正畸掩饰性矫治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韵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胰腺炎61例疗效分析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腺素E1+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61例,与单用善宁治疗的对照组42例比较血、尿淀粉酶和血清LDH恢复正常的时间及MODS的发生率.结果前列腺素E1治疗组较对照组血、尿淀粉酶和血清LDH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缩短(均P<0.05);且治疗组MODS发生率低,无死亡.提示前列腺素E1可改善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结局.

    作者:王磬;周嘉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的微创处理

    对22例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行保守治疗17例,腹腔镜手术处理5例,结果均顺利康复出院.认为T管拔除后胆汁性腹膜炎保守治疗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相结合,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卫富;李德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的组织缺损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术后常引起较大面积的组织缺损,后遗的面部畸形及语言、吞咽、咀嚼等生理功能障碍均非常明显.为恢复这类患者的面部外形与口腔生理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我们对2001~2002年收治的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根治术并同期行游离前臂皮瓣进行整复,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龚中坚;殷之平;徐贤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

    为了解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评价,指导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对150例单纯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为48.0%,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主要为肿瘤浸润深度及肿瘤的分化程度,和肿瘤的长度无关.有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11.8%,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48.6%).提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切除后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对不同部位的食管癌应采取不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中、上段食管癌应行颈、胸、腹部淋巴结清扫,下段食管癌应行胸、腹部淋巴结清扫.

    作者:何靖康;于曙东;马海涛;秦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5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响因素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引起肺气肿、肺心病的主要原因,而肺气肿和肺心病是呼吸系统死亡率高的疾病,因其发生、发展时间长,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故我们就1997年以来苏州大学离休干部被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的56例患者的影响因素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如下.

    作者:金晓波;张金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