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洲大蠊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李夸巧;肖培云;黄丽;杨永寿;刘光明;李春艳

关键词:美洲大蠊不同提取物, 肝星状细胞, 抗肝纤维化活性
摘要:目的 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ML-A(水提取物)、ML-B(乙醇提取物)、ML-C(正丁醇提取物)、ML-D(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肝星状细胞株(HSC)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美洲大蠊不同溶剂提取物(ML-A、ML-B、ML-C、ML-D)在24h、48h、72h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24h、48h、72h美洲大蠊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在高浓度(1000μg/ml)下抑制HSC增殖,且呈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结论 美洲大蠊不同溶剂提取物对HSC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其中ML-B抑制HSC的增殖作用强.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蛇头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免疫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蛇头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其免疫机制.方法 将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蛇头穴刺络放血治疗组)40例,对照组(传统治疗组)40例,观察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集患者血液,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血清Ⅱ-2、IgG,以58例健康人为正常人组,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CD3、CD4、CD4/CD8 、IL-2、IgG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组,而CD8水平与正常人组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治疗后,CD3水平显著上升,但仍低于正常人组,CD8水平显著降低,CD4/CD8、IL-2、IgG水平显著升高,达正常人水平.对照组治疗后,CD3水平显著上升,但仍低于对照组,CD4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CD4/CD8、IL-2水平显著升高,达正常人水平,IgG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仍低于正常人组.结论 带状疱疹患者体内免疫状态的改变,参与了带状疱疹的发生与发展病程;患者CD3水平的持续低下,可能与带状疱疹患者病程迁延和复发有关系;蛇头穴刺络放血疗法对于提高患者IgG的含量,改善患者体液免疫方面,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作者:范永桥;杨正明;顾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毛蚶克生活性筛选及低极性组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研究毛蚶的抗卤虫活性部位及有效成分.方法 采用卤虫致死活性筛选模型,对毛蚶粗提物及甾体粗晶和3个甾体化合物(胆甾醇、胆甾烷醇和孕甾酮)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并采用GC-MS技术对石油醚相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 乙醇提取物和各有机相均有明显克生活性,毛蚶甾体粗晶和3个甾体化合物的克生活性都在石油醚相的2倍以上,同时,首次从毛蚶石油醚相中鉴定出了30个化合物,主要为脂肪类和甾醇类化合物.结论 毛蚶抗卤虫活性成分主要在乙酸乙酯相和石油醚相中,石油醚相中的甾醇类化合物是毛蚶的克生活性物质之一.

    作者:徐艳;童万平;孙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系统评价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系统评价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合格研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22项研究符合选择标准,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统计,总有效率比较的RR(99% CI) Meta-分析结果为1.21(1.14,1.28),NNT(99% CI)为6.25(5.00,9.09),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的WMD(99% CI) Meta-分析结果为-3.77(-6.44,-1.10),导致头晕、腹胀的PetoOR (99% CI)分别为7.64(1.70,34.23)、7.70(1.36,43.48).结论 该研究结果显示,现有临床证据提示葛根素注射液有益于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但存在提高腹胀、头晕风险的可能性.

    作者:马丽虹;鲁明源;李可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用穴规律分析

    目的 对针灸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总结其用穴规律,为针灸治疗心绞痛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2013年以前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6篇文献的腧穴选用规律、经脉选用规律、常用刺灸方法等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 针灸治疗心绞痛选穴共涉及72个腧穴,主穴使用频次高的依次为:内关、膻中、心俞、厥阴俞、神门、巨阙、郄门.常用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任脉和手厥阴心包经.结论 针灸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用穴以心经及心包经相关的特定穴为主穴,配穴以辨证取穴为主.

    作者:程施瑞;邵欣;梁繁荣;曾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名老中医吴旭教授运用腕踝针治疗失眠的经验

    目的 介绍江苏省名中医吴旭教授运用腕踝针治疗失眠的临证经验.方法 从吴旭教授的学术流派、进针部位、针刺手法、临证经验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结果 吴老身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具有独特的针刺手法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运用腕踝针治疗失眠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 吴旭教授运用腕踝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值得深入学习和总结.

    作者:吴晓亮;束彦页;陆斌;孙建华;吴文忠;艾炳蔚;鲍超;李建兵;刘兰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迎春花叶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 为迎春花的鉴别、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结构的鉴别及紫外光谱的鉴别.结果 首次较为系统阐明了迎春花叶的生药学理论.结论 为建立迎春花叶的生药学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聂江力;裴毅;吴宪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近十年国内中医食疗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

    目的 了解近十年国内中医食疗的研究热点和中医食疗研究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方法 以2000~2011年间在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中医食疗研究论文中的关键词为研究对象,以词频分析、共词聚类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运用Excel、SPSS18.0、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研发的ROST ContentMining、书目共现分析软件(Bicomb)对这些关键词进行共词聚类分析.结果 共检测到相关文献326篇,截取高频关键词22个.共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近十年国内中医食疗形成了3个研究热点:中医食疗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疾病研究.结论 对近十年国内中医食疗的研究热点进行共词聚类分析有助于了解该时段国内中医食疗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周玲娜;徐洁;万敏;叶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健脾养正消癥方对胃癌细胞MGC-803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脾养正消癥方体外对胃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使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该方体外作用于胃癌细胞对凋亡和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该方体外可导致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上调,Bcl-2、Bcl-xl、Survivin表达下调.结论 健脾养正消癥方可能是通过调节Bax、Bcl-2、Bcl-xl和survivin的表达来发挥诱导凋亡的作用.

    作者:陈敏;刘沈林;吴坚;邹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育苗移栽时间对裕丹参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育苗和移栽时间对裕丹参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确定裕丹参的育苗和移栽时间提供参考.方法 观察同一育苗时间不同移栽期和不同育苗时间同一移栽期裕丹参根的性状,计算产量,高效液相法色谱法测定丹参酚酸B和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 同一育苗时间不同移栽期各处理中,随着移栽期的推迟,根产量性状和有效成分含量均表现为递减趋势.不同育苗时间同一移栽期各处理中,6月24日育的苗在平均根直径、单株产量、平均亩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上均极显著高于7月12日育的苗.结论 早育苗与早移栽有利于裕丹参的生长发育和有效成分的积累,以6月下旬育苗、10月下旬移栽较适宜.

    作者:李连珍;刘媛媛;高致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养胃颗粒灌胃给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

    目的 通过养胃颗粒灌胃给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实验技术指导原则,将小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养胃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禁食不禁水12 h后,养胃颗粒组将养胃颗粒以大浓度(2.1 g·ml-1),大体积[0.4 ml·(10 g)-1]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以等容积的蒸馏水灌胃给药,连续14d观察小鼠体质量,行为活动以及死亡情况.14 d后处死所有小鼠,观察小鼠心、肝、肾、脑等脏器是否正常.结果 养胃颗粒组小鼠无1例死亡,与对照组比较,养胃颗粒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和进食量无显著差异,行为活动无异常.尸解后未见养胃颗粒组小鼠的脏器异常.结论 养胃颗粒对小鼠急性毒性甚低,在规定剂量下服用安全可靠.

    作者:蒋平;杨阳;孙阳;朱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草果挥发油的研究进展

    草果作为中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其挥发油具有抗氧化、调节胃肠功能、抗菌、抗肿瘤和改变药物通透性等作用.文章从提取方法、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三个方面对近年来草果挥发油的研究做一概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张琪;黄燕;杨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黄芪组分配伍对脾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究黄芪中皂苷与多糖及两者配伍对脾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 制备小鼠脾淋巴细胞悬液,依次进行正常培养和ConA(刀豆蛋白)诱导培养,采用MTT(溴化四唑蓝)微量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OD值,分别考察黄芪皂苷、多糖单用及二者配伍对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于培养结束前取各孔培养液上清,检测NO含量.结果 对正常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黄芪皂苷在高浓度1,0.2 mg/ml对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低浓度为促增殖作用,而单用多糖均促进细胞增殖,不同比例配伍时以皂苷0.2、多糖1.6mg/ml促增殖作用强,此配伍浓度下NO达大值,皂苷1.6、多糖0.2 mg/ml配伍抑制作用强,NO含量亦随之降低,而等比配伍时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对ConA诱导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黄芪皂苷、多糖均表现为抑制作用,等比配伍时均显著抑制细胞增殖以及NO的释放,且有明显浓度依赖性.结论 黄芪皂苷、多糖不同的配伍比例、配伍浓度其免疫调节活性会发生相应变化,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与NO释放量相关,不同比例配伍时其综合效应随浓度增加一方发生改变,等比配伍时则表现为高浓度拮抗,低浓度协同或单纯相加.

    作者:曹录秀;陈磊;盛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从1例中医药治疗存活9年病例36诊处方分析探讨朴炳奎辨治肠癌经验

    朴炳奎教授临床采用中医药维持治疗中晚期肠癌患者,可以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减低复发转移率,延长远期生存时间.文章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对朴炳奎教授中医药治疗存活达9年的1例典型肠癌病例的全部36诊处方,进行用药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从而总结朴炳奎教授辨治肠癌的临床用药经验.

    作者:王兵;侯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医药促进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目的 综述近年来中医药在促进新血管生成、提高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及改善各种缺血性疾病症状方面的研究及进展.方法 应用计算机在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章,检索词“血管生成、中医药”.对检索到文章进行初审,纳入有关促进血管生成的中医复方、单味药、中药提取物、针灸的治疗研究.结果 终引用21篇相关文献,对中医药促进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论 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疾病中有明显的疗效,且副作用少.但各原药成分之间是否存在多层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影响血管生成的量效关系均有待再做深入的研究.

    作者:曾宇;张三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焦虑症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概述了焦虑症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近况,其中临床研究方面是从中药、情志疗法、针灸、综合干预方面进行阐述.然后总结了近年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作者:李晟;陈晓阳;叶丽枝;陈燕;易霞;秦莉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加味楂曲饮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CYP2E1mRNA及蛋白水平影响

    目的 研究加味楂曲饮(JWZQY)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效学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SDF级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用低、中、高剂量JWZQY进行干预,连续灌胃8周,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肝组织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E1(CYP2E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呈现明显脂肪变性.高、中剂量JWZQY治疗后肝脏脂肪变程度明显减轻,中剂量组CYP2E1mRNA水平明显降低、CYP2EI蛋白表达丰度明显降低.结论 JWZQY可有效防治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并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CYP2E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作者:张技;张传涛;周显华;杨鸿;范昕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NF-κB在脓毒症大鼠肺组织中的活性变化及炎调方对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炎调方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炎调方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于造模后2,8,12,24h处死大鼠,凝胶迁移电泳法(EMSA)检测右肺组织NF-κB活性,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HMGB1水平.结果 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大鼠肺组织NF-κB微弱活化,模型组中,CLP术后2h NF-κB活性开始增强,24h仍有较强的活性;炎调方组与模型组相比,NF-κB活性各时间点均明显减弱.模型组HMGB1水平2h开始升高,炎调方组与模型组相比,HMGB1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炎调方能抑制脓毒症大鼠肺组织NF-κB活性,降低脓毒症大鼠血清HMGB1水平.

    作者:施荣;熊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法同时测定石见穿中丹参素、原儿茶酸含量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石见穿药材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酸含量的高效液相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分析使用MI-crosorb-MV 100-5 C18柱,流动相甲醇-1%醋酸水溶液15:8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20 μl.结果 在研究的浓度线性范围内两种组分具有良好的分离度.石见穿药材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酸的平均价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3% (1.35)和102.50% (0.59).结论 该方法是同时测定石见穿药材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酸含量的一种方便高效液相方法.

    作者:才玉婷;武蕾蕾;沈广志;梁启超;吴宜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灵龟八法开穴灸对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灵龟八法开穴灸对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醋酸泼尼松注射液(AHP)对大鼠进行肌肉注射以建立阳虚大鼠模型,比较运用灵龟八法开穴灸与足三里、肾俞穴位温和灸对模型大鼠下丘脑NOS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 灵龟八法开穴灸结合足三里、肾俞温和灸组模型大鼠治疗后,下丘脑NOS活性较阳虚模型大鼠阳性空白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降低后的活性接近于正常大鼠阴性空白对照组.结论 灵龟八法开穴灸结合足三里、肾俞穴温和灸可以降低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NOS活性,从而改善阳虚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

    作者:占超;李昂;陈邦国;樊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柴胡汤剂酸碱度影响因素的考察

    目的 确定柴胡汤剂酸碱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测定不同药店购买的6种柴胡、含柴胡的不同药味组合以及不同用量柴胡煎液的酸碱度.结果 柴胡煎液体系的酸性除了与药材中所含酸性成分在煎液中的解离程度有关外,还与煎煮体系对药材中酸性成分溶解程度有关.结论 由于药材中的有机酸的在煎液中溶解能力较小,易达到饱和,因而煎液体系的酸碱度有保持稳定的趋势,受配伍合煎药味的影响不大.研究结果为柴胡煎液中有效物质研究基础提供参考.

    作者:李军;张倩;姜华;张延萍;陈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