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宇;张三印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皮层神经元NR1 mRNA表达的影响,研究补阳还五汤抗全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和药物组(补阳还五汤预干预),模型组和药物组再分别设置2,24h两个观察时间点.连续给药5d后,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复制全脑缺血大鼠模型,再灌后2,24h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皮质神经细胞NMDA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亚单位NR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2h,24h等2个不同时间点,NR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再灌注后2h,24h等2个不同时间点,NR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预干预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NR1 mRNA表达水平的增高有调低作用.
作者:关莉;徐进文;刘微;闫福曼;周乐全;李小英;刘海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热淋清胶囊与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确诊为泌尿系感染的患者,治疗组用左氧氟沙星0.2g,3次/d,和热淋清颗粒8g,3次/d;对照组:左氧氟沙星0.2g,3次/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t检验,P <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热淋清胶囊治疗泌尿系感染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但对确定佳疗程提高有效率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房辉;钱辉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山茶花挥发油对宫颈癌Hela细胞和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从山茶花中萃取出挥发油,对Hela和HepG2两种肿瘤细胞进行体外增殖抑制实验.用不同浓度(0.25,2,16mg/ml)的山茶花挥发油处理Hela和HepG两种肿瘤细胞,CCK法分析细胞增殖浓度.结果 山茶花挥发油48 h可以明显抑制Hela和HepG2细胞增殖,山茶花对Hela细胞影响更敏感.结论 山茶花挥发油对两种癌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均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作者:王前;吕芳;蒲凌奎;陈海魁;贺斌;王俊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研究β-环糊精(β-CD)包合四味清口含片中广陈皮、桂心、细辛挥发油的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L9(34),以油和β-CD比、搅拌速度、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收率进行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优选β-CD包合四味清口含片中挥发油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佳挥发油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CD比为1∶4,搅拌速度为100 r/min,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3h.结论 该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行,挥发油的利用率和包合物收率都较高,为进一步的工艺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张丽珍;詹晓如;胡奕勤;郑小吉;周之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从病因病机认识、诊疗思路及临证经验三个方面分析了梁文珍名老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经验,并以其经验方化癥汤的临证应用,进一步阐述了其组方特色及临证疗效.
作者:杨卫灵;刘春丽;梁文珍;孙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麻黄多糖提取佳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超声波提取麻黄多糖,通过正交实验L9(34)设计分别考察麻黄多糖脱脂与提取条件.结果 麻黄多糖脱脂条件为取60目麻黄粉末,用5倍量(W/V) 95%乙醇超声脱脂1次,40min;麻黄多糖提取条件为用10倍量(W/V)蒸馏水超声提取3次,每次60min,合并水提液,浓缩,用85%乙醇醇沉.在此条件下麻黄多糖提取量为0.121 5%.结论 本方法优化了麻黄多糖提取工艺,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多糖提取率高.
作者:赵云生;毛福英;姚海花;白长财;赵启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甲嘎松汤中两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甲嘎松汤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6-姜辣素和去氢二异丁香酚的总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对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及乙醇用量进行考察,优化提取条件.结果 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30倍90%的乙醇,超声30 min.结论 该提取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效率较高.
作者:赵玉民;廖嘉仪;熊天琴;康萨·索朗其美;泽仁达瓦;何国林;桑传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毛蚶的抗卤虫活性部位及有效成分.方法 采用卤虫致死活性筛选模型,对毛蚶粗提物及甾体粗晶和3个甾体化合物(胆甾醇、胆甾烷醇和孕甾酮)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并采用GC-MS技术对石油醚相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 乙醇提取物和各有机相均有明显克生活性,毛蚶甾体粗晶和3个甾体化合物的克生活性都在石油醚相的2倍以上,同时,首次从毛蚶石油醚相中鉴定出了30个化合物,主要为脂肪类和甾醇类化合物.结论 毛蚶抗卤虫活性成分主要在乙酸乙酯相和石油醚相中,石油醚相中的甾醇类化合物是毛蚶的克生活性物质之一.
作者:徐艳;童万平;孙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鉴别通关藤及其6种混淆品,为控制药材质量,指导临床用药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鉴别手段,对通关藤及其混淆品进行了比较鉴别.结果 通过比较通关藤及其混淆品在性状、组织构造、粉末特征上均发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归纳的通关藤与其6种混淆品性状、显微特征的区别要点,可简单快速地鉴别药材的真伪.
作者:冷彩云;张慧;乔佳;裴志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解毒化瘀方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经数字连接试验(NCT)、P300检查、脑电图、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检查异常的患者随机分配入对照组、中药组、乳果糖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予复合维生素B治疗,中药组同时予中药汤剂口服,乳果糖组同时予乳果糖口服液.结果 治疗前后各治疗组在NCT、P300检测、脑电图、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检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在NCT、P300检测、脑电图、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检测中疗效优于对照组和乳果糖组(P<0.05).结论 解毒化瘀方可改善轻微性肝性脑病患者NCT、P300检测、脑电图、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的测试结果,且经济简便,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姚春;王萌;姚凡;邱华;黄国初;牛登峰;张玉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化合物48/80(Compound 48/80,C48/80)对正常和TRPV1敲除小鼠诱发的瘙瘁反应及电针不同穴位对其的影响,明确针灸止瘁效应及与TRPV1的关系.方法 选用野生型C57BL/6小鼠(WT小鼠)和TRPV1敲除小鼠(KO小鼠)各30只,分为模型组、曲池组、血海组,连续两日分别于其颈部中央皮下注射C48/80,曲池组、血海组于第二日注射前给予电针治疗30min,观察电针干预前后瘙瘁行为即搔瘁次数/30min的变化.结果 C48/80能诱发WT小鼠和KO小鼠对注射处显著的搔抓反应,模型组WT小鼠第一日的搔瘁次数为(180.69±79.00)次/30min,KO小鼠第一日的搔瘁次数为(124.87±31.52)次/30min,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曲池、血海均能有效抑制此种搔抓反应(P<0.01,P<0.05),曲池组WT小鼠的电针前后变化率为49.66%,KO小鼠为35.66%,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海组WT小鼠为52.72%,KO小鼠为34.91%,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WT与KO小鼠而言,穴位间止瘁效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PV1参与C48/80诱发的瘙痒反应的产生,电针能明显抑制化合物48/80诱发的小鼠皮肤瘙瘁反应,且TRPV1参与针刺效应的产生.
作者:梁超;王媛;徐斌;余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龟板提取物在不同的时间点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分化抑制蛋白1的影响.方法 将构建成功的PGL3-Id1启动子用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龟板提取物分别作用于转染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6小时、3天、7天,每个时间点分别加入0,1,3,30,100μg/ml的龟板提取物,药物作用一定时间后收集细胞分别应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RT-PCR检测Id1蛋白的表达.结果 36小时和3天时,小剂量的龟板提取物对分化抑制蛋白1的影响不大,随着时间和剂量的增加,龟板提取物量效依赖性地促进了Id1的表达;7天时,龟板提取物对Id1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结论 龟板提取物促进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分化抑制蛋白1的表达,且其促进作用呈现增高-强-减弱的特点.
作者:张海玲;郑二来;陈金锋;叶茂盛;陈东风;华子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养胃颗粒灌胃给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实验技术指导原则,将小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养胃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禁食不禁水12 h后,养胃颗粒组将养胃颗粒以大浓度(2.1 g·ml-1),大体积[0.4 ml·(10 g)-1]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以等容积的蒸馏水灌胃给药,连续14d观察小鼠体质量,行为活动以及死亡情况.14 d后处死所有小鼠,观察小鼠心、肝、肾、脑等脏器是否正常.结果 养胃颗粒组小鼠无1例死亡,与对照组比较,养胃颗粒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和进食量无显著差异,行为活动无异常.尸解后未见养胃颗粒组小鼠的脏器异常.结论 养胃颗粒对小鼠急性毒性甚低,在规定剂量下服用安全可靠.
作者:蒋平;杨阳;孙阳;朱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优选黄芪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设计.结果 优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功率为300W,提取温度为50℃,材料比1∶30,提取次数为4次.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黄芪多糖的提取.
作者:陈寿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泪囊冲洗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急性泪囊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33例符合急性泪囊炎标准的患者采用泪囊冲洗联合中药熏蒸方法治疗.结果 33例患者均在三天内急性炎症得到控制,31例进行泪囊冲洗后1周内炎症迅速减轻,皮肤的红肿热痛基本消失,显效率达到93.90%.结论 泪囊冲洗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急性泪囊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脉胶囊对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干湿重及APTT,PT,TT,FIB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生理盐水组、曲克芦丁组、疏血通脉胶囊低剂量组、疏血通脉胶囊中剂量组、疏血通脉胶囊高剂量组,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后开腹制作下腔静脉血栓模型,2h后开腹抽下腔静脉血送检测APTT,PT,TT及FIB含量,同时取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段,称血栓湿重后置60℃烘箱中烘干24 h精确称干重.结果 疏血通脉胶囊组及曲克芦丁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P<0.05,表明疏血通脉胶囊及曲克芦丁均可减少下腔静脉血栓干温重,延长APTT、PT、TT时间,减少FIB含量,药效为疏血通脉胶囊高剂量组>疏血通脉胶囊中剂量组>疏血通脉胶囊低剂量组>生理盐水组,结果同时表明,疏血通脉胶囊中剂量组与曲克芦丁组比较P >0.05,显示两组疗效相当.结论 疏血通脉胶囊可明显减少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干湿重,延长APTT、PT、TT时间,减少FIB含量,可有效防治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张青萍;刘泰;周军;曾胜;胡玉英;曹斌;高微;吴玉强;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明确贵州省石斛人工栽培中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和发生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实地调查省内石斛的主要栽培区域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 石斛常见的的侵染性病害主要有5种类型,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有4个方面因素,常见的虫害有3种类型,不同类型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不同.结论 调查结果对于有效解决我省石斛人工栽培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推动全省石斛产业规模化发展,实施GAP认证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文龙;曾桂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对针灸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总结其用穴规律,为针灸治疗心绞痛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2013年以前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6篇文献的腧穴选用规律、经脉选用规律、常用刺灸方法等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 针灸治疗心绞痛选穴共涉及72个腧穴,主穴使用频次高的依次为:内关、膻中、心俞、厥阴俞、神门、巨阙、郄门.常用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任脉和手厥阴心包经.结论 针灸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用穴以心经及心包经相关的特定穴为主穴,配穴以辨证取穴为主.
作者:程施瑞;邵欣;梁繁荣;曾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口舌部疾病在古代隶属喉科范畴,本篇选取干祖望医案中治疗舌部疾病的几则记录,进行分析探讨,由于这几个疾病缺乏系统的现代医学名称,故将其综合起来共同讨论,分别以飞扬喉、风注、舌根痛、弄舌症等命名进行讨论.1 飞扬喉患者,男,18岁.1985年10月25日初诊.五天前,舌背中心起水泡,翌日继续在周围涌出不少泡疹.第三天上腭也出现水泡.第一个泡镊子镊破,之后又破几个.破后渗溢,有些血.疼痛,言语进食不利.无全身症状.口腔医院做过活检.
作者:吴拥军;黄俭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测定并比较河北省承德隆化县黄芩GAP种植基地所产的黄芩不同采收期的根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 (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甲酸(53∶ 47∶ 0.1),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 黄芩苷在0.24 ~0.72 μg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8.14%,RSD 2.00%(n =6).经比较发现,此批采的承德产黄芩的根中黄芩苷含量在6~10月总体呈下降趋势,2012年6月10日的黄芩的根中黄芩苷含量高,达到21.25%,每个月份的第10日黄芩苷含量会变高.结论 该方法简便、稳定可靠,重现性好,不同采收期的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存在差异并有消长规律.
作者:郭晓艳;郝婷;赵桂琴;张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