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彩云;张慧;乔佳;裴志东
目的 观察赤雹根总皂苷(STDR)对大鼠佐剂型关节炎(AA)的治疗作用及对其炎症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STDR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STDR 40mg·kg-1·d-1,80mg· kg-1·d-1,160mg·kg-1·d-1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12mg·kg-·d-1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于右后足跖部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0.1ml.造模18天后各给药组均ig给予相应药物,模型对照组ig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给药21 d.于给药后第21天处死大鼠,取其足跖部,采用RT-PCR法提取炎症组织中mRNA测定TNF-α、IL-1β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并取膝关节滑膜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TNF-α、IL-1β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膝关节滑膜增生及炎症反应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 STDR对大鼠AA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抑制TNF-α、IL-1β和IL-6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AA的机制之一.
作者:马帅;刘永平;阎昊;佟继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微波干燥与传统烘房干燥方法生产对妇宁丸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用我院自制药妇宁丸,运用微波干燥和传统烘房干燥方法进行对比试验,从其成品质量控制指标考察干燥灭菌效果.结果 微波干燥与传统烘房干燥相比,妇宁丸的细菌总数明显减少,且存在极显著性差异,霉菌未检出.妇宁丸成品的其他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标准规定.结论 微波干燥灭菌方法优于传统烘房干燥灭菌,具有加热均匀、干燥时间短、干燥与灭菌可同时进行,成品质量稳定的特点,在中药丸剂生产中可以广泛使用.
作者:杨柳;石新华;李原;梁惟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针对传统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的状况,开展了药用植物学教学中项目驱动教学的实践.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内容框架、主要特点和应用方法,指出了不足和解决办法.
作者:吴琼;韩艺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不同产区和等级茯苓饮片的茯苓酸的含量差异,为茯苓饮片的质量评价和分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Alltima 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05%磷酸(78∶ 2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结果 茯苓酸在66.4 ~ 33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23%,RSD为1.7%.不同产区、等级的茯苓饮片中茯苓酸含量有差异.结论 茯苓酸含量的高低不能作为茯苓饮片等级评价的客观标准.
作者:刘宾;王耀登;聂磊;安靖;王光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系统评价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合格研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22项研究符合选择标准,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统计,总有效率比较的RR(99% CI) Meta-分析结果为1.21(1.14,1.28),NNT(99% CI)为6.25(5.00,9.09),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的WMD(99% CI) Meta-分析结果为-3.77(-6.44,-1.10),导致头晕、腹胀的PetoOR (99% CI)分别为7.64(1.70,34.23)、7.70(1.36,43.48).结论 该研究结果显示,现有临床证据提示葛根素注射液有益于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但存在提高腹胀、头晕风险的可能性.
作者:马丽虹;鲁明源;李可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敏感穴位热灸法对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VEGF表达水平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 从造模成功并寻找出热敏点的模型中随机取48只,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成3组,即传统艾灸对照组、热敏灸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6只动物.前两种方法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周休息3~5天再继续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空白对照组不进行治疗,只进行一般情况观察.于第1,2,3,4疗程阶段各处死4只兔子,取双侧股骨头标本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热敏灸与其它两组比较具有较好的VEGF表达效果.结论 热敏灸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VEGF表达具有正向调节的作用,达到促进血管生成和增加血管的通透性的效果.
作者:邹来勇;涂国卿;朱玉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杜武勋教授认为气化是中医对人体新陈代谢的高度概括,气化失司,机体则会产生痰饮、水湿、浊毒、瘀等病理产物,并进一步影响气化.冠心病之本虚在于脏腑气化功能失常,重点在心,旁及四脏,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是发病重点.由于人体精微不得正化,形成病理产物,痹阻心脉,构成冠心病之标实,因此对冠心病治疗分为实证期于虚证期,治疗的目标是依靠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利用中药纠正机体的失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作者:丛紫东;杜武勋;朱明丹;林圆圆;王智先;罗庆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石见穿药材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酸含量的高效液相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分析使用MI-crosorb-MV 100-5 C18柱,流动相甲醇-1%醋酸水溶液15:8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20 μl.结果 在研究的浓度线性范围内两种组分具有良好的分离度.石见穿药材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酸的平均价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3% (1.35)和102.50% (0.59).结论 该方法是同时测定石见穿药材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酸含量的一种方便高效液相方法.
作者:才玉婷;武蕾蕾;沈广志;梁启超;吴宜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山茶花挥发油对宫颈癌Hela细胞和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从山茶花中萃取出挥发油,对Hela和HepG2两种肿瘤细胞进行体外增殖抑制实验.用不同浓度(0.25,2,16mg/ml)的山茶花挥发油处理Hela和HepG两种肿瘤细胞,CCK法分析细胞增殖浓度.结果 山茶花挥发油48 h可以明显抑制Hela和HepG2细胞增殖,山茶花对Hela细胞影响更敏感.结论 山茶花挥发油对两种癌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均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作者:王前;吕芳;蒲凌奎;陈海魁;贺斌;王俊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育苗和移栽时间对裕丹参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确定裕丹参的育苗和移栽时间提供参考.方法 观察同一育苗时间不同移栽期和不同育苗时间同一移栽期裕丹参根的性状,计算产量,高效液相法色谱法测定丹参酚酸B和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 同一育苗时间不同移栽期各处理中,随着移栽期的推迟,根产量性状和有效成分含量均表现为递减趋势.不同育苗时间同一移栽期各处理中,6月24日育的苗在平均根直径、单株产量、平均亩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上均极显著高于7月12日育的苗.结论 早育苗与早移栽有利于裕丹参的生长发育和有效成分的积累,以6月下旬育苗、10月下旬移栽较适宜.
作者:李连珍;刘媛媛;高致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清肠化湿方对实验性大鼠结肠炎结肠黏膜ICAM-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可能机制.方法 使用TNBS/无水乙醇造模成功后,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肠化湿方组、美沙拉嗪组.连续灌胃给药10d后,处死大鼠,留取结肠组织,免疫组化法及ELISA法观察结肠组织ICAM-1的表达.结果 清肠化湿方可以显著减少大鼠结肠炎模型结肠粘膜ICAM-1的表达.结论 清肠化湿方可以减少结肠粘膜ICAM-1的表达,从而抑制白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是其治疗UC的机制之一.
作者:翟金海;沈洪;陈兰;徐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薏苡茎、叶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分别用水、乙醇、甲醇、丙酮和氯仿等5种不同溶剂对薏苡茎、叶进行回流提取,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薏苡茎、叶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甲醇提取液、丙酮提取液、氯仿提取液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其IC50.结果 不同溶剂的薏苡茎、叶提取液对Hela细胞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茎水提取液、叶水提取液、茎乙醇提取液和叶乙醇提取液的IC50分别为0.134 3,0.126 6,0.348 2,0.181 8g/ml,叶提取物活性高于茎提取物活性.结论 薏苡茎、叶提取物能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抗癌活性.
作者:朱晓莹;林瑶;黄锁义;黄凯敏;商渊婷;黎春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脾化湿、养阴清胃方药对2型糖尿病肾脏大鼠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1(ET-1)的影响,研究其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Wistar大鼠随机抽选以10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糖高脂饲料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洛丁新组、合方组、健脾化湿组、养阴清胃组,干预治疗8周后处死,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1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NO、NOS的含量.结果 各组大鼠血清肌酐与尿素氮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肾系数明显升高(P<0.05),各干预组较模型组肾系数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比正常组NO、NOS、NO/ET-1比值明显升高;干预治疗后,合方组及养阴清胃方明显下降(P<0.05).结论 各组药物均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高滤过状态,合方组、养阴清胃方对肾血管舒缩系统有一定调节作用,可能是延缓肾小球硬化的机制之一.
作者:付丽媛;杨进;王灿晖;翟玉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祛脂胶囊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溶液(72∶ 2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5 nm,柱温:40℃.结果 熊果酸进样量在0.22 ~ 2.2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102.3%,RSD=1.6%(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旺生;邢娟;谈晚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推动中医护理标准化进程,提高中医护理学术水平,规范中医护理行业管理.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借鉴法、系统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收集和整理现行、在制、预制中的中医临床护理标准,进行分析研究,进而确定中医临床护理标准体系框架.结果 参考我国行业标准体系框架图,将中医临床护理标准体系框架层次结构分为五层.结论 初步完成中医临床护理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探讨了中医临床护理标准体系构建研究的方法学问题,为今后完善中医临床护理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作者:齐桂;万长秀;彭芳;齐小伟;邓文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甲嘎松汤中两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甲嘎松汤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6-姜辣素和去氢二异丁香酚的总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对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及乙醇用量进行考察,优化提取条件.结果 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30倍90%的乙醇,超声30 min.结论 该提取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效率较高.
作者:赵玉民;廖嘉仪;熊天琴;康萨·索朗其美;泽仁达瓦;何国林;桑传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瑶药地苍水提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四氯化碳(CCl4)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别灌胃给予地苍水提物高(30g生药·kg-1)、中(15g生药·kg-1)、低(7.5g生药·kg-1)剂量,连续7d.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并测定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地菍水提物给药组比模型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明显降低(P<0.01或P<0.05),肝脏SOD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1或P<0.05).结论 地苍水提物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丽;周焕第;罗泽萍;梁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通过ERK/P38MAPK信号通路对DSS诱导的IBD(炎症性肠炎)的作用.方法 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phate,DSS)自由饮水7d诱导BLALB/c小鼠急性炎症性肠病,同时各组小鼠予以生理盐水、柳氮磺胺吡啶、参苓白术散高、中、低剂量(12,6,3 g/kg)灌胃,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动物肠道组织中ERK、P38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 小鼠结肠组织中ERK及p38MAPK水平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3种不同剂量的参林白术散对其表达有相应的下调.结论 参苓白术散通过ERK/P38MAPK信号通路作用而起到抗DSS诱导的IBD的作用.
作者:刘玉晖;严雪梅;佟阳;易文凤;胡婕;游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黑斑蛤蚧对过敏性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卵清蛋白致敏方法建立BALB/c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给予黑斑蛤蚧粉干预治疗.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以及IgE水平,评价黑斑蛤蚧的药效.结果 肺组织炎症改变不明显;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百分比以及IgE水平显著低于实验对照(P<0.05).结论 黑斑蛤蚧对哮喘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班建东;廖成成;徐永莉;唐景财;陈缨;李力;何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中西医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EGFRIs)相关皮疹病机的认识、EGFRIs相关皮疹治疗现状及探索其治疗方向.方法 应用Medline、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探索系统以“靶向药物、皮疹、治疗及中医”等为关键词,检索2002~2012年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文献202条.结果 靶向药物相关皮疹的治疗进展缓慢,而中医药在治疗靶向药物相关皮疹方面,其疗效尚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结论 对大多数晚期肿瘤患者采取靶向药物联合中医药实施个体化治疗,对防止靶向药物相关皮疹出现或减轻皮疹损伤的程度有一定的疗效,但需大型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来验证.
作者:苏丽;李平;单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