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君;王惟惟;赵琳珺;张丽艳;黄丽荣;骆衡;杨丹
目的 建立新的蒲黄破壁技术——超高压撞击流破壁法;探索激光粒度分析法代替传统的中药显微定量法检查蒲黄破壁率的可行性.方法 设计L9(34)正交试验,以破壁率(分别以中药显微定量法及激光粒度分析法测定)为评价指标,对蒲黄超高压撞击流破壁处理,优选破壁佳工艺;比较破壁前后蒲黄在显微、粒度分布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蒲黄破壁佳方案为A2B3C3,两种方法所测破壁率结果基本一致;破壁前后显微形态变化明显;各粒度分布值随破壁因素呈有规律变化.结论 超高压撞击流技术对蒲黄破壁效果良好,激光粒度分析法用于测试破壁蒲黄粒度分布,方法简便、快捷,具有客观性,用于代替传统中药显微定量法检查蒲黄破壁率是可行的.
作者:孙会丽;谢明德;王盛民;谭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具有祛痰泄浊作用的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法对痰浊型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3例痰浊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疗程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0)、血浆内皮素1(ET-1)及中医痰浊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FMD、NO、ET-1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治疗组治疗后所有中医证候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 <0.05或<0.01),且除胸闷痛外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改善.结论 祛痰泄浊法对痰浊型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改善作用.
作者:陈仁山;肖患珍;刘宁;丘文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优选沙枣花精油超声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沙枣花精油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浸泡时间、超声波处理时间、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根据考察结果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沙枣花精油提取率的条件进行优化,然后进行验证实验.结果 沙枣花精油佳提取工艺选择为:浸泡6h,料液比为1∶12,超声波辅助处理20 min(功率为80 W),提取4h,在此条件下,沙枣花精油的提取率为0.497%.结论 该提取工艺合理,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为沙枣花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水栋;徐泉;姚遥;时洋;程芬;王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卵巢早衰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卵巢功能衰竭,其病因极其复杂,治疗相当棘手.张玉珍教授提出卵巢早衰的主要的病机为肾脾亏虚,肝郁血瘀,导致天癸竭,任虚冲衰,胞宫失养,源断其流,并采用补肾健脾,调肝活血为总则治疗卵巢早衰,疗效颇佳.
作者:万云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灵龟八法开穴灸对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NO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醋酸泼尼松注射液(AHP)对大鼠进行肌肉注射以建立阳虚大鼠模型,比较运用灵龟八法开穴灸与足三里、肾俞穴位温和灸对模型大鼠下丘脑NO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灵龟八法开穴灸结合足三里、肾俞温和灸组模型大鼠治疗后,下丘脑NO含量较阳虚模型大鼠阳性空白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下降后的含量接近于正常大鼠阴性空白对照组.结论 灵龟八法开穴灸结合足三里、肾俞温和灸可以使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NO含量下降,从而对阳虚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起到良性调节的作用.
作者:占超;李昂;陈邦国;樊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补脾强力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方中黄芪、淫羊藿及白附片,并采用TLC法对方中的乌头碱进行了限量检查;采用HPLC测定补脾强力膏中黄芪甲苷.色谱柱为Symmetry C18(5μm,150 mm×4.6mm),乙腈-水为流动相,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斑点清晰,且阴性无干扰;黄芪甲苷线性范围为2.04 ~ 10.2μg,r=0.999 9.结论 该质量标准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梁会;韩云霞;曹佩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对紫山药进行生药鉴定.方法 采用传统形态描述法、观察临时装片法、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依次对紫山药的植物来源、药材性状、粉末显微以及理化特征等进行鉴别.结果 紫山药的基原、性状、显微、理化特征得以确定,明显区别于铁棍山药.结论 该研究可为紫山药质量标准制定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震;贾贝西;周勇辉;符玲;陈玥;田荣荣;贾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基于药效学试验来优选并建立土茯苓(断面红棕色及类白色)药材中总鞣质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L9(34)正交优化试验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时间及次数、料液比对土茯苓(断面红棕色及类白色)药材中总鞣质含量的影响.结果 以总鞣质为指标,断面红棕色土茯苓药材佳提取工艺为:70%丙酮,超声提取40 min,料液比为1.5 g∶25 ml,提取3次;而断面类白色土茯苓药材则为:60%丙酮,超声提取40 min,料液比为1.5 g∶25 ml,提取2次.结论 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的提取工艺方法可行、重复性好、总鞣质提取率高,对土茯苓(断面红棕色及类白色)药材中筛选关键有效部位的药效学试验提供了佳给药组.
作者:杜洪志;农亨;何席呈;董立莎;郭丽丹;吕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黄连配伍厚朴后对小鼠胃肠动力及腹泻模型小鼠止泻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半固体糊精法,考察黄连配厚朴不同剂量组对小鼠胃排空、小肠推进的影响;采用灌服番泻叶水煎剂致小鼠腹泻造模,考察黄连配厚朴不同剂量组的止泻效果.结果 与黄连组比较,其余各给药组的小鼠胃残留率极显著降低.厚朴组、黄连配厚朴3、12g/kg组小鼠的小肠推进率显著高于黄连组.与模型组比较,其余各给药组小鼠的稀便点数均显著减少;与黄连组比较,厚朴组小鼠的稀便点数显著增加.结论 黄连配厚朴3g/kg(黄连配厚朴1∶1)组能显著缓解单味黄连引起的胃肠动力抑制副作用,且具有良好的止泻作用.
作者:郑新光;傅勇;王建;王丽梅;袁奕;张璐;杨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对药用真菌网纹马勃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网纹马勃子实体,通过性状鉴别和孢子与菌丝显微特征观察,结合文献资料鉴定种类.利用薄层色谱建立网纹马勃专属性薄层鉴别特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化学成分含量.结果 经性状及显微特征考察,确定为药用真菌“网纹马勃Lycoperdon perlatum Pers.”.薄层鉴别研究发现具有多个专属性的薄层色谱斑点,并含有麦角甾醇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麦角甾醇含量为0.16%.结论 通过网纹马勃性状鉴别、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孢子和菌丝特征、薄层鉴别图谱等,可综合鉴别网纹马勃的真伪,为其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麦角甾醇含量可作为其质量控制的指标之一.
作者:周贤;宫诗林;李爱欣;李昂;王淑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RP-HPLC法测定湿毒清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甲醇-水(80∶ 20),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 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515 ~ 5.15 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3.平均回收率为99.34%,RSD =2.2%.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对湿毒清胶囊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倪慧艳;叶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首次建立了适用于中医诊疗技术推拿治疗小儿厌食临床病例报告表(以下简称“CRF表”),用以客观评价临床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推广应用小儿推拿技术奠定基础.
作者:庞平;彭玉;孙理想;费翔;社莎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针对教学实践中《方剂学》教材编写方面存在一些与《中药学》理论不统一,功效描述不规范的问题,举例三则,加以讨论.
作者:彭丹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马蹄香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草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也是高等植物中的珍稀濒危物种之一.迄今国内外学者对该物种开展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现就其形态解剖、细胞学、胚胎学、种子特性、组织培养、传粉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生物学特性及其化学成分马兜铃酸、挥发油、生物碱的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剖析,以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毛少利;周亚福;李思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新疆燥邪不仅多发,且四季均发,不独在秋.其凉燥多于温燥,外燥多于内燥,外燥以寒为多见,内燥以热为常证.常引起肝肾精血不足,与新疆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临床治疗中当注重平肝、柔肝、养肝、疏肝、清肝、滋水、补肾、益元、填精诸法.预防保健中可采用针灸、推拿、药食同用等,同时避免燥邪侵袭,适寒暑、增减衣物,体质锻炼.
作者:赵明芬;荆晶;李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文章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CSFTR教学法.并以方差分析为例对此教学法的具体过程予以详细的说明.此教学法为处理内容冗长的教学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此教学法进行中医药统计学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分析问题时思路清晰,在解决问题时重点突出,在实际应用时统筹兼顾.
作者:包红;李新;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介绍陈秀华教授应用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呃逆的临床经验,并总结其临床治疗特点:辨证求因,首辨虚实;取穴精炼,以特定穴为主;审因论治,重视中医外治疗法.
作者:马红;全小红;陈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6味酸性中药对STZ致糖尿病小鼠肝脏氧化应激及病理状态改变的作用评价.方法 以五味子,金樱子,乌梅,山楂,山茱萸,白芍6味酸性中药为研究对象,以链尿佐菌素(STZ)致小鼠高血糖(>11.1 mmoL·L-1)为糖尿病动物模型.以盐酸二甲双胍组(250 mg·kg-1)为阳性对照、各个药物组(10 g·kg-1)给药21 d,考察酸性中药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肝糖原、谷胱甘肽(GSH)、总抗氧化能力(T-AOC)、脏器系数及肝脏病理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均能降低STZ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量,升高肝糖原含量及肝匀浆中谷胱甘肽(GSH)、总抗氧化能力(T-AOC),其中盐酸二甲双胍组、五味子组、金樱子组、山茱萸组对STZ致急性糖尿病小鼠肝脏病理状态作用明显.结论 酸性药物五味子、金樱子、山茱萸能明显改善肝脏氧化应激及肝病的病理状态.
作者:齐海艳;柴思佳;邓翀;张效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研究蛇莓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从蛇莓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分离得到39个化学组分峰,并确定出其中的24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36%.结论 蛇莓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棕榈酸和植酮.
作者:王苗;刘爱玲;李心悦;沈豪杰;徐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在大鼠体内甘草次酸对橙皮素血浆浓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 将72只SD大鼠,体质量150 ~210g,随机分成4组,即实验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对照组的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每组中又包括三个小组即3,4,4.4h.高浓度实验组灌胃20 mg/kg橙皮素+50 mg/kg甘草次酸,低浓度实验组灌胃10 mg/kg橙皮素+50mg/kg甘草次酸.对照组只灌胃橙皮素,剂量与实验组相同.灌胃给药后分别于3h、4h和4.4h用摘眼球取血法取血,接着大鼠被断头处死,取出组织.血浆在85℃水浴中,加盐酸水解120 min,然后以乙腈为萃取剂,超声波为辅助提取,组织匀浆液用乙腈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浆及组织中橙皮素的浓度.结果 血浆和组织中橙皮素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05 ~10 μg/ml和0.05 ~5 μg/g,检测限分别是血浆0.012 μg/ml和肝、肾0.005 7μg/g,肺0.011 μg/g.测定回收率在是91%~ 104%之间.结论 大鼠口服橙皮素后在血浆未能检测到游离橙皮素;灌胃20 mg/kg橙皮素时,甘草次酸对其药代动力学有影响(P<0.05);灌胃后橙皮素在大鼠体内分布特征是肝>肾>肺.
作者:周能;覃苑;周振;龚琦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