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连配厚朴对小鼠胃肠动力及止泻作用的影响

郑新光;傅勇;王建;王丽梅;袁奕;张璐;杨英

关键词:黄连, 厚朴, 配伍, 胃肠动力, 止泻
摘要:目的 考察黄连配伍厚朴后对小鼠胃肠动力及腹泻模型小鼠止泻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半固体糊精法,考察黄连配厚朴不同剂量组对小鼠胃排空、小肠推进的影响;采用灌服番泻叶水煎剂致小鼠腹泻造模,考察黄连配厚朴不同剂量组的止泻效果.结果 与黄连组比较,其余各给药组的小鼠胃残留率极显著降低.厚朴组、黄连配厚朴3、12g/kg组小鼠的小肠推进率显著高于黄连组.与模型组比较,其余各给药组小鼠的稀便点数均显著减少;与黄连组比较,厚朴组小鼠的稀便点数显著增加.结论 黄连配厚朴3g/kg(黄连配厚朴1∶1)组能显著缓解单味黄连引起的胃肠动力抑制副作用,且具有良好的止泻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IR)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冠心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日益丰富,在中医辨证客观化研究上,发现与“实证”关系密切,以痰浊、瘀血为主要病理基础,在临床治疗上不论是单味药提取物还是复方治疗,都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不足.

    作者:简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药用真菌网纹马勃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 对药用真菌网纹马勃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网纹马勃子实体,通过性状鉴别和孢子与菌丝显微特征观察,结合文献资料鉴定种类.利用薄层色谱建立网纹马勃专属性薄层鉴别特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化学成分含量.结果 经性状及显微特征考察,确定为药用真菌“网纹马勃Lycoperdon perlatum Pers.”.薄层鉴别研究发现具有多个专属性的薄层色谱斑点,并含有麦角甾醇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麦角甾醇含量为0.16%.结论 通过网纹马勃性状鉴别、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孢子和菌丝特征、薄层鉴别图谱等,可综合鉴别网纹马勃的真伪,为其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麦角甾醇含量可作为其质量控制的指标之一.

    作者:周贤;宫诗林;李爱欣;李昂;王淑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康艾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大城市,肺癌已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占据第一位.被确诊为肺癌的病人中80%以上已为晚期[1].临床工作中,我们遇到很多晚期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对于此类患者,已经失去手术及放疗指征,且因体力状况不能耐受全身化疗,我们采取胸腔内置管引流局部注射康艾注射液的方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蔡志钢;陈杰;张卓然;肖显俊;靳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路径分析数学模型的麻黄汤发汗作用的配伍关系研究

    目的 采用路径分析数学模型研究麻黄汤及不同配伍的发汗作用,从而探讨路径分析数学模型应用于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对麻黄汤处方中的药物剂量进行组合,以汗液增加百分率为指标,将方中药量与药效数据进行路径分析,描绘影响麻黄汤发汗作用的路径图.结果 路径分析数学模型结果显示,麻黄和桂枝对于全方的发汗作用有较大贡献,合用后能增强发汗作用,并且显示出麻黄在全方发汗作用中的核心地位.结论 路径分析数学模型能较好反应麻黄汤中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并能将处方中的药物与药效间的关系清晰的展现出来,体现了路径分析数学模型用于研究中药复方配伍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作者:曾勇;邱一行;李睿;曾岑;韦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活血化瘀则能解除肺毛细血管痉挛,改善肺毛细血管灌注量,改善肺循环,有利于正常通气[1].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就诊并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288例,对144例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取得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就诊并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288例,随即分成两组.其中,男性180例,女性108例,小的45岁,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为61.5岁.治疗组与对照组从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两组对比具有可比较性.

    作者:杨幼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扎里奴思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扎里奴思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同期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予甘露醇、拜阿司匹林、丹参酮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扎里奴思方1付/d,14 d为一疗程,总共治疗两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30mg/次,1/d.治疗前后分别行神经功能评估并据此判定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改变.结果 两组治疗7、14、28 d后进行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SE水平均降低,尤以治疗14d组为显著(P均<0.01).结论 扎里奴思方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其可能机制与下调NSE的表达、促进神经元功能的修复有关.

    作者:李娟;刘敬霞;吴鹏;刘洋;尤桂英;刘会贤;任非非;胡喜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温胃阳汤对胃动力低下大鼠胃电活动、5-HT APUD细胞的数量、面积及光密度值的影响

    目的 观察温胃阳汤对胃动力低下大鼠胃电活动、5-HT APUD细胞的数量、面积及光密度值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70只,体质量(200±2)g,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组10只,雌雄各半,模型组60只,模型组每只大鼠按10g/kg体重的甘草煎剂灌胃,随机分为模型3天组、7天组,温胃阳汤低、中、高剂量组及吗丁啉组.中药低、中、高各剂量组分别予浓度为0.743g/ml、1.485g/ml、2.970/ml的温胃阳汤灌胃,吗丁啉组予0.27mg/ml的吗丁啉混悬液按100g体重1ml灌胃.观察各组大鼠胃电活动的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胃窦组织中5-HT APUD细胞的数量、面积及光密度值.结果 一定剂量的甘草煎剂能明显抑制大鼠的胃电活动,减少大鼠胃窦组织的5-HT APUD细胞的数量、面积,降低光密度值;而温胃阳汤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改善胃动力低下大鼠的胃电活动,并使其胃窦组织中5-HTAPUD细胞的数量、面积明显增加,同时能使胃动力低下大鼠5-HT APUD细胞的光密度值增大,其中以中、高剂量组效果佳,与吗丁啉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温胃阳汤的促胃动力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增加胃动力低下大鼠胃窦组织5-HT APUD细胞数目和面积,增加5-HT APUD的光密度值而实现的.

    作者:税典奎;陈峭;侯秋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桃红四物汤对寒凝血瘀证大鼠HO/CO系统的影响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HO/CO系统的影响,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妇科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置于0~1℃冰水中造成寒凝血瘀大鼠模型,采用血红蛋白结合及联二亚硫酸盐还原法测定血浆CO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卵巢组织HO-1、HO-2蛋白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卵巢组织HO-1、HO-2mRNA表达.结果 桃红四物汤组大鼠血浆COHb活性较模型组增强(P<0.05).卵巢颗粒细胞、黄体细胞HO-1、HO-2蛋白表达,HO-1、HO-2mRNA表达加强(P<0.01或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妇科疾病的作用与调节HO/CO系统有关.

    作者:成秀梅;杜惠兰;王蓓;路帅;刘小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利用FTIR和GC-MS鉴别不同贮藏年份新会陈皮的研究

    目的 通过不同贮藏年份新会陈皮FTIR和GC-MS分析结果数据变化规律研究建立新会陈皮年份鉴别方法,完善道地药材新会陈皮的质量评价体系.方法 采用FTIR和GC-MS分析测定了1983 ~2012年11个不同贮藏年份的新会陈皮样品,通过统计分析,研究样品数据与年份之间的规律.结果 新会陈皮药材FTIR谱图中1 630 cm-1与1 740cm-1峰比值与年份的相关性达到0.94;GC-MS总离子流图中,β-月桂烯峰与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峰的峰面积比值与年份的相关性达到0.89.结论 FTIR和GC-MS分析结果对新会陈皮年份鉴别有参考意义,有助于完善广陈皮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继藤;唐铁鑫;杨宜婷;罗琥捷;蒋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蛇莓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蛇莓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从蛇莓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分离得到39个化学组分峰,并确定出其中的24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36%.结论 蛇莓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棕榈酸和植酮.

    作者:王苗;刘爱玲;李心悦;沈豪杰;徐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促MC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的不同规格鹿茸聚类分析

    目的 考察8种不同规格鹿茸含药血清对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对8种不同规格鹿茸进行聚类分析.方法 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给药,制得不同规格鹿茸的大鼠含药血清及空白对照血清.以上述血清对MC3T3-E1成骨细胞培养72 h,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分泌量,并以成骨细胞的增殖及ALP分泌量为因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各规格鹿茸均具有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作用,且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商品鹿茸药材质量划分结果相同.结论 鹿茸药材能显著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且作用强弱与商品药材优劣相关.

    作者:龚伟;李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马兰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马兰全草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工业甲醇提取,硅胶柱、反向C-18柱及凝胶柱等柱层析方法从马兰全草中分离化学成分,并通过MS和NMR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ascleposide E(1)、pimar-15 (16)-β-ene-8β,11α,20-triol-7-O-β-D-glucopyranoside (2)、4'-O-芦acetylsinapylangelate(3)和(3β,5α,22E,24S)-campesta-7,22-dien-3-O-芦β-D-glucopyranoside (4).结论 此4个化合物均为在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且它们在体外人肿瘤细胞株A549、BGC-823和Hela上均不显示细胞毒活性.

    作者:张玉梅;宋启示;冯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冠通方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CRPmRNA,IL-1β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冠通方对大鼠心肌梗死后炎症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功造模的急性心肌梗死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冠通方组、安慰剂组、模型组,每组10只.另设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冠通方组冠通方灌胃,安慰剂组生理盐水灌胃,其余不做特殊处理.二月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用rt-qPCR法测定CRP、IL-1β的mRNA表达结果.结果 CRP mRNA表达,模型组及安慰剂组比较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假手术组较空白组未见明显升高(1.15±0.11,P>0.05);冠通方组较安慰剂组表达量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安慰剂组较模型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IL-1β mRNA表达,模型组及安慰剂组比较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假手术组较空白组未见明显升高(1.11±0.48,P>0.05);冠通方组较安慰剂组表达量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安慰剂组较模型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CRP、IL-1β参与了急性心梗后炎症反应,中药冠通方对这两种炎症因子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何劲松;曲楠;刘婧;白法文;杨小英;岳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谢春光教授运用“治未病”思想防治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经验介绍

    谢春光教授运用“治未病”思想防治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在未病先防阶段针对气阴两虚,瘀血阻滞这一基本病机指导治疗,防止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在既病防变阶段分热毒证,痰浊证,瘀血阻络证三证,并随证治之,防止病情加重;在已愈防复阶段防止症状反复,病情进展.其学术思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及社会价值.

    作者:李凯;高泓;谢春光;李秘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洁淋通丸治疗淋证252例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洁淋通丸治疗淋证的临床疗效,为淋证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与途径.方法 将504例淋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2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25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制中成药洁淋通丸,观察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例数、血常规阳性例数、尿常规阳性例数的变化,同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近期治愈123例,显效85例,有效3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占95.2%;对照组近期治愈92例,显效62例,有效65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占86.9%,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例数比较显示,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血常规阳性例数、尿常规阳性例数和血清IL-8、TNF-α水平(P<0.01).结论 洁淋通丸治疗湿热瘀毒型淋证临床疗效显著,同单纯西药对照组对比,能够明显改善淋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并能够明显降低淋证患者炎性反应的程度,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TNF-α、IL-8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实现的.

    作者:李瑞娟;华琼;耿新生;张桂兰;段晓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搔刮祛腐法治疗高位后蹄铁形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搔刮祛腐法治疗高位后蹄铁形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诊断为高位后蹄铁形肛瘘并住院行高位后蹄铁形肛瘘切开挂线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搔刮祛腐法(治疗组)与传统换药法(对照组)治疗,每组各20例,以8周为总疗程,分别记录术后第7,14,21,35天创面面积及纵径的大小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临床总体疗效.应用统计软件SPASS 18.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要求者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P值<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结果 平均随访6个月,术后第7天创面面积、纵径减小率无显著性差异,总体疗效及术后第14,28,35天创面面积及纵径减小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搔刮祛腐法可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春菊;王业皇;周芳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正交设计法优选当归补血汤传统煎煮方法

    目的 优选出当归补血汤传统煎煮的优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的实验方法,以当归补血汤的色谱峰信息、大吸光度值、相对密度和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考察传统煎煮的工艺.结果 传统煎煮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8倍,加热时间为20min,浸泡时间为30min,煎煮3次.结论 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优选出的佳工艺验证,指标成分含量和综合评分基本稳定,说明工艺较稳定.

    作者:周向明;李毅民;谢瑞芳;周昕;洪军;张珉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主成分及相关性分析的益母草综合质量评价

    目的 探讨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川产益母草药材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对不同产地17批益母草药材颜色、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以及盐酸水苏碱、盐酸益母草碱含量进行测定;对测定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 相关性分析表明,水分与酸不溶性灰分呈显著性相关;总灰分与酸不溶性灰分之间呈极显著性相关;总灰分与浸出物之间呈显著性相关;颜色与总灰分以及浸出物呈(负)显著性相关;盐酸水苏碱与浸出物之间呈显著性相关.以浸出物、盐酸水苏碱以及盐酸益母草碱进行综合主成分分析,以四川宜宾s9样品优.结论 相关性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可以用于益母草药材的质量分析以及综合评价,可以为中药的多指标评价提供借鉴.

    作者:汪云伟;钟恋;焦小珂;兰杰;艾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钾肥不同施用量对金荞麦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钾肥不同施用量对金荞麦的影响.方法 设5个K2O不同施用量,考察各处理的金荞麦产量、植株性状及品质.结果 当K2O施用量达75kg/hm2时,金荞麦根茎鲜重高,金荞麦根茎表儿茶素在施钾量37.5kg/hm2时高,醇溶性浸出物在施钾量75kg/hm2时高,5个施钾水平的水分和总灰分均低于药典标准.结论 在金荞麦种植中,适宜的K2O用量为37.5~75kg/hm2,可获得较高根茎产量和优良的品质.

    作者:王海玲;王孝华;赵明勇;阮培均;梅艳;张俊;涂光红;刘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复方小柴胡汤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常见不良反应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复方小柴胡汤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常见不良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8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行干扰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小柴胡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CVRNA转阴时间、ALT水平、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研究表明对采用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加行复方小柴胡汤治疗可有效的对不良反应进行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