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交试验法优化复方抗癌散提取工艺

吴岸彪;楼一层;赵祥;李虹霖;马丽

关键词:正交试验设计, 高效液相色谱法, 提取工艺, 熊果酸
摘要:目的 研究影响复方抗癌散中有效抗癌成分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优化复方抗癌散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正交试验法设计实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终以得骨率和样品中熊果酸的含量为指标优选复方抗癌散的提取工艺.结果 优选所得复方抗癌散的提取工艺为溶剂用量12倍,提取时间1.5h,乙醇水溶液浓度80%.结论 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下的复方抗癌散的干膏和熊果酸含量均较高,并适宜于工业生产.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三白草总木脂素提取工艺优选及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优选三白草总木脂素的佳醇提工艺及其体外抗肝星状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法对三白草总木脂素的佳醇提工艺进行优化,采用MTT比色法测定总木脂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确定了三白草总木脂素的佳醇提工艺条件,即将药材加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每次加醇量为药材量的8倍.总木脂素含量达到57.3%、45.1%及10.6%时,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5.2%、50.5%及22.3%.结论 三白草总木脂素醇提工艺合理可行,制得的产品质量稳定;总木脂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黄莉;赵娜;程东岩;王隶书;赵大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促MC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的不同规格鹿茸聚类分析

    目的 考察8种不同规格鹿茸含药血清对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对8种不同规格鹿茸进行聚类分析.方法 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给药,制得不同规格鹿茸的大鼠含药血清及空白对照血清.以上述血清对MC3T3-E1成骨细胞培养72 h,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分泌量,并以成骨细胞的增殖及ALP分泌量为因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各规格鹿茸均具有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作用,且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商品鹿茸药材质量划分结果相同.结论 鹿茸药材能显著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且作用强弱与商品药材优劣相关.

    作者:龚伟;李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慢性肾衰的中医护理及健康教育

    慢性肾衰是指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出现的肾功能减退.目前,慢性肾衰病人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同时配合透析疗法,在病人的治疗过程中,中医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将丰富的中医护理理论思想运用到慢性肾衰病人的护理中,是突出中医护理的重要手段[1],让更多的病人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按照中医辨证施护的原则,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护理人员应为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把简便易懂的中医护理技术提供给患者,将中医的服务特色和服务水平推荐给病人,对患者病情的好转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2],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脱水式热暴露对大鼠应激器官重量和IgG、IL-2、IL-6的影响及枸杞多糖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脱水式热暴露对大鼠行为与应激器官重量的影响及枸杞多糖的干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脱水式热暴露组及脱水式热暴露+枸杞多糖组.对照组置于室温(24℃)下正常饲养,脱水式热暴露组与脱水式热暴露+ LBP组均置于温度为32℃的环境中.各组大鼠每日测量血压、心率及体重;经5周脱水式热暴露后,取脾脏、肝脏、心脏、胸腺、下丘脑、垂体等器官精确称重;检测血浆中IgG、IL-2及IL-6的含量.结果 脱水式热暴露可以增加大鼠在第1周的体质量增值(P<0.05),第2周、3周、4周以及第5周时各组间大鼠体质量增值差异不明显(P>0.05).脱水式热暴露组大鼠心率加快,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都明显升高(P<0.05);枸杞多糖干预组大鼠的收缩压明显升高(P<0.01),心率、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升高不明显(P>0.05);其中枸杞多糖干预组的平均动脉压与脱水式热暴露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脱水式热暴露可以明显增加脱水式热暴露组和枸杞多糖干预组大鼠脾脏、心脏、胸腺以及下丘脑的器官相对重量(P<0.05,P<0.01);脱水式热暴露组大鼠垂体的器官相对重量明显增高(P<0.01),枸杞多糖干预组大鼠垂体的器官相对重量增高不明显(P>0.05);枸杞多糖干预组大鼠胸腺、下丘脑和垂体的器官相对重量与脱水式热暴露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脱水式热暴露对肝脏的器官相对重量则无影响(P>0.05).热暴露后血浆中IgG、IL-2及IL-6含量并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脱水式热暴露会对机体产生损伤,而枸杞多糖对这种损伤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作者:杨敏;赵楠;罗彦;丁娟;聂黎虹;董进文;李光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清热化瘀颗粒对脑缺血预处理大鼠ATF6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清热化瘀颗粒对脑缺血预处理大鼠缺血再灌注后ATF6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脑缺血预处理组(BIP)、清热化瘀颗粒组(QRHY),每组按照再缺血后12h、1d、2d、3d4个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采用二次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法观察再缺血后各个时间点ATF6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MCAO组ATF6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于缺血再灌注后12h开始明显上升,24 h达高峰(P<0.0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但仍保持较高表达水平(P<0.05);BIP组较MCAO组ATF6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QRHY组较BIP组进一步升高其表达(P<0.05或P<0.01).结论 脑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诱导ATF6表达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清热化瘀颗粒可促进其作用.

    作者:胡跃强;唐农;吴林;胡玉英;黄丽鹏;来要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正交设计法优选当归补血汤传统煎煮方法

    目的 优选出当归补血汤传统煎煮的优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的实验方法,以当归补血汤的色谱峰信息、大吸光度值、相对密度和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考察传统煎煮的工艺.结果 传统煎煮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8倍,加热时间为20min,浸泡时间为30min,煎煮3次.结论 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优选出的佳工艺验证,指标成分含量和综合评分基本稳定,说明工艺较稳定.

    作者:周向明;李毅民;谢瑞芳;周昕;洪军;张珉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大黄及其有效成分抗糖尿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大黄及其主要有效成分在临床和药理实验中被证实可治疗2型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包括作为PPARγ配体激活剂,抑制11β-1型羟基固醇脱氢酶,抑制胰岛素信号通路抑制蛋白PTP1B,和抑制脂肪组织间的低度炎症等.了解大黄的有效成分通过多种作用机制改善胰岛素抵抗,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中药多药效、多靶点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作者:赵娟;尚文斌;于希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利用FTIR和GC-MS鉴别不同贮藏年份新会陈皮的研究

    目的 通过不同贮藏年份新会陈皮FTIR和GC-MS分析结果数据变化规律研究建立新会陈皮年份鉴别方法,完善道地药材新会陈皮的质量评价体系.方法 采用FTIR和GC-MS分析测定了1983 ~2012年11个不同贮藏年份的新会陈皮样品,通过统计分析,研究样品数据与年份之间的规律.结果 新会陈皮药材FTIR谱图中1 630 cm-1与1 740cm-1峰比值与年份的相关性达到0.94;GC-MS总离子流图中,β-月桂烯峰与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峰的峰面积比值与年份的相关性达到0.89.结论 FTIR和GC-MS分析结果对新会陈皮年份鉴别有参考意义,有助于完善广陈皮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继藤;唐铁鑫;杨宜婷;罗琥捷;蒋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硒化壳聚糖通过下调核因子КB途径增强ST1571对耐药K562/ADM细胞敏感性

    目的 研究硒化壳聚糖增强ST1571对多药耐药白血病K562/ADM细胞敏感性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耐药逆转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ST1571单独和联合硒化壳聚糖对K562/ADM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逆转倍数;应用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核因子КB(NF-КB)蛋白的改变.结果 单独应用1μmol·L-1 ST1571作用12,24,36 h,对K562/ADM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9.15±1.64)%、(24.35±2.37)%和(26.37±2.39).1μmol·L-1ST1571联合25~400 mg·L-1硒化壳聚糖作用K562/ADM细胞,随着硒化壳聚糖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对细胞增殖抑制率也相应增加,呈剂量时间效应关系.硒化壳聚糖能够对K562/ADM细胞耐ST1571产生一定的逆转作用,明显增强ST1571对K562/ADM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P<0.05,P<0.01),下调NF-КB蛋白表达(P<0.01).结论 硒化壳聚糖能够增强K562/ADM细胞对ST1571的敏感性,其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mdr-1基因表达,阻断细胞NF-КB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作者:邓守恒;喻雄杰;许涛;曹风军;李林均;陈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甘草次酸对大鼠橙皮素血浆浓度及组织分布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在大鼠体内甘草次酸对橙皮素血浆浓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 将72只SD大鼠,体质量150 ~210g,随机分成4组,即实验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对照组的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每组中又包括三个小组即3,4,4.4h.高浓度实验组灌胃20 mg/kg橙皮素+50 mg/kg甘草次酸,低浓度实验组灌胃10 mg/kg橙皮素+50mg/kg甘草次酸.对照组只灌胃橙皮素,剂量与实验组相同.灌胃给药后分别于3h、4h和4.4h用摘眼球取血法取血,接着大鼠被断头处死,取出组织.血浆在85℃水浴中,加盐酸水解120 min,然后以乙腈为萃取剂,超声波为辅助提取,组织匀浆液用乙腈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浆及组织中橙皮素的浓度.结果 血浆和组织中橙皮素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05 ~10 μg/ml和0.05 ~5 μg/g,检测限分别是血浆0.012 μg/ml和肝、肾0.005 7μg/g,肺0.011 μg/g.测定回收率在是91%~ 104%之间.结论 大鼠口服橙皮素后在血浆未能检测到游离橙皮素;灌胃20 mg/kg橙皮素时,甘草次酸对其药代动力学有影响(P<0.05);灌胃后橙皮素在大鼠体内分布特征是肝>肾>肺.

    作者:周能;覃苑;周振;龚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保守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保守治疗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椎旁神经阻滞,穴位注射,针灸,中药离子导入,牵引及腰背肌功能锻炼等方法治疗.结果 治愈158例,占61%,好转79例,占31%,无效21例,占8%,总有效率92%.结论 保守治疗能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沈世英;李昌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抑郁症中的运用

    抑郁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普遍存在,并成为一种精神危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文章试从未病先防、欲病先调、已病防变三个方面探析“治未病”思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抑郁症中的运用.

    作者:丁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主要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以皮肤瘙痒和血中胆汁酸增高为主要特征的妊娠期疾病.其主要危害是导致胎儿窘迫,死胎,死产和新生儿窒息等.研究其发病原因及机制,对指导临床治疗有很重要作用.文章就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赵宇;侯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大黄水提物对成年雌性大鼠子宫中Bcl-2、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长期灌胃大黄对成年雌性大鼠子宫中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大黄水提取物1.0g·kg-和2.0g·kg-1剂量组,各剂量组再分为给药30,40,50,60d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0g·kg-1 30,40,50d组Bax表达有所升高,Bcl-2表达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g· kg-1 60d组Bax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Bcl-2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0g·kg-30d组Bax表达有所升高,Bcl-2表达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g·kg-140,50,60d组Bax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Bcl-2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给药40,50,60d,1.0 g·kg-1和2.0g·kg-剂量组相同给药时间比较Bcl-2、Bax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0g·kg-剂量组,给药30d与60d组Bcl-2、Bax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Bcl-2、Bax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g·kg-30d与50,60d组,40d与50,60d组比较Bcl-2、Bax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Bcl-2、Bax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应用大黄对成年雌性大鼠子宫中Bcl-2、Bax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剂量及时间依赖关系.

    作者:卢宁;佟继铭;刘梦杰;张树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蛇莓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蛇莓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从蛇莓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分离得到39个化学组分峰,并确定出其中的24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36%.结论 蛇莓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棕榈酸和植酮.

    作者:王苗;刘爱玲;李心悦;沈豪杰;徐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合募配穴和俞募配穴协同效应的理论研究

    从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及其相互配伍治疗胃腑病的理论依据和临床疗效方面探讨腧穴配伍的协同效应,认为科学合理的配伍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并且合募配穴适用于急症、热证、腑症,因此临床上可用于应激性胃溃疡的防治,俞募配穴更适用于治疗慢性胃腑疾病,如慢性胃溃疡等的治疗.

    作者:王朝辉;韩东岳;郄丽丽;张娇娇;周丹;王富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王道坤教授从“脾胃失调”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要素分析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痞证”范畴,其发生发展多呈慢性进行性加重或恶变过程.文章基于名老中医王道坤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结合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特点分析“脾胃虚弱,气机失常,纳运失调,燥湿失济”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要素,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确立相应治则治法和选方用药提供思路.

    作者:段永强;王道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药用真菌网纹马勃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 对药用真菌网纹马勃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网纹马勃子实体,通过性状鉴别和孢子与菌丝显微特征观察,结合文献资料鉴定种类.利用薄层色谱建立网纹马勃专属性薄层鉴别特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化学成分含量.结果 经性状及显微特征考察,确定为药用真菌“网纹马勃Lycoperdon perlatum Pers.”.薄层鉴别研究发现具有多个专属性的薄层色谱斑点,并含有麦角甾醇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麦角甾醇含量为0.16%.结论 通过网纹马勃性状鉴别、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孢子和菌丝特征、薄层鉴别图谱等,可综合鉴别网纹马勃的真伪,为其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麦角甾醇含量可作为其质量控制的指标之一.

    作者:周贤;宫诗林;李爱欣;李昂;王淑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对脑缺血后肝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介导大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溶媒对照组、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20mg/kg.d,30mg/kg·d)治疗组、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手术后断头取脑,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判断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称重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取肝和肺组织,分光光度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um,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活力的变化.结果 ①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可以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P<0.05)、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含水量(P<0.05),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②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可减少肝和肺组织MDA和NO的生成(P<0.05)、抑制其SOD、GSH-Px、XO活力升高(P<0.05).结论 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可通过其抗氧化应激效应对脑缺血介导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胡敏;陈超;周聪;游艳;何治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生长年限金钗石斛多糖的单糖组成

    目的 建立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生长年限金钗石斛多糖的单糖组成.方法 将金钗石斛多糖样品用三氟乙酸(TFA)水解成单糖后,通过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衍生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研究金钗石斛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 不同生长年限金钗石斛多糖的单糖组成差异较大,一年生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7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68.33∶ 1.11∶ 1.00∶ 18.96∶ 3.44∶ 5.63∶7.26;二年生多糖由甘露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6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5.54∶1.07∶26.26∶1.00∶ 3.15∶5.75.结论 该方法具有简便、结果准确等特点,可用于金钗石斛多糖中单糖组成的分析.该研究为金钗石斛的质量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许莉;郭力;罗方利;张廷模;刘贤武;韩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