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杰;黄颖娟;柯斌;杨玉彬;秦鉴
目的 通过观察洁淋通丸治疗淋证的临床疗效,为淋证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与途径.方法 将504例淋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2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25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制中成药洁淋通丸,观察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例数、血常规阳性例数、尿常规阳性例数的变化,同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近期治愈123例,显效85例,有效3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占95.2%;对照组近期治愈92例,显效62例,有效65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占86.9%,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例数比较显示,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血常规阳性例数、尿常规阳性例数和血清IL-8、TNF-α水平(P<0.01).结论 洁淋通丸治疗湿热瘀毒型淋证临床疗效显著,同单纯西药对照组对比,能够明显改善淋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并能够明显降低淋证患者炎性反应的程度,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TNF-α、IL-8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实现的.
作者:李瑞娟;华琼;耿新生;张桂兰;段晓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以溪黄草及其近缘种的微量元素含量为聚类分析的对象,研究了火焰原子发射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结合聚类分析法对溪黄草及其近缘种进行分类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发射法和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溪黄草及其近缘种中K、Na、Ca、Mg、Fe、Mn、Cu等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基于上述的测定结果,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采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分类研究.结果 表明用该法可实现对溪黄草及其近缘种植物的鉴别,总符合率达87%(14/15).结论 火焰原子发射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与聚类分析法相结合可为判别溪黄草及其近缘种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黄冬兰;徐永群;陈小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清热化瘀颗粒对脑缺血预处理大鼠缺血再灌注后ATF6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脑缺血预处理组(BIP)、清热化瘀颗粒组(QRHY),每组按照再缺血后12h、1d、2d、3d4个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采用二次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法观察再缺血后各个时间点ATF6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MCAO组ATF6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于缺血再灌注后12h开始明显上升,24 h达高峰(P<0.0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但仍保持较高表达水平(P<0.05);BIP组较MCAO组ATF6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QRHY组较BIP组进一步升高其表达(P<0.05或P<0.01).结论 脑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诱导ATF6表达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清热化瘀颗粒可促进其作用.
作者:胡跃强;唐农;吴林;胡玉英;黄丽鹏;来要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优选出当归补血汤传统煎煮的优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的实验方法,以当归补血汤的色谱峰信息、大吸光度值、相对密度和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考察传统煎煮的工艺.结果 传统煎煮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8倍,加热时间为20min,浸泡时间为30min,煎煮3次.结论 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优选出的佳工艺验证,指标成分含量和综合评分基本稳定,说明工艺较稳定.
作者:周向明;李毅民;谢瑞芳;周昕;洪军;张珉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6味酸性中药对STZ致糖尿病小鼠肝脏氧化应激及病理状态改变的作用评价.方法 以五味子,金樱子,乌梅,山楂,山茱萸,白芍6味酸性中药为研究对象,以链尿佐菌素(STZ)致小鼠高血糖(>11.1 mmoL·L-1)为糖尿病动物模型.以盐酸二甲双胍组(250 mg·kg-1)为阳性对照、各个药物组(10 g·kg-1)给药21 d,考察酸性中药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肝糖原、谷胱甘肽(GSH)、总抗氧化能力(T-AOC)、脏器系数及肝脏病理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均能降低STZ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量,升高肝糖原含量及肝匀浆中谷胱甘肽(GSH)、总抗氧化能力(T-AOC),其中盐酸二甲双胍组、五味子组、金樱子组、山茱萸组对STZ致急性糖尿病小鼠肝脏病理状态作用明显.结论 酸性药物五味子、金樱子、山茱萸能明显改善肝脏氧化应激及肝病的病理状态.
作者:齐海艳;柴思佳;邓翀;张效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灵龟八法开穴灸对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NO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醋酸泼尼松注射液(AHP)对大鼠进行肌肉注射以建立阳虚大鼠模型,比较运用灵龟八法开穴灸与足三里、肾俞穴位温和灸对模型大鼠下丘脑NO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灵龟八法开穴灸结合足三里、肾俞温和灸组模型大鼠治疗后,下丘脑NO含量较阳虚模型大鼠阳性空白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下降后的含量接近于正常大鼠阴性空白对照组.结论 灵龟八法开穴灸结合足三里、肾俞温和灸可以使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NO含量下降,从而对阳虚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起到良性调节的作用.
作者:占超;李昂;陈邦国;樊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脱水式热暴露对大鼠行为与应激器官重量的影响及枸杞多糖的干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脱水式热暴露组及脱水式热暴露+枸杞多糖组.对照组置于室温(24℃)下正常饲养,脱水式热暴露组与脱水式热暴露+ LBP组均置于温度为32℃的环境中.各组大鼠每日测量血压、心率及体重;经5周脱水式热暴露后,取脾脏、肝脏、心脏、胸腺、下丘脑、垂体等器官精确称重;检测血浆中IgG、IL-2及IL-6的含量.结果 脱水式热暴露可以增加大鼠在第1周的体质量增值(P<0.05),第2周、3周、4周以及第5周时各组间大鼠体质量增值差异不明显(P>0.05).脱水式热暴露组大鼠心率加快,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都明显升高(P<0.05);枸杞多糖干预组大鼠的收缩压明显升高(P<0.01),心率、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升高不明显(P>0.05);其中枸杞多糖干预组的平均动脉压与脱水式热暴露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脱水式热暴露可以明显增加脱水式热暴露组和枸杞多糖干预组大鼠脾脏、心脏、胸腺以及下丘脑的器官相对重量(P<0.05,P<0.01);脱水式热暴露组大鼠垂体的器官相对重量明显增高(P<0.01),枸杞多糖干预组大鼠垂体的器官相对重量增高不明显(P>0.05);枸杞多糖干预组大鼠胸腺、下丘脑和垂体的器官相对重量与脱水式热暴露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脱水式热暴露对肝脏的器官相对重量则无影响(P>0.05).热暴露后血浆中IgG、IL-2及IL-6含量并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脱水式热暴露会对机体产生损伤,而枸杞多糖对这种损伤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作者:杨敏;赵楠;罗彦;丁娟;聂黎虹;董进文;李光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补脾强力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方中黄芪、淫羊藿及白附片,并采用TLC法对方中的乌头碱进行了限量检查;采用HPLC测定补脾强力膏中黄芪甲苷.色谱柱为Symmetry C18(5μm,150 mm×4.6mm),乙腈-水为流动相,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斑点清晰,且阴性无干扰;黄芪甲苷线性范围为2.04 ~ 10.2μg,r=0.999 9.结论 该质量标准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梁会;韩云霞;曹佩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优选三白草总木脂素的佳醇提工艺及其体外抗肝星状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法对三白草总木脂素的佳醇提工艺进行优化,采用MTT比色法测定总木脂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确定了三白草总木脂素的佳醇提工艺条件,即将药材加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每次加醇量为药材量的8倍.总木脂素含量达到57.3%、45.1%及10.6%时,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5.2%、50.5%及22.3%.结论 三白草总木脂素醇提工艺合理可行,制得的产品质量稳定;总木脂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黄莉;赵娜;程东岩;王隶书;赵大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平胃散如何影响湿阻中焦证动物结肠组织中AQPs表达及PLC-IP3/DG-CaM/PKC信号转导途径,并揭示其可能存在的机理.方法 采用综合法造模,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测定结肠组织中AQPs的表达,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磷脂酶C(PLC)、三磷酸肌醇(IP3)、钙调素(CaM)的表达差异.结果 大鼠结肠组织中有AQP1、AQP2、AQP3、AQP4、AQP5、AQP7、AQP9等7种水通道蛋白表达;造模后,AQP2的表达上升,PLC、IP3、CaM的含量都有升高;经过平胃散治疗后,AQP1、AQP2、AQP7的表达下调,PLC、CaM的含量下降,IP3含量有下降趋势.结论 平胃散可能通过调控PLC-IP3-CaM途径改变水通道蛋白表达,达到燥湿目的.
作者:陈继兰;张慧慧;黄秀深;黄腾炜;于宗强;杨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肌注组、针灸组和治疗组,分别接受常规服药治疗、常规治疗加药物肌肉注射、常规治疗加针灸和常规治疗加穴位注射,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控制率、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穴位注射对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好,并能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李艳;范晓萍;郭雄波;田浩;余璟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无患子总皂苷抗炎和抑制酪氨酸酶作用活性.方法 采用醇提-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得到无患子总皂苷,运用二甲苯所致鼠耳肿胀和蛋清所致的鼠足趾肿胀的两种急性炎症模型对无患子总皂苷体内抗炎活性进行研究.并以L-酪氨酸为底物,以熊果苷为阳性对照,采用比色法测定无患子总皂苷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结果 无患子总皂苷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鼠耳肿胀均有抑制作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患子总皂苷各剂量组对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趾肿胀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低剂量组在注射蛋清2h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在注射蛋清2h、5h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在4h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无患子总皂苷对酪氨酸酶呈现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浓度0.3125 mg/ml时,无患子总皂苷与熊果苷的抑制作用相当,但随着浓度增大,无患子总皂苷对酶的抑制作用没有显著提高.结论 无患子总皂苷有显著的体内抗炎作用,也对酪氨酸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赵志敏;南艳平;唐青涛;赵宏伟;郭未艳;杨得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益肾调督”针灸法对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轴突生长抑制因子MAG及OMgp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灸治疗组,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β1-42的模型复制方法,针灸治疗组采用先针刺再艾灸“百会”和“肾俞”穴,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轴突生长抑制因子MAG及OMgp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海马轴突生长抑制因子MAG及OMgp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及平均灰度值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针灸治疗组大鼠海马轴突生长抑制因子MAG及OMgp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及平均灰度值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 针灸可能通过抑制MAG及OMgp的表达,减少轴突损伤,促进轴突再生,进而起到防治AD的作用.
作者:崔翔;马冉;唐萁;李丹;杜艳军;宋杰;沈峰;孙国杰;齐凤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优化提取丹参水溶性和脂溶性效应组分的工艺条件.方法 根据L9(34)正交试验,分别考察溶剂量、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主要影响提取的因素对丹参水溶性(丹酚酸B)、脂溶性效应组分(总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确定丹参水溶性组分优化的提取工艺为8倍量的水温浸(80℃)2次,每次0.5h;脂溶性组分优化的提取工艺为8倍量的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0.5h.结论 优化的提取条件为丹参效应组分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张翠英;章洪;程慧平;郭丽丽;王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茶叶中5种儿茶素检测方法,比较浙江产15种不同茶叶中5种儿荼素含量差异性.方法 采用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茶叶中5种儿荼素的含量,对浙江产15种不同茶叶进行了儿茶素含量检测.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BDS C18(250 mm ×4.6 mm)柱;流动相为乙腈∶0.1%柠檬酸水溶液=10∶90;柱温30℃,波长278 nm.结果 改进的HPLC方法测定5种儿茶素在10 ~32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平均回收率95%以上,精密度3%以下.浙江产15种不同茶叶中5种儿茶素含量变化差异性较显著.结论 建议进一步研究和完善采摘、加工及贮存等流程,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
作者:吕丹;莫丽;张丽萍;何迎;叶梦斐;皮永菲;汪岳斌;葛建;韩宝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优化蒙药肋柱花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 首先单因素试验法考察肋柱花中总黄酮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肋柱花总黄酮含量为指标,优化肋柱花总黄酮佳提取工艺.结果 肋柱花总黄酮提取的佳工艺为乙醇浓度60%,溶剂量150ml,提取时间8h.结论 该方法工艺合理,稳定可行,为该药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陈玉兰;叶日贵;佟玉凤;巴德日胡;巴根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大黄及其主要有效成分在临床和药理实验中被证实可治疗2型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包括作为PPARγ配体激活剂,抑制11β-1型羟基固醇脱氢酶,抑制胰岛素信号通路抑制蛋白PTP1B,和抑制脂肪组织间的低度炎症等.了解大黄的有效成分通过多种作用机制改善胰岛素抵抗,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中药多药效、多靶点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作者:赵娟;尚文斌;于希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加味左金丸联合序贯疗法与铋剂四联疗法比较在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97例初次H.pylori根除失败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48例)给予含铋剂四联疗法:埃索美拉唑20mg、果胶铋300mg、阿莫西林1000mg、呋喃唑酮100mg,每日口服2次,疗程10天.B组(49例)给予加味左金丸(黄连、吴茱萸、蒲公英、刺猬皮)+序贯疗法: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呋喃唑酮100mg,每日口服2次,加味左金丸也分为2次口服,疗程10 d.比较两组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临床症状评分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的H.py-lori ITT根除率分别为77.1%和91.8%;PP根除率分别为82.2%和93.8%.ITT分析方法显示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PP分析方法显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停药4周后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B组高于A组(93.8%vs 77.8%,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17.8%vs 4.2%,P<0.05).结论 加味左金丸联合序贯疗法在H.pylori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中的疗效优于铋剂四联疗法,且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更少,为根除H.pylori失败后的补救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涛;顾兴平;刘芙成;严欢;付国川;冉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推拿配合贴敷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择门诊腹泻患儿8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辨证分型后推拿贴敷治疗,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总有效率88.10%,临床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配合贴敷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显著,见效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治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妍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健脾益气法对DEN大鼠肝癌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初步探讨健脾益气法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affymetrix NetAffxTM、DAVID和STRING等在线分析软件,对前期用Affymetrix Rat 230A GeneChip arrays检测到的不同中医治法干预后的DEN大鼠肝癌基因表达谱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健脾益气法对肝癌基因表达的调节要明显优于其它治法,其调节的差异基因440个,包括上调表达130个和下调表达310个.这些差异基因编码蛋白在生物学过程中主要参与对有机物的应答反应和胞外刺激反应,在分子功能上主要参与特定蛋白的结合,而在信号通路中主要参与Gq蛋白激活的花生四烯酸-HETEs代谢通路;这些差异蛋白的相互作用主要集中在Adcy3、Gnao1、Tgfb1、Vim等15个基因的表达产物,结合文献挖掘发现健脾益气法对肝癌基因表达的调节主要表现在对TGF-β1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下调、cAMP含量的上调和PPARα等核受体的逆向调节等,其中以TGF-β1-EMT蛋白网络相关分子在DEN大鼠肝癌中的表现及健脾益气法对其下调作用明显.结论 健脾益气法对DEN肝癌大鼠的治疗是多方位的;对TGF-β1诱导的肝癌EMT过程和Gq蛋白激活的花生四烯酸-HETEs代谢通路的下调作用可能是健脾益气法治疗肝癌的重要机制.
作者:卓少元;方肇勤;管冬元;吴中华;高必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