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严严;赵睁睁;郭小藤;容蓉;杨勇;吕青涛;巩丽丽
目的 建立实验性大鼠胃热阴虚型血热证候模型及观察经典方玉女煎对该模型影响作用.方法 用昆明山海棠加肉桂水煎浓缩剂连续灌胃大鼠建立胃热阴虚型血热证候模型,用玉女煎三个剂量灌胃对该模型进行治疗.结果 造模可致大鼠出现牙龈粘膜红肿出血舌色质红等阴虚血热证症状以及血液、病理微观的相应变化,玉女煎可使症状及变化显著缓解.结论 该模型可成为中医胃热阴虚型血热证候防治研究的药效评价的实用模型,可为经典方玉女煎有效新药的研制开发应用提供有效的中医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
作者:李莉;王晓东;代小娇;李波;张春梅;杨薇;黄利;曹毓;刘亚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提出一种在中医院校开设西医课程的教学理念,并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实施.方法 采用新型的多元化教学理念,利用以病统证、巧妙结合的方法进行授课,再配合一情景双案例的讲课模式,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结果 通过三届学生的教学实践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结论 该教学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杨婧;贾彦;代巧妹;刘宏;王蔚;王亚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考察大鼠灌服芎汤有效部位后,有效成分阿魏酸在大鼠体内排泄动力学规律.方法 芎劳汤醇提液经分离制备的有效部位给SD大鼠灌胃给药后,按不同时间段收集大鼠的尿液和粪样,对其中阿魏酸进行HPLC测定,建立其尿液和粪样排泄代谢曲线,考察排泄特征.结果 尿液和粪样中阿魏酸的半衰期分别为(3.37±1.2)h、(23.09 ±5.7)h;排泄速率常数分别为(0.21 ±0.002) h-1、(0.03 ±0.0005) h-1.结论 阿魏酸在尿液和粪便中的累积排泄率为11.77%,说明小部分阿魏酸以原型药通过粪便和尿液排泄,大部分阿魏酸在大鼠体内转化为其他形式.该研究为阐明阿魏酸体内过程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周严严;赵睁睁;郭小藤;容蓉;杨勇;吕青涛;巩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从冠心病本虚证、标实证和本虚标实证入手综述了冠心病各证候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五来年,研究涉及的客观指标已从宏观的心率变异性深入到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蛋白表达、基因多态性等微观层面,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延伸至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的系统研究,且冠心病证候的内在实质和证候演变存在相应的微观表达.
作者:曲淼;张明雪;张天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不同产地桑白皮、蜜桑白皮醋酸乙酯提取物进行HPLC指纹图谱研究,探索桑白皮、蜜桑白皮醋酸乙酯提取物在HPLC指纹图谱中呈现的差异.方法 采用WaerS 2965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色谱柱Thermo ODS-2 HY-PERSIL(250 mm×4.6 mm,5μm),色谱条件:乙腈-0.3%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为340 nm;进样量1Oμl.结果 桑白皮与由其蜜制而得蜜桑白皮醋酸乙酯提取物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15 ~0.991,而同一产地批次不相对应的桑白皮与蜜桑白皮醋酸乙酯提取物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213 ~0.913.结论 桑白皮蜜炙前后差异较小,而相同产地市售桑白皮与蜜桑白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张会敏;李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系统性小血管炎,其病理基础表现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异常,体内形成IgA或IgG类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毛细血管,导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增高,致使血液及淋巴液渗出于组织间隙.临床上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以及不同程度的肾脏损伤为主要表现.
作者:雍彦礼;孙凤;王金环;郝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为杜仲的鉴别、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形状、显微结构的鉴别及紫外光谱的鉴别.结果 首次较为系统阐明了杜仲叶的生药学理论.结论 为建立杜仲的生药学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聂江力;裴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对冠心痛PCI患者血小板抵抗抑制的作用.方法 采用了随机对照研究,将所有拟进行冠心病PCI治疗的患者分为6组,分别为丹参多酚酸盐组,银杏达莫组,疏血通组,参麦组,苦碟子组与对照组,观察6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天血小板聚集率抑制的影响及住院期间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与任何部位出血事件的影响.结果 6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及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差别不明显,银杏达莫组对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血小板聚集抑制有明显降低作用,而其余5组对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影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够有效降低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抵抗的作用.
作者:郜俊清;陈弢;赵德强;金惠根;徐佑龙;刘宗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拔毒生肌膏阴道给药治疗宫颈糜烂样改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宫颈糜烂样改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50例)为拔毒生肌膏阴道给药组,对照组(n=50例)为益宝疗栓阴道给药组,均于治疗后1、2、3月各随访1次,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Ⅰ°宫颈糜烂样改变患者中在治愈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Ⅱ°宫颈糜烂样改变患者中在治愈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Ⅲ°宫颈糜烂样改变患者中在治愈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阴道流血: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阴道排液:治疗组发生率为30%,对照组为84%,P<0.01,有显著性差异;下腹痛症状:治疗组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30%,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拔毒生肌膏组治疗Ⅱ°、Ⅲ°度糜烂疗效优于益宝疗组,具有抑菌、抗炎、抗真菌、止血、修复创面、解毒、镇痛,促进微细血管循环的作用,治疗后下腹胀痛发生率低及较少的阴道排液症状.
作者:邵中兴;雷桂兰;程佳;张广琴;汤小平;詹险峰;叶冬云;高宝珠;尹国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观察中医疏肝理气润肠法治疗C-IB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探讨中医疏肝理气润肠法治疗C-IB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肠激素的调节作用.方法 应用疏肝理气润肠中药治疗C-IBS(气机郁滞型)30例,同时与西药西沙必利治疗30例C-IBS疗效进行比较,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胃肠激素(vIP、SS)水平的影响.结果 ①中药治疗组能显著改善C-IBS的中医临床证候,总有效率为96.67%,与西药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对便秘、腹胀痛、烦躁易怒和善太息等临床症状的疗效与西药对照组相似(P>0.05).②中药治疗组血浆VIP、SS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③西药对照组血浆VIP、SS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 采用中医疏肝理气润肠法治疗C-IBS,能显著改善C-IBS的中医临床证候,降低异常升高的血浆VIP、SS水平.
作者:徐义勇;艾志福;朱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酸枣仁合欢方(SHF)提取物中(-)-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测定方法,为建立复方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ODS HYPERSIL C18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16:84);流速:1.0 m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04 nm.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酸枣仁合欢方中(-)-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在0.2~1.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直线回归方程为:Y=36 431X +71 143,r =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1.20%.结论 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SHF提取物中(-)-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孟飞;张庆伟;李佩孚;符敬伟;乔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将中药指纹图谱与药效进行关联,既能保证中药的有效性,又为中药的质量控制增加了“安全锁”.全文阐述了谱效关联的研究现状、谱效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前景及发展远期目标,为建立新形态的中药质量评价新模式提供参考,终实现对中药质量的准确控制.
作者:王平;张丽美;赵渤年;高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入院治疗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Ⅰ~Ⅲ期的患者共60例(80眼).将其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60眼),在常规降糖、降压、降脂的方法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20例(20眼),采用常规的降糖降压降脂的方法.结果 治疗组的视力提高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视野灰度值(MD)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稳定,值得椎广.
作者:闫锡秋;苑明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考察水溶液中柴胡皂苷a的降解行为.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H值分别为6.96,6.21,5.94,5.62,5.06下柴胡皂苷a在沸水浴中不同时间点柴的含量.色谱条件为WondaSil 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5:35);流速:1.0 ml · min-1;检测波长:210 nm.结果 100℃加热10min时,柴胡皂苷a在pH6.96,6.21,5.94,5.62,5.06下分别降解20%,28.1%,31.5%,33.6%,35.7%.100C加热10min至160min过程中柴胡皂苷a在pH 6.96,6.21,5.94,5.62下分别降解12.5%,6.1%,8.6%,7.7%,而在pH5.06下降解29.6%.结论 柴胡皂苷a在煎煮的过程中,其自身的降解相当一部分是发生在煎煮的前10min.煎液体系酸碱度影响柴胡皂苷a的降解,从煎液酸碱性的角度来探究中药柴胡有效物质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向.
作者:李军;陈丽娜;姜华;张倩;张延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提取广西茉莉花叶中的总黄酮并探究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为充分利用茉莉花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辅助法提取茉莉花叶中的总黄酮;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其黄酮提取液对DPPH·和O2-·两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利用普鲁士兰法测定其黄酮还原Fe3+的能力.结果 茉莉花叶总黄酮对DPPH·和O2-·两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明显,且清除率与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清除率随黄酮的浓度增加而增强;茉莉花叶总黄酮对Fe3+也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结论 广西茉莉花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周金花;何燕平;梁绍兰;温昭君;李月仕;李容;黄锁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避免和减少药品在生产过程中粉尘的产生、扩散以及污染和差错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比传统部分产尘工序工艺在物料运输、加卸料方式、中间站以及功能间的布局和一些定制设备的应用进行改进和运用.结果与结论 改进后的工艺在物料中转与加卸料过程形成密闭系统,中间站以及功能间的布局前后呼应,上下相邻,使得物料搬运次数减少,时间、路程缩短,劳动强度、人员流动和动作减小,有效地控制粉尘泄露,防止粉尘飞扬,避免污染和差错的发生.
作者:赵建权;范成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化痰方(二陈汤)对高脂饮食大鼠血清和肝脏脂质含量和Cav-1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健康成年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高脂组和化痰组,高脂组和化痰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4周,化痰组第11周起给予二陈汤灌胃4周.14周后处死大鼠,收集标本,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肝脏脂质(TC、TG)含量及内脏脂肪和肝脏Cav-1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高脂组大鼠血清和肝脏中TC和TG均升高,内脏脂肪和肝脏中Cav-1 mRNA表达均减少.与高脂组比较,二陈汤的干预使得化痰组大鼠血清和肝脏中TG降低,而T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脏脂肪和肝脏中Cav-1 mRNA表达均增加.结论 二陈汤对高脂饮食大鼠的化痰作用主要表现在TG的减少,可能与调控Cav-1的表达有关.
作者:丁珊珊;张凌媛;康洁;沈建英;吴同玉;高碧珍;廖凌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用温阳解郁三种不同组方对模拟早年不良经历的母婴分离小鼠进行干预,比较其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选用从出生起连续10天、每天3h母婴分离的12 ~ 20周成年C57BL/6J小鼠遭受社会击败应激塑造抑郁症模型.分别以逍遥散、二仙汤和温阳解郁复方进行6周的干预,通过旷场、高架十字迷宫及强迫游泳实验观察行为模式变化并运用原位杂交检测不同脑区BDNF的表达.结果 模型小鼠在旷场实验中央区域的活动减少,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开放臂和中央交汇区进入次数及停留时间均明显减少,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延长,提示该模型已有明显的抑郁或焦虑表现.二仙汤和温阳解郁复方均能显著提高中央交汇区进入次数(P<0.05),温阳解郁复方能显著缩短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除前额皮质(PFC)外,模型小鼠各脑区的BDNF表达均明显下降,各治疗组均能明显提高各脑区BDNFmRNA的表达量.结论 温阳解郁复方对抑郁症有明显治疗作用,可能是温阳和解郁互相配合的结果.
作者:梁媛;张玲;卢贺起;岳广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二仙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依据.方法 利用10%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血清培养正常大鼠的卵巢颗粒细胞以复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细胞模型,观察二仙汤对该模型中卵巢颗粒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二仙汤对颗粒细胞的生长呈现促进作用.结论 二仙汤在临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与其对颗粒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有关.
作者:杜萍;卢金福;洪敏;许惠琴;卞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挖掘大骨节病临床证候的病位、病性证素,探寻大骨节病的证素组合规律,提高大骨节病临床辨证水平.方法 对957例大骨节病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进行采集,经过中医专家组经验辨证,规范证候名称,然后进行证素提取,建立相应数据库,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频次和频率的统计描述,对大骨节病证素分布规律进行探讨.结果 临床调查确定病位证素4个:肾、肝、脾、经络;病性证素12个:湿、寒、阳虚、风、血虚、血瘀、精亏、气虚、热、痰、阴虚、气滞.结论 证素分布规律揭示了大骨节病证候特点是虚、邪、瘀,虚为肝脾肾亏虚,邪为风寒湿邪,瘀为痰瘀胶结.
作者:王浩中;严石林;罗才贵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