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肝论治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王政研;刘旭光;丰芬

关键词:失眠症, 从肝论治, 理论基础, 临床应用
摘要: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其主要临床特点是失眠、多梦,常伴有头痛、头昏、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临床表现有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睡等.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失眠症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中医药治疗失眠症有诸多优势,尤其是许多医家从肝论治失眠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文章着重从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两方面对从肝论治失眠症进行综述.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灰兜巴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目的 为了检测中药灰兜巴不同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3种常见菌的抗菌效果.方法 采用纸片法和试管稀释法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抗菌为受试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参照有关标准对其抑菌性进行判断;并以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不同组分联合抑菌效果.结果 灰兜巴四种提取物对三种细菌的低抑菌浓度均为62.5 μg/ml,灰兜巴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石油醚萃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大肠杆菌的低杀菌浓度均为250μg/ml.结论 证实灰兜巴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作者:孙彦敏;王妹;彭亮;李知敏;任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3种蓝花荆芥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研究

    目的 从13种蓝花荆芥提取物中筛选具有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的成分.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Cytopathogenic effect,CPE)测定不同蓝花荆芥提取物的药物毒性及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活性.结果 从13种蓝花荆芥提取物中筛选到了7种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的成分.结论 筛选得到的7种蓝花荆芥提取物具有抗HSV-1的活性,适用于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治疗药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

    作者:马凯琦;金富军;陈茂芸;郑楷;裴赢;吉守祥;林鹏程;叶菊;王一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吐鲁番锦鸡儿根与地上部分化学成分比较

    目的 比较吐鲁番锦鸡儿根及地上部分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化合物的专项检查进行化学成分的比较.结果 根中含有机酸、糖、氨基酸、鞣质、酚类、黄酮、生物碱、香豆素、内酯.地上部分含有机酸、糖、氨基酸、鞣质、酚类、黄酮、生物碱、内酯.结论 根与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差异较小,为吐鲁番锦鸡儿地上部分代替根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潘兰;贾新岳;力瓦衣丁·买合苏提;郑承剑;陈刚;贾晓光;张欢;邱殿光;宋玉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七十味珍珠丸对人体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服用含有重金属的七十味珍珠丸对人体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30例病例,服药15 d.采集服药前、服药期间(服药15 d时)和停药后(停药15天时)的血样.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四项,分析七十味珍珠丸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 服药中血小板比服药前增加6.74%,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服药前相比,停药后嗜碱性粒细胞增加35.90%,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肌酐增加7.91%,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所有差异性变化均在人体指标的正常范围内;其他检测指标服药前、中、后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过七十味珍珠丸对人体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指标影响的研究,初步判断按藏医理论服用七十味珍珠丸对人体是安全的.

    作者:于明杰;杨红霞;李林帅;杜玉枝;魏立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试论《肘后备急方》中医美容方药特点

    文章探讨了《肘后备急方》中的中医美容方药特点,认为其记载的美容方的用药特点是多用外治法、用药取象类比、成分发挥各种药物的特性;其美容方的方剂特点是治疗美容方剂治疗疾病范围广、增加了保健美容方剂、融合了美容方剂与美容化妆品、丰富的剂型、出现了成药.

    作者:高玉桥;梅全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于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拓展胰性脑病治疗思路之再探

    肺与大肠、脾与胃相表里的两经、脑、腹部分别对应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中的四兑金、六艮土、九乾督脉和一坤任脉,文章在总结以往几项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从胰性脑病之源起、命名由来与流行病学分析,基于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分析胰性脑病之发病机理,探讨胰性脑病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拓展胰性脑病之治疗思路与疗效判定等四个方面,浅谈基于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拓展胰性脑病治疗思路的探讨.

    作者:蒋莉娅;赵弘卿;龚镭;王智;蔺玉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灰岩香茶菜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灰岩香茶菜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与纯化,通过现代波谱分析及理化性质等手段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 从灰岩香茶菜地下部分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出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乙酰熊果酸(1)、乌索酸(2)、齐墩果酸(3)、3β-羟基-5α,8 α-桥二氧麦角甾-6,22E-二烯(4)、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9,22E-三烯(5)、豆甾醇(6)、β-谷甾醇(7)、松柏醛(8)、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9)、油酸(10).结论 灰岩香茶菜地下部分富含三萜、甾体类等成分,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作者:张宇;张雪娇;肖朝江;董相;李金强;赵明早;姜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杜仲叶提取物槲皮素通过激活ERK磷酸化促进BMSCs增殖的研究

    目的 探讨杜仲叶提取物槲皮素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经典的全骨髓培养法培养MSC,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征、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面标志的方法鉴定BMSC.取第三代BMSC为实验材料,设用0.5,1,2,4μg· ml-1的杜仲叶提取物槲皮素处理细胞的为实验组,未加槲皮素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MSC增殖水平.用无血清无酚红培养基饥饿大鼠MSC 6h后,分别以终浓度0,0.5,1,2,4μg·ml-1的杜仲叶提取物槲皮素干预细胞15min,Western blot检测ERK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第3代BMSC呈现CD90、CD29阳性,CD45阴性特征.MTF结果显示杜仲叶提取物槲皮素均能促进BMSC增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杜仲叶提取物槲皮素促使ERK的磷酸化水平升高.结论 杜仲叶提取物槲皮素通过激活ERK磷酸化促进BMSC增殖.

    作者:陈林攀;邓鸣涛;杜川;方宁;罗军;刘荣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苍艾鼻用微球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表征

    目的 制备由苍术与艾叶等挥发油组成的苍艾鼻用微球,探究其佳制备工艺,以增加挥发油在制剂中的稳定性,增强其疗效.方法 以明胶与阿拉伯胶为载体,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微球,并通过考察微球粒径、粒径分布载药量和包封率等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微球的制备工艺;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评价微球质量.结果 在佳制备工艺条件下,采用乳化法交联法所制备的苍艾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49.45 μm,粒径跨度为0.32μm,平均载药量为7.46%,药物包封率为23.05%.结论 优选制备工艺所得的微球具有很好的储存稳定性和操作重复性,工艺具有可行性.

    作者:赵丹;马云淑;李婧瑜;晏菲;黎伟华;熊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老年晚期胃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5例,加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疗效上,对照组CR+PR发生率17.77%、总有效率44.44%,观察组CR+ PR发生率24.45%、总有效率60%;生活质量上,对照组改善率15.56%、总有效率37.78%,观察组改善率28.89%、总有效率6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神经毒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谷丙转氨酶升高、肌酐升高发生率上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能提高老年晚期胃癌临床效果,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关素珍;王斌;郭磊;李长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脊柱调衡合气街电针干预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即刻效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脊柱调衡合气街电针干预法和药物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即刻效应的差异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PTN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50例和药物组50例;综合组在药物(卡马西平)治疗的基础上,取头气街部穴位和胸、腹气街部穴位,针刺得气后接电针,针后行脊柱调衡法;药物组口服(卡马西平).两组均治1次、3次、7次三个时点观察效应,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两组即刻效应,并作安全性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前两个时间点的效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前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药物结合气街电针干预合脊柱调衡法治疗PTN的即刻效应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军雄;金立军;于建春;韩景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简单对应分析在大学生舌象研究中的应用

    文章运用简单对应分析的科学原理,着重对在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素质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具体而言就是对在校大学生的舌象研究中来探究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通过简单对应分析在大学生舌象研究中的应用,就能把握在校大学生的基本健康素质方面重要信息.

    作者:杨文国;徐建云;石莹;吕佳萍;沈晓婧;张军峰;骆文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从枢经论治不寐的理论探析

    枢经系统遍布于肢体百骸,具有合阴阳,调营卫,畅气机,和脏腑之功用,实乃脏腑经脉的重要调控系统,其与失眠症的发生与转归关系密切.因此,临证时若能调畅枢经,使人体复归平衡的生理状态,乃可入寐.

    作者:庞军;陈招;黄俊杰;胡云丹;金瑞勤;唐宏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植物名实图考》中水杨梅与水杨柳的品种考证

    目的 考证《植物名实图考》中3种水杨梅和1种水杨柳的品种与植物来源.方法 将《植物名实图考》中有关植物描述和附图与现代相关文献系统分析研究.结果 与结论 《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的3种水杨梅和1种水杨柳均指不同品种,来源各异,应加以区别对待,不宜混淆.

    作者:曾聪彦;梅全喜;戴卫波;吴凤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粗壮女贞对小鼠高血脂症及脂肪肝的治疗作用

    目的 研究粗壮女贞对高脂饲料诱导小鼠高血脂症以及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高脂饲料诱导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小鼠模型,给予粗壮女贞的两种提取物(LB、LE)进行干预.实验6周后观测粗壮女贞提取物对高血脂症合并脂肪肝小鼠的体重、肝系数、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小鼠肝脏脂肪性病变程度.结果 两种提取物均能抑制体重增长、显著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LE还能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光镜观察粗壮女贞的两种提取物对小鼠脂肪肝有明显抑制,肝指数无变化.结论 粗壮女贞能抑制体重增长,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并具有抗脂肪肝活性.

    作者:张倩茹;高瑞;吴芹;姚晓东;荆晶;胡元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梗死不同性别发病的临床特征、中医证型和治疗的特点

    文章从不同性别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率、临床特征、病情程度、中医证型、治疗及预后方面的特点进行研究.掌握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有利于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治疗,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减少死亡率、残疾率、病死率.

    作者:秦莉花;李晟;朱建华;陈燕;易霞;葛金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谢氏围手术期中医平衡康复疗法对慢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干预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比鼻窦功能开放术配合谢氏围手术期中医平衡康复疗法与鼻窦功能开放术配合西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8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鼻窦功能开放术前后均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鼻窦功能开放术,术后口服抗生素及激素治疗.两组均治疗10天.结果 两组疗效对比,治疗后两组症状总积分均下降(P<0.05,P<0.01);且试验组症状总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的70.0% (P <0.05).结论 鼻窦功能开放术配合谢氏围手术期中医平衡康复疗法治疗优于鼻窦功能开放术配合西药治疗.

    作者:卢嫏环;谢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GLP条件下含川乌经方的安全性再评价

    目的 在GLP条件下研究含川乌经方的急性毒性,KM小鼠24h内3次灌胃,分别给予乌头汤、乌头赤石脂丸、赤丸、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制川乌浸膏,观察研究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 急性毒性试验采取大给药量方法.KM小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7组,每组20只,各组均按40ml·kg-体重灌胃给药3次,两次给药间隔4h;每次灌胃给药后连续4h观察KM小鼠出现的症状及症状起始的时间等情况.观察KM小鼠外观、行为、精神、对刺激的反应、分泌物、排泄物等.所有KM小鼠均进行大体解剖,肉眼观察其器官体积、颜色、质地的改变.结果 7组动物在饮水、毛色、体重、粪便及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的形态、大小、光滑度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果显示含川乌经方对小鼠无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故可认为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秦凯华;宋健平;周玖瑶;徐勤;王振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型疟与卫气营血辨证的探讨

    脑型疟是感染疟疾后容易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在以往的脑型疟的治疗中发现,脑型疟与中医卫气营血辨证中的气分证、营分证有密切的相关性.从中医理论出发,探讨脑型疟与中医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有助于揭示脑型疟红细胞内期的病理过程本质,提高脑型疟的救治率.

    作者:叶俏波;宋健平;秦凯华;郑绍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医食疗协助中医药治疗郁热型胃溃疡及对患者血清IL-6、IL-8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食疗协助中医药治疗郁热型胃溃疡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L-6、IL-8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郁热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用中医药治疗,试验组在用中医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食疗进行辅助治疗.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症状积分为(1.92±0.61)分,低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4.45±1.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与IL-8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与IL-8水平均一定程度降低,但是试验组的下降程度更大,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中医食疗辅助中医药治疗郁热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缓解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疗效,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尚云青;曹军;杨敏;林尚江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