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荆楚药材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和对策

胡晓雪;王克勤

关键词:中药材, 荆楚药材, 产业化
摘要:首次报道了湖北荆楚药材的品种、分布、历史沿革、产销情况及在全国的地位;重点阐述了荆楚药材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促进其腾飞发展的对策.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老年晚期胃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5例,加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疗效上,对照组CR+PR发生率17.77%、总有效率44.44%,观察组CR+ PR发生率24.45%、总有效率60%;生活质量上,对照组改善率15.56%、总有效率37.78%,观察组改善率28.89%、总有效率6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神经毒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谷丙转氨酶升高、肌酐升高发生率上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能提高老年晚期胃癌临床效果,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关素珍;王斌;郭磊;李长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大黄灵仙胶囊调节胆管内皮细胞TGF-β1mRNA、Smad2/3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 明确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管内皮细胞TGF-β1 mRNA、Smad2/3 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阐明其是否能够逆转胆管内皮细胞纤维化进程,从而发挥临床疗效.方法 体外培养人原代胆管内皮细胞株,以适当LPS给予刺激,采用大黄灵仙胶囊含药血清进行干预,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大黄灵仙胶囊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在干预后24h、48h、72h提取细胞总RNA,采用荧光PCR技术,测定TGF-β1mRNA和Smad2/3 mRNA表达情况.结果 大黄灵仙胶囊能降低TGF-β1mRNA表达水平,在含药血清干预处理后48h、72h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成剂量依赖性,同样在干预后48h、72h细胞内Smad2/3 mRNA表达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灵仙胶囊对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具有显著的下调作用,其能缓解早期肝内胆管纤维化进程,达到防治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清坚;唐乾利;俞渊;赫军;胡嗣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以“三焦针法”为基础方治疗老年颤证33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三焦针法”作为基础方辩证加减配穴治疗老年颤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就诊于韩景献教授门诊患者颤证患者33例,经明确诊断后,以“三焦针法”为基础方并结合辩证加减配穴治疗,然后进行疗效评估并总结.结果 所治疗33例患者中,经平均治疗20次之后,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8%,其中在改善患者头或肢体震颤、项背僵直、智力减退或精神障碍、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言语蹇涩等方面疗效明显.结论 以“三焦针法”为基础方辩证加减配穴治疗老年颤证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且疗效稳定,安全性良好,副作用极少,值得今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尚雪梅;李文涛;胡赟;韩瑞贤;于建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针灸治疗肺热津伤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肺热津伤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的干预效应,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选择肺热津伤型2型糖尿病患者77例,治疗原则为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祛湿降脂,采用电针、体针联合施治.观察针灸治疗3个月前后患者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肥胖指标的变化和疗效.结果 肺热津伤型2型糖尿病患者针灸治疗后FPG、FINS、Homa-IR、TC、TG、LDL均较治疗前明显回降(P<0.01),Homa-β、ISI、HDL明显回升(P<0.01).年龄、肥胖度、病程等均影响疗效,年龄越小疗效越好,随着年龄的增加疗效减弱;肥胖度越小疗效越好,肥胖度越大疗效稍差;病程越长疗效越差,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在发病因素与疗效的关系中,性发育期引起者疗效好,总有效率达96.00%;生育因素引起者疗效稍差,总有效率达82.76%.结论 针灸对T2DM患者糖,脂质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具有良性调整作用,针灸治疗患者年龄、肥胖度、病程长短、病因诱因等均可影响疗效.

    作者:刘美君;刘志诚;徐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杜仲叶提取物槲皮素通过激活ERK磷酸化促进BMSCs增殖的研究

    目的 探讨杜仲叶提取物槲皮素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经典的全骨髓培养法培养MSC,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征、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面标志的方法鉴定BMSC.取第三代BMSC为实验材料,设用0.5,1,2,4μg· ml-1的杜仲叶提取物槲皮素处理细胞的为实验组,未加槲皮素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MSC增殖水平.用无血清无酚红培养基饥饿大鼠MSC 6h后,分别以终浓度0,0.5,1,2,4μg·ml-1的杜仲叶提取物槲皮素干预细胞15min,Western blot检测ERK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第3代BMSC呈现CD90、CD29阳性,CD45阴性特征.MTF结果显示杜仲叶提取物槲皮素均能促进BMSC增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杜仲叶提取物槲皮素促使ERK的磷酸化水平升高.结论 杜仲叶提取物槲皮素通过激活ERK磷酸化促进BMSC增殖.

    作者:陈林攀;邓鸣涛;杜川;方宁;罗军;刘荣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吐鲁番锦鸡儿根与地上部分化学成分比较

    目的 比较吐鲁番锦鸡儿根及地上部分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化合物的专项检查进行化学成分的比较.结果 根中含有机酸、糖、氨基酸、鞣质、酚类、黄酮、生物碱、香豆素、内酯.地上部分含有机酸、糖、氨基酸、鞣质、酚类、黄酮、生物碱、内酯.结论 根与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差异较小,为吐鲁番锦鸡儿地上部分代替根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潘兰;贾新岳;力瓦衣丁·买合苏提;郑承剑;陈刚;贾晓光;张欢;邱殿光;宋玉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于“毒瘀互结”防治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的思考

    支架内再狭窄(ISR)是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ISR的问题.但DES广泛应用于复杂性病变的治疗,ISR发生率仍高达25%左右,再狭窄的防治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研究表明,炎症机制是ISR形成的主要核心机制之一.因此,抗炎治疗可能是PCI术后ISR治疗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毒瘀互结”与ISR炎症机制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提出了从“毒瘀互结于内”角度来防治ISR的科学假说.这一假说的提出和验证有可能为冠心病支架植入后ISR的中医药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邹国辉;李菲;曹浪;邓常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胃动素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胃动素这一微观实验室指标相关性,为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临床研究,采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湖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的慢性胃炎患者105例.按照有关纳入标准,选择适合条件的病例纳入脾胃湿热证组.其余病例均归入非脾胃湿热证组.对纳入研究对象的慢性胃炎病人抽血查胃动素,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检验,判断各项因素的实际意义以及在四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组的胃动素均值明显低于肝胃不和证组、其他组,但与脾胃虚弱证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胃动素值与非脾胃湿热证相比有显著差异.

    作者:高清华;万莹;吕文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近十年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文章综述了近几年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放射性肺损伤(RILI)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6.3%~ 50.7%.RILI降低了肿瘤的局控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放疗效果,降低病人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病人生命.针对RILI,目前临床上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措施和有效的预测手段.因此,防止RILI的发生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波;杨晓洪;刘涛;王晓芹;陈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抗郁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抗郁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2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黛立新口服,每天早晨及中午各1片,疗程30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中药抗郁胶囊,每次6粒,每日3次,连续30天.30 d后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焦虑量表(HAMA)、中医症候评分表得分评定疗效.结果 ①两组在治疗的第1、2、3、4周末其HAMD 17分值均有显著的降低,与同组基线总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或P<0.01).治疗组在第4周末时其HAMD 17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治疗前后的减分差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在治疗的第1、2、3、4周末其HAMA分值均有显著的降低,与同组基线总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第3、4周末时其HAMA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其治疗前后的减分差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③中医整体症候疗效治疗第30d,治疗组与同期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抗郁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孟毅;李莉;刘志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药灰兜巴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目的 为了检测中药灰兜巴不同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3种常见菌的抗菌效果.方法 采用纸片法和试管稀释法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抗菌为受试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参照有关标准对其抑菌性进行判断;并以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不同组分联合抑菌效果.结果 灰兜巴四种提取物对三种细菌的低抑菌浓度均为62.5 μg/ml,灰兜巴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石油醚萃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大肠杆菌的低杀菌浓度均为250μg/ml.结论 证实灰兜巴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作者:孙彦敏;王妹;彭亮;李知敏;任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化瘤消癥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因其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又称子宫平滑肌瘤.临床多见于30~50岁妇女,在生育期的女性群体中发病率高,达20%~40%[1].临床可见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腰酸、疲劳,并可引起贫血、痛经、带下量多、不孕或流产等,对女性健康带来较大影响.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但由于损伤性大,特别是有手术禁忌症的子宫肌瘤患者以及围绝经期妇女更倾向于选择一种创伤小、能有效改善症状、更经济的保守治疗方法,中医药恰好符合了这一要求.笔者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此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太洪;吴昭君;唐桂英;杨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敷脐疗法对腹泻大鼠小肠神经-ICC-平滑肌网络信号传导通路及Cx4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究小儿腹泻外敷散敷脐疗法对番泻叶所致腹泻大鼠小肠神经-ICC-平滑肌网络信号传导通路以及其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法观察小儿腹泻外敷散对腹泻大鼠肠神经-ICC-平滑肌网络传导结构损伤的修复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Cx43在小肠肌层的分布和表达;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小肠中的Cx43表达水平,分析小儿腹泻外敷散对腹泻大鼠小肠Cx43表达所产生的影响.结果 透射电镜法显示治疗组ICC空泡样和核周隙消失,网络链接趋于紧密,信号通路得以修复;免疫组化法显示Cx43主要分布在肌间神经丛中,也有少量分布于环形肌间、纵行肌间以及黏膜下神经丛;免疫组化法和WB法均显示小儿腹泻外敷散可上调Cx43的表达水平.结论 小儿腹泻外敷散可通过修复肠神经系统-ICC-平滑肌网络信号传导通路结构,上调缝隙连接Cx43的表达水平以治疗腹泻.

    作者:陈思伟;刘强;赖森海;刘慧敏;刘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云南松松塔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云南松松塔乙醇提取物(YN-DEF)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观察云南松提取物对肝癌细胞(HEPG2、Huh-7)增殖的影响及对正常肝细胞(L-02)的作用.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在浓度1000μg/ml,72h时,YN-DEF对HEPG2、Huh-7的抑制率分别为72.55%、60.66%,且抑制作用均呈浓度依赖性;正常肝细胞(L-02)与不同浓度为YN-DEF共同孵育72h后,高浓度下(1000μg/ml)的存活率为73.51%.结论 云南松松塔乙醇提取物(YN-DEF)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高浓度下对正常肝细胞毒性小.

    作者:于冬梅;李冬梅;刘熙;丁云;李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广西凌云野生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性研究

    目的 测定广西凌云野生铁皮石斛多糖含量和进一步研究多糖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铁皮石斛粗多糖,并利用Sevage法脱蛋白对其进行纯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纯多糖的含量;采用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研究铁皮石斛多糖清除·OH自由基和O2-·自由基的效果.结果 铁皮石斛多糖含量达84.45%,其清除O2-·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能力均较强.结论 广西凌云野生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丰富,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余丽丽;汪娇梅;黄锁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单纯性肥胖的针灸从肝论治举隅

    基于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等理论构建肝与肥胖的关系,对单纯性肥胖患者根据病情和伴随症状进行辨证分型,从肝论治,为该病的针灸治疗开拓全新的思路.

    作者:陈凤丽;曹晨;龚美蓉;孙亦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筋结处的超微结构及组织酶学的实验研究

    目的 对日本大耳兔筋结处超微结构以及组织酶学治疗前后的观察,探讨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及推拿治疗经筋病的作用原理.方法 建立兔颈型颈椎病模型,40只成年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和推拿治疗组,应用病理形态学观察和α-SMA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筋结处超微结构及组织酶学的实验研究.结果 病理形态学显示:推拿治疗组肌纤维增生病变较模型组减轻,α-SMA在对照组中未见明显表达,在模型组中α-SMA染色呈强阳性表达,α-SMA在推拿治疗组中表达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模型组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推拿治疗组与模型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是通过手法作用于病筋结处,使其超微结构以及组织酶学产生特异性变化,研究说明了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揭示了推拿治疗经筋病的作用原理.

    作者:冯跃;陈香竹;肖显俊;钟振东;王敏玉;奉书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叶玉妹主任治疗劳淋病经验

    劳淋病作为五淋之一,因其病程长、病势缠绵难愈,临床治疗乏善可陈.叶玉妹主任认为劳淋病病位在肾,常及心肝,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常兼有“肝阴不足…心火旺盛”.在治疗上叶主任提出“扶正益肾、清利通络”的治疗大法,并根据发作期和缓解期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清利泄浊、益肾养阴”和“扶正益肾、活血通络”的治法,疗效显著.

    作者:陈杰;廖林;叶玉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GLP条件下含川乌经方的安全性再评价

    目的 在GLP条件下研究含川乌经方的急性毒性,KM小鼠24h内3次灌胃,分别给予乌头汤、乌头赤石脂丸、赤丸、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制川乌浸膏,观察研究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 急性毒性试验采取大给药量方法.KM小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7组,每组20只,各组均按40ml·kg-体重灌胃给药3次,两次给药间隔4h;每次灌胃给药后连续4h观察KM小鼠出现的症状及症状起始的时间等情况.观察KM小鼠外观、行为、精神、对刺激的反应、分泌物、排泄物等.所有KM小鼠均进行大体解剖,肉眼观察其器官体积、颜色、质地的改变.结果 7组动物在饮水、毛色、体重、粪便及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的形态、大小、光滑度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果显示含川乌经方对小鼠无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故可认为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秦凯华;宋健平;周玖瑶;徐勤;王振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于中医思维模式培养深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策略

    目的 研究中医院校学生中医思维模式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情况,揭示二者的内在联系,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对策.方法 以天津市高等中医院校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采用分层抽样与系统随机抽样,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进行调查,对所得数据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 被调查者人文素质水平较低,中医思维模式构建情况较差,情况不容乐观.中医思维模式构建与人文素质教育具有相关性.结论 建议教育部门、学校、师生形成合力,加强高等中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以提高中医院校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构建.

    作者:谢盈彧;李达;朱琳;赵阔;邓忆伏;钟声;袁红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