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病2号方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文晓东;王春玲;雒晓东

关键词:帕金森病, 帕病2号方, 多巴胺能神经元, 细胞凋亡, 神经保护
摘要:目的 研究帕病2号方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6-羟多巴胺纹状体左侧两点注射法制作单侧PD损毁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为帕病2号方高、中、低剂量组(32.0,16.0,8.0g生药·kg-1)、美多巴组(0.075 g· kg-1)、模型组.另设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各实验组ig给药,连续给药4周,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容积蒸馏水,应用TUNEL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变化,TH染色检测大鼠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目.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多巴胺能神经元显著减少,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帕病2号方高、中剂量组多巴胺能神经元明显增加(P<0.05),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其中高剂量组改变尤为明显(P<0.01).结论 帕病2号方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能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增加黑质内TH的表达.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人参皂苷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 考察人参总皂苷及含量较高的单体人参皂苷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 采用己烯雌酚增加子宫平滑肌对药物的敏感性,观察加入人参皂苷前后,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和频率的改变,判断人参皂苷对子宫收缩的影响作用.结果 人参皂苷Rb1在25~ 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呈抑制作用,抑制率高可达44.4%;人参皂苷Rg1在20 ~ 5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呈抑制作用,抑制率高可达25.7%;人参皂苷Re在0.25 ~5 μg/mL的浓度范围内,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呈增强作用,增强率高可达23.2%;人参总皂苷在5 ~ 5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呈抑制作用,抑制率高可达25.9%.结论 人参总皂苷及人参皂苷Rb1和Rg1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对子宫平滑肌收缩呈抑制作用,人参皂苷Re对子宫平滑肌收缩呈增强作用.

    作者:鞠宏姝;马甲朋;洪铁;李杰;刘继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目的 对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概述.方法 通过系统查阅国内外发表的26篇文献,对其药理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结果 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菌和抗微生物、抗病毒、抗炎镇痛及抗心律失常等多种药理活性,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其中抗肿瘤作用是一个研究热点.其体内过程的研究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依据.结论 文章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郑玲;赵挺;孙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葛花总黄酮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葛花总黄酮预处理对缺糖缺氧/复氧复糖(A/R)损伤心肌细胞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建立乳鼠心肌细胞A/R损伤模型,不同剂量葛花总黄酮(10,30,100 mg·L-1)预处理24h后,运用比色法测定细胞内SOD活性及MDA含量和上清液中iNOS活力;运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变化.结果 与A/R模型组比较,葛花总黄酮预处理组能显著提高SOD活性(P<0.05),降低培养液中iNOS释放量及胞内MDA含量,同时使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 0.05或P<0.01).结论 葛花总黄酮预处理对A/R损伤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增加SOD活性、清除自由基的产生、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余薇;查文良;吴基良;刘彤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针灸与西医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的比较

    目的 分析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费用.方法 100例面瘫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费用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组的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1个月时MHBN评分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治愈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治疗面瘫优于常规西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面神经功能,而且治疗费用低廉.

    作者:秦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叠鞘石斛茎叶花HPLC-DAD-ELSD对比研究

    目的 对叠鞘石斛不同部位进行指纹图谱对比研究.方法 采用Dikma C18 (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0.5%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 mL/min;DAD串联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 首次建立了叠鞘石斛茎、叶、花HPLC-DAD-ELSD指纹图谱鉴别方法,叶、花均具有与茎相同的化学成分,且叶与花中所含化学成分较茎更为丰富.结论 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直接了解叠鞘石斛茎、叶、花化学成分变化的关系.

    作者:陈佳江;郭力;许莉;韦练;罗方利;张廷模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正交实验法优化蒙古黄芪中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确定蒙古黄芪中多糖提取的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蒙古黄芪多糖的量为指标,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和提取时间对蒙古黄芪中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 蒙古黄芪中多糖提取的佳工艺为A1B2C2.结论 根据中试试验结果可知,该方法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用于黄芪中多糖的提取并使用工业化生产.

    作者:白翠兰;王青虎;奥·乌力吉;代那音台;全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虚寒性出血证大鼠模型的研究

    目的 比较几种虚寒性出血证动物的造模方法,寻找适宜的虚寒性出血证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大黄、龙胆草、中药复方、大黄联合利血平及苦降泻下、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法造模分别给药造成虚寒模型,再结合放血法造成虚寒性出血证动物模型.结果 采用大黄利血平加放血造模法,虚寒体征明显,血常规四项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周期较短,症状明显,适合用于虚寒性出血证动物模型.

    作者:杜晶;孟江;梁慧超;朱琼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大样本多中心灸法临床试验的质量监查

    开展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是科学评价和展示灸法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质量监查是确保临床试验真实性的关键环节.多中心临床试验所涉及的分中心多、研究时间长、样本量大等特点更需要高标准的科学可行的质量监查方法.文章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的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慢性持续期哮喘的优化方案研究为例,紧密结合灸法临床试验的自身特点,从监查员的任职、监查计划的制定、监查的程序、实施内容和常见问题处理等方面进行介绍.

    作者:迟振海;熊俊;陈日新;张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电针波形对慢性间歇性缺氧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电针波形刺激对缺氧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探讨不同电针波形的效应差异.方法 复制常压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针刺(疏密波、连续波)组.电针各组于每天针刺15至20 min,21d后观察心脏/体质量、肺动脉管腔面积/管总面积(LA%).用生化方法测血浆MDA、SOD、NO及全血高切/低切粘度、低切/高切还原粘、血浆粘度、RBC压积、RBC沉降率、RBC变形指数、RBC刚性指数、血沉K值、聚集指数等血流变学指标.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脏/体质量及全血高切/低切粘度、低切/高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RBC压积、聚集指数、MDA等明显升高(P<0.05);LA%、SOD、NO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与模型组相比,不同电针波形组心脏/体重,全血高切/低切粘度、低切/高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RBC压积、聚集指数、MDA显著降低(P<0.05).NO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中电针疏密波组稍优于连续波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电针波形对慢性间歇性缺氧大鼠肺动脉高压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连续波和疏密波疗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李娟莉;张志雄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双香草喷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双香草喷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符合要求的70例患者随机分入双香草喷剂组、利巴韦林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相应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主要疗效指标的差异.结果 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水平相似的情况下,双香草喷剂组在咽痛减轻起效时间、咽痛缓解时间、上呼吸道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利巴韦林组和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双香草喷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可有效缓解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喷剂,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作者:李继科;李晓灵;陈定潜;叶庆;刘大凤;毛碧容;石雪梅;肖利威;辛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朝医方“千金文武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朝医方“千金文武汤”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动物模型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左肾切除大鼠单次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 55 mg/kg的方法建立了DN动物模型.检测并比较给药后各组大鼠的体重,肾指数,24h尿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肌酐清除率(C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结果 给药后的千金文武汤大、中、小剂量组的24 h尿量、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BUN、Scr、Ccr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给药后的千金文武汤大、中剂量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而千金文武汤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实验所采用的单侧肾切除大鼠给予腹腔注射STZ的模型制作方案,成功建立了DN动物模型;朝医方“千金文武汤”能降低DN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稳定控制血糖水平;朝医方“千金文武汤”可以减少DN大鼠尿量,而且对DN大鼠的血肌酐、尿素氮含量,尿蛋白排出有降低作用,可以改善DN大鼠肾功能.

    作者:徐军;金明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草果花序发育和开花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花序发育中小花数量的变化,以及小花日开放数量以及影响因素,为草果的传粉生物学、繁育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野外观测花序的小花开放数量和温湿度的变化,以及数理统计分析草果花序和果序的数量性状.结果 未开放花序的外一枚苞片越宽,以及外一枚鳞片越宽,其小花数量越多;开放以后,花(果)序轴越长,小花数量越多.花序发育中小花数量显著增加,每个花序平均增加约23朵.不同植株的花序日开放小花数量之间有显著差异(n=132,F=1.790,P=0.028),花序平均每天开放3~4朵小花,71.22%的花序每天开放1~6朵小花.花序日开放小花数量与花序长有极显著的相关性(n=129,R=0.354,P=0.000),与花序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n=129,R=0.390,P=0.000),与开花当天的大湿度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n=129,R=-0.264,P=0.002).结论 草果不同花序的小花数量呈现丰富的多态性,通过测量外一枚苞片和鳞片的宽度、花序长度,可以进行花序小花数量的比较.花序每天开放的小花数量受花序发育情况的影响,花序越长、直径越大,每天开放的小花数量越多.环境湿度对花序每天开放的小花数量有极显著的影响.花序发育中,小花数量不断增加,并按一定的速率依次开放,这对于吸引昆虫传粉、增加受精机会是有利的.小花数量多的花序在初开放时,小花不容易受精成功,花序第一朵受精成功的小花有后延的趋势.

    作者:杨耀文;刘小莉;游春;钱子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轻度认知障碍的中医证候研究概况及其思考

    目的 分析并总结近年来各医家对轻度认知障碍(MCI,属中医“健忘”“呆病”等范畴)的中医证候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情况,并进一步深入思考.方法 在大量研究有关轻度认知障碍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医古代对于MCI的认识,并选取近年来对于MCI中医证候研究有代表性的四篇文章,进行比较分析思考研究.结果 MCI中医证型可以归纳为肾虚证、血瘀证、痰浊证、气血亏虚证(包含心血虚证、脾气虚证、心脾两虚证)、热毒内盛证、腑滞浊留证、阴虚阳亢证、气郁证.其中肾虚证、血瘀证、痰浊证、心血虚证、脾气虚证、心脾两虚证为MCI患者常见证型.经思考存在的问题有:研究对象的收集、纳入标准不统一、不可靠;研究中所用的中医辨证标准的不统一、可靠性差,缺乏对照组的设立;统计方法繁多,因而导致统计结果的差异.结论 MCI中医证候的研究亟待进一步规范和深入,从证候要素入手进行MCI中医证候的研究应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作者:余忠海;李亚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肾炎康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及护理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晚期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晚期全身性微血管病变的一种表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仅表现为间歇性的微蛋白尿,临床极易漏诊.病情一旦发展,持续蛋白尿,则肾脏损害为不可逆,后发展为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关键.我科自2009年以来用的自拟肾炎康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其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与护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男30例,女24例,年龄(56.2±6.5)岁.均符合1997年WTO诊断标准,并按Mogensen的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1],属2型糖尿病临床糖尿病肾病期.证见面色萎黄,少气乏力,面浮肢肿,腰膝酸软,纳差,腹胀,舌淡或有齿印,或舌底络脉瘀暗,脉细无力.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作者:王美蓉;於军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肝脾调补方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中药肝脾调补方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药理学机制.方法 采用卡介苗(BCG)+脂多糖(LPS)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通过肝脾调补方高、中、低剂量灌胃,观察肝脾调补方对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 肝脾调补方可明显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TNF-α水平;减少肝组织匀浆的MDA含量,升高肝匀浆SOD、GSH-Px含量.结论 肝脾调补方对BCG+LPS尾静脉注射造成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阮连国;张妍;朱清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四逆汤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四逆汤HPLC指纹图谱,并比较传统汤剂、经方颗粒及配方颗粒的相似性,为其配方颗粒的制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0.05 mol/L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分析时间86 min;流速:1.0 ml/min.结果 建立了四逆汤的指纹图谱,确定22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7.结论 该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四逆汤各剂型质量控制标准,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卢苇;梁光义;杨玉琴;秦利芬;贺祝英;刘金环;曹佩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银杏内酯对PD小鼠中脑谷氨酸能神经元的保护性作用

    目的 探索银杏内酯(Gin)通过降低帕金森病(PD)小鼠中脑右旋谷氨酸(D-Glu)含量对谷氨酸能神经元起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C57BL/6J小鼠120只,随机分为3组(n=40).模型组: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30 mg·kg·d-1)连续7d,注射前8h灌胃0.8%羧甲基纤维素钠(CMC,18 mg·kg·d-1);银杏内酯组:腹腔注射MPTP(30 mg·kg·d-1)连续7d,注射前8小时灌胃Gin(18 mg·kg·d-1,0.8% CMC溶);对照组:每天灌胃并注射与银杏内酯组相同剂量0.8% CMC和生理盐水,连续7d.三组小鼠在造模并给药第1,3,5,7d后的次日下午每组分别取10只小鼠,其中5只采用荧光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和纹状体谷氨酸能神经元变化,另5只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黑质和纹状体D-Glu含量.结果 模型组黑质和纹状体PAG阳性神经元于注射MPTP3d后开始显著减少(P<0.01),染色明显变淡,中脑D-Glu含量显著增加(P<0.01);银杏内酯组PAG阳性神经元于Gin干预3d开始显著增加,中脑D-Glu含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 黑质和纹状体PAG神经元数量与中脑D-Glu含量有一定的关联性;银杏内酯通过拮抗D-Glu引起的兴奋毒性,对谷氨酸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敏;罗慧琼;卢昕;刘承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N-甲酰基哌啶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特异吸附性能研究

    目的 探索N-甲酰基哌啶(MIPs)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的合成方法.方法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脂为交联剂,分别采用本体聚合法和溶胀聚合法制备了NFP-MIPs.分别通过扫描电镜、粒度仪和静态平衡结合实验对MIPs进行了表征、粒径测定和结合性能的考察,同时对比了MIPs对NFP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吸附效果.结果 两种合成方法中,溶胀聚合法合成的MIPs对NFP的吸附量较大,也明显高于对结构类似物的吸附.结论 溶胀聚合法合成的MIPs对NFP表现出较高的特异识别性,这种特异性取决于底物的空间结构与MIP印迹孔穴的匹配程度.

    作者:王文娜;吴亦集;胡静;胡晓霞;朱全红;沈光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正安野木瓜果实乙醇粗提物的抗菌性能及其稳定性研究

    目的 研究贵州正安野木瓜果实乙醇粗提物(ethanol Crude extract,ECE)的抗菌性能及稳定性.方法 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研究ECE的抗菌性能;观察不同温度、不同加热时间、低温保存对ECE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正安野木瓜ECE对大肠肝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沙门氏菌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均有抗菌作用,其活性随浓度降低而减弱,其浓度的自然对数与抑菌圈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符合典型的抗生素作用方程.ECE热稳定性好,低温保存对其抗菌活性无影响.结论 贵州正安野木瓜果实60%乙醇粗提物有抗菌作用,稳定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邱顺华;金李芬;钱民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运用数据挖掘研究现代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用穴规律

    目的 分析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文献的用穴规律和特点.方法 搜集2000年1月~2012年5月发表的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报道近40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其取穴规律.结果 发现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足阳明胃经穴选用多,其中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为使用率高的主穴.重视局部取穴,配合远端选穴,其中配穴多以脏腑辨证取穴,并且募穴、下合穴、背俞穴等特定穴广泛使用.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文献分析发现,局部取穴配合脏腑辨证取穴是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原则,特定穴的运用是针灸处方的主要部分.

    作者:郑华斌;陈媛;陈骥;李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