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鹳草素对破骨细胞Ⅱ型碳酸酐酶蛋白表达的影响

张小超;陈鹏;何波;王娜;沈志强

关键词:老鹳草素, 骨质疏松症, 破骨细胞, Ⅱ型碳酸酐酶
摘要:目的 评价老鹳草素(geraniin)对培养的破骨细胞Ⅱ型碳酸酐酶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骨质疏松症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机械法分离获得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应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技术,观察不同浓度老鹳草素对OC数量的影响.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ABC方法检测不同浓度老鹳草素和乙酰唑胺干预下对培养的OC CA 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老鹳草素呈浓度依赖性减少破骨细胞的数目;老鹳草素呈浓度依赖性下调pOC和mOC中CA Ⅱ蛋白阳性单位的数量.结论 老鹳草素抗骨质疏松症作用的机制可能与老鹳草素明显抑制体外培养OC的生成,下调OC中CA Ⅱ蛋白的表达有关.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遣药组方的思考

    通过对遣药组方的目的、方法、经典名方的遣药组方规律的思考、探究,结合对临床遣药组方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改变遣药组方效果不佳的现状提出解决意见、方法.并对提高医学生临床治疗效效果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以期能对提高临床疗效有所裨益.

    作者:谢东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独一味及其制剂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目的 建立测定独一味及其制剂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木犀草素为对照品,检测波长为509 nm.结果 木犀草素在8.28~29.68 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4%(RSD=1.5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李洪娟;孙居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问题式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不断发展起来,据资料统计显示PBL教学法已在国际知名的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2].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新型教学法,主要以讨论的问题作为教学研究的核心;该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性以及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在进行临床实习之前,对于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很多中医专业医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面对真实而又复杂的临床操作时,很多学生均表现出好奇以及积极的欲探究的特点,如果能够采取PBL教学法指导其实习阶段的教学,能够更加有效促进学生的实习积极性.本次研究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来实习医院中医内科实习的应届医学生100名,对其观察组的50例学员采取PBL教学法,旨在探讨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实习中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克梅;李晓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对136例艾灸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护理体会

    乳腺增生是女性的常见病,其发病年龄逐年降低,发病率占所有乳腺类疾病的首位.从2010年开始,我院乳腺科开展艾灸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并在此基础上对乳腺增生病进行有效全程的护理,两年来,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门诊治疗272例乳腺增生患者,女性,年龄26 ~ 58岁;病程3个月~10年.发病部位:乳房单侧154例,乳房双侧118例.随机分为艾灸+中药+护理治疗组(简称艾药护理组)和艾灸+中药对照组(简称艾药组),每组136人.

    作者:张红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广西北部湾红树林土壤放线菌的筛选和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 采用平板稀释法对红树林土壤放线菌进行筛选、分离和鉴定,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纸碟法、管碟法试验、稻瘟霉(P.oryzae)模型筛选具有抗菌活性菌株,并通过提取其基因组DNA,PCR16S rRNA保守序列,对其进行初步分类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368株放线菌,其中3株都具有较好的抗菌、抗稻瘟霉活性,初步鉴定BLHK033、BLHK043为链霉菌属细菌、BLHK098为小单孢菌属细菌.结论 放线菌BLHK033、BLHK043、BLHK098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具有开发抗菌、抗肿瘤新药的潜力.

    作者:黄大林;戴支凯;莫刚;陈建宏;蒋莲秀;黄庶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代谢综合症合并肥胖相关性肾病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症合并肥胖相关性肾病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择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并分为MS-ORG组和ORG组,选择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代谢相关指标、肾功能指标并进行肾脏病理活检.结果 各项代谢相关指标均为MS-ORG组>ORG组>健康对照组;MS-ORG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球性硬化、节段性硬化的例数均明显高于ORG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41.39 ±5.28) ml/min明显低于ORG组患者.结论 代谢综合征发生过程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出现是导致肥胖相关肾病的重要机制,会加重肾功能损害,增加球性硬化、节段性硬化的比例.

    作者:陈素娟;林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运用瘀血理论辨治病毒性心肌炎述略

    瘀血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学术思想,得到了历代医家的重视和广泛应用,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文章通过梳理古代文献,归纳总结了瘀血理论的源流及特点,依据瘀血理论辨治病毒性心肌炎,其病机关键是“瘀血内生”,立“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以补气活血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曲淼;张明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半夏加茯苓汤中6-姜酚的含量测定

    目的 研究以HPLC法测定小半夏加茯苓汤中6-姜酚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4.6 mm×250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 min-1,波长280 nm,柱温30℃.结果 6-姜酚在0.00943~0.113 g·L-1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103.0%,RSD为0.8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研究小半夏加茯苓汤中6-姜酚含量的方法.

    作者:刘育辰;刘刚;田洪星;何平康;何前松;冯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地黄不同炮制品中低聚糖含量的HPLC-ELSD测定

    目的 建立HPLC-ELSD测定地黄不同炮制品中低聚糖含量的方法,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熟地黄低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色谱柱:prevail carbohydrate ES柱(5μm,4.6 mm×250mm);流动相:乙腈-水(65.5∶34.5);流速:0.8 ml·min-1;柱温:30℃;ELSD条件:漂移管温度60℃,空气流速:2.0L·min-,增益:1.结果 蔗糖平均回收率为98.44%,RSD=1.70%;棉子糖平均回收率为99.57%,RSD=2.46%;水苏糖平均回收率为99.21%,RSD=2.06%;生地、炆制地黄、清蒸地黄、酒炖地黄中低聚糖含量分别为63.88%,(3.21±1.17)%,(31.06±6.83)%,(32.33±7.04)%.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可靠稳定,结果准确;生地黄中低聚糖含量高于地黄炮制品,炆制地黄低聚糖含量低于其他两种方法,为阐明其炮制机理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胡志方;王小平;郭慧玲;陈建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在中医科实习同学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在中医科实习同学带教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中医科实习的135例同学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采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实习同学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和科室留用率.结果 观察组实习同学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科室留用率和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在实习同学带教应用中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海妹;黄金美;伍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电针与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电针与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保护作用的效应特点.方法 136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穴位注射组,建立大鼠DPN动物模型.电针组取肾俞、足三里,穴位注射组取穴相同,注入弥可保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20 d、40 d、60d后进行空腹血糖、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的表达检测.结果 电针和穴位注射法均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及良好的改善神经传导功能的作用,其降糖效应以电针法为优(P<0.01),在提高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方面以穴位注射法为佳(P<0.01),对运动神经传导功能的改善作用两组基本一致(P>0.05).电针和穴位注射法均能提高DPN大鼠NGF及其受体TrkA的表达,治疗60天时穴位注射的提高幅度优于电针组(P<0.05).结论 电针和穴位注射法均具有抗本病神经损伤的作用,但对血糖、神经传导速度、NGF及其受体TrkA表达的影响存在效应差异.

    作者:董勤;曹雯萍;鲁佳;杨丽;乔明;郭茗;张静;汪怡新;孙永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抑制肾成纤维细胞增殖及整合素β1表达的作用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体外培养的人肾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其对肾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增殖人肾成纤维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低剂量GBE组、中剂量GBE组和高剂量GBE组,分别采取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各组肾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整合素β1的表达进行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剂量GBE组作用2d,低剂量GBE组、中剂量GBE组作用3d后,成纤维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P<0.05);作用2d后,低剂量GBE组、中剂量GBE组和高剂量GBE组的整合素β1平均荧光值分别为(0.312±0.028)、(0.258±0.025)、(0.193±0.112),均较对照组(0.486±0.120)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BE在一定浓度和作用时间下,可明显抑制人肾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整合素β1的表达,进而抑制肾间质纤维化.

    作者:林琳;朱伟平;郑晶;贾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桃核承气汤对脓毒症(血瘀腑实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桃核承气汤对脓毒症(血瘀腑实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脓毒血症(血瘀腑实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产生随机序列及分组(试验组32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流动力学支持、抗生素、机械通气、局部病灶处理、营养支持及抑制过度炎症等综合治疗,试验组在以上基础上配合桃核承气汤(桃仁12 g,大黄12 g,桂枝6 g,芒硝6 g,甘草6 g)煎服,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00 ml,疗程为1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病例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结果 试验组治疗第7天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均较用药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桃核承气汤干预,可进一步降低脓毒症(血瘀腑实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兰万成;石丽飞;李际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海桐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海桐花属植物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萜类及其皂苷、类胡萝卜素、蒽醌类和苯酞类等化合物,药理活性主要为抗肿瘤、抗菌、保肝等.文章概述了近十年来该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海桐花属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肖炳坤;黄荣清;杨建云;董俊兴;甄蓓;刘曙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基于CONSORT和STRICTA评价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质量

    目的 采用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评价国内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报告质量.方法 利用互联网对CNKI、CBM、VIP和万方四个数据库进行检索,筛选符合纳入评价标准的文献,采用2010版CON-SORT声明和2007版STRICTA标准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共48篇文献纳入评价.大部分文献存在随机化不严格、欠缺样本量估计、结局评估欠缺效应大小及精度描述、针刺细节不完善、无针灸师资历描述等问题.结论 目前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报告质量不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以及参考价值.建议国内临床试验研究人员在进行临床试验设计、执行、文献报告时,严格按照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进行.

    作者:钟国新;李素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补肾解毒方中马钱苷和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目的 建立测定补肾解毒方中马钱苷和黄芩苷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色谱柱为Kromasil ODS-1 C18柱(100mm×4.6 mm,5μm).①黄芩苷: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42∶58),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ml/min;选样量5.0μl;②马钱苷:流动相为水-乙腈(85∶15),检测波长236 nm,柱温为40℃,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 补肾解毒方中黄芩苷在0.005 ~2.2 μ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18%;马钱苷在0.999 6~ 199.92 μ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平均回收率为99.72%.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用于补肾解毒方的质量评价.

    作者:胡莉;欧松;孙克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芍药苷对过氧化氢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芍药苷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SH-SYSY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罗丹明123(Rho123)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改变.结果 1.5mmol/L H2O2可诱导SH-SY5Y细胞凋亡,导致SH-SY5Y细胞核形态改变和MMP改变.经过31.25和62.5 μg/ml浓度的芍药苷处理后,H2O2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同时减少H2O2引起的MMP改变.结论 芍药苷可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减少H2O2引起的MMP改变.

    作者:温新丽;李世朋;新吉乐;王沛;靳高远;张培哲;席守民;王淑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大黄中5种游离蒽醌及总蒽醌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后的大黄提取物中5种游离蒽醌及总蒽醌的含量.方法 以X-5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大黄提取物中总蒽醌进行富集纯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其中游离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和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及总蒽醌含量.结果 大黄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游离蒽醌及总蒽醌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6%和4.98%,未经纯化的大黄提取物中二者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6%和1.66%.结论 X-5型大孔吸附树脂可有效富集纯化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

    作者:徐晶;于艳;王晓荣;修丽丽;田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指针疗法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顽固性呃逆4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寻并提供顽固性呃逆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 将139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指针疗法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单纯指针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指针疗法联合利多卡因静脉滴注、单纯指针疗法及西药3种方法治疗,总疗程为两周.比较3组的总有效率、l周内治愈率及两周内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周内治愈率要明显优于单纯指针组及西药组(P<0.05),两周内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单纯指针组及西药组(P<0.01).结论 指针疗法联合利多卡因静脉滴注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理想方法.

    作者:税典奎;谢胜;陈峭;张云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灰兜巴提取物对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模型小白鼠降血糖的探索

    目的 对中药灰兜巴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并分析提取物中多糖成分的含量,探索灰兜巴提取物降血糖的效果.方法 采用浸泡水提的方法对灰兜巴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多糖成分的含量,利用四氧嘧啶诱发小白鼠糖尿病模型,然后利用灰兜巴提取物进行降血糖试验.结果 浸泡水提法提取物中总糖含量为47.64%,灰兜巴提取物有降血糖作用,其中100 mg/kg剂量组效果好.结论 浸泡水提法有效可行,灰兜巴提取物对小白鼠有降血糖效果,其中100 mg/kg剂量组效果明显,这为灰兜巴用于治疗糖尿病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成英;宋九华;杨孝容;刘素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