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祯;许军;徐彭;黄洪林
目的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研究叠鞘石斛与石斛药典收载品种的脂溶性成分,为叠鞘石斛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脂溶性成分,运用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质谱库检索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初步鉴定出95种化合物,其中分别从叠鞘石斛、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流苏石斛中分析鉴定出33、55、37、36种化合物,四者脂溶性成分在组成和相对含量上均有一定差异.结论 首次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叠鞘石斛与药典收载品种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流苏石斛进行对比研究,为叠鞘石斛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罗方利;郭力;许莉;陈佳江;韦练;张廷模;韩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补肾中药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的疗效.方法 31例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均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补肾中药治疗.每个患者接受脐带血干细胞治疗4次(蛛网膜下腔注射干细胞),每次注射干细胞数量为2 ×107~5×107个,同时辨证给予补肾中药(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方加减)口服,治疗28天.治疗前、后按《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评分,两次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结论 治疗后第28天患者的ICARS积分较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ICARS积分与治疗后28天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但治疗后1年的ICARS积分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结合补肾中药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短期内观察有效,可延缓病情发展,但尚不能逆转疾病的进展.
作者:卢爱丽;刘锐楷;冯梅;高红霞;代喜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冰片对盐酸青藤碱滴眼液角膜透过性的影响.方法 兔眼离体角膜透过实验考察冰片对盐酸青藤碱的透过率的影响,实时微渗析技术考察冰片对盐酸青藤碱的眼部药物动力学影响.结果 盐酸青藤碱累计透过量与冰片浓度成正比,空白及含0.01%,0.02%,0.04%冰片的盐酸青藤碱滴眼液表观渗透系数分别为(1.248±0.25),(1.624±0.35),(2.167±0.33)和(2.395±0.41);药物动力学参数AUC(0-t)分别为(14.62±2.32),(22.43±4.54),(30.03±6.33),(41.14±6.02),Cmax分别为(0.088±0.019),(0.186±0.021),(0.299±0.013),(0.378±0.016),与空白盐酸青藤碱滴眼液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冰片能够提高盐酸青藤碱角膜透过性,有利于盐酸青藤碱更好的发挥疗效.
作者:宋继科;毕宏生;郭俊国;解孝锋;刘大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优选佳灭菌方法,提高保济丸制剂中厚朴酚和和厚朴酚含量,为改进生产工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灭菌方法(包括微波灭菌-A法和微波灭菌-B法、加湿微波灭菌-A法和加湿微波灭菌-B法、湿热蒸气灭菌法、Co-60灭菌法)和未灭菌处理的厚补药材和保济丸中厚朴酚和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 微波灭菌-A法下保济丸中厚朴酚和和厚朴酚总量大,微波灭菌法下厚朴中厚朴酚和和厚朴酚总量大.结论 为提高保济丸制剂中厚朴酚和和厚朴酚的含量,可采用微波灭菌-A法.
作者:王东;蔡佳良;郭丽冰;胡婉;姬生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凋亡及CD14表达变化,探讨清热化湿类方防治人胃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SGC-7901细胞分为空白组、治疗组,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空白组予胎牛血清;治疗组分别予等比稀释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干预体外培养的胃腺癌细胞SGC-7901(24 h),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Real-time PCR技术检测CD14 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治疗组SGC-7901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期细胞减少、G1期细胞增多,且与药物浓度有剂量依赖性.治疗组可明显下调CD14表达并促进细胞凋亡率(P<0.05),以中剂量更为明显.结论 清热化湿类方可能通过调控CD14表达,介导SGC-7901细胞S期,诱导细胞凋亡,发挥防治胃癌的效应.
作者:张保静;黄会云;张涛;陈远能;黄适;郑东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灰毡毛忍冬中23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 采用DPPH法和Fenton法对本课题组前期得到的23个五环三萜及其皂苷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以Vc作阳性对照.结果 23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中3个含绿原酸取代基的皂苷(绿原酸酯皂苷)对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显著强于VC和绿原酸.结论 灰毡毛忍冬绿原酸酯皂苷可作为天然抗氧化物质资源,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作者:管福琴;刘敏;单宇;陈雨;赵友谊;王鸣;孙浩;冯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以低温挥发性成分为基础的中药寒热药性表征体系,阐明低温挥发性成分与中药药性的关系,实现中药药性主观经验的客观表达.方法 采用顶空静态进样气质联用技术,分析20味中药的挥发性成分,经模式识别方法(主成分分析、小二乘判别分析),对寒热中药进行分类,探讨寒热中药药性表征方法.结果 主成分分析显示寒热中药混在一起,表征样本的大主成分对分类无显著意义,偏小二乘判别分析通过提取寒热中药的差异主成分,分类得到改善,初步建立了中药寒热药性表征体系.结论 模式识别方法结合HS-GC-MS技术,提供中药中低沸点挥发物的化学信息,表达中药直观气味,利于建立中药药性物质基础GC-MS表征体系.
作者:蒋海强;吕青涛;巩丽丽;容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黄芩提取物黄芩素(Baicalein)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方法 利用MTT细胞毒性实验检测黄芩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采用划痕实验检测器对细胞迁移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实验在蛋白水平检测黄芩素作用下,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中MMP-9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MTT实验证实黄芩素可以明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的增殖,划痕实验证明黄芩素课有效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迁移,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实验发现黄芩素可抑制MMP-9蛋白表达.结论 黄芩素可能通过抑制MMP-9蛋白表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增殖和迁移.
作者:高美花;林贞花;续云洁;吕慧馨;刘双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Aβ对突触后致密区蛋白Shank1的改变以及补脑Ⅰ号对其影响.方法 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复康组以及补脑Ⅰ号低、中、高3个剂量组,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和海马立体定位注射Aβ1-40制备AD动物模型.药物干预4周后,采用放免法测量Aβ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区Shank1蛋白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Aβ的含量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较增高极显著(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补脑Ⅰ号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Aβ含量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区蛋白Shank1表达比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而补脑Ⅰ号3组Shank1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补脑Ⅰ号具有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Aβ含量,减少其毒作用;以及促进海马区Shank1的表达,恢复突触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增强突触的可塑性.
作者:赵芝兰;况时祥;薛红;翁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颈穴针刺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颈穴针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穴位针剌.共6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NO、ET-1的变化情况.血清一氧化氮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 ①24小时动态血压方面,经过治疗后,两组的收缩压平均值(SBP)和舒张压平均值(DBP)均有显著降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态血压收缩压平均值(SB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张压平均值(DB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实验室资料显示,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O)值均显著升高,血浆内皮素(ET-1)值显著降低,二者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O)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内皮素-1(ET-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穴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传统针刺,并能显著升高血清NO值,降低血浆内皮素-1.
作者:袁恺;李万瑶;熊俊;王建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以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meta分析为依据客观评价中医固脾肾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国内各种医学期刊杂志,选择中医固脾肾泄浊法与西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随机对照的试验研究.共纳入15篇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与西医组相比,固脾肾泄浊法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在总体疗效,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方面优于西医治疗组.结论 固脾肾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优于西医,但还需要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及多中心临床试验做进一步证实.
作者:郑海生;王荣;刘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与脑血液循环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探讨脑血液循环动力学参数对中医辨证可行性.方法 回顾自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以来,入我院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的资料,如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及脑血液循环动力学参数的各项指标如经枕窗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经两侧颞窗探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大脑前动脉(ACA),血流参数包括平均流速(Vm)、脉冲指数(PI)等,并观察频普形态.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与脑血液循环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logistic分析,肝火旺盛证、痰湿壅盛证与脉冲指数(PI)正相关(b>O,P<0.05),阴虚阳亢证、肝火旺盛证与平均流速(Vm)正相关(b>0,P<0.05),痰湿壅盛证、阴阳俱虚与平均流速(Vm)负相关(b<0,P<0.05),阴阳俱虚与脉冲指数(PI)呈负相关(b<0,P<0.05).结论 可知随着脑动脉平均流速、脉冲指数的减少,阴阳俱虚证的可能性大,脑动脉平均流速减少、脉冲指数的增加,痰湿壅盛证的可能性大;随着脉冲指数、平均流速的上升,肝火旺盛证可能大;随着平均血流的升高,脉冲指数可能大.
作者:王莉娅;张婕;毛袁心;吴晓红;刘春苏;李凤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145例住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1例,两组均常规给予利巴韦林、α-干扰素抗感染,观察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0.6ml/kg,一天一次,治疗7天.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在热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憋缓解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且副作用没有明显增加,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吴风栋;洪国华;陈坚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找出白花蛇舌草中抗乙肝病毒(RBV)的有效部位及活性成分.方法 选取白花蛇舌草有效部位及分离单体进行抗乙肝病毒体外活性测试.结果 从白花蛇舌草全草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提取得到6个化合物;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在半数毒性浓度下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50%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36.4μg/ml和396.2μ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3.40和2.03.结论 乙酸乙酯提取物属于低毒有效部位,其抗病毒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其余样品的治疗指数偏低或者毒性过强.
作者:杨俊;许军;刘燕华;杨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风是当今世界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致残的首要原因,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占85%.随着针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整体的微单位——神经血管单元(NVU)整合靶点疗法的应用,可增殖分化为不同神经类细胞的神经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日渐突显.目前研究表明,中药促进干细胞动员、增殖、分化,可能是通过影响miRNA的调控发挥作用,但尚缺乏miRNA调控PPARγ信号介导的BMSC向NSC定向分化的研究报道.因而,研究中药干预循环miRNA调控PPARγ的介导定向分化神经干细胞的作用,有助于从一条新途径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防治.
作者:刘擎;雷亚玲;刘云涛;罗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探讨不同膈疝的误诊原因,以及采取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为临床膈疝的治疗提供诊治借鉴.方法 近10年共误诊8例不同类型膈疝,根据不同情况予以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术后予以补中益气汤以补益中气,以助脏器复位,将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均手术治疗,全组行膈肌修补术,7例治愈,1例因并发症重,无法纠正而死亡.结论 在临床中医师不仅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应对辅助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仔细分析,两者有机结合方是避免误诊误治的有效方法,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措施亦是提高患者预后的途径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瞿中成;杜永松;侯平;唐激扬;王银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滇黄精多糖的制备工艺,建立中药多糖制备工艺共性技术.方法 考察黄精多糖提取、醇沉、脱蛋白与脱色工艺.结果 构建了包括多糖提取、醇沉、脱蛋白与脱色四个步骤完整的工艺组合.结论 该技术不仅对药材黄精的资源利用与开发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建立植物多糖的共性关键技术也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作者:郭未艳;孙秋燕;徐晓红;何国瑞;赵志敏;杨得坡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保健灸法对自然衰老大鼠血脂含量及脑组织中Caspase-3、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保健灸法调控血脂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SD雌性大鼠42只,其中3月龄14只,为青年组,12月龄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保健灸组.保健灸疗后采用EH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Caspase-3、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保健灸组血清中TC、TG、LDL-C含量下降,HDL-C含量升高,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脑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保健灸法可有效调节随着增龄而导致的高血脂状态;可以抑制由起始因子Caspase-3引发的细胞凋亡,并通过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苏妆;王淑娟;王艳杰;宫菲;赵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K-CoxB-JN复方新制剂)对CVB3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CVB3感染Balb/c小鼠造成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分别予K-CoxBJN复方新制剂高、中、低剂量,利巴韦林和纯水灌胃十四天.观察小鼠一般状态、记录死亡数,分别在第7、14天每组随机抽取小鼠标号,称体质量,取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含量活性;之后取心,脾,胸腺称重,计算脏器指数;取心脏放入10%甲醛中固定,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记录病理积分.结果 K-CoxB-JN复方新制剂能降低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死亡率和血清中CK、AST含量,给药组和模型对照组相比较P<0.05,并能降低心脏指数和心脏病理积分,但对脾、胸腺指数影响不明显.结论 K-CoxB-JN复方新制剂对CVB3感染的小鼠有治疗作用.
作者:徐静;马会霞;李洁;姚荣妹;林清;谢飞;包巨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太冲穴及其常见配伍的运用规律.方法 对针刺太冲穴现代临床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太冲穴的文献频次、文献比例,常用配伍腧穴及这些常用配伍的文献频次,分析太冲穴运用、常见配伍及其运用规律.结果 包含太冲穴的针刺处方中周围性面瘫、原发性高血压、抑郁文献频次高,太冲穴单穴多运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太冲穴常见配伍依次为: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结论 包含太冲穴的针刺处方中周围性面瘫、原发性高血压、抑郁文献频次高,太冲穴单穴多运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太冲穴常见配伍依次为:合谷、足三里、三阴交.
作者:高丽美;任玉兰;郭太品;李德华;唐勇;梁繁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